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父親

父愛之舟

是昨夜夢中的經(jīng)歷吧,我剛剛夢醒!

朦朧中,父親和母親在半夜起來給蠶寶寶添桑葉……每年賣繭子的時候,我總跟著父親身后,賣了繭子,父親便給我買枇杷吃……

我又見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漁船。父親送我離開家鄉(xiāng)去投考學校以及上學,總是要借用姑爹這只小漁船。他同姑爹一同搖船送我。帶了米在船上做飯,晚上就睡在船上,這樣可以節(jié)省飯錢和旅店錢。我們不肯輕易上岸,花錢住旅店的教訓太深了。有一次,父親同我住了一間最便宜的小客棧,夜半我被臭蟲咬醒,遍體都是被咬的大紅疙瘩,父親心疼極了,叫來茶房,掀開席子讓他看滿床亂爬的臭蟲及我的疙瘩。茶房說沒辦法,要么加點錢換個較好的房間。父親動心了,想下決心加錢,但我堅持不換,年紀雖小我卻早已深深體會到父親掙錢的艱難。他平時節(jié)省到極點,自己是一分冤枉錢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也不肯再加錢換房了。父親的節(jié)省習慣是由來已久的,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影響了我。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兩年一度的廟會中,能去看看這盛大的節(jié)日確是無比的快樂,我歡喜極了。我看各樣彩排著的戲文邊走邊唱,看騎在大馬上的童男童女游行,看高蹺走路,看蝦兵、蚌精、牛頭、馬面……最后廟里的菩薩也被抬出來,一路接受人們的膜拜。人山人海,賣小吃的擠得密密層層,各式各樣的糖果點心、雞鴨魚肉都有。我和父親都餓了,我多饞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親買。父親從家里帶來粽子,找個偏僻地方父子倆坐下吃涼粽子,吃完粽子,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領我到小攤上吃了碗熱豆腐腦,我叫他也吃,他不吃。賣玩意兒的也不少,彩色的紙風車、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雖然不可能花錢買玩意兒,但父親也同情我那戀戀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幾片玻璃和彩色紙屑等糊了一個萬花筒,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最珍貴的玩具了。萬花筒里那千變?nèi)f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自從我上學后,父親經(jīng)常說要我念好書,最好將來到外面當個教員……冬天太冷,同學們手上腳上長了凍瘡,臉上凍成一條條發(fā)白的瘢痕,有點像切碎的蘿卜絲,幾乎人人都長“蘿卜絲”。有的家里較富裕的女生便帶著腳爐來上課,上課時腳踩在腳爐上。大部分同學沒有腳爐,一下課便踢毽子取暖。踢毽子是最普及的運動。毽子越做越講究,黑雞毛、白雞毛、紅雞毛、蘆花雞毛等各種顏色的毽子滿院子飛。后來父親居然在和橋鎮(zhèn)上給我買回來一個皮球,我快活極了,同學們也非常羨慕,我拍一陣,也給相好的同學拍,但一人只許拍幾下。夜晚睡覺,我將皮球放在自己的枕頭邊。但后來皮球癟了下去,沒氣了,必須到和橋鎮(zhèn)上才能打氣,我天天盼著父親上和橋去。一天,父親突然上和橋去了,但他忘了帶皮球,我發(fā)覺后拿著癟皮球追上去,一直追到楝樹港,追過了渡船,向南遙望,完全不見父親的背影,到和橋有十里路,我不敢再追了,哭著回家。

我從來不缺課,不逃學。讀初小的時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難走,父親便背著我上學,我背著書包伏在他背上,雙手撐起一把結結實實的大黃油布雨傘。他扎緊褲腳,穿一雙深筒釘鞋,將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條極長的粉綠色絲綢汗巾可以圍腰二三圈,還是母親出嫁時的陪嫁品呢。

初小畢業(yè)時,宜興縣舉辦全縣初小畢業(yè)會考,我考了總分七十幾分,屬第三等。我在學校里雖是絕對拔尖的,但到全縣范圍一比,還遠不如人家。要上高小,必須到和橋去念縣立鵝山小學。和橋是宜興的一個大鎮(zhèn),鵝山小學就在鎮(zhèn)頭,是當年全縣最有名氣的縣立完全小學,設備齊全,教師陣容強,方圓三十里之內(nèi)的學生都爭著來上鵝山。因此要上鵝山高小不容易,須通過入學的競爭考試。我考取了。要住在鵝山當寄宿生,要繳飯費、宿費、學雜費,書本費也貴了,于是家里糶稻,賣豬,每學期開學要湊一筆不小的錢。錢,很緊,但家里愿意將錢都花在我身上。我拿著湊來的錢去繳學費,感到十分心酸。父親送我到校,替我鋪好床被,他回家時,我偷偷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與在家時撒嬌的哭、發(fā)脾氣的哭、吵架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樣,是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了。

我又清清楚楚地看見河里往返的帆船,景象很動人,有白帆、黑帆、棕色的帆;也有的小船用一塊蘆席做帆,帆影近大遠小,一眼看到遙遠處,船和帆便成了一個小點,這是我最早接觸到的透視現(xiàn)象了。一路上遠遠近近的村莊都是黑瓦白墻,都有水牛,都有水車棚,車棚都緊依著大柳樹,彼此非常相似,常常有到家了的錯覺。

父親有時抽空到和橋,買點糕餅給我吃,有一次買了一包干蝦,告訴我每次放幾只在粥里吃。母親很少到和橋,有一次她搭姑爹的船到了和橋,特意買了一包雞蛋糕到學校找我,但太不湊巧,那天老師組織我們遠足登山去了,母親不放心將蛋糕交給傳達室,遺憾地帶回去了,留給我星期天回家吃。

第一學期結束,根據(jù)總分,我名列全班第一。我高興極了,主要是可以給父親和母親一個天大的喜訊了。我拿著級任老師孫德如簽名蓋章,又加蓋了縣立鵝山小學校章的成績單回家,路走得比平常快,路上還又取出成績單來重看一遍那緊要的欄目:全班六十人,名列第一。這對父親確是意外的喜訊,他接著問:“那朱自道呢?”父親很注意入學時全縣會考第一名的朱自道,他知道我同朱自道同班。我得意地、迅速地回答:“第十名。”正好繆祖堯老師也在我們家,也樂開了:“爌北(父親的名),茅草窩里要出筍了!”

我唯一的法寶就是憑考試,從未落過榜,我又要去投考無錫師范了。

為了節(jié)省路費,父親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小漁船,同姑爹兩人搖船送我到無錫。時值暑天,為避免炎熱,夜晚便開船,父親和姑爹輪換搖櫓,讓我在小艙里睡覺。但我也睡不好,因確確實實已意識到考不取的嚴重性,自然更未能領略到滿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緩緩夜行的詩畫意境。船上備一只泥灶,自己煮飯吃,小船既節(jié)省了旅費又兼做宿店和飯店。只是我們的船不敢停到無錫師范附近,怕被別的考生及家長們見了嘲笑。從停船處走到無錫師范,有很長一段路程,我們到路口叫一輛人力車。因事先沒講好價,車夫看父親那土佬兒模樣,敲了點竹杠,父親為此事一直嘮叨不止。

老天不負苦心人,他的兒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學的時候,依舊是那只小船,依舊是姑爹和父親輪換搖船,不過父親不搖櫓的時候,便抓緊時間為我縫補棉被,因我那長期臥病的母親未能給我備齊行裝。我從艙里往外看,父親那彎腰低頭縫補的背影擋住了我的視線。后來我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這個船艙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顯,永難磨滅了!不僅是背影時時在我眼前顯現(xiàn),魯迅筆底的烏篷船對我也永遠是那么親切,雖然姑爹小船上蓋的只是破舊的篷,遠比不上紹興的烏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小漁船仍然是那么親切,那么難忘……我什么時候能夠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那只載著父愛的小船畫出來就好了!

慶賀我考進了頗有名聲的無錫師范,父親在臨離無錫回家時,給我買了瓶汽水喝,我以為汽水必定是甜甜的涼水,但喝到口,麻辣麻辣的,太難喝了。店伙計笑了:“以后住下來變了城里人,便愛喝了!”然而我至今不愛喝汽水。

師范畢業(yè)當個高小的教員,這是父親對我的最高期望。但師范生等于稀飯生,同學們都是這樣自我嘲諷,我終于轉入了極難考進的浙江大學代辦的工業(yè)學校電機科,工業(yè)救國是大道,至少畢業(yè)后職業(yè)是有保障的。幸乎,不幸乎?由于一些偶然的客觀原因,我接觸到了杭州藝專,瘋狂地愛上了美術。正值那感情似野馬的年齡,為了愛,不聽父親的勸告,不考慮今后的出路,毅然轉入了杭州藝專。下海了,從此沉浮于茫無邊際的藝術苦海,去掙扎吧,去喝那一口一口失業(yè)和窮困的苦水吧!我不怕,只是不愿父親和母親看著兒子落魄潦倒。我羨慕?jīng)]有父母、沒有人關懷的孤兒、浪子,自己只屬于自己,最自由,最勇敢。

……醒來,枕邊一片濕。

婚禮和父親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最高的奢望,我有幸品嘗過這種歡樂。往事如煙,我和妻已是白頭老伴,但當年婚禮中的父親形象卻永不消逝。

父親是農(nóng)村小學教員,兼種田,因子女眾多,家庭生計艱難,考慮到田地少,子女長大分家后更無立錐之地,因此竭力設法讓子女讀書,將來出外謀生,免得留在家里沒有活路。為了子女上學,他一生勤儉、節(jié)省到了極點,鄉(xiāng)里人說他連尿也要憋回家尿在自家糞坑里。我是長子,最先實現(xiàn)他的意愿,努力讀書,考進不要錢的師范學校,年年爭得獎學金,靠考,一直到考取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公費留學生,中了狀元了!農(nóng)村通信不便,當父親得知消息時不知他和母親是怎樣的欣喜,而且,此后不久,又通知他我們將在南京結婚。

婚期前他趕到南京,內(nèi)衣口袋里藏著100塊錢,口袋用針線縫住。他沒有告訴我如何籌措到這筆“巨款”,無非是糶稻、賣豬、賣雞蛋、向親友借貸……其實我事先并未向他要錢,當他摸出那一疊厚厚的鈔票,我似乎看到魯迅《藥》中的華老栓,一清早出門時又按一遍腰里硬硬的銀子,趕去換人血饅頭來為兒子治病。為了省錢,父親是坐慢車到南京的,車又誤點,抵我們宿舍已是深夜。未婚妻拿出餅干請他吃,我知道他的習慣是不肯吃的,但這回真的吃了,吃了一些,未婚妻又請他再吃,我想這是多余的客氣,但他居然又吃了,這樣幾次推讓,他確乎吃了不少。事后,我們才知他從早晨離家,搭輪船,換火車,一整天沒舍得在路上吃飯,而我們自己因無開伙條件,只在大食堂搭伙,就未考慮到給他做點什么吃的。我們的簡單婚禮在勵志社舉行,因社內(nèi)有老同學,費用給優(yōu)惠,但沒中餐,只是西餐,西餐就西餐吧。父親生平第一次見西餐,我傍他坐,時刻照顧他。當服務員捧上一盤整條大魚,輪流讓客人各取所需,首先送到父親面前,這當兒,正有人同我說話,未顧及父親,他驚訝了,一面搖手:我吃不掉那么大魚。我連忙用刀叉幫他分取一小塊,他因不懂規(guī)矩感到難為情,其實,看他那土老頭模樣,別人早都諒解的。而我既中了狀元,作為土老頭的兒子,已毫無愧色。倒是回憶初到無錫城里上學時,真怕同學們譏笑父親的土氣。

在南京舉行婚禮后,我們一同回農(nóng)村老家去,父親連人家送的鮮花,雖已開始萎謝,也要帶回家,并一路向不相識的旅客炫耀:這是在南京結婚人家送的。母親和家人早在老家門前等候,我們一到便放起鞭炮來,引來眾多圍觀的鄉(xiāng)鄰和孩子們,父親似乎顯得比平時高昂起來。妻初次到我這農(nóng)村老家,名副其實的寒舍,我雖曾真實對她談過我家的情況,但仍不免暗暗擔心她的失望與不滿。但意外地看到我們的臨時新房刷得雪白明亮,處處很整潔,父親和母親為此曾付出多大勞動!

半個世紀流失了,老屋早已拆除,父親的墳早淹沒于荒草或莊稼叢中,他的兒女天各一方,有時會懷念他。他的孫子,孫子的孩子們不再知道他!鄉(xiāng)里的孩子們也不再知道他。但,就是他,受吳氏宗祠的委托,在村里首創(chuàng)私立吳氏小學。最初的私立吳氏小學今天已發(fā)展成一千余師生規(guī)模的中心小學,我用他的名義在小學里設立了教學獎勵基金,作為紀念,忘卻的紀念或永遠的紀念!

為你推薦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會員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馬伯庸 7.2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jīng)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成何體統(tǒng)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tǒng)》原著)
會員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到后一刻!穿進網(wǎng)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jīng)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女帝。可當她見到了暴君,仔細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I'mfine,andyou?”

七英俊 5.2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吉安市| 六盘水市| 天台县| 逊克县| 买车| 北宁市| 尚义县| 天峨县| 蒲江县| 宁城县| 墨玉县| 永安市| 阿鲁科尔沁旗| 张家口市| 灌阳县| 墨竹工卡县| 老河口市| 玉田县| 宝兴县| 达日县| 双辽市| 镇平县| 洪雅县| 静宁县| 四会市| 华蓥市| 年辖:市辖区| 高碑店市| 五寨县| 奉贤区| 安溪县| 海阳市| 田东县| 浏阳市| 淄博市| 上犹县| 新宁县| 会昌县| 临泉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