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作為學科的文學理論:當代文藝學學科反思問題研究
最新章節:
第18章 后記
該書以20世紀90年代以來當代中國文學理論轉型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學科反思這一學案為研究中心,梳理了文學理論學科反思的發生發展過程,對其所涉及的文學理論研究對象、思維方式、價值立場、身份認同、知識構型和未來走向等——系列問題進行了較為深人的討論。作者認為,當代文學理論學科反思以文學理論自身為研究對象,此乃文學理論學科走向自覺的表征,有助于彰顯文學理論知識生產的歷史感。其所建構的反思性文學理論知識形態甚至代表了文學理論的一種發展方向。只是無論如何,我們不可遺忘對“好文學理論”的追問。這一“追問”恐怕既是文學理論學科反思將要持續下去的一個理由,又是“作為學科的文學理論”題中應有之義。
目錄(18章)
倒序
- 第1章 《當代中國文學理論批判叢書》總序
- 第2章 序
- 第3章 引言
- 第4章 文學“終結說”與文學理論學科反思的先聲
- 第5章 文學理論研究對象的“泛化”與文學理論學科反思的發生
- 第6章 文學理論學科反思與文化研究的合法化論證
- 第7章 大學文學理論學科反思與教材建設
- 第8章 文學理論的知識立場反思與反思性文學理論的建構
- 第9章 文學理論的知識學反思與文學理論的合法性重構
- 第10章 文學理論的歷史書寫與另一種文學理論學科的反思
- 第11章 文學理論的未來:走向反思性的文學理論知識生產
- 第12章 走向反思型文學闡釋學
- 第13章 大眾文化語境中的當代文學理論轉型再反思
- 第14章 文學理論危機的反思與“沒有文學的文學理論”之合法性論證
- 第15章 當代文學理論知識生產狀況再反思與“好文學理論”再問
- 第16章 結語
- 第17章 參考文獻
- 第18章 后記 更新時間:2019-09-17 11:30:21
推薦閱讀
- 中外文論(2016年第1期)
- 李怡論詩與史
- 鉆婚回眸
- 清代詩壇對宋詩范式的重建與創新
- 英語世界的巴金研究
- 陳柱文學思想研究
- 獨特的浩然現象與中國當代文學
- 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四版)
- 這樣寫出好故事:人物對話
- 閱讀大師(全本):細讀經典
- 嘯天說詩:周嘯天談藝錄
- 文學經典的會通研究
- 新時期以來的寧夏文學批評研究(1978—2018)
- 戲曲與俗文學研究(第五輯)
- 全球化·多樣性·新趨勢:當代外國文學研究
- 雅舍窗前青青草:梁實秋韓菁清傳奇的戀愛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藝術研究
- 詩人與帝國:威廉·華茲華斯詩歌研究
- 當代文學新空間
- 《詩經》小學史概論
- 文敘之思
- 布爾喬亞:在歷史與文學之間
- 白話文學史
- 浪漫主義的根源(伯林文集)
- 當代江南小說論
- 漢唐邊塞詩研究(中華文史新刊)
- 錦衣為有金針度:陳新古籍整理與古典文學研究論集
- 亞非現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學百科)
- 語境理論視域下的緬甸本部民間口頭文學研究
- 當代中國大學生道德學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