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湖夢之刀劍魂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刀劍之魂
本卷名為“刀劍魂”。
故事緣自刀劍始生,當由刀劍為其名,以嚴正尤。本篇原意為說其故事起由,卻不想源生出些個人物出來,非是本心,所以開始只說刀劍。
刀劍者,武者之兵也,乃大兇之器。史說北人善使劍,凡君子,均需佩劍。古人憑其佩劍可識其身份,其仕位越高,所佩之劍則越長越好,史傳秦王嬴政所佩之劍長十數尺,乃純金所鑄,劍柄為真絲所纏,其價值連城,示其身份地位無人可及。較之于北方,南方雨季較長,天氣較熱,加之山高水大,木林茂密,野獸多而兇殘,古時南方人雖不少,但其多為蠻族,性殘而好斗,善使刀。刀背厚刃薄,極適合砍伐或是狩獵,適合南方之人使用。
但是無論南人北人,持刀劍均易滋生事由,不利于政府管制。所以秦王統(tǒng)一天下之后,便把所有礦脈納入政府統(tǒng)管,嚴厲打擊民間鐵器,控制鐵制品流入民間。所以古時刀劍在民間是不多見的,一般平民家里,更是只有瓷器,連切菜之刀都是沒有的。但咱們在此所說“刀劍魂”,若是連刀劍都沒有,那何來刀劍“魂”之說呢?看官勿煩,此處稍且代過,以后再說。
書說自炎黃而始,中原只要統(tǒng)一便是大國,一分裂便是強地,外敵不易入侵。故而千年以來,族地紛爭,皆我族人。但其自唐末五代十國后,趙氏天下,原本極其強勢的國家,因為太祖趙匡胤自發(fā)的小人之心,朝中重臣盡皆被其或殺或獄,集了重權于己一身,但他同樣也是凡人身軀,又怎一人處理的了全國大事,不由的矛盾重生。長此以來,當是從朝廷內部削弱了其部力量。國家無力外張,反而多遭外藩欺負。國內又到處匪患連連,內患外憂,所以國家自然便放松了對鐵器的管制,民風日漸強勢,倒是在民間出過不少刀劍英雄。所以咱們的故事就講在這狹隘的趙地。講這紅塵里負刀負劍的英雄,來斬那風風雨雨的出路。
無論是刀還是劍,均可以詮釋快意恩仇的人生。刀,是殺人的刀,劍,是復仇的劍,魂,便是死在這刀劍之下的無數人命以及他們所渴盼所追求的念想。可悲的不是英雄骨骸無名埋四海,而是男兒刀快卻不能痛斬如意情仇。武者一生唯有一件兵刃而已,但那些曾經祭過這刃口的英魂,我們同樣要膜拜他們,只為了他們活著時所代表的那一刀生念,死了后所堅持的那一道執(zhí)著。
人本無貴賤高低之差別,但刀劍呢?
糊涂里分不清是有還是無,但我卻想來,當是有的,若說緣由,且后看這恩恩怨怨的“刀劍魂”,細品這本紅紅塵塵的“江湖夢”。因為在夢里,你便是那手執(zhí)利刀的英雄,而我,只是來評說這故事的后輩;惶恐。
下面說說故事的前因,也算是為其尋些個來頭。
傳說在創(chuàng)世之初,世界群魔林立,人類力量孱弱,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極其有限,且在與群魔的斗爭中屢處下風,人族生存艱難,其道不存。故而人之先祖為其子孫后輩不斷的探尋適應當時惡劣環(huán)境的方法,女媧煉石補天,神農親嘗百草,伏羲教民漁獵等。后來人族逐漸強大,在與魔族的斗爭之中漸漸占據了主動,甚至后來其中有不少強大的惡魔也都依附有勢力的人族而存。時南方有蚩尤城,城中之人各個勇武好斗,且人魔交雜,不可一世。為其首之人乃九黎族部落酋長蚩尤,此人相傳面如牛首,背生雙翼,精通各種神魔之術。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銅首鐵面,八條臂膀,人人力大無窮。
其時各方爭霸,天下涂炭,蚩尤依仗自身之勢,征戰(zhàn)各方,其所至之處,人魔不存,極其殘忍無道。他的殘暴做法最終激怒了天神;時有天神持神兵至有熊,親賜神兵于軒轅氏,并囑其代天討伐無道蚩尤。
后軒轅氏攜其部同蚩尤大軍于逐鹿之野激戰(zhàn)了年有余,軒轅氏得以慘勝。因其蚩尤持有蚩尤劍,此劍乃世間魔物之首,可以召喚一切魔物邪崇為其作戰(zhàn)。最后蚩尤與手持神兵的軒轅氏激斗,終是軒轅氏勝出,斬蚩尤。但他所持的神兵卻在激戰(zhàn)中同蚩尤劍同時隕碎。
軒轅氏的追隨者中有一位極工金石之術之人,名叫常先,他收集了破碎的神兵跟蚩尤劍,重新猝煉,歷時數年方成。
由于破碎的劍身吸收了蚩尤及軒轅氏的鮮血,在重新猝煉過后,更蛻變?yōu)榱艘槐^世之劍,此劍通體金黃,其勢驚天,唯軒轅氏能御,故名軒轅。軒轅氏持此劍平定了八方混亂,統(tǒng)一了華夏。軒轅氏統(tǒng)一天下之后,因感于神劍所向披靡之威,便使人在劍身之上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yǎng)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tǒng)之策。所以后人便有了得軒轅者得天下之說。
后世倒確也有不少人為了得到軒轅寶劍而兵戎交戈,神兵雖強,但也同樣惹人垂涎,倒多爭了不少爭斗。
所以軒轅劍在姬氏天下之后便已佚世,后人也只能憑空猜測猜測它的下落罷了。但是千百年來,后人也從未停止過對它的尋找。
后周時期,諸侯割據,天下紛繁交雜,其中不少較為強大的諸侯勢力極想吞并其余,再次一統(tǒng)天下。所以就有不少人打起軒轅劍的主意來,有諸侯遍尋異士為其找尋軒轅古劍的下落,為此,不知掘了多少先人之慕,然苦無結果。于是有大野心之人更是膽大,他們認為軒轅雖為上古君王之劍,但它同樣為世人所鑄;然每朝皆有君王,何不見每朝天子皆有天劍。可見此傳世之兵也并不是天生的,他們便在本邦境內挖掘技藝高超的鑄劍師,為其鑄劍,希望能夠再鑄出另一柄“軒轅劍”來。
其中幾乎所有鑄劍大師之中,最為有名的當是越國的鑄劍大師歐治子,他應越王的邀請,只生為其鑄造了許多傳世神兵,其中,華夏最為人稱道的十大名劍,多出于他之手。其中象征仁道的湛盧寶劍,象征威道的泰阿寶劍,向征高潔的龍泉寶劍,象征勇絕的魚腸寶劍等等。然無數鑄劍大師也包括歐治子大師苦其一生,也仍舊無法鑄出若軒轅一般的天子之劍。這無疑成了歐大師以及與之相關的無數人的一大遺憾。
秦朝始皇帝統(tǒng)一天下之后,搜括了天下幾乎所有名刃,然其還不滿足,他還一心想要占有傳說中的軒轅神劍。以故命人到處找尋,他找尋名劍的步伐,囊括了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傳言他還尋方道上過道家的東海三仙山,只是此路一似他追求的仙道一途般長遠,路漫漫而終無所得,一代天帝最終也只有含悔于九泉。
但是古人對名劍的追求從未停息過,繼秦漢以后,世間所出的名劍便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也是為王孫公子拿去煙花柳巷擺弄去了。世人也還是紀念古時的名劍,然傳世不多,也是憾事。究其原因,大多是古時的大官大貴之人,其死后定是要帶上諸多的珍寶古籍陪葬的,其寶刀寶劍當也不可幸免,所以現世的好劍就更少了。
如此一來,歷經無數亂世之后,到五代十國,更不知打爛了多少戰(zhàn)場,也不知有多少當年輝煌耀世的王朝隕落了,其中又毀壞了多少世中珍寶,好不教后人心疼。又想那舉世皆爭的軒轅,英雄皆愛的美人,梟雄皆眼紅的乾坤;然放眼人世百年歲月,誰又能最終作的了器物的主人呢?放眼歷史千年來人間之人所流的血淚,那救世救人的女媧和大智大德的軒轅又會作何感想呢?仔細想想,千百年來,無論是江湖紛爭,還是國之教斗,都不過是些玩笑罷了,卻看后人的詩評,詩曰:
白沙流盡楚南天,南天南水難收回,
楚地相逢是游客,抱面相思淚水流。
關河冷漠君休怪,多少癡心等水來?
水來關山照古月,滌盡人間幾多愁?
白水流盡白沙現,留待世人仔細瞧。
君可見長河盡頭;
白沙累累是人淚,怪石森森壯士骨。
許君三千客,抱撿尸骨歸,
軒轅首,是祭臺!
食盡吾鄉(xiāng)浪子血,楚水清淡楚人嘗。
父老田間休閑話,子孫還上軒轅臺,
天下太平是神話,得來粟米幾口食?
軒轅才配軒轅劍,女媧祠堂女媧石,
女媧百年入天界,留下媧石壯士爭。
女媧入古祠,我來補蒼天!
嘆人間多少圣物原來是兇器,戮盡世間好英雄。
軒轅本來是凡物,只因飲盡蚩尤血,
蚩尤本身是邪物,奈何其血能救世。
引來世人幾多笑,死后才抱軒轅心,
大漠長河聲勢旺,鑒證蒼天地古結。
君不見大地蒼天是戰(zhàn)場,千年不變是昆侖。
卻話說自太祖黃袍加身,代周稱帝以來,中原各地割據勢漲,紛爭不斷。導致自秦以來的祖宗土地,多為外蠻瓜分,太祖而后諸皇雖各個懷有囊刮宇宙之心,奈何國力有限,只能不斷的割地賠錢。
但太祖太宗也終究是合并了小半個中原,也有些不錯的功績,聊以世人夸說。
至宋以來,官府教為無能,但限于國勢,外蠻強橫,中原的兒女卻也各個英武,都有報國征地之勇,而國卻不用。因而他們便投身于江湖之中,作了那漂依的浮萍。他們之中也確多真本事之人,處處行俠仗義,官府不敢惹的人,他們敢去惹,官府不敢殺的人,他們來殺,當真是作了那頂天立地的昆侖,為了那虛無縹緲的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