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食——吃喝慎防“病從口入”(5)
- 細節決定健康:影響健康的118個家庭生活細節
- 李浩然
- 4189字
- 2018-09-25 16:51:15
22.延緩皮膚衰老有訣竅
精彩導讀
1.豬蹄美容的奧秘——膠原蛋白
2.買化妝品莫上膠原蛋白宣傳的當
3.如何減緩膠原蛋白流失
相信豬蹄能夠美容已經不是什么美容秘密了,愛美的女士們也常常顧不上形象,啃著豬蹄來尋找美麗。
然而,您知道吃豬蹄為什么能夠美容嗎?有的人可能稍微懂一些,會說豬蹄里含有一種叫膠原蛋白的物質,它能夠幫助人達到美容的效果。可膠原蛋白又是什么呢?吃了它,真的能讓皮膚水嫩光滑、富有彈性嗎?
下面就讓我們認識一下膠原蛋白。年輕的皮膚看起來光滑飽滿,柔軟又有彈性,原因之一是人的真皮層內存在著兩種物質——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這兩種物質在人年輕時都保持在最佳狀態。但是一過25歲,人體內的膠原蛋白流失速度就開始加快,供給不及耗損,再加上紫外線照射以及體內的氧化作用,都可能破壞膠原蛋白的結構,讓它失去原有的彈力,這就是出現皺紋和臉部皮膚松弛的原因。
膠原蛋白在人體皮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良好的支撐力,就像撐起皮膚組織的鋼架一樣,能讓皮膚看起來非常豐潤。此外,它吸收水分的能力很強,覆蓋在皮膚上時,又可以防止水分從表面蒸發,保濕效果顯著。這就是富含膠原蛋白的豬蹄能夠美容的秘密。
有些人可能會想了,既然膠原蛋白才是豬蹄美容的秘密,我直接多補充一些膠原蛋白不就行了,這也是眾多女士選擇美容食品或者化妝品的一個誤區。
先來說說人們認為的多食用膠原蛋白食物的誤區。
生活中一些食物,像豬蹄、牛蹄筋、雞翅、雞皮、魚皮中都含有較多的膠原蛋白,人體補充這一類物質,對延緩皮膚衰老會有所幫助。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食物并不適合經常食用。為什么呢?其實,組成膠原蛋白的大部分成分都是非必需氨基酸,人體可以自行合成,人們不需要刻意多吃這一類食物,飲食正常均衡比較重要。
其次,再說說女士們購買含膠原蛋白化妝品的誤區。
市面上的一些化妝品號稱含有膠原蛋白,說涂抹了可以“補充”皮膚流失的膠原蛋白。但多數皮膚科醫生認為,它們夸大了自身效果。膠原蛋白是大分子蛋白質,連皮膚表層都很難通過,更不要說進一步到達真皮層,“補充”流失的那部分膠原蛋白了。
至于有些面膜產品添加膠原蛋白,目的是借用蛋白質膜的收縮效果,達到讓皮膚緊實的感覺。“任何大分子的物質,干了之后都會有緊實的效果。”皮膚專家解釋說,“就像我們將蛋白涂在臉上,干了之后形成一層膜,也會覺得臉上很緊繃,是同樣的原理。”因此,這樣的東西,治標不治本。
既然如此,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減緩膠原蛋白流失,讓美麗的容顏常駐呢?
首先,做好防曬。皮膚專家認為,90%以上的皮膚提早老化都是不當的陽光曝曬造成的。
其次,要飲食均衡,尤其要多攝取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如胡蘿卜、西紅柿、葡萄等,每天盡量吃3種不同顏色的新鮮蔬菜和2種不同的水果,食物顏色越多樣,表示吃進越多不同種類的抗氧化物。此外,還可以喝點紅酒和茶,它們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可以保護皮膚內的膠原蛋白。
最后,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高熱量、高脂肪尤其是油炸食物都容易產生自由基,加速皮膚的老化。
以上是防止皮膚老化的科學美容方法,較之經常去美容院美容,既省錢,效果還要明顯,而且最重要的是不會出現美容后遺癥和依賴癥。
23.吃豆腐的學問
精彩導讀
1.吃豆腐需注意哪些事項
2.豆腐配菜有忌諱
豆腐作為一種大眾化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見得比較多,在一些有老人的家庭更是常備菜肴。
豆腐為什么深受大家的喜歡呢?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之毒等。
那么,您知道吃豆腐的學問嗎?您可能會奇怪了,吃豆腐還要什么學問呀,愛怎么吃就怎么吃唄。其實不是這樣的,吃豆腐是有學問的,而且學問還不淺呢!可以說,如果吃豆腐的方法不正確,非但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甚至還會埋下一些健康隱患。
其一,食用豆腐不正確會引起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
其二,食用豆腐不正確會導致碘缺乏。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但同時還會造成人體內碘的流失。我們知道,碘對于人體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這只是理論上的一些吃豆腐的學問,若論實際上的學問也多著呢。倘若問您家的豆腐都是怎么吃的,您可能會列舉出不下十種吃法,例如,涼拌著吃,紅燒著吃,水煮著吃,然而您可知道,豆腐與某些配菜的食物是不能混吃的,混吃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后果。
那么有哪些食物不能與豆腐配菜呢?
(1)大蔥。小蔥拌豆腐盡管是許多年以來的家常“名菜”,然而近些年來證實,吃豆腐放蔥是不科學的,因蔥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可以與豆腐中的鈣結合成為白色沉淀的草酸鈣,使鈣難以吸收。我們知道,鈣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如果體內缺鈣,會出現煩躁不安、抽搐、軟骨癥等癥狀。因此,在烹制豆制品時,最好少放或不放蔥。
(2)菠菜。菠菜燉豆腐或許是某些家庭的常見菜肴,然而這樣吃也是不科學的。豆腐是在豆漿中加入鹽鹵或石膏后制成的,鹽鹵中有氯化鎂,石膏中含有硫酸鈣,菠菜中含有很多草酸,它可與氯化鎂、硫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鎂或草酸鈣的白色沉淀。這樣,人體就無法從這道菜肴中吸收鈣元素和鎂元素了。
(3)豆腐與高蛋白的肉類不能同煮,尤其是豬肉。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多酚是豆類的抗營養因素之一,不僅影響豆類本身的蛋白質利用,在與肉類配合時也影響肉類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降低其利用率。
其次,豆類纖維素中的醛糖酸殘基可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成化合物而干擾或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或由黃豆加工成的豆腐不宜相配。
再次,大豆中含有產氣的化合物——寡糖化合物,如棉籽糖、水蘇糖和毛蕊花糖等,由于人體消化系統不分泌半乳糖旮酶,因而不能消化這些化合物。它們在大腸腔內由于細菌的作用,分解后產生大量氣體,加上消化不良等因素形成腹脹、氣塞、氣滯。
綜上所述,由黃豆加工成的豆腐與豬肉是不宜在一起配菜的。
這下您知道吃豆腐都有哪些學問了吧,相信您看了這些細節之后一定會很驚訝。不過沒關系,其實豆腐怎么做都美味,還有許多種吃法,例如,麻婆豆腐、家常豆腐……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24.對蔬菜不能掉以輕心
精彩導讀
1.蔬菜不宜久存
2.剩菜湯不宜再喝
提到吃蔬菜的健康,人們往往想到的是清洗問題。的確,在蔬菜的問題上,清洗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然而這是大家都很留意的細節,也就不容易被忽視了。然而,還有一些關鍵的問題卻往往被忽視,那么,都有什么呢?
首先就是久存蔬菜的問題。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為了節時省事,每次都從菜市場買回“一批”蔬菜,放在冰箱中慢慢吃,總是一放就是數日。其實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蔬菜中含有硝酸鹽。硝酸鹽本身無毒,然而在儲藏一段時間之后,由于酶和細菌的作用,硝酸鹽被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人體內與蛋白質類物質結合,會生成致癌性的亞硝酸胺類物質。
儲存蔬菜不僅會產生有害物質,而且還會造成營養素的損失。實驗證明,綠葉蔬菜在30℃的屋子里儲存一晝夜的話,其中的維生素C會損失殆盡,而亞硝酸鹽的含量上升了幾十倍。此外,新鮮蔬菜在冰箱內儲存也不應超過三天,凡是已經發黃、萎蔫、水漬化、開始腐爛的蔬菜切勿食用。
其次就是做熟了的蔬菜問題,這里主要指用蔬菜做的菜湯。
可以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家庭在講究菜肴豐富多彩的同時,也講究起烹制菜湯的質量來了。因此,一般的白菜湯、菠菜雞蛋湯、海米紫菜湯都成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
值得注意的是,湯的質量提高了,一頓飯喝不完的剩湯的處理問題也出來了。不少家庭的做法是:剩湯棄之可惜,留待下餐或次日熱熱再喝。豈不知,這種做法是得不償失的。
這是因為:許多蔬菜里都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煮熟后放置時間越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還原成為亞硝酸鹽就越多。而人若把剩湯喝下去,湯里的亞硝酸鹽經由胃、腸就會進入血液中,使正常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使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嚴重者會使人產生缺氧癥狀。無疑,這就影響了人體的健康。
因此,家庭做湯時,應注意不要做的過多,每次做一餐能喝完的分量就可以了;若實在不能一餐喝完時,也不要怕浪費,最好將其倒掉,切忌將它留到下一餐或者次日再喝。不然,為了一點剩湯而損害身體健康,實在有些不值得。
25.發燒、腹瀉應謹慎飲食
精彩導讀
1.發燒時最好不要吃雞蛋
2.腹瀉時別多吃青菜
生活中,人們難免會有頭疼腦熱的小病小災。一旦有了這些疾患,除了正確的服用藥物治療之外,在飲食方面也應該小心謹慎,千萬不可亂吃各種食物。這里要提醒大家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發燒和腹瀉時的飲食細節。
首先,我們來說說發燒。
生活中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家中有人生病發熱時,家人會做一碗雞蛋羹給病人食用,認為雞蛋羹不但有營養還容易消化,對健康肯定有利。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大家都知道,人在進食后身體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也是為什么有人吃飯會出汗的原因了。而人體散發熱量主要就是食物中的蛋白質在發揮作用。正是鑒于此點,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發燒時食用不但不能使體溫降低,反而會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恢復。
因此,在家中有人發燒的情況下,一定不要再給病人準備雞蛋制品來食用了。除此之外,其他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魚等,也會額外增加身體的熱量,應盡量少吃。
那么,該給發燒病人吃些什么食物,才有利于恢復健康呢?
發燒病人的飲食應該力求清淡,易消化,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一般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米湯、稀飯、面條、藕粉等,并搭配一些新鮮水果。蛋白質是身體修復的必需物質,在病人退燒后,可以食用清雞湯面片、菜泥粥等半流質食物。
其次,我們再說說腹瀉。
生活中,許多人發生腹瀉時,都認為吃油膩食物會加重病情,于是想方設法多吃一些新鮮蔬菜,以為這樣對病情有利,然而這種想法卻是錯誤的。
為什么呢?您可能還不知道,許多新鮮蔬菜如小白菜、韭菜、甜菜、菠菜、卷心菜等均含有亞硝酸鹽或硝酸鹽。當消化功能失調或胃酸過低時,腸內硝酸鹽還原菌大量繁殖,此時若大量食入上述蔬菜,即使蔬菜非常新鮮,也會導致蔬菜中的硝酸鹽被硝酸鹽還原菌還原為亞硝酸鹽,發生中毒而引起腸原性紫紺,加重腹瀉病情。因此,在腹瀉時切不可多吃青菜。
怎么樣,護理病人的學問還不少吧?只要不忽略這些細節,相信病人很快就能恢復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