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平定宸濠

正德十四年(1519),陽明四十八歲

贛南一帶,盜賊稍平,朝廷嘉獎陽明功績,升授都察院右都御史,蔭子錦衣衛,世襲副千戶。陽明一再上疏,懇請放歸田里。大臣中忌他的,多主張準其所請,獨有尚書王瓊,預料江西寧王宸濠,必將謀反,竭力要安置陽明在江西,暗暗防變。卻巧有福州三衛軍人進貴等脅眾謀反,就借此奏明正德,命陽明前往福建,勘處叛軍。陽明乞休不準,只得奉旨,在六月九日動身。十五日午上,行到豐城縣界,忽見知縣顧佖,倉皇迎來,稟說:“寧王宸濠,脅眾叛國,且發兵前來追劫。”陽明聽罷,默然不語。

原來江西寧藩,世有異志,傳到宸濠,格外奸惡。正德初年,宸濠就內通太監,外結奸豪,聞得安城舉人劉養正,能詩能文,名重一時,竭力招進府中,裝作尊賢禮士的幌子,去鼓動人心,日夜毒害富民,收刮財物,放縱大賊閔念四、凌十一等,四出劫掠,屯糧聚金,招兵買馬,想學他老祖宗燕王棣的故事,入承大統。一天,正德在宮,看到宸濠暗囑江西當道頌揚自己的“賢孝”一疏,便疑道:“保官好升,保寧王賢孝,他要怎樣呢?”當下有個太監聞知,把正德疑心的話,出宮傳語大臣。于是各大臣有暗中主持的,有明里奏發的。正德準奏,特差太監賴義、駙馬都尉崔元、都御史顏頤壽,前往江西宣諭,并革除他的護衛。

然而,正德肯毅然決然地下這道勅旨,暗中還有一個緣故:那時有個伶官,叫作臧賢,正德最為寵幸,宸濠聞知,特差秦榮北上,借著學習音樂的名兒,私送白銀萬兩、金絲寶壺一把,巴結得臧賢滿心歡喜,甘心和宸濠私通。從此,宸濠的著名偵探林華等,多藏在臧賢家中。臧賢特地把家屋造復壁,外面看去,只見一座一座的木櫥鎖著,把櫥門開將進去,便是一道長巷,暗通密室,躲藏逃避,十分妥便。一天,正德游幸臧賢家中,臧賢取出那金絲寶壺來斟酒。正德看時,精巧可愛,因問臧賢從何處得來,臧賢恃著皇上寵愛,并不隱瞞。正德道:“寧叔為何不獻給我呢?”那時小劉(亦是伶人,新得正德之寵)隨駕在側,深恨宸濠沒有孝敬到他,便把正德的話,記在心頭,回得宮來,笑著對正德道:“爺爺倒還想寧王的物事呢,寧王不想爺爺的物事就夠了!難道記不得江西當道薦的疏么?”正德一聽,心中大疑,才準諸大臣所奏,一面差官南下,一而查抄臧賢家。林華聞信,急從復壁脫逃,星夜策馬南下,飛報寧王。

正值寧王誕辰,大會宴樂,忽聞警報,大家面面相覷,草草散筵。宸濠召心腹計劃,劉養正道:“事已危急,明日眾官入謝,即可行事。”當夜,集兵以待。明早,諸司入謝,宸濠出立露臺,大聲宣言道:“你們知得大義么?”御史孫遂等應口反對。宸濠大怒,立命左右拿下,拖出惠民門斬首。午上,黑云密布天空,陰暗異常,宸濠下令圍劫鎮、巡諸司下獄,收奪卻信,眾官有不屈而死的。宸濠便設立屬官,命劉吉、余欽、萬銳等為太監,迎接李士實為太師,劉養正為國師,閔念四等多為都指揮,其余官屬,不必細述,傳檄遠近,改易年號,分派親信,四出收兵,招羅亡命,逼勒壯丁。一時兵勢浩大,人人震恐。豐城知縣顧佖聞信,才飛報陽明。

那時,陽明默然良久,暗想手下無兵,倉卒之間,又征調不及,如此怎好勤王?想了一會,陽明決計打定主意趕回吉安,再定辦法,卻值南風大作,船家又聽得宸濠發兵追來,嚇得不敢回船,便借“逆流無風,不好開行”的話,回絕陽明。陽明仰天長嘆道:“天若哀憫生靈,愿即反風,若無意生民,我王守仁無生望了!”不一刻,風勢漸轉,張帆盡起,船家依然不動。陽明大怒,抽出佩劍,頓把船家的耳朵割下,才回船進發。陽明也知道自己據著南昌上游,宸濠要斷絕后顧之患,決不會輕易放過,必有追兵前來,勢將不利,便心生一計,隨把衣冠脫下,和麾下一人兩相換過,命那人安坐大船,自己暗與幕士蕭庾、雷濟一班人,悄悄喚條漁船,暗伏艙中,急急向吉安進發。那大船行未一刻,果見宸濠派內官喻才,領兵一千多名,飛追而來,襲劫大船,拿住假陽明,將要殺死,一人道“殺了他有什么好處”,才舍下大船,四下追尋而去。

當夜,陽明行到臨江,知府戴德孺大喜,請入城調度。陽明道:“臨江地臨大江,又與省城相近,是個沖道,不如吉安為便。”又把宸濠的進兵方略,細細推想,分做三條計策,和幕士道:“宸濠若出上策,直向北京,出其不意,國家就很危險了;如若出中策,順流而下,東去南京,大江南北,也要被害;如若出下策,僅僅據著江西省城,那勤王的事,還容易做得。”陽明說到這里,胸中靈機獨斷,看定第一要著在這南北兩京沒有準備的當兒,必須阻撓他遲留省城一月半月,然后好集兵牽制,待得南北兩京有兵趕到,更成了個夾攻之勢,事便易舉。陽明卻喜自己有便宜行事的特權,就連夜和幕士造成許多文書,假說奉朝廷密旨,又備有兵部題咨,行令兩廣、湖、襄及南北兩京,各命將出師,暗伏要害地方,候寧府兵到,要擊襲殺。陽明取得伶人數名,多給安家銀兩,將文書分縫袷衣絮中,令趕到伏兵處所,飛報竊發日期。將發,忽報捉到寧王太師李士實家屬,即命捆縛船梢,又故意做作一番,教他們看明那事。伶人去訖,陽明假意大怒,令將李士實家屬,牽上岸去,斬首報來,又暗中使人偷放。士實家屬,逃到寧府,把船中所見,備細說知。宸濠立刻派人尋緝,果然拿到伶人,從袷衣絮中搜得文書,遂不敢妄動。后來宸濠又搜到許多文書,說許泰、卻永分領邊軍四萬,從鳳陽陸路進;劉暉、桂勇,分領京邊官軍四萬,從徐淮水陸并進;王守仁領兵二萬,楊旦等領兵八萬,陳金等領兵六萬,分道并進,克期夾攻南昌。宸濠忽又搜得李士實、劉養正愿做官兵內應的書信,閔念四、凌十一投降官軍的密狀。這些把戲,都是陽明一人所玩,弄得宸濠驚疑不定,益發留兵省城,不敢妄動。

陽明探明宸濠中計,暗暗歡喜,四天四夜,趕到吉安。知府伍文定接著,喜極不堪,軍民遮道呼號,進得城中,略略撫慰,一面上疏告變,請命將南下征討;一面傳檄四方,露布宸濠罪狀,激勵列郡起兵勤王。奏章到京,尚書王瓊與眾大臣道:“王守仁在南贛,據南昌上游,反賊必被擒拿,不久,定有捷報。但非命將南下,去助他的聲威不可。”因奏明正德,命南和伯方壽祥防江都,御史俞諫領淮兵護衛南都,尚書王鴻儒供給糧食。然后下令,王守仁領南贛兵從臨江、吉安一路進攻,御史陳金領湖兵從荊、瑞一路進攻,李充嗣守住鎮江,許廷光鎮守浙江,從蘭鎮守儀真。另傳檄江西各路,如有忠臣義士,能起義師擒拿反賊者,功成封侯。

宸濠從六月中旬反叛,被陽明鬧得觀望不進,直到七月三日,才確知中計,懊悔不迭。即命宗支朱栱樤與萬銳等,留兵萬余,鎮守南昌。自與宗支朱栱栟、李士實、劉養正等領兵六萬,號十萬,派劉吉監軍,王綸參贊軍務,葛江為都督,總分一百四十余隊,分做五哨,浩浩蕩蕩,出鄱陽、過九江,順流東下,直攻安慶!

陽明聽得宸濠已經出兵,便催促各軍義兵,會齊出師。他自己督領知府伍文定及通判談儲、推官王煒等,從吉安起行,到樟樹。臨江知府戴德孺,袁州知府徐璉,贛州知府刑珣,瑞州通判胡堯元、童琦,南安推官徐文英,贛州都指揮余恩,新淦知縣李美,泰和知縣李楫,寧都知縣王天與,萬安知縣王冕,各起義兵來會,義氣凜凜,將士一心,直向南昌進攻。行到豐城,陽明升帳傳令,分布哨道,令伍文定攻廣潤門,邢珣攻順化門,徐璉攻惠民門,戴德孺攻永和門,胡堯元、童琦攻章江門,李美攻德勝門,余恩攻進賢門,談儲、王煒、李楫、王天與、王冕等,乘七門之隙,從旁夾擊,壯七軍聲勢。陽明又聽得細作報到,新舊墳廠,宸濠有伏兵一千多名,安排接應省城。陽明傳令,奉新知縣劉守緒,領兵四百,從山僻小道,趁夜間破賊營,搖動城中。

正德十四年七月十九日,諸軍集,旗幟鮮明,部伍整肅,陽明登市汊誓師,再宣告朝廷威德,露布宸濠罪狀,約諸將一鼓附城,再鼓登城,三鼓不勝,立斬伍卒,四鼓不勝,立斬將領。宣誓既畢,諸將個個切齒痛心,踴躍奮發。將晚,眾兵徐徐發動,限二十日黎明各到汛地。那時,南昌城中守備極嚴,滾木、灰瓶、礌石、弩機、毒箭,各種守城器械,色色完備,忽見新舊墳廠敗兵狂奔而回,全城大驚。接著,又見官兵四面云集,個個震恐。不一刻,七門戰鼓動地,喊聲震天,義兵奮勇直前,處處搭上云梯,踴躍登城。賊兵神傷氣敗,舍命奔竄,南昌遂破。生擒朱栱樤、萬銳等一千余人。寧府官眷縱火自焚,延燒居民房屋,陽明急令眾官分頭救火,安撫軍民,分釋脅從,封禁庫車,搜出原收大小衙門印信九十六顆。陽明一面略辦善后事宜,一面分兵四路,追捕余黨。南昌人心大定。

安慶據南都上游,宸濠直攻安慶,是陽明所料的中策。安慶不保,南都就岌岌可危。陽明何以不去救安慶的呢?當會師樟樹時,也有人出來說,請先救安慶。陽明道:“如今南康、九江,都被賊兵據住,我兵倘要越過二城,去救安慶,賊兵必同軍死斗,那時腹背受敵,怎能支持?不如先破南昌,賊恐失去根據,必回兵來救,如此不但可解安慶之圍,連宸濠都可坐擒。”那人才喏喏而退。待得陽明兵到豐城,宸濠聞報,急急引兵回救,果然不出陽明所料。

二十三日,陽明探得宸濠回兵江西,屯扎沅子港,分兵二萬,來收南昌。陽明便召集將士,商量破敵之計。諸將多說賊勢強盛,只宜堅壁自守,靜待四方援兵到來,再謀進取。陽明道:“這便失卻時機了!賊勢雖然強盛。卻沒有經過大敵,宸濠又全靠拿爵賞誘人,到如今進無去處,退無歸路,兵氣早已沮喪,我們趁此疾出奇兵,必敗宸濠,先人有奪人之氣,正是這等時候。”說罷,忽報撫州知府陳槐,進賢知縣劉源清,提兵到來。進見已畢,陽明傳令,伍文定、邢珣、徐璉、戴德孺各領精兵五百,出其不意,分道進攻。宸濠也發悍卒千余,從間道來攻收省城。兩兵相遇,各各交鋒,伍文定等因風勢不順,支持不住,只得退敗。陽明聞報大怒,即欲依照軍法,立將伍文定、邢珣、徐璉、戴德孺斬首示眾,親自督查。左右竭力代請,稟說:“兵無統領,必要散亂,愿都堂恕伍文定等一死,讓他們立功贖罪。”陽明才仍命伍軍等奮死督戰,繼令余恩領兵四百,往來湖上,專去誘敵。陳槐、胡堯元、童琦、談儲、王煒、徐文英、李美、李楫、王冕、王軾、劉守緒、劉源清等,各領兵四百余,四面埋伏,多張疑兵,候伍文定兵接仗,包圍合擊。陽明分布既定,自己端坐都察院中堂,大開中門,令前后可見,和門人賓客,講道論學,神色態度,和平時一樣。

第一日,甲寅,探得宸濠已到樵舍,風帆蔽江,前后數十里。官兵急乘夜進攻,伍文定以正兵當前,余恩備后,邢珣引兵繞出賊背,徐璉、戴德孺各趨左右翼,分殺賊勢,按時疾進。

第二日,乙卯,見賊兵乘風鼓噪而來,直逼黃家渡,意氣甚驕。伍文定與賊略戰數合,佯為敗北,緩緩勒兵引退,賊兵爭先沖突,前后中斷。邢珣已抄到賊背,從后橫擊,伍文定反軍夾攻,左右兩翼有徐璉、戴德孺,四面有陳槐等伏兵,一齊發動,把賊兵圍在核心,痛殺一陣,擒斬賊兵二千余級,落水而死的幾及萬人。宸濠大懼,急急收拾殘部,退保八字腦。

第三日,丙辰,宸濠親自激勵將士,查明踴躍當先的,賞銀千兩,被傷兵士,賞銀百兩;又傳令飛調九江、南康守城各兵,準備大戰。誰知陽明聞得宸濠大敗,必向九江、南康調取守兵,兩城恐虛,正好襲取。一旦九江得手,他在湖外就無險可據;南康得手,他更后無退路。卻巧建昌知府曾嶼,也領兵到來,便好分兵行事。陽明即令陳槐領兵四百,合著饒州知府林瑊部下,攻收九江;曾嶼領兵四百,合著廣信知府周朝佐部下,攻收南康。那日,賊兵并力沖來,盛氣挑戰,兩下接仗,風勢不順,官兵前隊稍稍退卻,立刻斬首示眾,伍文定挺身立于銃炮之中,胡須被炮火燒著,依然不退,督領各兵奮勇死戰。忽官兵隊里,飛起一個炮彈,打中宸濠副舟,宸濠嚇得連連退走,賊兵大亂。官兵蜂擁過去,擒斬二千余級,落水溺死無算。宸濠敗退,聚兵樵舍,連舟結成方陣,盡出金銀分賞將士。陽明得報,督同伍文定等連夜預備火攻器物,令邢珣當左,徐璉、戴德孺當右,余恩等埋伏要道,候火發合擊。

第四日,丁巳,宸濠聞得九江、南康失守,心中已是焦急,早朝時,嚴責不肯用命將士,將推出斬首,一時爭論不定。誰知官兵偃旗息鼓地飛渡而來,乘風縱火,逞火掩殺,賊兵措手不及,紛紛逃命,哪里還能戰斗?宸濠看看火到副舟,將士分散,妃嬪環聚左右,大哭一場,也跳入湖中。宸濠慘痛一會,正想脫身之計,知縣王冕領兵一擁而入,生擒宸濠以及世子眷屬。接著,各軍逼入,連同黨李士實、劉養正、劉吉、余欽、王綸、凌十一、閔念四等數百名,都被官兵拿住,擒斬賊眾三千余級,落水的數約三萬,湖中所棄衣甲、器仗、財物和浮尸,積聚一起,縱橫十余里,遠遠望去,好像新漲了一座湖洲。余賊數百艘,四散逃竄,陽明又派官分路追剿,不許逃入他境,擾害地方。連日大破樵舍、昌邑、吳城,賊兵死傷殆盡。陽明自起兵到此,不滿十日,竟把那時國家的一場大禍,煙消火滅了去。

有一班看書的,無論正史、野史里,碰到交鋒打仗的事跡,便精神百倍,看過以后,還津津有味地說:“某人,計策高妙;某人,義勇無敵。”全不回想某人會生出這高妙計策,某人會發動這無敵的義勇,在沒有當事以前,是怎樣修養成功的,這便是看書人的大錯。還有人說:“這等英雄豪杰,是天然生成,不完全靠著學問養成。”那人的讀書,更錯到十二分了。所以,我們讀《王文成公全集》,全在注意陽明平日的學養,臨事時的實行。那贛南山賊,原是從前地方官養成,平了他值得什么?那寧王造反,是他們姓朱的家事,平了他值得什么?就是后來思、田八寨的苗民作亂,也是邊疆大臣撫化不當,平了他也不值得什么。不過他人只會促成亂端,偏偏陽明一到,就會平服。即此可以見得陽明的修養,更可以見得陽明學術的切于實用了。至于那封侯拜相、榮宗蔭子的虛名兒,在世俗上看得很重,在研究學術的看著,何嘗值得半文呢?所以下文的一場把戲,毫沒有價值。但是,玩在這把戲里面的主人公,要有很深的學養,才能夠處之泰然哩。

當下,王冕將宸濠等一干叛逆,押進都察院。宸濠一見陽明,高聲呼道:“王先生,我愿把護衛所有,一律削盡,請降做平民,可還行么?”陽明答道:“這個自有國法。”即令押送囚所,小心監視,就此拜本告捷。

那時,朝廷已差安邊伯許泰為總督軍務充總兵官,平虜伯江彬為提督等官,左都督劉暉為總兵官,太監張忠為提督軍務,張永為提督贊畫機密軍務,并體勘宸濠反逆事情,及查理庫藏宮眷等事;太監魏彬為提督等官,兵部侍郎王憲督理糧餉。聲勢浩大,直下江西討賊。行到中途,忽聞陽明捷報,大家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氣,于是一場孩子家玩的把戲,從此開幕。

許泰等愣住一會兒,遂商議要奪陽明頭功,必須攛掇皇上親領六師,奉天征討,才得濟事。因此,一面暗中阻止陽明捷報,一面密請正德御駕親征。于是,就借著“元惡雖擒,余黨未盡,倘不肅清,必有后患”等話頭,做個大題目。原來,正德是被這班小人哄慣了的,果然自稱“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后軍都督府太師、鎮國公”,往江西親征。眾大臣竭力進諫,一概不聽,竟有廷杖身死的。許泰等聞信,火速領兵直入南昌。頓時,城中大街小巷,都被兵馬塞住,連行人都不能走動,陽明只得一一接見。

許泰、江彬、張忠等,傲慢非常,特設旁席,令陽明就座。陽明暗想,一受節制,將事事聽命,那還了得,便裝作不知,公然上坐。許泰等沒法,只好旁坐相陪,各懷恨在心,造作謠言,說陽明本與宸濠同黨,聽得天兵親臨,才反兵征討,擒拿宸濠,藉此脫罪。又說等到皇上南下,須一并拿問。他們稱心如意的算盤,是要教陽明把宸濠安放鄱陽湖中,待正德親與遇戰,然后奏凱論功。

陽明充耳不聞,酌帶精兵,押解宸濠及宮眷、逆賊情重人犯,突出南昌,將親到御前獻納。許泰等聞知,急派人追到廣信,陽明置之不理,星夜前行,過玉山到草萍驛,上疏獻納叛徒,力止御駕南征。群小阻卻不報正德,陽明因暫到杭州候駕。誰知提督贊畫機密軍務官張永,早在杭州守候。兩下相見,陽明和張永道:“江西人民,久遭宸濠毒害,經此一番大亂,接著又遇旱災,更加供給京軍、邊軍糧餉,如此困苦重重,除掉逃聚山谷,去做盜賊,卻沒有第二條去路。宸濠作亂時,還是脅從;如今窮迫而成,弄得奸黨群起,天下土崩。到那時,再想興兵定亂,也就難了。”張永聽罷,連連稱是,也慢慢地和陽明道:“我的來意,專為著皇上左右,都是小人,要想替你從中調解,并不是與那班小人前來邀功。要知現在情勢,順著圣意,還好挽回萬一,倘若逆著,徒然激起小人之怒,于國家大計,毫無好處哪。”于是陽明深信張永,別無他意,即把宸濠等一干重犯付與張永去迄。

忽報皇上用“威武大將軍”牌,差錦衣衛千戶,前來追取宸濠,陽明不肯出迎,三司竭力苦勸。陽明道:“誰能忍心阿諛。”三司又苦勸不休,陽明不得已,令參隨負勅同迎入內。有司問“勞錦衣禮”,陽明道:“只好給銀五兩。”有司準命送出,那錦衣衛大怒,不受而出。明日,那錦衣衛來辭行,陽明站起身來,握手言道:“我當年坐禁錦衣獄中好久,從沒有見過輕財重義像公這樣的為人。昨天命有司送上薄物,只算備個禮兒,聽得公竟不受,教我惶愧,我沒有別的長處,只會做幾句文章,將來應當表章我公,好教世人知道錦衣衛里面,也有像公這樣一個好人。”說罷,再拜稱謝。那錦衣衛竟不能道出一句話來,長揖而別。陽明當把平定宸濠之功,改上捷音,說全靠著“欽差總督”威德,指示方略,才得攻克堅城,俘擒元惡,歸功總督軍門,藉此止住正德親往江西,以減輕百姓供給。自此,陽明稱病西湖凈慈寺,打算不再出山。

張永將宸濠等押到江西,交付許泰等收管,聽得正德已到南都,急急東下侍駕,乘機力言陽明盡心為國,忠誠有功,并說許泰、江彬、張忠等,要加害于他。正德遂命陽明兼巡撫江西。陽明目睹江西人民,連遭困苦,恐怕鋌而走險,激成大亂,因再奉旨回任。許泰、江彬等正挾著宸濠,百般搜羅,軍馬屯聚,橫行靡費。隨軍紀功給事祝續、御史張綸,又望風附會,造作謠言,中傷陽明。

陽明進得省城,只見沿路北軍,對著他肆坐謾罵,故意來沖道尋釁。陽明如無其事,處處以禮相待。城中居民,早預令巡捕官暗暗囑咐,收拾細軟,移住四鄉,只剩老弱守門,打算犒賞北軍,許泰等預令禁止,一個不準收受。陽明因傳示內外,告諭北軍離家苦楚,居民務要竭盡主客之禮,又常常出院視察,遇見北軍死喪,特地停車詢問,給送棺木,妥為殯殮,徘徊嗟嘆,良久才去。北軍感動天良,個個嘆服。看看冬至節近,陽明傳令城中,分奠遇難、遇亡之鬼魂。市民新遭戰禍,男女老幼穿著素服,提著紙錢,都悲悲切切地走來哭亡酧酒,聲聞不絕。北軍聽著,個個觸動思家之念,多擁到軍門,涕泣求歸。陽明每和許泰等會話,端身正色,一言不茍。許泰等見著,心中就有幾分畏懼,竟奈何他不得。

后來,許泰等想到陽明是個文弱書生,斷然不通武術,卻喜自己長于弓馬,因約陽明較射,好當眾侮辱一番,發泄胸中悶氣。約書過去,陽明勉強答應。當日,各軍會齊教場,甲仗鮮明,部伍齊整,如臨大敵。城中市民,也轟動一時,擠來觀看,許泰、江彬、張忠等各與陽明見禮完畢,措手齊聲請教。但見陽明不慌不忙,跨上馬背,流上箭道,別有一樣儒雅風流的態度。看看馬蹄漸緊,陽明鉤弓搭射,照中紅心,“颼”的一響,射個正著。北軍哄然舉手,全場采聲如雷,說時遲,那時快,陽明三發三中,北軍舉手呼跳如狂。許泰等大懼道:“咱們北軍,難道都歸附王都堂了么?”便即日商議班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贵溪市| 原阳县| 乃东县| 上林县| 库伦旗| 拉萨市| 达日县| 仪征市| 丹棱县| 大连市| 湛江市| 宜川县| 马公市| 五寨县| 泰宁县| 新宁县| 昭平县| 兴海县| 吉木萨尔县| 凤山县| 江山市| 团风县| 宁陵县| 宣恩县| 沙洋县| 桦川县| 安图县| 河北区| 印江| 阿克| 达孜县| 台中市| 甘泉县| 宁明县| 井冈山市| 麻阳| 南岸区| 和平县| 亳州市|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