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4章 授權之后,大家都是主人翁
- 第13章 引導員工向才干型轉化
- 第12章 灌輸自己改變自己的理念
- 第11章 熱忱是優秀員工的工作精神
- 第10章 找準員工“沒有借口工作”的心理
- 第9章 獎懲兌現,就會人人有干勁
第1章 前言
沒有無用的員工,只有糟糕的管理者。企業管理說到底,就是員工管理。掌握了管理員工的“真理”,也就掌握了企業的未來。作為管理者如何管住手下的員工,而被管的員工又心服口服,實在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這里面潛藏著極大的學問。
員工管理是一個復雜的事情,需要做細致入微的工作。任何企業的命運都不是由那些大動作決定的,而是由無處不在的細節決定的。做深做透細節工作,就可以使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沒有優秀員工,就沒有優秀的公司;沒有穩定的員工隊伍,就沒有公司發展的持續性。
管理員工有難度,但也并非難得無法管好,關鍵是要找到規律、遵循規律。按照規律管理員工,難以馴服的員工會變得溫順,低效的團隊會變得生機勃勃。
但對照一下許多公司管理員工的做法,就可以發現常存在一個通病,即公司領導總想通過“管”的方式——例如用權力、用命令、用手段等“鎮住”員工,試圖像捏鉛球一樣把他死死捏在手中,又試圖像牽著風箏線一樣緊緊扯住員工,結果自然是:管住了員工的身體,卻沒有管住員工的心。這樣,即使員工表面服服貼貼,骨子里卻始終有棱有角;當然,就不會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這是管理員工之大忌,也是最容易犯的錯誤。
其實,員工自有性格、習慣、思維,隨之而來的是他們對待公司工作自有獨特的操作方式,不可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一味地橫加干涉,更不能“一刀切”,否則所有員工就可能變成一個員工,所有工作就可能變成一種工作,不免單調、機械,就像一個個毫無生氣的“工作俑”,如美國著名人才分析專家喬治·鮑夫曼說:“一個公司最怕的是失去活力,尤其是員工身上缺少創造的活力、主動付出的活力,否則會給公司帶來無形的負面效應——單一、低效!”
在美國GBCC等公司,推崇“員工不是管出來”的先進管理觀念,其目的是把員工從“權力壓迫”、從“制度效應”、從“命令震撼”中解放出來,給他們積極、自由、靈活、創造的工作環境和氣氛,讓他們把自己塑造成“工作的主人”,而非“工作的機器”。一句話讓他們成為自己管理自己的公司主人。其益處在于:一、減少重復性工作方式;二、組合多種創造性工作效應;三、增強員工的忠誠責任和敬業感;四、為公司領導排除掉不必要的管理誤區,而多在公司決策上集中思考力。
本書提倡“員工不是管出來”的公司管理觀念,認為來自于領導之“管”只是暫時行為,而來自員工自身的“管”才是長久行為。希望有助于公司領導在這方面真正領悟執行這一觀念,讓自己的公司產生活力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