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父親

父愛之舟

是昨夜夢中的經歷吧,我剛剛夢醒!

朦朧中,父親和母親在半夜起來給蠶寶寶添桑葉……每年賣繭子的時候,我總跟著父親身后,賣了繭子,父親便給我買枇杷吃……

我又見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漁船。父親送我離開家鄉去投考學校以及上學,總是要借用姑爹這只小漁船。他同姑爹一同搖船送我。帶了米在船上做飯,晚上就睡在船上,這樣可以節省飯錢和旅店錢。我們不肯輕易上岸,花錢住旅店的教訓太深了。有一次,父親同我住了一間最便宜的小客棧,夜半我被臭蟲咬醒,遍體都是被咬的大紅疙瘩,父親心疼極了,叫來茶房,掀開席子讓他看滿床亂爬的臭蟲及我的疙瘩。茶房說沒辦法,要么加點錢換個較好的房間。父親動心了,想下決心加錢,但我堅持不換,年紀雖小我卻早已深深體會到父親掙錢的艱難。他平時節省到極點,自己是一分冤枉錢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也不肯再加錢換房了。父親的節省習慣是由來已久的,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影響了我。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兩年一度的廟會中,能去看看這盛大的節日確是無比的快樂,我歡喜極了。我看各樣彩排著的戲文邊走邊唱,看騎在大馬上的童男童女游行,看高蹺走路,看蝦兵、蚌精、牛頭、馬面……最后廟里的菩薩也被抬出來,一路接受人們的膜拜。人山人海,賣小吃的擠得密密層層,各式各樣的糖果點心、雞鴨魚肉都有。我和父親都餓了,我多饞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親買。父親從家里帶來粽子,找個偏僻地方父子倆坐下吃涼粽子,吃完粽子,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領我到小攤上吃了碗熱豆腐腦,我叫他也吃,他不吃。賣玩意兒的也不少,彩色的紙風車、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雖然不可能花錢買玩意兒,但父親也同情我那戀戀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幾片玻璃和彩色紙屑等糊了一個萬花筒,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最珍貴的玩具了。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自從我上學后,父親經常說要我念好書,最好將來到外面當個教員……冬天太冷,同學們手上腳上長了凍瘡,臉上凍成一條條發白的瘢痕,有點像切碎的蘿卜絲,幾乎人人都長“蘿卜絲”。有的家里較富裕的女生便帶著腳爐來上課,上課時腳踩在腳爐上。大部分同學沒有腳爐,一下課便踢毽子取暖。踢毽子是最普及的運動。毽子越做越講究,黑雞毛、白雞毛、紅雞毛、蘆花雞毛等各種顏色的毽子滿院子飛。后來父親居然在和橋鎮上給我買回來一個皮球,我快活極了,同學們也非常羨慕,我拍一陣,也給相好的同學拍,但一人只許拍幾下。夜晚睡覺,我將皮球放在自己的枕頭邊。但后來皮球癟了下去,沒氣了,必須到和橋鎮上才能打氣,我天天盼著父親上和橋去。一天,父親突然上和橋去了,但他忘了帶皮球,我發覺后拿著癟皮球追上去,一直追到楝樹港,追過了渡船,向南遙望,完全不見父親的背影,到和橋有十里路,我不敢再追了,哭著回家。

我從來不缺課,不逃學。讀初小的時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難走,父親便背著我上學,我背著書包伏在他背上,雙手撐起一把結結實實的大黃油布雨傘。他扎緊褲腳,穿一雙深筒釘鞋,將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條極長的粉綠色絲綢汗巾可以圍腰二三圈,還是母親出嫁時的陪嫁品呢。

初小畢業時,宜興縣舉辦全縣初小畢業會考,我考了總分七十幾分,屬第三等。我在學校里雖是絕對拔尖的,但到全縣范圍一比,還遠不如人家。要上高小,必須到和橋去念縣立鵝山小學。和橋是宜興的一個大鎮,鵝山小學就在鎮頭,是當年全縣最有名氣的縣立完全小學,設備齊全,教師陣容強,方圓三十里之內的學生都爭著來上鵝山。因此要上鵝山高小不容易,須通過入學的競爭考試。我考取了。要住在鵝山當寄宿生,要繳飯費、宿費、學雜費,書本費也貴了,于是家里糶稻,賣豬,每學期開學要湊一筆不小的錢。錢,很緊,但家里愿意將錢都花在我身上。我拿著湊來的錢去繳學費,感到十分心酸。父親送我到校,替我鋪好床被,他回家時,我偷偷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與在家時撒嬌的哭、發脾氣的哭、吵架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樣,是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了。

我又清清楚楚地看見河里往返的帆船,景象很動人,有白帆、黑帆、棕色的帆;也有的小船用一塊蘆席做帆,帆影近大遠小,一眼看到遙遠處,船和帆便成了一個小點,這是我最早接觸到的透視現象了。一路上遠遠近近的村莊都是黑瓦白墻,都有水牛,都有水車棚,車棚都緊依著大柳樹,彼此非常相似,常常有到家了的錯覺。

父親有時抽空到和橋,買點糕餅給我吃,有一次買了一包干蝦,告訴我每次放幾只在粥里吃。母親很少到和橋,有一次她搭姑爹的船到了和橋,特意買了一包雞蛋糕到學校找我,但太不湊巧,那天老師組織我們遠足登山去了,母親不放心將蛋糕交給傳達室,遺憾地帶回去了,留給我星期天回家吃。

第一學期結束,根據總分,我名列全班第一。我高興極了,主要是可以給父親和母親一個天大的喜訊了。我拿著級任老師孫德如簽名蓋章,又加蓋了縣立鵝山小學校章的成績單回家,路走得比平常快,路上還又取出成績單來重看一遍那緊要的欄目:全班六十人,名列第一。這對父親確是意外的喜訊,他接著問:“那朱自道呢?”父親很注意入學時全縣會考第一名的朱自道,他知道我同朱自道同班。我得意地、迅速地回答:“第十名。”正好繆祖堯老師也在我們家,也樂開了:“爌北(父親的名),茅草窩里要出筍了!”

我唯一的法寶就是憑考試,從未落過榜,我又要去投考無錫師范了。

為了節省路費,父親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小漁船,同姑爹兩人搖船送我到無錫。時值暑天,為避免炎熱,夜晚便開船,父親和姑爹輪換搖櫓,讓我在小艙里睡覺。但我也睡不好,因確確實實已意識到考不取的嚴重性,自然更未能領略到滿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緩緩夜行的詩畫意境。船上備一只泥灶,自己煮飯吃,小船既節省了旅費又兼做宿店和飯店。只是我們的船不敢停到無錫師范附近,怕被別的考生及家長們見了嘲笑。從停船處走到無錫師范,有很長一段路程,我們到路口叫一輛人力車。因事先沒講好價,車夫看父親那土佬兒模樣,敲了點竹杠,父親為此事一直嘮叨不止。

老天不負苦心人,他的兒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學的時候,依舊是那只小船,依舊是姑爹和父親輪換搖船,不過父親不搖櫓的時候,便抓緊時間為我縫補棉被,因我那長期臥病的母親未能給我備齊行裝。我從艙里往外看,父親那彎腰低頭縫補的背影擋住了我的視線。后來我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這個船艙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顯,永難磨滅了!不僅是背影時時在我眼前顯現,魯迅筆底的烏篷船對我也永遠是那么親切,雖然姑爹小船上蓋的只是破舊的篷,遠比不上紹興的烏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小漁船仍然是那么親切,那么難忘……我什么時候能夠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那只載著父愛的小船畫出來就好了!

慶賀我考進了頗有名聲的無錫師范,父親在臨離無錫回家時,給我買了瓶汽水喝,我以為汽水必定是甜甜的涼水,但喝到口,麻辣麻辣的,太難喝了。店伙計笑了:“以后住下來變了城里人,便愛喝了!”然而我至今不愛喝汽水。

師范畢業當個高小的教員,這是父親對我的最高期望。但師范生等于稀飯生,同學們都是這樣自我嘲諷,我終于轉入了極難考進的浙江大學代辦的工業學校電機科,工業救國是大道,至少畢業后職業是有保障的。幸乎,不幸乎?由于一些偶然的客觀原因,我接觸到了杭州藝專,瘋狂地愛上了美術。正值那感情似野馬的年齡,為了愛,不聽父親的勸告,不考慮今后的出路,毅然轉入了杭州藝專。下海了,從此沉浮于茫無邊際的藝術苦海,去掙扎吧,去喝那一口一口失業和窮困的苦水吧!我不怕,只是不愿父親和母親看著兒子落魄潦倒。我羨慕沒有父母、沒有人關懷的孤兒、浪子,自己只屬于自己,最自由,最勇敢。

……醒來,枕邊一片濕。

婚禮和父親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最高的奢望,我有幸品嘗過這種歡樂。往事如煙,我和妻已是白頭老伴,但當年婚禮中的父親形象卻永不消逝。

父親是農村小學教員,兼種田,因子女眾多,家庭生計艱難,考慮到田地少,子女長大分家后更無立錐之地,因此竭力設法讓子女讀書,將來出外謀生,免得留在家里沒有活路。為了子女上學,他一生勤儉、節省到了極點,鄉里人說他連尿也要憋回家尿在自家糞坑里。我是長子,最先實現他的意愿,努力讀書,考進不要錢的師范學校,年年爭得獎學金,靠考,一直到考取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的公費留學生,中了狀元了!農村通信不便,當父親得知消息時不知他和母親是怎樣的欣喜,而且,此后不久,又通知他我們將在南京結婚。

婚期前他趕到南京,內衣口袋里藏著100塊錢,口袋用針線縫住。他沒有告訴我如何籌措到這筆“巨款”,無非是糶稻、賣豬、賣雞蛋、向親友借貸……其實我事先并未向他要錢,當他摸出那一疊厚厚的鈔票,我似乎看到魯迅《藥》中的華老栓,一清早出門時又按一遍腰里硬硬的銀子,趕去換人血饅頭來為兒子治病。為了省錢,父親是坐慢車到南京的,車又誤點,抵我們宿舍已是深夜。未婚妻拿出餅干請他吃,我知道他的習慣是不肯吃的,但這回真的吃了,吃了一些,未婚妻又請他再吃,我想這是多余的客氣,但他居然又吃了,這樣幾次推讓,他確乎吃了不少。事后,我們才知他從早晨離家,搭輪船,換火車,一整天沒舍得在路上吃飯,而我們自己因無開伙條件,只在大食堂搭伙,就未考慮到給他做點什么吃的。我們的簡單婚禮在勵志社舉行,因社內有老同學,費用給優惠,但沒中餐,只是西餐,西餐就西餐吧。父親生平第一次見西餐,我傍他坐,時刻照顧他。當服務員捧上一盤整條大魚,輪流讓客人各取所需,首先送到父親面前,這當兒,正有人同我說話,未顧及父親,他驚訝了,一面搖手:我吃不掉那么大魚。我連忙用刀叉幫他分取一小塊,他因不懂規矩感到難為情,其實,看他那土老頭模樣,別人早都諒解的。而我既中了狀元,作為土老頭的兒子,已毫無愧色。倒是回憶初到無錫城里上學時,真怕同學們譏笑父親的土氣。

在南京舉行婚禮后,我們一同回農村老家去,父親連人家送的鮮花,雖已開始萎謝,也要帶回家,并一路向不相識的旅客炫耀:這是在南京結婚人家送的。母親和家人早在老家門前等候,我們一到便放起鞭炮來,引來眾多圍觀的鄉鄰和孩子們,父親似乎顯得比平時高昂起來。妻初次到我這農村老家,名副其實的寒舍,我雖曾真實對她談過我家的情況,但仍不免暗暗擔心她的失望與不滿。但意外地看到我們的臨時新房刷得雪白明亮,處處很整潔,父親和母親為此曾付出多大勞動!

半個世紀流失了,老屋早已拆除,父親的墳早淹沒于荒草或莊稼叢中,他的兒女天各一方,有時會懷念他。他的孫子,孫子的孩子們不再知道他!鄉里的孩子們也不再知道他。但,就是他,受吳氏宗祠的委托,在村里首創私立吳氏小學。最初的私立吳氏小學今天已發展成一千余師生規模的中心小學,我用他的名義在小學里設立了教學獎勵基金,作為紀念,忘卻的紀念或永遠的紀念!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5-04-21 21:17:3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大同县| 尼勒克县| 郧西县| 荆门市| 永安市| 平泉县| 丹凤县| 洪江市| 建德市| 宁河县| 兰考县| 阿鲁科尔沁旗| 溆浦县| 和顺县| 新蔡县| 子洲县| 余江县| 保山市| 邳州市| 陇南市| 射阳县| 永胜县| 舒兰市| 洛阳市| 岑溪市| 稷山县| 河东区| 当涂县| 广宁县| 鲁甸县| 东方市| 茂名市| 彭阳县| 扎囊县| 德格县| 和政县| 南木林县| 湛江市| 汤阴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