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食——吃喝慎防“病從口入”(3)
- 細節決定健康:影響健康的118個家庭生活細節
- 李浩然
- 5582字
- 2018-09-25 16:51:15
14.水是生命之泉,正確飲用才能保護生命
精彩導讀
1.科學飲水對健康很重要
2.水并非喝得越多越健康
3.科學喝水有講究
不用多說,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水對人體有多重要。醫學上說,水是生命之源,人體大部分由水組成——哺乳期嬰兒體內水分占體重的80%,成年人則占60%~70%,老年人體內水分不到體重的60%。
可以說人的一生都離不開水,而人體一生的健康卻又離不開科學飲水。為什么這樣說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體內水分的不斷缺失,是人體衰老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科學合理地飲水具有減緩衰老的作用。當然,科學飲水的好處還不止這些。就拿每天早晨喝一杯清水這個飲水習慣來說,它就很科學。倘若我們能夠每天早上喝一杯水,并能做到持之以恒,對健康和延年益壽都有好處。
那么都有哪些好處呢?
(1)利尿。清晨空腹飲水,15~30分鐘就有利尿作用,其效果迅速而明顯。
(2)促進排便。清晨飲水可預防習慣性便秘。由于胃腸得到及時的清理洗刷,糞便不會瘀積干結。同時,飲水對胃腸也是一種輕微的刺激,能促使胃腸蠕動,有利于排便。
(3)排毒。許多家庭有晚餐吃得豐富的習慣,晚餐攝入的動物蛋白及鹽分進入體內較多,動物蛋白質在體內分解代謝會產生一定的毒性物質,早晨起床后及時飲水,可通過促進排尿,盡快把它們排出體外。
(4)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若在早晨起床后馬上喝杯溫開水,有利于把頭天晚餐吃進體內的鹽分很快排出體外,平時飲水多、愛喝茶的人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的發病率就低。
(5)預防心絞痛。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后,體內水分隨尿液、汗液和呼吸丟失許多,血液會變得黏稠,血管腔也因血容量減少而變窄,這常使供給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急性供血不足,甚至發生閉塞,因此,心絞痛及心肌梗塞多發生在清晨及上午9點左右。如果在清晨喝一杯水,就能達到補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擴張、復原血管的目的,從而減少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的發生。
談到飲水,有不少人會疑惑,我每天都飲大量的水,然而卻不見任何健康得到改善的征兆,反而出現了很多不適,這是為什么呢?
健康成人每日尿量為1500毫升時,腎臟的負擔最小,功能狀態最好,而高于或低于這個量均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如果長期飲水過多,必然導致腎臟長期超負荷工作,易出現腎功能受損,進而影響心臟,不利于健康。因此,盡管水對人體是極重要的,但絕不是越多越好,必須適量。
那么怎樣才算是科學飲水,喝水都有哪些講究呢?
首先,忌喝長時間沸騰的開水。有人以為,開水沸騰的時間長一些,可以徹底消滅水中的細菌,因此會更加衛生。其實這種認識和做法是十分錯誤的。
人如果喝了這種長時間沸騰的開水,不僅對身體無益,反而十分有害。因為開水在沸騰過程中會不斷地汽化,這樣,水中的礦物質和重金屬中的有害物質的濃度就相對增加,比如其中的硝酸根離子就會被還原成毒性很強的亞硝酸根離子。亞硝酸根離子不僅能使人體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結合成為不能攜帶氧氣的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引起血液中毒,而且還能在人體內合成致癌性很強的亞硝酸化合物。
其次,忌飯前飯后大量飲水。在吃飯前或吃飯后,一口氣喝下很多水,是不好的習慣,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
眾所周知,食物在消化系統中是依靠胃酸、膽汁和消化酶而得以被消化吸收的,而且這些消化液必須有一定濃度方可正常發揮作用。倘若在飯前飯后消化系統開始履行其職能時飲入大量的水,由于水的稀釋作用,胃酸、膽汁和消化酶等消化液將被沖淡,從而影響到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進而會引起其他器官的一些不適。所以,飯前飯后大量飲水不是什么好習慣。
再次,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因為當您感到口渴時,體內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失水已達到了一定程度。要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神經系統反應不夠靈敏,雖然體內已缺水,但有時并無渴的感覺,所以養成定時飲水的習慣尤為重要。
還有就是不要一次大量快速喝水。有些人夏季為了圖痛快,一口氣快速飲下大量的水。雖然當時痛快了,然而這樣是不利于健康的,因為那樣會加重胃腸和腎臟的負擔。
科學飲水的講究還有不少,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不過只要大家有了這種健康意識,相信一定都能科學合理地飲水,飲出健康來。
15.喝咖啡有利亦有弊
精彩導讀
1.喝咖啡的積極作用
2.喝咖啡的消極影響
近些年,人們與咖啡的接觸越來越多了,尤其是一些工作性質需要熬夜的人,對它就更熟悉了。然而,咖啡給我們帶來的到底是健康,抑或是傷害呢?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都存在疑問。其實,任何一種事物都有其利弊兩方面的作用,咖啡也不例外,它同樣具有其有益健康的一面與損害健康的一面。
成分分析認為,咖啡所含的主要興奮物質是咖啡因,此外,還含有脂肪和鎂、鉀、銅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B、芳香物和毒素等。當然,這只是指鮮咖啡而言。至于焙烘過的咖啡,則只含有極少量的脂肪和維生素B,咖啡因含量仍然很高。這就是說,咖啡沒有任何營養價值,但由于咖啡因的作用,咖啡對身體有許多影響。
首先,我們來說說咖啡給我們帶來的積極影響,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神經系統來說,咖啡因有興奮大腦的作用,可以消除懶惰的感覺,使人感到輕松愉快,能讓人精力集中、思維敏捷和喚起記憶。研究證明,咖啡因可使人加快計算速度和打字的速度,可使汽車司機行動敏捷,但沒有科學依據能夠證明咖啡因對提高工作質量有影響。
(2)對于心血管系統來說,喝咖啡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肌收縮。
(3)對于泌尿系統而言,咖啡因可使腎血管擴張,增加腎小球的血流量,因而會增強腎的水滲透和排毒功能。可以說,咖啡有利尿的作用。
(4)對于呼吸系統而言,咖啡因可使氣管周圍的平滑肌放松,因而使氣管擴張,增加呼吸量。但咖啡因不可作為藥物用于臨床治療哮喘,如果大量喝咖啡,就會對身體有很大的消極影響。
(5)每日喝一定量的咖啡,有助于預防和降低帕金森綜合癥的發病率。美國的研究人員在控制了年齡和吸煙等其他因素之后發現,每天至少喝28盎司(約785克)正常濃度咖啡的人,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只有一般人的五分之一,不論他們喝的咖啡是否加進了奶油和糖。巧克力、含咖啡因的飲料和可樂也有助于帕金森病的預防。
其次,我們再說一下咖啡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這也需要分幾方面來說。
(1)大量喝咖啡影響食欲,可能會引起嘔吐和痙攣,也可能出現胃炎和舌苔厚膩,因而會使身體感到疲乏無力。
(2)大量喝咖啡會使尿量增加,危害膀胱,可能會引起尿道感染。
(3)大量喝咖啡造成體內咖啡因過多對神經系統有消極影響,會使人失眠、手發抖和講話含混不清。
(4)最新研究表明,處在哺乳期的婦女喝咖啡,咖啡因會隨乳汁進人孩子體內,使孩子煩躁不安、不能入睡。同時,孕育期的婦女如果喝大量的咖啡還可能引發流產。據調查顯示,每天喝兩杯咖啡孕婦流產的危險會增加,而如果孕婦每天喝四杯咖啡,這種危險會增加一倍。因此,婦女在懷孕最初的三個月內應避免喝咖啡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如茶和可樂等。
(5)咖啡對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來說是危險因素。研究表明,喝咖啡會加重心臟病和高血壓。
因此,對于咖啡我們一定要一分為二來看待,不要因為它的積極的一面而大量飲用。如果飲用的話,應該將其攝取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而這個量,專家設定為咖啡粉200毫克以內,也就是說每天喝咖啡不能超過3杯。也不要因為其有消極的一面而拒絕飲用,當然一些特殊人群除外,例如,低于15歲的青少年、兒童都不宜飲用。
16.健康生活,蜂蜜少不了
精彩導讀
1.蜂蜜——“早喝”不如“晚喝”
2.蜂蜜入藥,好處多多
如今市面上的蜂蜜品種應有盡有,有棗花蜂蜜、槐花蜂蜜、荔枝蜂蜜、向日葵蜂蜜、龍眼蜂蜜等天然蜂蜜,還有一些人為地添加了成分的中草藥蜂蜜。由此可見,蜂蜜已經得到了廣大消費者及制造商的肯定。
那么,蜂蜜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從成分分析來看,蜂蜜中含有大約35%的葡萄糖,40%的果糖,這兩種糖都可以不經過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利用。此外,蜂蜜還含有一定數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及鐵、鈣、銅、錳、磷、鉀等。同時,蜂蜜中還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轉化酶等,是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種。酶是幫助人體消化、吸收和一系列物質代謝及化學變化的促進物。
蜂蜜芳香可口,從營養和保健價值來看,不僅是滋補、益壽延年之品,又是治病之良藥。
關于蜂蜜也許您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意思是說每天早上喝點淡鹽水、晚上睡前喝蜂蜜水有益于身體健康。
那么,為什么不說“朝喝蜜湯”呢?盡管早晨喝蜂蜜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能夠防止便秘,滋養皮膚,健康長壽。不過,早晨空腹喝蜂蜜水容易使體內酸性增加,時間長了就會胃酸過多而得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倘若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熱牛奶,效果就不一樣了。牛奶含鉀多,而蜂蜜含有豐富的鎂。研究表明,鉀對神經沖動的傳導、血液的凝固過程都起重要的作用,它能緩和情緒、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及減少經期失血量;鎂對大腦中樞神經具有鎮靜作用,能調節心理,消除緊張心理,減輕壓力,因此對女性是很有幫助的。此外,牛奶蜂蜜富含的B族維生素,有舒緩安眠的作用。因此,我們說蜂蜜“早喝”不如“晚喝”。
我們再來看看蜂蜜入藥的效果。蜂蜜作為藥用,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功效良好。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蜂蜜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潤燥也,解毒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創傷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
在臨床上,蜂蜜不僅可以治療胃炎,還可以加上某些藥物治療潰瘍病。如每天用溫開水沖蜂蜜6克,空腹服;或用丹參15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煎汁沖蜂蜜服,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各種胃痛癥。為什么蜂蜜有此療效呢?原來蜂蜜是一種潛在的堿性食物,它所含的錳等無機鹽,有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同化作用,從而減輕胃腸負擔而緩解癥狀。
用蜂蜜30克,炒棗仁末15克,分2次沖服,有很好的寧心安神作用,可治心慌、失眠、健忘、多夢,若加入五味子9克,柏子仁9克,還可以增強記憶力,改善智能。
如果高血壓、肝臟病、心臟病患者,早晚空腹飲一杯蜂蜜水,對上述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若用丹參、首烏各15克,水煎取汁,沖蜂蜜一湯匙內服,功效更佳。
用蜂蜜30克,精鹽3克,加涼開水調勻,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尤其適宜于老年人、體弱者、病后有便秘的患者。
當有呼吸道病變,出現陰虛肺燥、久咳無痰時,可用款冬花10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煎水取汁,調入蜂蜜2湯匙飲用。也可在空心雪梨中放入蜂蜜適量,隔水燉服,以消除因氣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燥、發癢的感覺,并有利于氣管中的積痰順利咳出。此外,呼吸系統疾病治好之后,如能經常飲服蜂蜜,不但可防止舊病復發,還有強壯之功。
對于生長期的兒童,蜂蜜常是他們喜愛的食物,蜂蜜中含有鐵和葉酸,常吃可以預防和治療兒童的貧血。
此外,蜂蜜還有潤肌白膚的作用。由于蜂蜜營養豐富且多樣化,又易于被人體吸收利用,對皮膚有很好的滋潤作用。尤其是冬季氣候干燥時,多吃蜂蜜能防止皮膚皸裂。很多高級化妝品,添加了蜂蜜提煉物,可見它對皮膚有良好的保護作用。若能長期內服及外敷外涂,一定有助于美容。
關于蜂蜜的保健及美容功效您不妨去試試,保您百試百靈!最后再提醒一句:沖服蜂蜜時切記要用溫開水,水溫過高會破壞其營養價值。
17.果汁飲料要慎飲,一天一杯不可取
精彩導讀
1.走出飲用果汁的四大誤區
2.兒童應少飲果汁飲料
許多盛產果汁產品的商家為了能夠提高銷售量,做了各種各樣有關喝果汁有利健康的廣告,誤導了人們,使人們走入了商家的陷阱,損害了健康。
那么,商家的誤導,都使人們常犯哪些錯誤呢?
首先,喝果汁可以代替吃水果。有些商家夸大果汁的效用,宣傳一片果汁含片等于兩個橘子的營養價值。別說是果汁含片,就算是新鮮的果汁,也達不到水果的營養。當水果被壓榨成果汁時,果肉和膜被去除了,在這個過程中,維生素C也會減少。果汁類飲料通常要經過高溫消毒處理,不少營養成分也因此失去。另外,水果中的植物纖維也是有益健康的,但在榨汁時,這些植物纖維也被剔除。因此,水果的營養價值是果汁飲料所不能取代的。
其次,果汁類飲料可以代替白開水來補充水分。果汁類飲料中,或多或少會加入添加劑,若大量飲用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還會增加腎臟過濾的負擔。果汁不像白開水那么純凈,并不適合補充水分。
再次,果汁類飲料喝得越多越好。要知道任何事物都并非是多多益善的,把握住“量”才是關鍵。果汁也不例外,由于果汁中大量的糖不能為人體吸收利用,而是從腎臟排出,長期過量飲用,可能導致腎臟病變,產生一種稱作“果汁尿”的病癥。另外,過多攝入果糖會引起消化不良和酸中毒現象。
最后,果汁可以與藥物同服。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呈酸性,若將一些不耐酸的或堿性的藥物與果汁同服,不僅會降低藥效,還會引起不良反應。如磺胺藥與果汁同服,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因此,飲用某些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慎用果汁,最好在服藥前、后1~2個小時喝果汁。
可以說,如今酸甜可口的果汁飲料逐漸成為許多兒童的最愛,再加上廣告的宣傳,例如“一天一杯果汁,補足一天所需的維生素”等等,家長們信以為真,允許孩子盡情飲用。然而他們卻不知這樣做不但不會給孩子帶來健康,反而會影響健康。
要知道,果汁飲料中大都含有人工色素,而過量色素進入兒童體內,容易沉著在他們未發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擾體內多種酶的功能,對新陳代謝和體格發育造成不良影響。長期飲用果汁飲料,還會造成蛋白質、某些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據研究人員對100名兒童調查后了解,其中有70%的孩子有喝飲料不喝水的習慣。這些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動,脾氣乖張,身體要么過瘦,要么過胖,呈兩極分化。
因此,不提倡孩子喝那些市面上出售的果汁飲料。如果家長有時間的話,應盡量家庭自制一些果汁和蔬菜汁。這些飲料既不加色素、香精、糖精,兒童又可獲得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