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誰道傻人無傻福
引言:
在離我們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一片神州大陸。
混沌初始,世間萬物如雨后春筍,爭先恐后的誕生在這片神秘大陸。
花草樹木,蝶魚鳥獸。大家你來我往,交替為主。爭斗中,妖魔一眾,漸漸的占據上風。他們嗜殺飲血,毫無所忌,所到之處,遍地狼藉。
神州千萬里,妖魔遍地行——這就是百年后神州大陸的,真實寫照。人類就在這樣的夾縫中茍延殘喘,受盡欺凌。
又是百年,人類中誕生一位高人,喚名“五祖大師”。五祖呼風喚雨,撒豆成兵。
五祖本為一名普通獵戶,每日辛辛苦苦,耕耘打獵。一日,五祖在山中,偶然發現一個石洞,洞中發出一陣五彩光芒。他壯膽進入山洞,在最深處,只見一個天然石臺,石臺光芒微微,上放著一本灰皮古書,書上寫著“眾妙”二字。五祖一看便知得了寶貝,連忙席地而坐,看了起來。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不知不覺,已過了三十個年頭。
這一日,五祖終于大成,離開山洞。當他剛踏出山洞不遠,山洞遍隆隆作響,巨石崩塌,將入口徹底堵死,手中所持古書也瞬間化為灰塵,隨風而去。
五祖出關后,四處云游,除妖滅魔。世間人們皆奉為神明,頂禮膜拜。
五祖二百六十歲登仙,一生共收五名徒弟。
五名徒弟性格各異,在五祖登仙后,各自開門立派。便是現在神州大陸的五大仙派——尋法門,定禪寺,神劍府,獨秀莊,仙蹤谷。
五大門派廣收門徒,廣結義士,與妖魔道殺的天昏地暗。終于將妖魔幾盡殺光,無法翻身。
大業已成,五大門派長老相繼將事務交付徒弟,歸隱而去。
誰知此時妖魔道誕生一位千年奇才,他將零散的妖魔重新集結在一起,修身養性,密練秘術,準備重新奪取神州大陸霸主地位。
一場血雨腥風,在所難免。
在神州大陸的東部,有一個臨海的小城鎮。城鎮人口只有寥寥百戶,鎮里的居民大多為老實的農民,雖然生活艱苦了一些,但是大家互相幫助,日子也過的其樂融融。
鎮中心有一座大宅子。宅子占地百畝,門前倆尊獅子石雕,石雕高約十尺,圓眼大嘴,威風凜凜,站著它們面前,讓人產生一種不自覺的被壓迫感。
獅子石雕后是四根頂天立地的紅色柱子,一側柱子上書“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另一側上書“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柱子頂端兩側又飾以五彩祥瑞圖案。柱子往里是兩扇大門,大門涂以紅色,每扇門上輔以銅制螺型門扣。大門上方一張橫跨大門兩端的匾額,鏜紅色的底子,上書龍飛鳳舞兩個大字“楊府”。
楊府是鎮里最有錢的人家。據說以前楊家的老爺子本是江湖人士,本在中都經營一家鏢局行走南北。楊老爺子膝下只有一子,因而萬分溺愛,結果卻早就了兒子張揚跋扈,欺男霸女的毛病。楊老爺子的兒子仗著家財雄厚,又無人感言,總是出入花街柳巷和各個賭局。
誰知楊少爺大手大腳的花錢早已被有心人惦記上。中都最大的賭局“和生賭局”老板賭破天,巧設一局將楊少爺的一條命都輸給了自己。
賭破天放言只有楊老爺子把鏢局抵給自己才肯罷休,不然定殺楊子,還要讓鏢局一趟鏢也走不成。
楊老爺子多方走動,四處打聽均無人肯幫忙。無奈之下,楊老爺子只好將鏢局抵給對方,只收拾了這些年的積蓄,帶著妻兒老小來到小城鎮。老爺子在鎮里買了土地,建了大宅,安心的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常言道:十次賭博九次騙,剩下一次是放線。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可是楊家少爺依然不爭氣,每日里游手好閑,惹事生非。
“四傻子,給爺過來扇風,你個畜生真沒眼力。”
一聲囂張的怒喝打破了上午的寧靜。說話的即是那欺男霸女的楊家少爺。楊少爺本名楊進,老爺子起名時本意為讓自己的兒子將鏢局的生意更進一步,誰料家門不幸出了這么一個不肖子。
楊進現在正坐在一張放在樹蔭里的紅木搖椅上,身上穿著粉紅色的長衣,上繡紅色暗花,腰中系著一條橘色腰帶,腰帶左側掛著一個香包,一個盤龍玉佩。右側放著一個小紅木桌,桌上放滿了各種水果,他左手托著一個籠子,籠子里一只八哥撲撲騰騰的上躥下跳。
楊進捏起一粒葡萄拋進嘴里,又罵道:“你個四傻子,是不是還變成聾子了,爺跟你說話呢,你聽著沒有!過來給爺扇風!”
被叫四傻子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男孩,男孩長的眉清目秀。他一身粗布麻衣打扮,兩個胳膊肘磨的補了又補,下身褲管隨意的挽到膝蓋,一雙腳丫沒有穿鞋。他面前堆著成山的碗筷,現在正在井邊奮力的刷著。
男孩是個孤兒,在襁褓中被父母丟棄,是老管家楊通在河邊撿了回來。楊通無子,楊老爺子念他多年照顧自己,便將男孩許給他作為義子。楊通雖然身份低微,但非常明白事理。他知道不能讓自己的義子,也和自己一樣給別人干一輩子的下人。他便只給男孩起了一個小名“小四”,而沒有隨楊家的姓。
小四每日的工作就是各種打雜的營生——挑水拖地擦桌子,洗菜砍柴倒泔水,生火上菜洗衣服,喂狗遛鳥沖馬桶。工作雖然繁瑣,好在小四性格樂天,無憂無慮,干的也是毫無怨言。
小四并不聰明,有些復雜的工作需要楊通教他幾遍才懂。楊府里有些好事的下人,總在背后叫他“四傻子”。但是好在小四勤奮,不懂就問。漸漸的不需要別人幫忙也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他總是在忙完自己的事后,主動的幫其他人做事。府里的下人也都喜歡上了他,稱呼也從四傻子變成了小四。府里唯一還叫他四傻子的就是眼前的這位楊家少爺。
“四傻子!你是不是想滾蛋!爺叫了你三聲了!”楊通坐在搖椅里大喊大叫。
“來了,少爺。”小四放下手里的碗,甩了甩手上的水,又在衣服上擦了擦,這才走了過去。
“以后爺叫你,就趕緊給爺過來,要不直接讓你滾蛋,上街上要飯去。”楊進抬起一腳踹在小四腿上。頓時把小四踢到在地。
小四踉蹌的站起來,打了打手上的土,應道:“是少爺。以后不敢了。”
“哼”楊進瞄了小四一眼,轉頭去逗自己手中的八哥。
小四拿起扇子,站在楊進的身后,慢慢的扇著。小四低著頭,一只手臂上下翻動,另一只手不時的擦著額頭上滲出的汗珠。頭頂的樹枝上,知了不合時宜的叫了起來,仿佛在嘲笑他:“沒出息,沒出息,沒出息。”小四抬頭看了一眼,心中暗暗苦笑道:“知了知了,你說的沒有錯。你自由自在,想在哪棵樹上吃個夠都沒有人管你,你可以每天開心的叫個不停,那是你的命好。我缺無依無靠,寄人籬下,受盡了白眼,每日里被人呼來喝去,這是我的命。”
“咳”一聲重咳,從走廊的盡頭傳來,隨之走出一個中年人。那人看上去五十多歲,高高盤起的發髻里隱約透出幾根白發。眼睛炯炯有神,仿佛是鎖定獵物的豹子。高高的鼻梁下,一道濃黑的一字胡,薄薄的嘴唇顯得此人,精明干練。他穿一身紫色絲綢長袍,袍邊鑲著金線,袍身上繡暗金盤龍圖案,腰中系一條也是金色的腰帶,上掛一個翠綠色圓環狀玉佩。玉佩上有一個缺口,取義“逢滿必缺”。中年人手中搖著一把檀木紙扇,扇面上書三個蒼勁大字“唯不爭”。此人看上去身份異然,能力非常,卻隱隱透出一絲絲的不得志。
“爹。”楊進慌忙站起,垂手立于一旁。來人正是楊府老爺子——楊雄。
“進兒,不在書房讀書,又出來逍遙快活?”楊進說話雖輕,但透露出十足的不滿。
“書房太熱,進兒出來休息片刻。”楊進唯唯諾諾的說道。
“即已休息好了,還不快些回去!”楊雄的聲音頓時提高了一分。
“是,這就回去。”
楊進趕緊低頭應聲,轉身要去拿身后的八哥籠,楊雄的聲音再次又提高一分,喝道:“讀書需心靜,不必拿鳥兒在一旁聒噪!”楊雄看了看,站著楊進身后的小四,對他說道:“小四,今日你不必干活,去給少爺侍讀。”
“是,老爺。”小四輕聲答道。
楊進給楊雄微微一鞠躬,就在小四陪同下,慌忙逃走。
楊雄看著兒子逃走的背景,深嘆一口氣:“家子如此,楊門必沒”。
楊進一腳踹開書房門,怒沖沖道:“真晦氣,這老頭不是出門去了么,怎么又殺了回來。”說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大口喘著粗氣。
楊進書房分為三間。進門一間,正對門口是一張紅木四角桌,上面放著一個圓形香爐,爐口是一個龍首獅身雕像。桌兩旁是兩張靠背紅木椅。桌后一張四扇屏風,屏風上畫“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屏風上方,一幅七尺字幅,上書“靜和”二字。
書房右面一間放著木質書桌,桌上筆墨紙硯齊全。桌后墻面被整個做成書柜,柜上整齊碼放著各類書籍。
書房左側門口掛著一張竹制帷幕,幕后房里放一張臥榻,墻邊花架上放著幾株不知名的花草。
“沒心情!”楊進拿起一本書寥寥看了幾行,便丟到一旁,站起身來,走到左側房里的臥榻上躺了下去,說道:“四傻子,給爺看住門,誰也不許進來。”
“是少爺。”小四搬起一張椅子,放在開著的門邊,坐了下去。
不一會的功夫,楊進的鼾聲響了起來。
小四望著門外的草草樹樹,感到無比的無聊,便走到書柜旁,挑了一本書,回到門口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手里還不時的根據書里講的比劃著。
小四正沉浸的書中的文字中時,忽然感覺晴朗的天陰了下來。他猛地抬頭,發現楊雄正站在自己的面前。楊雄的眼里正透出復雜的神情。
“老……老爺。”小四雙手緊緊抓著手里的書,頭深深的低了下去。
楊雄沒有理他,抬步走入書房,看見楊進在榻上睡的正香,嘴邊口水都打濕了枕頭。楊雄搖了搖頭走了出來,站在小四的身邊,深邃的眼睛望著遠方。
良久,楊雄說道:“小四,你如何會識字。”
小四小聲的說道:“回老爺,是少爺以前的老師,教過我幾日。”
楊雄微微點頭,道:“喜歡讀書?”
“是的,老爺。”小四道。
“已經讀了幾本?”
小四想了想道:“回老爺,每次陪少爺侍讀,都會看一些。到今日,少爺書房的書已經看過三遍了。”
楊雄眉毛一挑:“看過三遍了?”
“是”
楊雄微微一笑,道:“看不出你小小年紀如此嗜書。好,好,好。”
說完,楊雄踏步離開,頭也不回的說道:“以后,晚上來我房里侍讀。”
小四望著楊雄的背景,笑面如花:“是,老爺!”
春去春又來,轉眼又過了一年。此時已是第二年的夏天。
夏日的夜晚,總是很熱鬧,蛙蟲各自歡快的演奏自己的樂器。
楊府最大的書房里,一老一少對面而坐,正在秉燭夜讀。少的低頭看書,雙眼放出歡喜的光芒;老的手搖紙扇, 微笑著看著眼前攻讀的少年,眼里說不出的柔情。
沒錯,他們正是楊雄和小四。
小四此時合上最后一頁書,笑著對楊雄說道:“老爺,書已經都讀完了。謝謝您。”
楊雄欣然笑道:“小四,這一年里,你把老爺的書都了兩遍,可有感悟?”
小四低頭想了想道:“老爺,看了您的書,才知道天下是這么的大,我們自身缺是如此的微小。而且我也懂了許多的道理,明白了人情世故。”他聲音一沉又說道:“可是,書上說的很多我缺不太認可。”
“哦?說說看。”楊雄眉毛一挑說道。
“就像這句‘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我缺認為,即以功成,更應取得更多的成就。即使身退,也應廣泛授學,成就更多的功成者。而不能退隱山林,不問世事。”小四一臉認真的說道。
楊雄微微一笑:“年少輕狂,你豈止世間險惡。但你能讀書而不盡信書,也難能可貴。”他抿了一口桌上的茶水,接著說道:“還有何想法,再說說。”
“是。前幾日看您的早年的游志,心中頗有感慨。您游志中記錄的妖魔鬼怪,和神技妙法都是真的么?”小四抬頭望著楊雄說道。
楊雄微微一楞,盯著小四看了一會,緩緩說道:“自然是真的。小四,我來給你講一講我以前的事情。
在三十年前,我還是少年時,世上尚有妖魔食肉吞骨,毫無人性。人們生活非常凄慘,今日不知明日如何。我本是修行人士,師從尋法門信成師傅。
早年,我隨師兄徐行之下山修行。路上遭遇妖魔屠村,修行之人自然出手相救。豈止當時妖魔眾多,我們雖然救下村中眾人,但都已深受重傷,徐真師兄斷了一臂,我也受了內傷,失血過多,昏迷不醒。是師兄把我從妖魔尸堆里,翻了出來,帶回門派。
我們回去后不久,各大門派組織了聯軍,清理世間妖魔。終于在碧水潭邊大敗妖魔主力,他們再無反手之力。大戰過后,我因為內傷嚴重,修行無法更進一步,便回到故鄉開了鏢局,再后來的事情你也知道了。”
小四呆呆的聽著,深深的陷入了楊雄講的故事里,半天才回過神來,問道:“老爺,妖魔會不會再次殺回來?”
楊雄眉頭一皺,嘆息道:“希望不會。”
兩人各自揣著心事,沉默不語。
半響,小四放佛做了重要的決定,抬頭鑒定的說道:“老爺,請你教我法術吧。”
楊雄沒想到他回講出這樣的話來,楞在當時,滿臉疑惑的問道:“為何要學。”
小四大方的說道:“學會了法術,要是妖魔再次回來,我就可以保護老爺,保護我身邊的人了。”
楊雄嘴邊露出欣慰的微笑,但還是搖頭說道:“你資質平平,即使我悉心指導,你也難成大氣。”
小四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老爺,你時常對我講,為學不求聰慧,只要勤奮,便是世間最難的學問也能了然于胸。我自知不甚聰慧,資質平平,別人一日可懂的事,我卻需要十日。但我不懼艱難,只要堅持,我一定可以學成。”
楊雄對小四所講深以為然。他深深的看著小四的眼睛,里面充滿了堅定,沒有絲毫的猶豫,頓時心里做了決定,一拍椅子的扶手站了起來,站在窗邊說道:“好,老夫今日就收你為徒,將畢生所學盡數教于你。”說完走到小四身邊落坐,繼續說道:“從今日起,你便是我楊雄弟子。修行之人要有名有姓,你喚作小四,我便給你取百家姓中第四字,李姓,全名就叫李四平,取義四海升平,相安無事。”
小四慌忙磕頭到:“小四,謝師傅。”
楊雄微笑道:“好好好,老夫有生之年能有徒弟,也無憾了。”
說完,楊雄站起身來,走到書柜旁,蹲身拖出一個布滿灰塵的木箱,緩緩打開,里面盡是一摞摞的藍皮舊書。楊雄翻出一本,拿到小四面前,說道:“為師今日傳你尋法門心經入門,拿回去仔細研讀,如有不懂可來問我。”
小四連忙站起,如獲珍寶,將書捧入懷中,仿佛這是事件最最珍貴之物。
“徒兒,來,為師教你如何打坐。”楊雄走到臥榻前坐下,說道。
小四走到楊雄身邊,學著他的樣子坐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楊雄緩緩說道:“此言所言之物,便為修行之人所煉之氣。氣,無聲無形,不依外力而獨立長存,循環往復而永不衰竭。平常之人,不知氣所在,且無法駕馭。我們修行之人,便要學會使用它,并將它竭盡所能的煉大,煉強。氣煉成之日,我們便能超越本身。即可將它化為武器,亦可改變體質,延年益壽。”
小四聽的兩眼放光,說不出的興奮。
楊雄看見他的樣子,微微一笑,說道:“你且看為師給你露一手。”
說著,楊雄手捏口訣,微畫半圓。書桌上茶碗里的茶水,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微微一抖,便化作一個圓團,扭動著飛入他的手中,水團入手卻不散開。楊雄手掌一翻,將水團托在掌心,舉在小四眼前。他微一發力,水團便快速的轉動起來,且速度越來越快,仿佛一個透明陀螺立在看不見的桌子上。
小四張著大嘴,目瞪口呆。
楊雄心中一笑,將食指猛然向前一伸,水團便飛入小四口中,小四沒料到楊雄會如此童心,一個不提防,狼狽的將水團咽了下去。
“乖徒兒,味道可好?”楊雄張嘴笑了起來。
“咳咳咳”小四被噎的眼淚直流,緩了好一會說道:“師傅,我喝了會不會死?”
“呵呵,為師方才只是將水如泥土般把玩了一下,并未注入法術,徒兒放心便是。”
小四抹了抹眼角的淚痕,滿臉期待的說道:“師傅,快些教我法術吧。”
“徒兒莫急,你現在尚在筑基階段,只需每日打坐,學會聚氣。”楊雄正色道:“每日清晨或深夜,聚氣最為有效。這兩個時段,濁氣下沉,干擾亦最少,最適合你此階段修煉。”
“是,徒兒遵命。”小四答道。
“好了,今日便道這里,明日去找楊通,讓他騰出一間偏方與你,修煉還是不要受到打擾為好。”楊通說完,閉起眼睛,入定起來。
“是,師傅。”小四輕聲關上房門,退了出去。
此時已是半夜,天空中月亮只害羞的露出一彎月牙,周圍的星辰卻如同顆顆寶石,布滿整個蒼穹。小四懷中抱著心經,望著搖擺著的斑駁樹影,心中說不出的歡喜,他是多么的想大聲的吼出自己心情,卻怕打擾到師傅休息。他緩步向臥房走去,順手在道邊的樹上摘下一節嫩枝叼在嘴里,樂呵呵的吮吸著。樹后的池塘里,青蛙也在歡快的叫著,仿佛也在替他高興。
第二日清早,楊通便給小四安排了一間稍大的偏房,畢竟是自己義子,有些私心也屬正常。
“小四,跟著老爺好好學。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你一定要出人頭地。”楊通一邊整理著床鋪一邊說道。
“爹,你放心吧,我一定會努力的。”在私下,小四總是稱呼楊通為爹:“等我成了大氣,我一定把爹帶出這里,再也不讓你吃苦受累。”
“好好,到時候我這把老骨頭就只照顧你,再也不受別人的氣。”楊通欣慰的笑著。
經過一番收拾,這間塵土堆積的房間便煥然一新。
楊通端起盆里已經變成黑色的水,說道:“小四,上午你就在這里好好學習。我叫他們都不要來打擾你。”
“好的,爹。”小四目送楊通離開后,緩緩的關上房門。
他轉身走到床鋪前,盤腿坐了上去,從懷中掏出心經,按照書上所講,吐納起來。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小四緩緩念到,心中暗自揣摩其中含義:“道法既然為萬物之宗,象帝之先。修煉之時,便應感悟天地,身同萬物 吧。”
想通之后,小四漸漸入定。腦中放空,通身釋然,感覺自身仿佛不再存在,而變的無限渺小,周圍環境的感覺卻慢慢放大。窗外蟲鳴,猶如自己便在蟲邊;門外樹響,仿佛自己便在樹下。便是偶爾吹起的風,也好像有了生命般在自己身邊緩緩轉動,不忍離開……
渾然不知間,已過了兩個時辰。
小四收回神游的思想,慢慢睜開眼睛,卻見楊雄已坐在自己對面。
小四連忙下了床,走到楊雄對面跪下道:“弟子不知道師傅前來,未曾接迎,請師傅責罰。”
楊雄用手中折扇輕輕敲了下小四的頭頂,說道:“徒兒不必多禮,專心修煉便好。”
“謝師傅。”小四說完,站了起來,垂手立于一旁。
楊雄端詳著小四的表情,問道:“小四,為師看你方才打坐,似乎已經有所感悟?”
小四接聲道:“回師傅,方才修煉時,徒兒時而感覺自己身如鴻毛隨風飄蕩,時而又感覺身置泥潭漸漸沉陷。”
楊雄眉毛一挑說道:“哦?只是一夜,便能有此感覺?”他仿佛忽然想通,問道:“昨夜,可曾休息?”
小四撓了撓頭,笑了笑。說道:“師傅慧眼如炬,徒兒昨夜攻讀此書,未曾休息。便是如此,對一頁所講也是懵懵懂懂。”
“精神可嘉,但修行亦須勞逸結合。”楊雄點頭道。
“請師傅放心,從前府中繁忙時,徒兒幾日里只睡兩個時辰,到此時已是習慣自然了。”
楊雄呵呵一笑,說道:“你這習慣到像了修行之人。修行之人一日里入定休息片刻,便能精神飽滿。但徒兒最好循序漸進。”
“徒兒明白。”小四應聲道。
楊雄看了眼小四,心中已知以他性格,決然不會聽從自己所講,便站起身來離開。楊雄走到門前,回到說道:“近幾日天氣燥熱,未曾落雨,我園中花草已干旱多日。徒兒你去打理一下。”
小四心知,師傅是疼惜自己,怕自己勞累過度,便一口答應:“師傅放心,徒兒這便去。”
楊雄微微點頭,轉身離開。
楊雄的花園,修建的十分別致。
正中是一個人造小湖,湖水由地下通道流淌,東進西出,循環不停,即是活水便終年不會變質。湖水清澈透亮,其中幾尾放養錦鯉上下游動。湖中高高砌起一個藍瓦紅柱四角小亭。小亭上掛匾額一幅,上書“風波亭”。匾額下方立柱刻著一幅對聯,上聯寫“竹杖芒鞋輕勝馬。”下聯寫“一蓑煙雨任平生。”小湖周圍種著奇花異草,蜂飛蝶舞,好不熱鬧。
小四此時正坐在,花叢邊的樹下乘涼。身邊放著方才澆水所用的水桶。小四嘴中叼著一根茅草,抬頭望著頭上斑駁琉璃的陽光,緩緩的向身后草地躺了下去。嘴里念了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閑”,便深深的伸了個懶腰,閉眼休息起來。
這時,一只黃色的蝴蝶撲棱著翅膀,落在小四的鼻尖。
小四心中歡喜,睜眼看著眼前蝴蝶美麗的翅膀和微微抖動的觸角。這只蝴蝶翅膀的花紋很奇特,并非平常的圓環,而是一條條的放射條紋,就像鳥兒的羽毛,層層疊在一起的感覺。頓時童心大起,撅嘴向鼻尖一吹。蝴蝶感覺到風,撲棱著翅膀飛了起來,賭氣般的在小四的眼前轉圈飛舞。小四呵呵一樂,又用力一吹,蝴蝶被吹得歪歪斜斜,這才飛遠了。
小四又休息了一會便站起身來,拿起木桶,準備回書房繼續攻讀。剛走不遠,便發現兩棵樹枝間結了一個大蜘蛛網,網上一直黃色的蝴蝶被黏住了腳,正在奮力的掙扎著,上方一只黑色蜘蛛正在慢慢靠近。
小四連忙鼓起腮幫,用力吹了下蜘蛛的身子。蜘蛛以為天敵靠近,連忙縮起身子,掉進草叢里。小四撿起一根樹枝,輕輕的撥弄著蝴蝶腳下的蛛網,生怕弄傷了它。蝴蝶仿佛通人性般,一動不動,任憑小四擺布。撥弄半天終于將蝴蝶救下。
蝴蝶重新獲得了自由,不停的在他身邊飛舞,就像是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小四笑看著蝴蝶的舞姿,說道:“蝶兒,歡喜總要適度,不然還會樂極生悲哦。”
蝴蝶像聽懂了他的話,畫了個圈便飛走了
小四看著蝴蝶遠處的身影,心中一樂,也提起木桶朝臥房走去。
臥房里,小四的朗讀聲再次響起:“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所念內容依然是尋法門心經第一頁。
古語云:學而時習之。此言不假,知識總是在常習中鞏固,道理亦在多讀中發掘。
小四將心經重新背誦幾遍,感覺已經了然于胸,便盤腿打坐,調息起來。
窗外,那只黃色的蝴蝶,落在了窗棱上,翅膀微微的煽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