- 德勝規矩:解密中國價值型企業的自然成長之道
- 付守永 趙雷
- 2463字
- 2019-10-24 19:24:40
四、企業養生館:人心、節奏、戰略
德勝洋樓一直遵循產業自然發展規律,從不期待“超常規發展”。德勝公司每年最感到為難的事是如何推訂單!
在德勝人的眼里,工作是自然而然的事,員工工作與企業發展的原則很簡單,大家都不要有壓力,卻又需要盡心盡力。滿負荷地工作是在能力范圍內的全然努力,而非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地突破自己當前的實際能力。目標需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邁進,在走路還不穩時,千萬不能跑步前進。企業需要良性運作,所以,企業與人一樣,都是需要有適當的養生常識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在企業這座養生館里,人心需要聚焦,節奏需要平緩,戰略需要貼合實際,只有將員工、企業的節奏放在一個合理的自然生長的節拍上,企業才可能健康地良性發展。
德勝在休寧辦有一所木工學校,辦木工學校既有聶圣哲想報效家鄉、希望為家鄉的子弟提供接受良好教育及順利就業的動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德勝需要訓練有素的現代產業工人。但是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為一個現代產業工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產業化的木工技術要求和走街串巷的傳統木工手藝有很大的不一樣。其次,還有很多基本素質,如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為人處事的態度等,企業員工與自由手藝人的要求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木工學校學制兩年,畢業后進入企業,踏上社會,到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化員工,還需要多年的磨煉。從農民脫胎換骨為產業工人,對大多數農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蛻變過程。清華大學宋學寶先生說:“解決了農民工的管理問題,也就解決了中國企業管理的難點。”這需要依靠有效的教育來養成,德勝對農民工的教育幾乎是從原始開始的:“從每天刷牙一次”到“飯前便后必須洗手”,甚至一個星期內洗幾次澡、理幾次發,都一一規定,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沒有合格的員工,就無法建造合格的別墅。近年來,由于德勝在外的口碑不錯,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每天來這里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慕名而來要合作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因此德勝不發愁沒有訂單,而是發愁如何處理這么多訂單。德勝的產能是有限的,因為德勝員工的培訓與教育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生產別墅之前必須先培養出合格的產業工人來。當訂單超出了產能,有些單子德勝就只能“婉拒”了,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在一個唯利是圖、快速擴張的年代,還有人將賺錢的機會拒之門外!但德勝就是這么做的,德勝不要超負荷的成長,德勝要的是健康的企業管理狀態。
我們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調查就會發現,絕大部分的職場人士都在快節奏、忙碌的工作狀態下壓力重重,都覺得工作壓力過大。有超過半數的企業家都在喊累,歐洲有70%的人不愿當老板,美國也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人寧愿簡簡單單地工作。當老板實在太累了,有的人甚至認為企業家的生活質量還不如一般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曾調查了539位企業領導人,其中90%的人表示工作壓力大,76%的人認為工作緊張。另一項對長三角400名企業家的調查表明,40歲以上的有30%的人患有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脂肪),40%的人頭頂嚴重“水土流失”,70%的人患有失眠癥,15%~35%的人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所以,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說法: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
企業家身心健康毀壞或病亡的原因,相當程度上是由于工作緊張、壓力、勞累造成的。按說企業家們擁有比一般人更好的經濟物資條件與社會地位,為何反而會過度緊張和勞累呢?因為大多數企業家都力圖抓住這個經濟體制轉軌的大好時機,急切地想把企業做大,這種急于做大的迫切心情和盲目擴張的戰略,使企業家離開了承擔風險和展示能力的平臺,給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各種甚至無法承受的壓力。
如果放棄盲目擴張,采用積極穩健的做強戰略,就不會有這么多這么大的壓力來困擾著企業家們了。德勝是典型的以做強為戰略的企業,主要靠自有資金穩健發展,不搞高負債經營,所以沒有負債壓力,甚至停產一兩年,工人也能發出工資來。德勝從不進行毫無勝算把握的經營活動,更不會在管理基礎沒打好的情況下盲目擴張,德勝只希望大家開心地工作。
德勝的老板不太累,這是大家公認的。因為企業運轉已經程序化了,靠他的管理團隊就能把企業打理好,聶圣哲花在企業的時間和精力不到1/3,其他時間可以用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他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辦平民學校、制作電視劇、話劇等文化教育活動上。他參與拍攝的電影《為奴隸的母親》,曾獲國際獎項;他編導的舞臺劇《公司》在北京演出8場,引起巨大的反響,之后《人民文學》全文發表《公司》劇本(《人民文學》自創刊以來只發過幾個名家劇本);他參與策劃的《徽商》電視劇獲得很高的收視率。所有這些,都因為德勝在戰略上選擇做強,不急于冒險做大,不搞大躍進、大擴張,從而讓老板與企業都能從從容容,員工也能平衡好生活與工作。
那些不顧企業實際能力、冒進擴張遭到市場重創的企業不勝枚舉,百安居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百安居曾經是中國市場上最大的建材連鎖超市,一度所向披靡,對中國傳統建材市場造成巨大影響。有專家預測:假以時日,百安居將成長為統領中國建材市場的巨無霸。
這家隸屬于世界500強英國翠豐集團的歐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建材零售企業,1999年進入中國,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門店。2004年,百安居突然爆發式增長,其銷售額為上一年的10倍,甚至超過其他所有建材超市營業額的總和!2005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增長了78.5%,利潤更是整整高出3倍。到2008年底,百安居在中國26個城市開了67家大型建材超市。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開店投資巨大的百安居終于難以承受重壓,開始在中國大規模關店。這一年,其中國銷售收入大幅下滑24%,虧損5200萬英鎊;2009年中國銷售額又下降16.9%,再次虧損2030萬英鎊。百安居在中國急速擴張,結果店面又急速倒閉,讓人唏噓不已。
德勝是要做一個具備“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完整企業,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是任市場主宰、支配的奴隸、奴才。德勝需要的是一個有著共同價值觀的精誠團隊,在這樣一個團隊里,大家“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在德勝的理想國里實實在在地做事,快快樂樂地做人,不僅做好德勝人,做好德勝,還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充滿正能量的社會公民,力所能及地影響并發揮著積極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