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3選擇:尋求“協同”原則 思維模式和步驟(9)
- 第3選擇: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 Stephen R.Covey
- 4660字
- 2017-09-26 21:00:30
魔幻劇場聽起來有點兒像人們熟悉的頭腦風暴,但我發現大多數頭腦風暴討論會過于平淡無奇,不能產生新的東西:想出一些蹩腳的創意,從中選出一個,立案,自以為已經完成了創新。但是我們不能用批判的、遲鈍的、自我防衛的錯誤思維模式來進行頭腦風暴。思維模式至關重要。我們必須要暫時待在一個“只對瘋子開放”的空間里。
起初這些基本規則可能會讓你覺得不適應,但你越嘗試,就越渴望看到最后的結果。你會覺得自己像是一位創意藝術家,因為第3選擇將是非常新穎和獨特的。許多藝術家告訴我們,在作品完成之前,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創作會是什么樣子。現代先鋒畫家馬克斯·韋伯說過:“在堅持自己小小的創作嘗試時,我深深依賴那些我還不知道、還沒有做過的事情。”
當然,如今的魔幻劇場遍及全球。尋找第3選擇不再需要大家在魔幻劇場里面對面,更不用召開正式會議。隨著社交網絡的快速普及,平板電腦、手機的應用,以及從曼哈頓到悉尼、從秘魯偏遠村莊到珠穆朗瑪峰登山大本營的無限網絡的連接,我們與全世界人民協同的能力已經呈爆發式增長。事實上人們正圍繞最棘手的難題進行思想對接。人們從個人或專業的經驗出發,分享體會,研究數據與創意。這種網絡在線現象是一種極為廣闊的協同。
現在,只要你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就可以邀請全世界的人與你協同響應。在線協同的好處是你不需要到場——沒有你它也會繼續發生。如果問題足夠現實,有合適的圈子,那么你的問題會像病毒一樣傳播,產生新的方法、出人意料的見解、第3選擇——以及提出更發人深省的問題。即使你已經為你的問題找到一個很好的答案,其他人也可能會繼續探尋,它的發展會遠遠超出你的預期。
你會聽到懷疑論者嘲笑魔幻劇場。他們無法容忍它,并會試圖讓你感覺只有傻瓜才會提起魔幻劇場。背地里他們害怕它,他們認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威脅。但是他們錯了。激發協同最好的地方是一個遵守上述基本規則的實驗室,無論它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只有在這樣的實驗室里,蓋茨基金會抗瘧團隊才能想出用激光殺滅瘧蚊的奇思妙想。這個團隊挽救了不計其數的孩子的生命。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說:“如果一個想法在一開始不是荒謬的,那它就是沒有希望的。”這并不是一句玩笑。
多數商業領袖極為重視創造力。2010年,IBM開展了一項里程碑式的調查,來自60個國家、33個行業的1500名企業首席執行官選擇將“創造力”作為“未來頭號領導力”。領導者希望員工能夠勇于創新。但正如行業專家愛德華·德·博諾所說,創造力不能“靠模糊的摸索產生”,它需要一個“謹慎而實用的步驟”。現在你應該可以了解,第3選擇過程看起來簡單而隨心所欲,卻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對商業而言,第3選擇思維顯然是最好的方法。
但第3選擇思維并不僅限于商業領域。任何使用魔幻劇場思維模式的團隊都會爆發出創造力。隨著自我防御的減少,創造力逐漸增加。卡爾·羅杰斯也證實了這一點:
我發現,只要我營造出真摯的、相互珍惜和彼此諒解的氣氛,令人興奮的事情就會發生。個人和團體在這樣的氛圍下將遠離僵化,產生靈活的思維……遠離已存在的可能性,產生不可預知的創造力。
步驟4:達成協同
我們如何知道什么時候達成第3選擇?
我們周圍的活躍氣氛使我們知道,我們已經找到了第3選擇。憤怒、戒備與沉默都一去不返。創造性活力伴隨著第3選擇而迸發,感受到它的時候,我們便認識了它。我們將見證那種“巨大的飛躍”,在我們的理解中,那是一種“巔峰體驗”,是一種迎風而上的奇妙感受。發現的驚喜彌漫四周,就像孩子看到珍寶一般快樂不已。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人們我們的發現。作家玻利瓦爾·J·布埃諾回顧協同帶來的激動時說:“孩子們喜歡捉迷藏——因為有找到隱藏東西的快樂。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對驚喜的渴望從未消失。我們喜歡發掘并與他人共享埋藏的寶藏。”
當我們對原有的爭執與設想不再感興趣時,我們就知道,我們已經找到了第3選擇。這個新的選擇以它的簡潔雅致征服了我們,我們從根本上轉變了自己的思維。新的選擇不是妥協,妥協發生的時候,每個人都需要放棄一些東西才能達成共識,因此造成的不滿卻久久不散。第3選擇改變了我們和對手的原有關系——我們突然發現我們已經成為合作伙伴,不再是戰場上的敵人。
當我們受到鼓舞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已經找到了第3選擇。忽然之間,世界一片澄明。我們感到詫異,為何我們以前從未看到過這番景象。協同是一切生命最高的活力——是個人、家庭、團隊與組織潛能的最真實的體現。缺乏協同是生活中的一大悲劇,因為有太多潛能無法被開發、發展和利用。低效能人士帶著未被利用的潛能日復一日地生活,他們對協同淺嘗輒止。事實上,協同可以匯聚我們獨特的天資、直覺和視角,共同面對最艱巨的挑戰。結果讓我們感到神奇無比。我們創造了新的選擇,找到了前所未有的答案,滿足了我們的最高需求。
我們之所以知道自己找到了第3選擇,是因為它富有成效。它不是漸進式的改變,而是根本性的突破,是質的飛躍。所有產品、服務、企業甚至行業因它而突破。它使新的科學、工藝、技術甚至文化迅猛發展。它徹底改變了事物之間的關聯。它對于提出它的人來說也彌足珍貴,因為它會給其他人帶來快樂。
那么我們如何識別第3選擇呢?它符合我們所有的成功標準。它完成了需要做的工作,為我們提供了我們想要的結果。它改變了游戲,讓每個人都成為贏家。
簡而言之,“我和你協同”思維模式帶給我們的是超越戰爭、走向和平——不只是解決沖突,而是迸發無數新的可能性。它利用分歧而不是排斥分歧。它蘊含著富足的心態,堅信世上的一切都可以被發現與分享:解決方案、威望、利潤、認同、可能性等。與攻擊型思維模式相反,它是創新型思維模式。
在達成第3選擇的過程中,將達成協同的重要時刻稱為“步驟”可能會造成一些誤導。它或許更應該被稱為“意外發現”或“飛躍”。退一步講,至少它是令人驚奇而不可預知的。我們無法保證人人都能達成第3選擇。但是它的巨大回報令我們愿意為之而不斷努力,直至成功。我們不能半途而廢。
在你的世界里尋找第3選擇
在這本書中,你會結識許多人——普通人、工人、醫生、警察、銷售代表、藝術家、教師、家長——以及一心尋找第3選擇的商業、教育及政府領域的領導者。你會看到他們中許多人已經沖破看似無望的沖突,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未來。每一個故事都在向你發出邀請,去尋找第3選擇來面對自身的挑戰和機遇。
請注意,如我所說,這些故事可以有很大幫助。無論個人還是組織,都有可能一時成為第3選擇的光輝榜樣,但隨后誤入歧途,成為典型的反面教材。人都有弱點,人們的原則未必始終如一。有遠見、能協同的領導離開,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有著截然不同思維模式的人,這樣方向就會改變。這些故事的重點不在于支持任何特定的人或組織,而是舉例說明協同的原則和過程。我們可以從成功的經驗中學習,也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密切關注原則,你將在每一個重要領域中體會到第3選擇扭轉全局的力量。
第三章講的是在職場中尋找第3選擇解決方案。當你成為別人的協同伙伴時,你會體會到你的工作和事業會取得怎樣的成功。
第四章講的是在一個充滿家庭沖突、最寶貴的血緣關系受到威脅的世界里,如何擁有一個積極的、相互支持的、有創造力的家庭。
第五章講的是停止關于教育的爭吵,轉而將重點放在改變孩子的生活上,幫助他們成為第3選擇思維者,繼而改變我們共同的未來。
第六章講的是將我們的訴訟文化轉變為相互理解、充滿同理心、彼此協同的文化,將我們在法庭上彼此斗爭所浪費的巨大的人力、財力更好地利用起來。
第七章講的是如何戰勝社會上的破壞力量,如何尋找第3選擇來解決犯罪、疾病、環境惡化、貧困等棘手問題。
第八章講的是如何超越威脅世界和平的令人厭倦的、不斷升級的爭端。我會講到一些非凡人物,他們是無與倫比的和平使者——協同的最高表現。
第九章講的是“活在高潮”。對我來說,這意味著最激動人心的協同體驗正等待著我,我最重要的貢獻永遠在前方。就我個人而言,我快80歲了,早就可以輕松地退休了,但我不打算退休去過悠閑的生活,我更愿意看到我的生活越來越有意義。
總而言之,尋找第3選擇是我們改變思維方式、停止無謂爭端、敞開心扉傾聽彼此、為自己創造新生活和獲得喜悅的最好機會。除了第3選擇思維,還有什么能夠為我們所要面對的艱難挑戰提供嶄新的解決方案呢?我們有政治傾向性、易引發沖突的思維方式無法解決世界上的貧困、疾病和形形色色的奴役問題。第3選擇不只是“最佳策略”——它甚至還應該是一種道德義務。
從教導中學習
學習本書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本書的內容再教給別人。大家都知道,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學到的東西比學生學到的要更多。所以找一個人——同事、朋友、家人——把你所學到的都傳授給他。向他提出以下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再想一些問題。
·解釋協同原理。協同具有怎樣的力量?為什么協同對你的個人成長和職業成長都至關重要?
·兩種選擇思維的局限性是什么?它如何妨礙我們解決難題?
·闡述第3選擇的概念。描述你或其他人的生活中達成真正的第3選擇的實例。
·描述我們的思維模式是如何支配我們的行為的,以及由此得到的結果。
·人們為何會成為“中間派”?兩種選擇思維如何導致懷疑和譏笑?
·闡述第3選擇思維模式: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協同。為什么要以這樣的順序排列?
·什么是“真實身份盜用”?
·闡述“烏班圖”精神。它與成見有何不同?曼德拉的獄警的故事如何教導我們克服協同的障礙?
·闡述關于“發言權杖溝通法”的規則。它怎樣引導我們實現協同?
·嘗試用“發言權杖溝通法”與你需要更深入了解的人——朋友、同事或家人——進行溝通。發言權杖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什么是第3選擇詢問?闡述關于第3選擇進程的步驟。
·什么是魔幻劇場?魔幻劇場的規則怎樣幫助我們達到協同?
試試看
接下來的幾頁將會介紹一種被稱為“協同的四個步驟”的規劃工具及其使用指南。利用這些工具,嘗試按照以下場景或自行想象場景,建立第3選擇思維。
·鄰居想自己出錢在戶外搭建一個棚屋,但棚屋會擋住你看松林美景的視線。
·你的配偶/搭檔在一家迅速擴張的公司里得到了一份令人艷羨的工作,但他/她需要搬到另一個城市。你不想搬走,不愿離開自己的工作和朋友。
·長期以來,你不贊成學校或老師的方式方法,與他們有著嚴重的分歧。
·在一家小公司工作的你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但你和你的同事卻有可能因為公司業務量不夠而被迫離職。
協同的四個步驟
1.以第3選擇的思維模式提問:
“你愿意尋找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嗎?”如果答案是愿意,到步驟2。
2.界定成功的標準
在以下空白處列舉令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的要點。成功是什么樣的?真正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對所有人來說,“雙贏”是什么樣的?
3.創造第3選擇
在以下空白處建立模型,畫圖,集思廣益,逆向思考,迅速而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達成令人興奮的協同之前,暫不下結論。
4.達成協同
在此處描述你的第3選擇,如果你愿意,描述你將如何將其付諸實踐。
四步協同指南
協同的四個步驟。這一過程有助于你發揮協同原則的效力。(1)表明尋找第3選擇的意愿;(2)界定每個人心中成功的標準;(3)尋找解決方案;(4)達成協同。在整個過程中保持用同理心傾聽。
如何達成協同
1.以第3選擇的思維模式提問
在沖突或有創造性的環境中,這個問題幫助所有人放棄固執和成見,向著第3選擇的思維模式發展。4達成協同
你在人們的興奮與激情里識別出第3選擇,新的選擇符合成功的標準。注意要避免將錯誤
性妥協與協同相混淆。妥協令人滿意,但并不讓人感到快樂。妥協意味著人人都有損失,
協同意味著人人都有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