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讀經典
這看似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在當下知識碎片化的時代,顯得非常重要。不要說“重讀”經典了,許多管理者連“讀”經典的耐心也沒有了,這不由得令人擔心。他們要么沒有時間讀書,要么沉迷于碎片化的知識中。總之,經典離許多管理者越來越遠。
只有回答經典問題的作品,才能夠稱之為經典的作品。大凡經典的作品,都是為某一重大管理問題提供答案的作品。讀經典,需要靜下心來,仔細琢磨,認真品味,就像是喝一口陳年好酒,越品味,越有味道。
比如,在《藍海戰略》這本經典著作里,作者想回答的核心問題是:是否可以重新定義競爭優勢?在此之前,競爭優勢被視為有兩種來源:成本領先和差異化,而且認為這兩種優勢很難兼容。這種傳統的競爭優勢理論主要聚焦于現有產業的競爭,而藍海戰略則認為“價值創新”是競爭的基石,企業可以通過價值創新改變現有產業的競爭格局,重新設定新的游戲規則,重新定義市場和需求,并謀求同時在產品價格和產品增值方面創新,從而找到能夠實現獲利性增長的藍海。
許多管理者對“藍海戰略”這個詞并不陌生,但是,認真、深入地通讀這本書的管理者并不多,即使讀過,能夠“重讀”的管理者則是少之又少。所以,許多管理者并未能領悟到“藍海戰略”的核心思想,只是停留在概念層面,還聲稱自己的企業正在實施藍海戰略。但是,他們的藍海戰略是“假藍海”,是一種逃避競爭的自我麻痹。因為,他們仍然依賴傳統的競爭邏輯,在現有的產業中試圖找到一個沒有競爭的新市場,這就像是癡人說夢,根本不可能實現。因為,沒有“價值創新”這個基石,不能重新定義市場和需求,豈能找到市場的藍海?
因此,我們要讀經典,通過經典讓我們看到問題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