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友誼,似曾相識
- 成長
- 快樂的守望者
- 2851字
- 2011-12-26 09:35:10
下午李悅要和文軒一起去吃飯,文軒卻蹦蹦蹦地跑了,把李悅遠遠地丟在后面,弄地李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文軒能體會被她拋下的李悅的感受,她想,李悅一定有傷心,不解,應該還有憤怒。不過,文軒堅持自己的想法,并固執(zhí)地執(zhí)行著。
李悅和文軒是多年的同學了,小學時兩人在一個班,關系特別好,文軒李悅還經(jīng)常彼此串門,盡管她們的家隔得很遠。當年,文軒想為爸爸買生日禮物,錢卻沒有攢夠,文軒告訴了李悅,李悅就說:“我回家和我媽媽說說,讓她給我錢,你就可以去買禮物了。”文軒不樂意這樣做,但又實在沒辦法,就說:“我去和你媽媽借,等我有了零花錢,我再還。”就這樣,文軒湊足了買禮物的錢,一只廉價的男士錢包,卻讓陳賢志在親友中賺足了面子。文軒是悄悄給陳賢志的,可那天家里請客,送禮物時被一個阿姨看見,事情就這樣傳開了,親友們都說陳賢志很幸福,有個這樣懂事的女兒。李悅的媽媽不讓文軒還錢,可文軒硬是把錢塞到李悅媽媽手中。
但到了初中,李悅和文軒就分開了。兩人在同一所學校,卻分在了不同的班級。都說距離會空白感情。因為距離,她們的友情就真的空白了,彼此見面都非常少,感情也就自然淡了,淡到幾乎忘記對方的地步。
也許大家都因為有了更多的新朋友而遺落了老朋友吧。因為沒有想起,所以大家并不覺得有什么丟失。
一次,文軒和同學到辦公室?guī)屠蠋熣碣Y料,在一堆廢紙里發(fā)現(xiàn)一篇文章。寫的是友情,看了文章后,文軒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是李悅寫的。回到教室很久了,文軒一直在想這件事,她并不確定李悅文章中寫的那個朋友是不是她,但文章讓她想起了她與李悅的曾經(jīng),點點滴滴,非常清晰。文軒有感而發(fā),立馬寫了一封信給李悅,托她班上的同學交給她,不知是信沒有送到,還是李悅學習太忙,文軒的信一去不復返,沒有任何回音。由于當時已是初三,大家都準備著考高中,文軒也很快忘了這事。
沒想到,高一下期文理分班,文軒和李悅又出現(xiàn)在同一間教室。因為老師讓同學們自由組合座位,文軒和李悅坐在了一起。文軒本以為這是老天給的一個機會,讓她們重拾友誼,但不知為什么,兩人在相處中,總感覺到一種別扭,文軒一直想不明白這是為什么。后來,一個電視節(jié)目,讓她明白了些。節(jié)目說一對戀人因為感情的空白而最終分道揚鑣。他們很相愛,但是中間卻有三年時間沒有聯(lián)系,再次相遇時,女孩發(fā)現(xiàn)彼此再也不可能走到一起。文軒想,和李悅的友情也有三年的空白,會不會是這三年的空白出了問題?感情中斷留下空白,這空白到底意味著什么?是彼此的改變?是感情的變味?但文軒并不完全相信這個理論,她還是在乎李悅,在乎她們之間曾有的感情。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文軒和李悅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行動一致,吃飯,上課,甚至上廁所都相邀而去。
但似乎感情容不得空白的理論是對的,雖然兩人相處融洽,卻也時常有分歧。不顧一切地付出真心,兩人都忘記了保持相對的距離。
面對文軒的反常,李悅確實感到十分不解,一直都是一起吃飯的,怎么今天突然等也不等我了?李悅也沒有想太多,她想可能是文軒有什么煩心事想一個人靜一靜吧。可是,幾天下來,文軒的冷漠讓李悅感到了害怕。她擔憂地問道:“文軒,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和我說說吧,別悶在心里。”可一番好心卻換來文軒一言不發(fā)的轉身離開。李悅傷心地哭了。
面對李悅的淚水,文軒沒有任何的安慰,她是有心事,而且與李悅有關,她的心事也確實是悶在了心里,沒有告訴任何人。看著因自己而傷心的李悅,文軒心里堆積著痛苦,因為無法向人吐露,她就一字一句寫在了日記本上。在一個自習課上,她把課桌收拾地干干凈凈,一本書也不剩,拿出日記本,寫道:李悅,看你哭了,我很難過,我知道,我們都在意彼此的友誼,小學六年的感情,誰能不懷念,誰能輕易抹去。可是,你知道感情空白嗎?也許你忘記了,我們之間有三年的感情空白。我們都努力過,要填補這份空白,可是,我們之間的問題卻越來越突出。我們不知不覺中就越過了界限。李悅,我知道你比我更看中感情,更在乎,所以,你的傷心,對你的傷害,我很抱歉。你知道嗎?我很感謝你,和你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開心,在彼此的相處中,你讓我成長了許多。過去的我,一旦朋友不按照我的意思去做,我就會生氣,而今的我不會了。面對我的蠻橫,你對我這樣說:“你不能總是要求別人聽你的嘛,每個人都自己的想法和難處。”就這樣,你教會我懂得人與人的相處是需要相互理解的,不能以個人為中心。謝謝你改變了蠻橫自私的我。你曾經(jīng)在寢室里流著淚問我:“我到底做錯了什么,你要這樣對待我,不說一句話就不理我,你知道我心里的感受嗎?”我記得聽你說完后,我轉身離去了。或許,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原因。李悅,不是你做錯了什么,是我,一切都是我。從小學起,一向是我比你優(yōu)秀,可是,到了高中,你卻樣樣比我好,我心中不平衡,我不甘心,我努力地想要超過你,可是,一番打拼,筋疲力盡后,我還是遠遠地落后于你。我恨,我痛,我傷心,我嫉妒,所以,我開始討厭你,討厭你專心致志看書,討厭你纏著老師問問題,討厭你在吵鬧的自習課上以班委的口吻叫我們不要講話。我承認,我仍然是自私的,我的嫉妒心很強,我好勝、不甘心。我知道這種情緒的危害,我也有在慢慢地克服它、淡化它。可是那需要時間,需要好多好多的時間,在我徹底清除它之前,我只能離你遠一點。因為,當我抱著嫉妒的心態(tài)和你在一起時,難免會傷害到你。任何人都不希望被傷害,你也一樣,不是嗎?而且,也許你不知道,你的某些行為也讓我備受煎熬,所以,讓我慢慢完善自己,消除嫉妒,保持一定的距離,維護彼此的安全。
寫完后,文軒長長的舒了口氣,覺得心里舒服多了,李悅就坐在旁邊,正認真的寫作業(yè)呢。文軒心里的情感得到了傾述,就以為所有人的傷痛都得到了解除。放下本子,她也學習起來。
對待感情,越是用情至深,在傷痛面前,就越是顯得無力。
因為是同學,因為是室友,因為是同桌,抬頭不見低頭見,文軒日記本上的信誓旦旦顯得很蒼白,畢竟一個自己付出多年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的分量始終要重一些。當文軒看見李悅和其它同學一起去吃飯,路上遇見了相互不招呼,甚至把臉別開時,文軒心里隱隱作痛,在這時,她才真正體會到她帶給李悅的傷痛。她的心動搖了,文軒開始瘋狂地渴望李悅的友情。在后悔的同時,文軒心里另一個聲音對她說:這不正是你要的結果嗎?想想傷害,想想自己,想想她。可是最后,文軒還是屈服于自己的欲望了。
李悅對于主動和好的文軒有了更多不解,面對這失而復得的友情,李悅淡定了許多。而她的平靜態(tài)度也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文軒的積極性。從李悅的言行中,文軒敏銳地感覺到李悅的漠然,但對此,文軒還能有什么可說的呢,這樣的結果,不就是自己造成的嗎?只是文軒沒有想到,她對李悅的傷害遠不止這些。她腦子里兩種完全對立的思想不斷地交替,當“不能相互影響”的思想占主導時,兩人就進入冷戰(zhàn),當“友情高于一切”的思想異常強烈時,文軒又主動和李悅和好了。就這樣,兩人的關系一路分分合合,打打鬧鬧。
這次,面對文軒的冷漠,李悅表現(xiàn)得很平靜,應該說,長久的分分合合,李悅已經(jīng)產生免疫了吧。她知道,文軒又在鬧別扭了,過段時間她自己想通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