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44章 注釋
- 第43章 作者后記
- 第42章 這些心理實驗告訴你,為何關系不好畢業時還要痛哭一場?
- 第41章 他揭開了迷信的心理機制,卻無法破除自己被傳虐童的謠言迷信
- 第40章 甩不掉的“魔音”,人類的本質是一臺復讀機?
- 第39章 兇殺現場37人旁觀卻見死不救,不是人性扭曲而是媒體作假作惡
第1章 為了成為“行走的表情包”,人類究竟做了多少努力?
第1節 瘋狂的進化:從猿人到智人,攏共分幾步?
人類基因中天生存在兩種渴望
一個是下海
一個是上天
下海,是對生命源點的尋蹤
上天,則是對未來的渴求
我們未被賦予翅膀和鰓
于是,科學帶我們翱翔天際,深潛海底
一起Dizzy In Science
喜怒哀樂,是我們每天都在呈現的表情。那么人類的面部究竟能傳達出多少種獨特的表情呢?一項科學研究給出的答案是:至少21種。
“面帶微笑的厭惡”“悲痛的憤怒”“開心的驚訝”等,真不愧是“行走的表情包”。研究還指出,人類在做表情時,表現出了驚人的一致性。
比如在表達快樂表情時,99%的志愿者會揚起面頰肌肉,延伸嘴角。那么,為了擁有如此豐富的表情,人臉究竟在進化的過程中做了哪些努力?其他動物的表情又是怎么回事呢?比如狗狗的“無辜臉”真的表示內疚嗎?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人臉的進化史極有可能是一部“打臉”史。
美國有一項對人類祖先南方古猿的研究,結果如下:
人臉之所以長成現在這樣,是為了減少在“被打臉”過程中所造成的傷害。像下顎、顴骨、鼻梁和眼眶骨架等容易被打的地方,都變得更加堅硬。雖說新研究還未蓋棺定論,但它也給我們研究人臉及其表情的進化提供了新思路。事實上,我們與生俱來的表情跟人臉的進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我們和古人類最大的區別在于眉脊。沒錯,古人類那鮮明而突出的眉脊,是我們所沒有的。過去大部分觀點認為眉脊是用來穩定人類的頭骨,以此幫助人類咀嚼的。可研究發現,就算削掉眉脊也不會影響正常的咀嚼。科學家認為沒有實際功能的眉脊,具有某種社交功能——類似于其他靈長類動物,用來展現社會支配地位。或許是堅硬的眉脊沒法表達很多的意義,所以就逐漸退化了。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失去這樣的眉脊可能會讓我們看上去較為友好。與此同時,平坦、豎直的前額讓我們的眉毛變得更富有表現力。
我們能巧妙地移動眉毛,以此來傳達我們內心的小心思。比如雙眉上揚表示欣喜或驚訝,單眉上揚表示不理解或者疑問,眉毛下拉則代表有點兒小生氣,皺起眉頭更多是不同意的意思,等等。那么你有沒有想過,“愛秀”的眉毛究竟有什么用處呢?
過去人們認為,它可以防止水和細微的碎屑進入眼睛。可你有沒有發現,那些眉毛稀疏,甚至沒有眉毛的人也未受到影響。最近的研究發現,眉毛的作用是用來傳達表情的。現代人能擁有社交所需的龐大表情系統,很大程度上是眉毛的功勞。
其實大約在20萬年前,人類才進化出了靈活的眉毛。
那個時候,人類社會正處于重大的變革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沒有親緣關系的人類群體開始合作了。我們的祖先不再局限于有血緣的合作,而開始了與非家族成員的協同合作。此時,人類祖先開始通過眉毛表達出更多的情緒,尤其是友好。這幫助我們的祖先在競爭殘酷的原始社會中更好地存活下來。
如今我們現代人傳情表意很多都在眉毛的小動作里。喜上眉梢、眉飛色舞、眉開眼笑、低眉順眼、愁眉苦臉等都展示著你的情緒和狀態。除了眉毛,人類獨有的眼白也為我們表情系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別以為眼白只是人類拿來翻白眼用的,它可大有用途。
眼白也叫作“鞏膜”,是眼球表面包裹著的一層不透明的纖維狀保護層。不光人類,很多動物也有鞏膜這一構造。與人類不同的是,動物的鞏膜一般很難被發現。在自然界中,視線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比如,對于大多數猴子來說,四目相對其實是發起攻擊的前兆。但如果看不出來對方是否在盯著自己,就無法預判危險是否要來臨。因此,鞏膜和眼睛本身的顏色應該相近,以此避免因暴露視線而遭到攻擊。就連狗、大象、馬也有部分白色的鞏膜,但大多時候都被它們隱藏起來了。
那么,作為唯一擁有大面積眼白的生物,人類難道就不怕暴露自己嗎?怕歸怕,但人類很快發現了眼白的好處,并對此加以利用。原因在于,人類的非血緣協作增加后,就必須提高溝通和合作的效率。光有上文提到的眉毛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其他表達情緒的器官。此時,失去鞏膜的色素,擁有眼白無疑是好的選擇。眼球本來就是深色的,配上雪白的鞏膜,就讓人眼的活動變得更加清晰。
實際上,人類眼球的轉動是由眼外肌支配的。眼外肌由眼球鞏膜上附著的六條肌肉組成,能使眼球隨意轉動。也正因如此,人類才出現了“翻白眼”“看眼色”“使眼色”等表達情感的動作。如此一來,同伴往哪里看,有什么小心思,你就能看得明白了。有了眼神的交流,我們的祖先在合作共贏上就會變得更容易。所以,不管眼球是哪些顏色,我們人類的鞏膜都是白色的。
看到這里,你已經了解了眉毛、眼白的作用就是產生表情了。不過,人類要想更為精準地表達意思,還必須實現整個臉部的聯動。比如全世界通用的“生氣臉”,就是皺著眉、噘著嘴、張大鼻孔、瞇著眼等。就算從沒見過發怒表情的盲童,發怒時也會做出與其他人一樣的表情。與面部肌肉組織舒展的表情相比,憤怒的表情使人看起來更加“強壯”。這似乎在告訴對方“我要反擊了”,以威懾對手。
又比如在神經學家杜尼·德博洛看來,發自內心的笑不光要抬起上唇,露出牙齒,還要使面頰向上隆起,讓眼周皮膚起皺。尤其應該多注意眼部活動,看是否發出標志性的“眨眼”動作。如果一個人的眼部肌肉沒有出現任何收縮的跡象,我們很容易感受到這個笑容是假的。
我們在恐懼的瞬間表現為:眉梢上揚、瞳孔擴大、眼光發直、嘴張大。不難看出,由于人臉不斷地進化以及整體的聯動,我們才形成了完整的表情系統。時至今日,我們還傾向于根據這一套表情系統來判斷動物的情緒。你一定見過眉弓內側向上抬起形成的“無辜狗狗眼”。你的狗抬頭看著你,露出眼白,耳朵耷拉著垂在腦后,舌頭舔著空氣,露出不知所措、委屈的表情,你下意識地以為它是因為做錯了事而內疚。
然而200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狗狗表現出“內疚”的表情其實是在表達它們的恐懼。這種“委屈臉”大多出現在它們被主人責罵的時候。
至于狗狗是否有內疚這種情緒,科學上還沒有足夠的證據給予肯定。但以后如果它露出了“委屈臉”,請記得它那是在害怕。因為它可能記住了你呵斥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
既然狗狗不會內疚,那它們是真的在沖我們笑嗎?嘴巴張開,嘴唇向后咧著,有時舌頭伸在外面,狗狗的笑容真是燦爛而可愛。很抱歉,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狗會像人類一樣,用這個表情表達自己的快樂。不只是狗,很多動物的行為我們都會用人類的習性來解釋。比如背對著你坐著的貓并非嫌棄你,可能只是它不想盯著你而已。
看來,人類為了成為“行走的表情包”,還充分發揮了“腦補”的能力。誰還能想起,當初人類的面部曾經如面具一樣地生硬。經過了上百萬年的演化,我們能擁有傳達出20余種不同表情的能力。恐怕數字時代再多的表情包,也沒人類面對面的表情來得生動吧。
參考資料
◎AFP. Furrowed Eyebrows Helped Modern Humans Evolve:Seeker[EB/OL]. [2018-04-10]. https:// www.seeker.com/archaeology/furrowed-eyebrows-helped-modern- humans-evolve.
◎SPIKINS P. The evolutionary advantage of having eyebrows: The conversation[EB/OL].[2018-04-10].
◎艾克曼.情緒的解析[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8.
◎達爾文.關于人以及動物表情[M].浜中浜太郎,譯.東京:巖波文庫出版社,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