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6評論

第1章 譯者序

繞不開的心理學豐碑——弗洛伊德

心理學走入20世紀以來,但凡與研究人類精神以及本質相關的理論就逃不開一個人的影響,這個人就是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年出生于奧地利摩拉維亞的弗萊堡市的一個猶太家庭。17歲時,弗洛伊德考入維也納大學醫院,在大學期間,他學習了生物學、醫學、病理學、外科手術等方面的課程,畢業后從事過全科醫院的內、外科工作,還擔任過精神病治療所的副醫師。后來還曾前往巴黎進修學習催眠等精神治療方法,并于1886年在維也納以神經病學家的身份私人開業行醫。

在多年的臨床實踐與理論摸索中,弗洛伊德漸漸開辟出了一條與前人不同的心理學研究方向:他通過自由聯想療法發現了人類埋藏于意識之下的“潛意識”,以此為切入點,對人類的各種心理現象進行研究,最終在此基礎上,創建出心理學上一個嶄新的學派——精神分析學派,而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思想也對后世的心理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系統說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精神層次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人類具有不同的意識層次——意識、下意識和潛意識,這三個層次的存在如同深淺不同的地殼層次一樣,故此得名“精神層次”。而人的精神活動,例如欲望、幻想、沖動、情感、判斷等,就是在不同的意識層次里發生和進行的。

具體來說,意識是指那些能被我們自己察覺到的心理活動;潛意識則是指那些無法進入意識被個體察覺的思想、觀念、欲望等心理活動;而下意識界于意識與潛意識的層次中間,通常也不易為個體察覺,但當個體進入例如醉酒等控制能力松懈的狀態時,就會偶爾短暫地出現在意識層次中,為個體所察覺。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覺、覺、意念、回憶常被壓存在下意識這個層次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打破了以往人們的普遍認知,他強調潛意識的力量要遠遠大于意識,并以冰山作比,將意識比作露出海面、肉眼可見的冰山山尖,而潛意識則是藏于水下、不可見的冰山的剩余部分,這部分體積龐大到不可預知,意識這個山尖的體量甚至可能都不到潛意識這個水下部分的十分之一。這就是著名的弗氏“冰山理論”,也是被現代心理學完全認可的論斷,已經成為常識。

——人格結構理論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即指“本能的我”“原始的我”,這個“我”遵循的是人與生俱來的、源于肉體需要的最原始的本能,它只依“快樂原則”行事,毫無理性,也不會顧及道德要求。自我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是自我與外部世界的聯絡者和調停者,它依據“現實原則”行事,既要自我保護又要自我滿足。超我是因父母、社會的影響和教育而后天形成的,要遵循“道德原則”自我規范、自我懲戒,壓制本我的本能沖動。健康的超我能賦予人高尚的品格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不健康的超我則會變成束縛自己甚至奴役個體的枷鎖。

對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關系,弗洛伊德曾經形象地說道:“有一句格言告誡我們,一仆不能同時侍二主,然而可憐的自我處境卻更糟,它服侍著三個嚴厲的主人,而且要使它們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協調。這些要求總是背道而馳并且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難怪自我經常不能完成任務。它的三位專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在弗洛伊德看來,本我旨在追求快樂,自我總是追求現實,超我一直在追求完美。而極度追求完美的超我常常會批評本我譴責自我。“可憐的”自我既要尋求滿足本我需要,同時又不能違背超我的規則與要求,因此就成了“處境最糟”的那個。

——性本能理論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論是為他招致“泛性論”罵名的來源,而提到性本能量理論,就不得不提弗洛伊德據此而發明的一個名詞——力比多(libido)。弗洛伊德最初將力比多解釋為與性本能有關的一種潛在心理能量,后來又對這個詞的含義進行了擴充,將其解釋為一種機體生存、尋求快樂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這是一種生的本能背后的動機力量,與死的本能恰好相反。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從出生到衰老,一切行為都離不開性本能沖動的支配。他將人的性心理發展劃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口腔期(出生至1.5歲)、肛門期(1.5~2歲)、性器期(3~5歲)、潛伏期(6~12歲)以及生殖期(12歲至成人)。前三個階段,即出生至5歲的性心理發展構筑了成人人格的基本組成部分,這就意味著兒童的早期經歷和生長環境對其成年后人格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許多成人的變態心理、心理沖突也可以去早年間的創傷性經歷和壓抑的情結里尋找根源。

——釋夢理論

在弗洛伊德的整個理論體系中,釋夢所占的地位不可謂不重,甚至有很多對弗洛伊德思想知之甚少或是完全不了解的人也知道他是釋夢方面的專家。的確,真正心理學意義上關于夢的研究,確實是從弗洛伊德開始的。

在1900年出版的專門闡述釋夢理論的《夢的解析》(也譯作《釋夢》)一書中,弗洛伊德打破了人們或是對夢諱莫如深,或是漠不關心的現狀,他直接指出了釋夢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夢是一種有意義的精神現象,甚至可以說它是一種愿望的達成。夢是通往潛意識的一條秘密通道,是對人們清醒時被壓抑到潛意識中的欲望的一種委婉表達,換言之,分析夢,就是在分析人的內部心理;對夢境進行探查,就是在對人們埋藏在潛意識中的欲望和沖突進行探查。

弗洛伊德進一步將夢區分為“顯夢”和“隱夢”兩個概念。“顯夢”是指呈現在夢境中的一切,即夢者能看到的內容;隱夢是指夢的實質,即夢者埋藏在潛意識中的那些欲望,它通常都隱藏在夢者所見的夢的內容的背后。如果說顯夢好像謎面,那么隱夢就是謎底,弗洛伊德認為,通過顯夢提供的線索,破解謎題,找到隱夢這個謎底,這就是釋夢的目的所在。

——自我的心理防御機制

弗洛伊德提出自我具備一種防衛功能,因為本我和超我之間經常發生矛盾沖突,使人感到痛苦、焦慮,每當此時,自我就會通過某種形式來調節這種沖突,既滿足本我的欲望,又能接受超我的監督,以達到減輕個體痛苦的目的。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機制。弗洛伊德生前曾陸續提出一些防御機制,如壓抑、否認、投射,退化、隔離、抵消轉化、合理化、補償、升華、幽默、反向形成等,后來,弗洛伊德的女兒又以此為基礎,對其父的心理防御機制進行了系統總結和擴充。弗洛伊德認為,所有人,不管是正常狀態下還是病態情況下都會自覺運用心理防御機制,不過,只有運用得當才會避免產生焦慮、抑郁等病態心理;如果運用過當反而會導致這些狀況的出現。

其實,弗洛伊德的思想體系是豐富而龐雜的,除了我們所說的精神研究領域,他對包括藝術、宗教等在內的社會文明領域也多有著述、研究。例如,他曾用“俄狄浦斯情結”來揭示包括《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馬佐夫兄弟》三部著名悲劇在內的文學作品的創作奧秘;還曾創造性地指出文明與本能之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的關系:一方面文明的進步必須以節制人類本能為代價;另一方面現代文明過分壓抑了人類本能,以致各類精神疾病有增無減。而從深層心理的角度上提出文明對本能壓抑的問題,則是弗洛伊德對人類的又一大突出貢獻。

盡管弗洛伊德開創了科學心理學三大體系之一的精神分析學派,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理論和技術也在臨床領域沿用至今,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論學說卻始終未曾獲得人們的普遍贊同,非理性主義、泛性論……種種負面聲音始終與弗氏理論的傳播如影隨形。然而,我們說,不管弗洛伊德的思想與觀點是否引人詬病,我們都必須承認,是弗洛伊德將心理學研究引入了“人”的維度,他對人類精神和行為所做出的驚人發現對諸多科學領域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所以,不管你是否贊同弗洛伊德的觀點,都不得不承認,弗洛伊德永遠是人類心理學史上一塊繞不開的豐碑!

品牌:金石海納
譯者:李文禹 李慧泉
上架時間:2019-04-03 10:26:27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金石海納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仁县| 洛宁县| 贵德县| 横山县| 红安县| 开远市| 开原市| 石楼县| 寿宁县| 高州市| 石泉县| 青龙| 陇西县| 刚察县| 永川市| 咸丰县| 昌图县| 普兰县| 抚顺市| 青川县| 苏尼特右旗| 从化市| 汤原县| 泾川县| 浏阳市| 桐庐县| 定西市| 金塔县| 宝应县| 桃园县| 从江县| 恩施市| 林口县| 桑植县| 榆林市| 贡嘎县| 都安| 道真| 沙田区| 巴青县|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