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無論是全球投資戰略,還是管理層變動,日本商業大亨們比以往贏得了更多關注。過去日本企業以嚴謹認真、流程規范聞名于世,現在這些企業的領導者正在努力尋找第二曲線,實現商業擴張與企業經營的全新突破。我們特別編輯了這期《尋找第二曲線:日本商業大亨》專刊,通過軟銀集團、日產汽車、亞瑟士、優衣庫、武田制藥等日本企業的商業策略與公司治理,發現孫正義、西川廣人、柳井正等的領導力與商業洞察,以及他們引領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的路徑與行動。
商業周刊 ·財經 ·5.3萬字
一項醫學調查顯示,假如心臟科醫生告訴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如果不改變飲食、吸煙等生活習慣,他們將必死無疑——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七分之一的人會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可以肯定的是,其他七分之六的人也想活下來,他們并不缺乏緊迫感,促使其改變的驅動因素也相當有力——但是,他們就是無法改變自己。人們難以改變自己,這種現象司空見慣。其背后的原因,則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人們不愿意改變,也許是因為害怕失去手中的權力,也許是害怕離開心理舒適區,也許是人類根深蒂固的懶惰、固執、軟弱使然。其實不愿改變的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商業評論》編輯部 ·財經 ·2.1萬字
時間的幸福值,有多少招聘可以重來,無摩擦商業時代,零售業如何加強個性化服務?團隊中誰的作用最重要,如何在面試中展現激情,企業應開始為5G做準備
《哈佛商業評論》編輯部 ·財經 ·9.2萬字
我們特別編輯了這期《風控與效率:保險科技》專刊,分析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技術發展演進路徑與商業應用,賦予保險這個看似古典的詞匯以嶄新的生命力。
商業周刊·中文版 ·財經 ·2.8萬字
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企業想要創造未來無疑需要一些卓越的領導者。
《哈佛商業評論》編輯部 ·財經 ·1.4萬字
古老的制藥領域不斷出現新面孔、新戰場和新生意,很多企業期待能在這一行業大展拳腳。三星(Samsung)集團旗下一分公司正在修建一座造價7.4億美元的工廠,并有望借此一躍成為某些世界最緊俏產品的第一大生產商。不過,這里所說的緊俏商品并不是指芯片、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視之類的電子產品,而是主要產自哺乳動物細胞的藥物——生物制劑(biologics)。“如果說在過去的40年里是信息技術產業在推動全球經濟增長,那么,下一階段的發展將由醫療保健和生物技術行業的科技進步驅動”,三星生物制劑公司(SamsungBioLogics)的首席執行官金泰韓(THKim)這樣說。
商業周刊·中文版 ·財經 ·3.8萬字
在當今世界,英語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從商務溝通到休閑旅行,英語幫助我們打開了解世界最新變化的一扇窗,讓我們視野更寬、走得更遠。不再閉門造車,不再孤芳自賞。通過與世界的對話,找到全球化時代自身應有的位置。熟悉掌握英語的過程應當是輕松、有趣、充滿新奇的挑戰。活得好奇,讓我們邊走邊看,發現了更多精彩,也為自己贏得更多機會與成功可能。正是因為懷有同樣的渴望與期待,在這套“商業譯起來”叢書中,我們希望借助中英雙語對照的模式,給熱愛英語、也想提高外語能力的讀者朋友提供一個認知世界的窗口。
商業周刊·中文版 ·財經 ·4.8萬字
人類對于太空的向往從未停止。近年來,伴隨國家大力推動軍民融合以及“互聯網+航天”的產業升級變革,中國航天領域在商業航天方面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切跡象都在顯示,一個“Allin航天”的時代正在到來。
《商界》雜志社 ·財經 ·8萬字
開春之際,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2020年國內經濟的第一“黑天鵝”,受疫情影響,國家隨后發布了延長春節假期通知。企業該如何生存?有哪些問題急需面對?《商界》雜志帶來特別報道,從多個維度展開細致討論,深入剖析特殊時期,企業的生存法則以及未來的發展策略。
《商界》雜志社 ·財經 ·3.7萬字
如今,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商業未來的方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勢不可擋。為了順應大勢,《商業評論》于2015年獨家引入創業、創新、科技領域全球最權威的雜志《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評論》。《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評論》雜志由全球排名前列的世界頂級商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出版發行,是世界最頂尖的綜合管理類期刊之一,也是全球頂級企業高管、科技創新者、創業家、思想領袖、管理大師、商學院教授進行對話的首選平臺,用最前沿的管理理念深刻影響了全球企業的領導和創新方式。在本期“MIT斯隆管理評論精選”中,我們選擇“人工智能”這個時下最熱的話題,奉獻給大家一道AI思想盛宴。
《商業評論》編輯部 ·財經 ·2.9萬字
每到年底,都是跳槽的高發時期。也許是現在的工作并不適合你,也許你選錯了行業,也許你不喜歡工作本身,也許你感覺周圍的同事不值得信賴,也許你的上司并不稱職。這時,大多數人會告訴你,你該找一個更適合的工作。但這真正做起來并沒那么容易,你可能會因此面對這些情況:經濟環境惡劣、家庭負擔、你所在工作領域內機會有限。所以,跳槽這件事,需要你想清楚才行。
當下,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已經顯現出了一種不可逆的、必然的趨勢:知識逐步地共享化(開源),產品逐步地擬人化(服務),所有權逐步地臨時化(租賃、分期付款),信息傳播趨向實時化(互聯網)。這是商業發展的本質與必然趨勢。然而現在,來看后20年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不難發現,這個時期才是他散發真正魅力的時候。也是在這時,產業互聯網才走出發展的絕望之谷,走上新的征程。
《商界》雜志社 ·財經 ·7.2萬字
今天,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特征,讓這些青年知道知識的力量,他們的進取和欲望以更從容有序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無國界,可能出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與世界在互聯網任一高度平行,并同時發聲;他們無禁忌,不迷信成功學和所謂大師,一切人一切事都可以輕松解構,轉化為表情包;他們一邊厭惡精致的利己主義,一邊崇尚扁平化的個人管理。觀察中國商業青年的崛起之路,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這個時代留給年輕人的機會,看到在新的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時代浪潮下,鑿出的裂縫。
《商界》雜志社 ·財經 ·7.4萬字
中國有句俗語“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放在公司選擇繼任CEO的情境下,仿佛也依然成立。諸多公司都傾向于從外部尋找繼任CEO,原因很簡單,這些“空降兵”有著光鮮的履歷,公司理所應當地認為,他們會在新工作崗位上創造出新的佳績。但事實并非如此,有研究者比較了標普500公司數次擔任CEO的人,發現70%的人第一次經歷表現更好。另外一項研究則表明,外部聘用的CEO在頭三年的離職率比內部晉升者高84%,原因往往是業績表現不佳。不僅如此,傾向于外部招聘CEO還會增加企業的諸多成本,比如聘用了不合格的外部CEO,企業股票表現偏弱以及CEO走后原公司C級管理層損失人力資本。那么,公司到底應該如何尋找繼任CEO?
《哈佛商業評論》編輯部 ·財經 ·11.4萬字
近年來中國快速進入老齡化時代,也成為中國經濟增速下行、進入經濟新常態的關鍵因素。如今,中國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隨之而來的,不僅有經濟前景方面的壓力,也蘊含著一系列商業機會。
《商界》雜志社 ·財經 ·7.3萬字
當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下一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何處?哪些行業、領域的增長可以預期?這是一個艱難時刻,也是關鍵時刻,這是一個思變時刻,也是希望時刻,冰與火并存,危機與機遇交織。透視中國經濟,既要看到外部環境的“變”,也要看到長期向好的“不變”,越是紛繁復雜,越要保持戰略定力。我們相信,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所積累的經濟實力和韌勁,有足夠能力應對風險與變化。
《商界》雜志社 ·財經 ·9.5萬字
確定性,是當今世界的“稀缺品”。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實力持續提升并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自身強大的同時也使全世界從中受益。在中國經濟總量已達百萬億元人民幣規模之際召開的中共二十大,除了為世界經濟注入“強心針”外,還為其打開了一扇眺望更美好未來的新窗。黨的二十大將高質量發展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期望走出一條能以盡可能小的投入換來盡可能多的產出,且能更好惠及全體民眾,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中共二十大報告為我們繪制的中國經濟藍圖,不僅向世界傳遞出了對于中國經濟的穩定預期。中國對高質量發展的探索,更將為全球解決可持續發展難題給出“中國答案”,作出中國貢獻。
《商界》雜志社 ·財經 ·7.5萬字
中國半導體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目前,中國廠商在通訊芯片、模擬芯片與OSD設計、成熟制程制造與封測環節產生較多的營收,而在前端設備和原材料市場處于起步階段。特別是在芯片設計環節,中國企業跑步前進,在存儲芯片、模擬芯片方面建立起一定的競爭力。如何突破封鎖,造一顆國產芯?
21世紀商業評論 ·財經 ·7.3萬字
給問題找到絕妙的解決方案,是一件令人非常有滿足感的事。隨著事業發展,你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復雜,你的決定也會造成越來越大的影響。考慮到這一點,迅速給出簡潔的答案不一定是最輕松或最合適的做法。進入解決問題的狀態之前,領導者可以退后一步,“你在解決正確的問題嗎?”在一項針對106名C級高管開展的研究中,他發現85%的參與者對自己所在組織“不擅長診斷問題”表示贊同。找錯問題會浪費時間和金錢。用“頭腦群集”取代傳統的頭腦風暴,可以擺脫陳舊的思維和現象,比如功能固著,即關注一件物品的常見用途而非物品本身及其他可能的用法。頭腦群集讓你發現其他形容自己目標的方式,由此想到實現目標的新途徑。
《哈佛商業評論》編輯部 ·財經 ·12萬字
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加速了產業結構以及全球貿易鏈的重構,跨境貿易獲得了井噴式增長。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12.5萬億元,較2019年的10.5萬億元同比增長19.04%。根據海關數據,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同比增長31.1%。跨境電商已逐漸成為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這一變化得益于中國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角色和歷史積淀。當跨境電商步入“供給為王”時代,中國制造的供應鏈優勢凸顯。
21世紀商業評論 ·財經 ·7.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