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生病的原因與康復的方法
- 快樂的人生(套裝共6冊)
- (美)戴爾·卡耐基等
- 1782字
- 2018-11-27 14:36:14
對于忙碌的女人,疾病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當一個女人必須養家糊口時,疾病就變得特別可怕了。我們幾乎可以直接理解為疾病越多,食物越少。
有時候女人會突然身患重病,甚至來不及考慮是否有食物或棲身之處。她要么得到照顧,要么死亡。于是丈夫必須面對困難。惹麻煩的是惱人的小病,足以讓她待在家里1周或10天,剝奪了她本應得到又非常需要的工資。
這是讓人難以忍受的疾病。
很多女人都得過這樣的病。疾病日復一日地糾纏不休,最終使她蒼白虛弱,上班后沒有力氣干活。
由于日復一日強迫自己工作,她的體力恢復得非常緩慢,以至于恢復過程像是在經歷一場新的疾病。
教你幾個應對疾病的小竅門。如果堅持按竅門的要求行事,你不但能縮短患病時間,還能使康復變得容易。這樣當你恢復健康重返工作崗位時,就會變得比生病前還強壯。
得上小病時,如果病人能從容地應對,疾病就會變成一次休息,病人的感覺會更好,甚至會比生病前更健康。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其中一些人遇到朋友時,對方可能會幽默地說:“你好嗎?你看起來氣色真好——你一定剛生過病!”
生病時,如果能牢記自然總是引導我們恢復健康的話,我們就會認真研究如何滿足自然的條件以治療疾病。
我們要安靜地休息,直到自然引導我們恢復健康。這樣疾病就能讓我們很好地休息。雖然疾病使體能下降,但我們仍能感受到休息對疲勞的器官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得到休息的器官能幫助處于紊亂狀態的器官恢復活力,因而痊愈后我們看上去很健康,自我感覺良好,不會因為耗費了時間而遺憾,可以隨時投入工作中來彌補經濟上的損失。
當然,問題是如何滿足這些條件以獲得滿意的結果。
首先,不要煩躁。有人會說:“當我每天都在損失錢,不知道自己還要在床上躺多少天時,我怎么能不煩躁呢?”
我會這樣回答:如果你愿意用常識去判斷,很容易就能認識到煩躁引起的緊張正嚴重影響你的康復,因為當你把精力都用在煩躁上時,實際上是在消耗本應直接用于治病的精力。
不僅如此,煩躁引起的緊張會加重病情,阻止你康復。當我們認識到了這個事實,為了康復而停止煩躁就會變得易如反掌。
無論我們認為自己有多少正當的理由,為疾病而煩躁都是一種南轅北轍的做法。
停下來想想吧,那不是事實嗎?假設有一個被別針刺痛的男孩。由于疼痛他又踢又叫,不停地扭動身體。結果媽媽小心翼翼地用了5分鐘時間找到并取出別針。如果孩子靜止不動,媽媽在5秒鐘內就可以解決問題。
當自然的力量堅定地尋找并取出使我們生病的“別針”時,其道理和上面的小故事是一樣的。我們的煩躁和焦慮使她用10天或20天時間去完成本來3天就能完成的工作。
為了消除煩躁,我們必須下定決心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動,這樣我們就能在最短時間內走上健康之路。
必須消除煩躁引起的肌肉緊張,以使我們能放松地躺下來,等待身體里正在起治療作用的力量幫助我們康復。
我們可以依靠意志來完成任務。
如果能正確理解藥物與消除焦慮這兩種治療方法的含義,人們會毫不猶豫地作出選擇。
之所以先談煩躁問題,是因為它通常是妨礙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大多數疾病都存在循環不暢的問題。應竭盡全力打通循環通道,這樣身體其他部位暢通的循環就能拓寬患病部位的循環通路。煩躁引起的緊張進一步妨礙循環,因此會加重病情。
一旦我們依靠堅強的意志消除了煩躁,完全依靠自然的力量治愈疾病,我們就可以興致勃勃地去研究如何滿足其他條件。只要治療需要,我們可以適度呼吸新鮮空氣,吃有營養的食品,洗淋浴和科學服藥。
因此,應盡我們所能去協助自然,而不是干擾它。當自然與醫療實現和諧統一時,健康就會迅速回到我們身邊。
當疾病帶來諸多疼痛和不適,努力擺脫疼痛引起的緊張與消除煩躁引起的緊張具有同樣的功效。
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如能找到一個真正的好醫生或好護士,僅僅看一次病就獲得了全部指導,然后嚴格遵醫囑行事,那么也許只需看一次病就能得到很多倍的回報。
本書主要是寫給健康人看的。
我們不能苛求生病的人能馬上開始采取積極治療的態度,盡管他們能做到。如果那些健康、強壯的人讀完本文后能很好地理解這種應對疾病的方法,將它銘刻在潛意識里,那么他們不幸生病時,就能充分利用這些知識。此外,他們還可以想方設法幫助別人使用這些知識。
認識到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蘊涵的常識后,如果自己沒有機會使用這些規則,我們還可以用它們去幫助別人,這會使我們覺得獲得了真理。如果我們的建議被別人采納,并在實踐中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這種獲得真理的感覺會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