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7章 附錄
- 第16章 開放式創新,掌握核“芯”科技
- 第15章 有價值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
- 第14章 領先半步是先進,領先三步是先驅
- 第13章 堅定不移的正確方向來自灰度 妥協與寬容
- 第12章 未雨綢繆是華為不斷前進的活力之源
第1章 前言
華為是中國市場較大、科技實力較強、領導力和影響力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自1987年創辦以來,只用了短短30余年時間,就迅速成長為全球頂尖的通信科技公司。
然而,當人們的目光注視著華為時,會發現這家公司充滿了神秘色彩。長期以來,華為很少在媒體上發布宣傳廣告,華為的領導人也很少在公眾面前發表講話,人們對華為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這是一家手機廠商”的階段,除了一些相關領域內的人士,很少有人知道華為人究竟說了什么。
這部《華為經營法:任正非的企業經營哲學》將刷新人們對華為的認識。本書對華為歷年來的重要內部談話進行了梳理,從中摘選出最具代表性的言論,結合華為的發展軌跡,對其進行深入解讀,力圖將華為的思想清晰、完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在梳理華為內部談話時,作者發現隨著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張,華為人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明顯的變化過程。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也遵循了這條邏輯線。全書共分為黎明時代、至暗時刻、開疆拓土、盛世危言、展望未來五個部分,分別對應了華為發展的五個階段。
創業初期,華為人關心的是生存問題,如何在強敵環伺的險境下存活下去??嚯y的歲月在任正非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也讓華為人確立了艱苦奮斗的企業文化。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唯有奮斗,才能屹立不倒。在華為的內部談話中,我們總能發現奮斗精神的蹤影。即便在今天,華為人也沒有忘記艱苦奮斗的理念。
度過了最初的創業階段,華為人迎來了寶貴的發展時期,然而在強敵林立的險境中,華為發展得并不順利,甚至面臨絕境。危急時刻,華為人再次拿出了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最終將對手逐個超越。因此,我們會發現在涉及這段歷史時,華為的內部談話仍舊圍繞著艱苦奮斗的主題。
在中國市場上站穩腳跟以后,華為開始向國際市場擴張。在客場作戰,華為面對的是更加艱苦的環境。華為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關鍵在于兩點,一是華為在發展技術上的不懈努力,二是華為對客戶需求的把握。面對困難,華為人沒有尋找捷徑,而是回歸商業的本質,用真誠的服務打動客戶。
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華為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然而華為人并沒有迷失在歡呼聲中,而是喊出了“不做曇花一現的英雄”的口號。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很清楚,“失敗這一天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他告誡眾人:“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闭窃谶@樣清醒的反思下,華為迎來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階段。
經過管理上的改革,華為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部隊”,真正成為一家頂尖企業,華為的眼光也逐漸轉向未來。如何搶占未來?答案只有一個——創新。華為高級副總裁陳黎芳說:“創新不是異想天開,是要實實在在地投錢,不斷地研究,最后找到一條確定性的路,然后再進入開發階段,這是我對創新的理解?!?
本書全面梳理了華為的發展歷程,對華為多次講話的重點思想進行了總結,努力還原華為內部講話的真實內容。希望讀者讀完本書之后,能夠了解華為的思想和精神。若是能夠對讀者有所啟發,這將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