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大學從0到1:800天打造企業學習力和學習場
- 蔣躍瑛
- 2227字
- 2019-06-19 17:08:30
招聘小分隊
“陽光大學籌備組”成立后不久,為了應對“人少事多無頭緒”的狀況,我先不考慮團隊七八個人在以后大學的組織架構中會擔任什么崗位,而是根據當前最重要的幾方面工作臨時分了三個小組:第一組是大學基建運營組,第二組是培訓項目組,第三組是招聘小組。這個做法是2008年年初電信學院組建時,童羚院長開創的。當時我任教育(培訓)小組組長,真后悔當時沒有太關注其他兩組的工作,在陽光大學的組建中,只能硬著頭皮上。后來招聘小組及陽光大學的招聘工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電信學院成立時,采用企業內部組織調動和市場招募相結合的方式,很快一支懂業務、會培訓、熟悉上海浦東學院當地情況的30人左右的隊伍就組建完成了。而在民營企業,即便陽光保險這樣規模的企業,人尤其是優秀的人是永遠不夠用的。這也是后來在我們自己的產品打造方面愿意特別下功夫的領域,幫助企業找人、培育人、激勵人、用好人。
當時的招聘小組由來自陽光內部的小鑫和與我同一天入職的舒書共同負責。我的考慮是他們兩個人優勢互補,一個對內部流程熟悉且非常人際導向,另一個在咨詢機構研究企業大學多年知道我們的專業要求,就這樣我們正式開始以陽光大學的名義對外招募成員。
我們一方面到專業人才網站上去尋找合適的人,不斷篩選簡歷,聯系候選人進行面試。另一方面一批批地在微信朋友圈發招聘廣告,開始的招聘廣告是比較唯美朦朧的(因為我們自己也還說不清楚),后來隨著項目的開展,一些廣告有了更加具體的描述和宣傳,再后來隨著業務更深入的開展,我們的招聘廣告更像形象宣傳片,開始充滿自信、彰顯我們的業務價值觀。我們是最早開始利用易企秀等工具制作招聘廣告的(就像很炫的小微課似的),就是因為廣告很精美引起了許多朋友的關注,許多人都留言問廣告是怎么做的。現在回想起來,招聘廣告是最好的品牌宣傳和培訓基本技能展示。
盡管廣告很精美,但當時傳播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們的團隊在整個培訓圈里人脈還比較弱,而我雖然人脈廣一些但大都是以上海長三角為中心的。我們無法通過朋友圈進行有效人群的傳播,廣告并沒有為我們帶來多少直接的有效報名者,開始的絕大多數面試者都是從招聘網站上篩選出來的。當時的候選人不少卻鮮少有合適的,要么是我們覺得不合適,要么就是候選人不滿意我們給出的薪水。
有一天一位朋友給我看他的朋友圈里有人批評陽光大學的招聘經理邏輯簡單、電話溝通水平差的內容,我并沒有太在意,也沒有告訴招聘小組的同學們,反而鼓勵招聘小分隊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得更好一些,因為這項工作本來就很有挑戰性。對招聘小組來說有時工作往往令人很崩潰,經過幾輪面試已經跟候選人有些熟悉了,雙方都希望有緣成為同事了,但最后一輪談薪卻失敗了。招聘小組就在這種大量預約面試給反饋再約時間的過程中不斷循環著。
當初面試時有幾類人我印象特別深刻:一是逃離大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有的是想進入民營企業但心態還沒有調整好,有的是想從累死人的互聯網企業到金融行業來看看;二是從一些培訓機構來的年輕人,有一些專業技能不錯但對企業培訓工作理解太弱,還有一些聽說將來要去通州工作,與目前生活狀態挑戰太大的。總之,我和同事們面試許多人,收獲卻并不大。恰在此時,我們遇到了后來在業界線上運營小有名氣的“辣手摧花”小金同學。記得當時他在面試中給我展示的是一些為某大型電力國企做的中規中矩的線上課件,毫無奇特之處,但他說了一句話讓我當即決定錄用他:“我想做點有激情的事!”這不就是我們在尋找的人嗎?后來想想,一些毫無波瀾的工作讓那些充滿創意的年輕人萌生尋找新空間新平臺的想法,而我們怎么才能給這些年輕人提供永遠“眼里有光”的那種工作環境,確實值得思考,這也就是后來我鼓勵成立“羊圈”85后非正式小組的初衷。我們永遠不能忽視我們對工作意義的假設和團隊的價值觀,一年后CSTD在北京培訓圈里組織的TED演講大會上,我做了主題為“創業維艱”的演講,彰顯了我們不斷強調的創業文化和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價值觀,打動了當時還在知名外資培訓公司的優秀員工Groro,讓她堅定地加入了陽光大學領導力中心。
在外部招聘受阻的情況下,同時吸引人力資源部蘇花處長的例子給了我們信心,把找人的視野調整為同時關注企業內外部。一批優秀的內部同事被各種非正式渠道推薦出來,一些包括各種崗位級別的優秀陽光人正在被吸引想加入陽光大學。在他們申請離開原來崗位時都經歷了很大的心理挑戰,原來直線經理和同事們開出各種挽留條件,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有些咬牙堅持了下來,最終突破重重挑戰來到陽光大學工作,好比后來負責綜合教務部的“教主”張洪潔,高顏值帥哥“梁仔”。
從陽光大學籌建開始到正式掛牌的半年時間里,我們并沒有完成我們自己確定的使團隊變為18~20人的目標,這與我個人長期從事招聘工作和國企工作背景有很大關系,也與對民營企業吸引人才的方法和難度在操作方面和思想認識上不到位有很大關系。
盡管招聘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還是不愿意放松對人的要求,隊伍的素質決定著將來陽光大學的素質。直到兩年以后陽光大學的招聘工作還在進行著,不同的是,現在的招聘要求已經越來越清晰,我們甚至對一些崗位加入了派出普通同事“聞味道”、實戰項目策劃演示的環節。
TIPS
不斷提升優秀人才的密度,是一個優秀團隊的自然選擇。要學習谷歌提出的“只招聘比我優秀的人”的勇氣。仔細觀察今天的許多優秀企業,無一不是在人才招聘上有自己特別的價值主張。盡管我們熱愛學習與發展工作,但始終要明白,對企業來講選人比培養人更重要。永遠要選對的人“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