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研發績效管理問題的根源

要探討研發績效管理問題的根源,我們先看看研發績效管理到底管什么。不只談研發,還要談整個公司;不只談績效管理,還要談激勵機制。那么,一家公司的激勵機制到底有什么目的?

我們認為,一家公司的激勵機制,分解到每名員工,應該有以下幾點:

· 公司想讓這名員工創造什么價值

· 公司輔導、幫助這名員工,以創造公司期望的價值

· 公司評價這名員工是否創造了公司期望的價值

· 公司按照這名員工實際創造的價值給予回報

當然我們更希望通過這個過程,讓人力資源增值。

脫離公司整體管理而討論研發績效管理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先進行公司管理層面的探討。下面問大家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假設沒有經濟危機,一家公司所處的經濟環境每年都是一樣的,員工也沒有變化,每名員工每年的工作都是一樣的,那么這家公司每年賺的錢是不是一樣的?理論上應該是差不多的。我們在計劃經濟時代是不是這樣做的?那時候你想知道5 年后過得怎么樣,找一個比你大5歲的人,看一看他現在過得怎么樣就行了。

第二個問題:假設你在一家公司里連續工作了5年,每年的收入都是一樣的,你感到很爽嗎?不用說5年,我估計2年都不爽。員工期望每年的收入都有所增長,而且增長低了都不行,起碼要比豬肉的價格漲得快,至于趕不上房價的增長,那倒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的收入比豬肉的價格漲得慢,說明你的實際生活質量在下降。

這兩個問題直接導致了第三個問題:公司每年賺的錢是一樣的,但每名員工的收入都要增長,每名員工的收入對老板來說都是人力資源成本,這個成本在不斷增長,如此下去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最可能的情況就是公司倒閉破產。如A公司本來賺1000萬元,給員工發600萬元,但幾年后就要給員工發1100萬元,這叫入不敷出。這種公司投資方是不會投的,銀行也不會給你貸款的,你就倒閉了。

當然,壟斷行業的企業不會輕易倒閉,但會虧損,如果要繼續經營,國家就必須從國庫中補貼這個虧損。

如果壟斷行業的公司,國家不補貼,還要繼續經營,那就要開源或節流。但壟斷行業通常不能節流,所以只能開源,如漲價等。

如果是競爭行業的公司(半壟斷行業很特殊,我們這里不談,道理一樣),假定你是這家公司的老板,不希望公司倒閉,有什么辦法呢?競爭行業通常不容易開源,那就只能節流——壓縮成本。人力資源成本通常用什么辦法可以壓縮呢?有兩個辦法:一是降薪,二是裁員。

降薪有兩個辦法:一是全員降薪,二是高管降薪。(降薪很難操作,所以采取降薪策略的公司很少。)

很少有全員降薪的公司,因為全員降薪太難了,會產生很多問題,所以幾乎沒有公司選擇它。為什么呢?一家公司里每個人的收入都不一樣,車間里的工人收入低,他的收入只夠勉強生活。本來收入就不高,一降低他就沒有飯吃了,那就會形成強大的不穩定因素。這種動蕩是公司和社會都承受不了的。

高管降薪應該很容易吧?其實高管降薪也很困難,這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沒有享受過高質量的生活,會認為自己的生活還可以,可一旦享受過高質量的生活,就不愿再回到過去了。一般來說,工資是只能升不能降的,漲錯了都降不回來(第6章還會再談工資)。

降薪是很難操作的,怎么辦呢?很多公司就開始裁員。裁誰呢?如果公司業務領域比較寬廣,如有多條產品線,可以裁掉一條,不行就再裁掉一條,就像福特公司把捷豹、路虎、沃爾沃賣掉一樣,這樣還能換回一點現金流。但如果你的公司只有一個產品線,你又不想公司倒閉,怎么辦?只好裁員。問題來了:裁哪些人?很多技術高手說:“我技術水平這么高,不會裁我吧?”錯了,首先裁掉的就是這類人。為什么?這類人的工資高,對公司而言就是高成本。一般經濟危機下,公司首先裁掉的就是CEO,然后是CXO。

如果一家公司既想讓員工漲工資,又不裁員,怎么辦?那就必須保證公司賺取更多的利潤(注意不是銷售額),而且利潤的增長速度要高于員工收入的增長速度,否則老板的收入是下降的,他一定不爽。一家公司怎么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呢?那就必須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舉個例子。

假如你去商場買電視機,售貨員推銷說:

“你看的這臺電視機不錯。”

“這臺電視機怎么沒有屏幕呢?”

“電視機屏幕開發人員開發的時候出了一點問題,但是還有聲音。”

“怎么只能聽到男聲,不能聽到女聲?”

“女聲在編解碼時出了一點技術問題,但開發人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開發男聲也不容易呀,你能不能給我們付一部分錢?”

你會付嗎?我想你一分錢都不會付。這說明什么呢?你在乎價值。

經常有人問我,產品開發流程的哪個部分最重要?我說都重要,因為任何一個部分有問題,客戶都不會付一分錢。很多人說陰溝里翻船,我說翻船總在陰溝里,我們就是專門管理陰溝的,因為大溝不用管,一般不會翻。

如果我們處在競爭行業,怎么才能比別人賣出更多的東西?那就要有競爭力。怎么才能有競爭力呢?必須按照公司里每名員工給公司創造的價值來付報酬。有的公司設計分配體系的時候有一個原則,就是“多勞多得”。你們說這個原則對不對?也是對的,就看你怎么理解了。關鍵是看什么叫“勞”, “勞”不是工作量,而是價值。如果按照工作量的話,每家公司大門口的保安應該是收入最高的,他們會說:“我每天累得跟驢一樣在公司門口站16小時,我們總裁好像每天在公司待1小時就走了,我的收入應該是他的16倍。”

當然,公司不可能這么操作。這個“勞”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員工創造的價值,是功勞而不是苦勞。按照每名員工給公司創造的價值來付酬,他創造的價值不變則報酬不變,價值高報酬多,價值低報酬少。

假設某公司生產線的某名工人的崗位是上螺絲,上面一道工序把一個零件傳過來,他就用電動螺絲刀一按,完成上螺絲的動作,然后到下一道工序。假設這名工人進入這家公司時是20歲,工資2000元,這個崗位所需的技能3個月就可熟練掌握了。假定這名工人連續20年干這項工作,到40歲,他的收入會增長嗎?按照上面講的,不應該漲,因為他創造的價值是一樣的。假定不漲工資,這名工人維持不了基本生活怎么辦呢?那只好漲了。

漲了以后有什么后果?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名工人20歲,一直工作到40歲,每年都漲工資的話,最后的工資應該不少。工人40歲了,他的工資從2000元漲到20000元。會有什么后果呢?

先說壟斷行業,公司不會倒閉,但會出現其他問題,如同工不同酬。例如一名抄表員,在公司工作20年了,工資終于漲到了10萬元。新進來一名技校生,比這名抄表員年輕,眼睛看得更清楚,但一個月只有2000元。這能做到同工同酬嗎?

競爭行業呢?這種情況不會出現,期間公司就會倒閉。為什么呢?你的老工人有6000人,每人工資漲到20000元。旁邊有家剛成立的公司,招聘的工人都20歲出頭,一個月工資才2000元,最后誰做出來的產品便宜就不用說了。

上面講的是工人,工人的工作簡單,容易分解價值、評估價值。但研發就麻煩了。你怎么把公司的戰略目標分解到每名研發人員身上呢?這是研發績效管理困難的根源!一家公司要想把研發績效管理做好,必須了解研發價值是如何產生的。這就是研發的業務管理!因為不了解研發業務,就無法邏輯分解研發人員的價值,就無法做研發績效管理。

講到這里,有的讀者就會說:“理解了!上面說的不就是只認功勞不認苦勞嗎?我們公司現在就是這么做的呀!研發人員做的產品賺錢,收入就高,不賺錢,收入就低,怎么還有問題呢?”

這是對研發管理、研發價值貢獻的曲解。

研發業務管理是復雜的,研究的人不多,參考資料也不多,不少管理者沒有深入理解就盲目照搬,最后價值分解錯誤,曲解導致混亂。不少公司研發績效管理的問題都是研發業務管理的問題,只不過這些問題在做研發績效管理時體現出來了!

最后做個總結,因為研發業務管理復雜,管理者沒有充分理解,導致了研發績效管理的問題!這才是根源!

親愛的讀者,當你看到這里時,我們建議你不管多忙也要看完整本書!否則你只看了一部分,散亂的信息導致了你的曲解,然后你把錯誤的結論用于實踐,可能會導致你把問題和錯誤制度化,在錯誤的路上走得更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新郑市| 浠水县| 会同县| 湛江市| 孟津县| 乐平市| 顺平县| 子长县| 南康市| 巧家县| 彰武县| 舞钢市| 鹿泉市| 隆安县| 南投县| 溧阳市| 衡东县| 秦安县| 临漳县| 登封市| 社会| 彭泽县| 个旧市| 阿瓦提县| 孙吴县| 安陆市| 淮阳县| 滕州市| 沾化县| 诸城市| 哈尔滨市| 敦化市| 九江市| 南投市| 广饶县| 吉林市| 城市| 内江市| 开江县|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