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總序
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文學作品是展現這種力量的載體,是人們了解歷史、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了解文化人生意義最直觀表達。經文聯同志編纂整理,《靈武文叢》已定稿待刊,這是從靈武優秀作家16部文集中精選出來的,主要有《風流云散》《先人種樹》《儒仁的棧道》《名不虛傳》《金紫宰相》《路邊的刺玫》《靈州記憶》7部作品,掩卷之余不禁感慨,一個擁有30多萬人口的靈武,有這么多熱愛文學的人,而且,所收作家如查舜、季棟梁、王佩飛,詩人楊森君等在全國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們的作品多次獲得全國各種獎項,有的作品還被翻譯為阿拉伯語、英語在海外出版,影響廣泛。他們筆耕不輟,默默奉獻,為社會文明和文化進步增光添彩,我為他們的勤奮與堅持而感懷。
靈武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自古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政治樞紐、軍事重鎮和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有眾多文人墨客贊美過靈武,如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韋蟾“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等佳句名篇吟誦至今,靈武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資源,游牧文化、農耕文化、黃河文化、大漠文化、伊斯蘭文化在這里繁衍生息,相互交融,相互滲透,構筑了靈武底蘊豐厚、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這些本土作家正是基于這樣豐富、多樣的文化脈絡,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
我們歷來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十分關注和支持文化建設和文學工作。近年來,廣大文學工作者依托良好的創作平臺和靈武豐富的文化資源,出版發表了一大批優秀作品,也涌現出了很多優秀作家。如查舜中篇小說《月照梨花灣》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穆斯林的兒女們》獲1991年度莊重文文學獎,長篇小說《青春絕版》獲中國首屆回族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季棟梁《覺得有人推了我一把》獲中國文學獎,《小事情》繼獲北京文學獎之后,又獲寧夏文藝評獎中篇小說一等獎,《吼夜》獲全國文學獎;王佩飛的諸多作品被國家級選本選載,《日子的味道》獲得寧夏文藝評獎中篇小說一等獎;楊森君的詩歌曾數十次入選全國性選本,多次獲得寧夏文藝評獎一等獎,他創作的《父親老了》一詩,被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文憑組織中文最終考試試卷采用。這些優秀的作品、優秀的文學工作者,將我們靈武的文化發展和文學創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其中不少作品描寫了靈武家鄉變遷、反映靈武歷史文化和靈武人時代風貌,對人們了解靈武、認識靈武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從一個側面向世人展示出了靈武人的文化底蘊。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的熱切愿望。今天的靈武,得黃河之利,借“兩區”建設之勢,已連續兩年進入全國科學發展百強縣行列。適逢靈武經濟發展大跨越之際,我們更應該奮力搞好文化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為推動靈武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靈武文叢》不僅是新時期靈武文化傳承和弘揚發展的有效載體,也是彰顯靈武文化特色,塑造靈武精神,樹立靈武自信的優秀成果。
希望靈武的文學創作者們繼續努力,能以更多的形式來宣傳靈武,提升靈武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建設開放靈武、富裕靈武、美麗靈武、和諧靈武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閱讀一部好的文學作品,是對文化、知識、智慧和感情的一種積累,也是對心靈的一次滌蕩。希望廣大讀者朋友們,都能夠通過這套叢書,發現和了解寧夏靈武文化脈絡,同時,也期待靈武有更多人才出現,更多精品享譽國內外文壇!期待靈武文化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