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 破除梗阻問題、完善改革推進機制的主要內容

改革既要強調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也要強調效果導向。推進改革最終要落在制度創新和機制調整上。當前,有效破除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關鍵梗阻問題,關鍵要進一步完善改革決策、執行及監督機制,理順改革“決策、執行、監督”三者關系,做到科學決策、強化落實、完善考評,使得改革早日取得更大成效。

(一)明確主體、規范程序、完善方式,夯實改革決策體系

1.明確改革決策主體

改革是“一把手”工程,必須強化中央深改組在改革決策中的主導地位,使其成為決策的首要主體。政府部門的職責是參與改革決策設計,重在貫徹落實中央改革意圖和各領域頂層設計方案。要更多地讓地方政府參與決策,尤其是省級、市級政府。公眾和專家是改革決策的參與主體。

2.規范改革決策程序

為提高決策的質量和水平,必須規范完善和嚴格執行決策程序制度。分類、分層規范改革決策程序,逐步推動改革程序性立法,出臺公眾參與、專家咨詢、合法性審查、風險評估等具體實施辦法。

3.完善改革決策方式

一是法制化原則。加快推進改革相關重大立法,國務院法制辦、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要加強統籌協調、優先安排重大改革相關法律法規修訂。決策權力運用要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進行操作。二是民主集中原則。民主化是決策科學化的基本保證。要推動實現改革方案專家論證、民主參與、集體決策,對重大改革進行公開社會討論和辯論,設立長期性的改革建議征集平臺聽取民眾意見。完善人民群眾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參與和推動改革的制度。三是加強決策能力建設。依靠各部門專業數據或通過“云數據”擴充各專項改革數據來源;建立調查社會民眾、市場主體等改革意愿和訴求的第三方社會調查系統,召集專家學者定期研討;重視改革隊伍建設,改變“發展硬、改革軟”局面,確保決策工作有人干、有能人干。

(二)下放權力、疏通渠道、提升能力,完善改革協調機制

1.下放權力,激發地方改革活力

一是實行合理放權。實行財權、要素配置權下放與事權下放同步配套,實現地方政府能力與權力相匹配;堅持直接面向基層的原則,量大面廣、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二是實施目標管理。科學確定改革目標,針對不同類型的任務確立相應的執行主體、期限和目標要求;合理分解目標任務,各部門要對各自承擔的任務細化、實化,做到有目標、有路徑、有措施、有成果,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政策落地。

2.疏通渠道,協調利益主體關系

一是疏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條渠道。在“自上而下”協調中央、地方各利益主體間關系的同時,地方政府也要及時向中央反饋問題,各部門根據反饋再決策,保障“自下而上”渠道暢通;加強改革試點工作統籌,避免“地方協調中央”的改革倒置現象和改革碎片化問題。二是建立健全部門間職責協調機制。按照法律相關規定及政府職能定位,規范職責協調程序,每項工作都形成統一指揮中樞,督促各部門協調一致和資源共享,確保整體推進、高效統一。對于國企改革、財稅改革等涉及面廣的改革,要強化中央深改小組和專項小組的協調職能。

3.提升能力,完善改革推進方式

一是為改革儲備干部資源。加強干部培訓,提升改革者能力,促進愿改革、敢改革、會改革和真改革的干部脫穎而出,加快實現政府職能轉變。二是加大技術和資金投入。積極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政府服務方式,提高改革工作成效;健全改革專項資金投入和管理機制,探索建立改革基金和公務員廉潔基金制度。三是重視制度和法治建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切實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改革工作執行協調機制。

(三)強化職能、健全機制、創新方式,加強改革督察考評

1.充分發揮改革督察主體力量

一是強化改革督察職能。將改革督察納入“大督察”體系,進一步健全督察機制,構建職責明確、分級負責的督察主體;減少案頭督察等間接督察,多到改革一線開展直接督察;注重發揮改革專項小組、職能部門的作用,必要時邀請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等參加,由黨委改革辦牽頭組成聯合督察組。二是建立年度重大改革任務清單。每年選擇若干具有全局性和重要牽引作用的重大改革事項,由改革領導機構的領導成員直接負責監督任務完成進度,集中攻堅克難,努力形成一批改革亮點。

2.健全能定責、可問責的監督考評機制

建立健全改革成效科學評價機制,突出實績考核導向,增加客觀性考核指標,建立改革容錯機制,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建立以責促行、以責問效的監督考評機制。

3.創新改革績效考核方式方法

進一步融合改革績效考核與政績考核,改革考核結果以政府政績方式體現;建立改革工作第三方評估機制及科學系統的評估指標體系,將群眾滿意度調查結果、實踐檢驗或專家評估結果作為績效考核得分依據,專家評估與社會評價相結合;建立健全改革工作績效管理信息化系統,完善績效數據收集、儲存和分析工作機制,推進“陽光改革”建設。

完善改革推進機制的主要問題與政策建議見表1。

表1 完善改革推進機制的主要問題與政策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南| 旬阳县| 邵东县| 淮阳县| 嘉黎县| 山丹县| 华蓥市| 温泉县| 内江市| 长沙县| 新沂市| 东丽区| 巴里| 墨玉县| 临安市| 云林县| 丰都县| 宿松县| 锡林浩特市| 蛟河市| 海南省| 新巴尔虎右旗| 绥德县| 阳山县| 九龙坡区| 三河市| 枣庄市| 白银市| 平江县| 尚志市| 黎川县| 德兴市| 长乐市| 浑源县| 东丰县| 古交市| 视频| 闽清县| 大港区| 工布江达县| 临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