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畏懼、愛找借口,有這些毛病的人工作效率低下,很難有所成就。
一位資深編輯曾講過這樣一件事:不久前,我應邀前往一家大公司參加年會,并在會上發表演說。會中有一位老人當場宣布退休,公司董事長首先站起來做一次例行講話,說一些郭先生對我們公司多么有價值、有貢獻,以及現在他要退休,我們對他多么懷念的話。
慶祝大會結束后,郭先生好像被人遺忘了一樣,他用手背輕輕地觸了我一下,對我說:“你是否能給我30分鐘的時間,我有話要對你說,順便發泄一下我心中的郁氣。”我無法拒絕這樣的請求,于是帶著他來到自己下榻的賓館,點了幾瓶啤酒和炒菜。
“您在公司待了那么多年,可謂是勞苦功高,今天晚上光榮退休,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打開話題。然而郭先生卻說道:“今天我并不快樂,我真是不知道該怎么說才好,這是我一生中最悲傷的夜晚。”
“為什么?”我問道。我想要使他認為我很吃驚,其實我心中并不吃驚。
“今晚我只是坐在那里面對我慘痛的一生而已。我感到自己一事無成,徹底失敗了。”
“你準備做些什么?”我問道,“你現在才65歲而已。”
“還能做什么,我就要搬到養老院里去了,住在那里直到老死為止,我有一筆不少的退休金以及社會保險金,這些錢足夠我養老了。”他很痛苦地說,“我希望這樣的日子很快就來臨。”
我們陷入了沉默,然后他從口袋中取出今晚才拿到的退休紀念表,說道:“我想把這件禮物丟掉,我不希望留下這些痛苦的記憶。”
漸漸地,郭先生已經放松下來,他繼續說道:
“今天晚上,當錢先生(該公司的董事長)站起來致辭時,你可能無法想象我當時多么悲傷。錢先生和我一起進入公司,但是他很上進,步步高升,我卻不然。我在公司領到的薪水最高不過7000元,而錢先生卻是我的10倍,還不包括種種紅利以及其他福利在內。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總是認為錢先生并沒有比我聰明多少,他只是不怕吃苦,經得起磨煉,能完全投入工作,而我沒有做到這一點。
“公司內外有很多機會,我都可能獲得晉升的。例如我在公司待了5年后,有一次公司要我到南方去掌管分公司,但是我因為感到自己不能勝任而拒絕了。還有一次,公司安排我和另一位同事合作完成一個很大的項目。那位同事很優秀,在合作的過程中,他才華橫溢,出眾的能力令公司上下大為折服。而我心里卻怵得要命,他越有才華,也就越顯得我笨手笨腳、毫無優點。到合作后期快要完成時,我終于受不了了,我覺得在這個項目攻關中自己根本就是多余的,所以基本就不參與了,那位同事很是生氣,我也沒有解釋。后來公司再有大的項目安排給我時,我總是找一些借口來推托,依然做著公司的那些小項目。再后來,我就一直做著這些沒有什么挑戰性的項目做到了退休。現在,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我什么也沒有得到,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在郭先生的一生中,他一直游移不定,沒有任何實際目標可言。他懼怕真正地面對生活,害怕挺身而出,承擔責任,總是找借口來推搪工作,結果到工作生涯結束時也毫無成就感可言。
郭先生像無數人一樣,把自己判入終身的心理奴隸的牢籠之中。這種奴隸并不限于某一種類型的工作:在辦公室中、在商店里、在農場上,以及每一個地方,我們都發現有這種奴隸存在。
這些現代的奴隸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而不是被其他人強迫去當奴隸的。他們之所以會選擇當奴隸,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獲得解脫、獲得自由。
因為自閉、畏懼、害怕承擔、愛找借口,他們一般不喜歡和別人合作。這個特點決定了他們工作效率低下,很難有所成就。
現在是一個崇尚合作的時代,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是在某種合作形式下經營。各個行業也都有它的“協會”或“聯盟”,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也經常組成合作性的聯盟。人們已經逐漸了解,最能有效運用合作法則的人,生存得最長久,許多動物都是如此,更何況各種社會關系人際關系更復雜的人類。
普通職員應該具有合作精神,與同事和諧共處,與客戶長久穩定地合作。領導者也應該具有合作精神,與員工合作,與相關企業合作,這樣企業才能長久發展,具有生命力。如果你在工作中挑肥揀瘦,為了一點小事就可以和同事鬧翻,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斷絕和客戶的往來,那你無疑是個不具備合作精神的人。因為不具備合作精神,你不思和解,反而以更大的惡意對人,這又會使你陷入更大的窘境。
只有經過和平、和諧的合作努力,你才能獲得生命中的成就,單獨一個人在社會上是不能取得任何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