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清史論叢》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辦,是一本面向海內外的清史研究學術論文集刊,創辦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內外有廣泛影響,頗受學術界的重視,潛心研究、學風嚴謹、把握學術前沿是其重要特色。書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歷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學術史論的研究文章;既收錄有關清代傳統文化的博學鴻詞科研究,也收錄對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 ·學術 ·22.6萬字
樂府學是與詩經學、楚辭學、詞學、曲學并列的古代文學專門之學。《樂府學》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學會“樂府學會”主辦,研究對象遠涉先秦,近及當代,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文學、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在樂府文獻、禮樂制度、音樂形態、名家名作、樂府詩歌的制作與時代關系、海內外相關學術動態等方面都有研究。
吳相洲主編 ·文學 ·23.5萬字
《中國非營利評論》是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主辦的集刊,以中國非營利事業和社會組織為研究對象。本書是第26卷,以社會創新以及公共危機應對為主題,探討在合法性視角下如何總結社會力量積極、有序參與重大應急事件的經驗和教訓,如何通過公共故事來認知社會組織、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務力量的行動,反思其在我國社會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能力中的價值與角色。此外我國社會組織在當前社會情境下,與企業、政府合作中的開拓創新,本卷也做了梳理分析。
王名主編 ·學術 ·21.7萬字
本書系統地評論了吳音、馮劍華、馬青、何克儉等寧夏有影響的作家的作品,填補了寧夏文學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丁朝君 ·文學 ·22萬字
余太山、李錦繡先生主編的《歐亞學刊》是不定期、連續性的學術刊物。凡屬內陸歐亞歷史文化研究范疇的專題(或資料)研究論文,內容充實,有一定廣度、深度,均在收輯之列。每輯約30萬字左右,考古歷史彩圖20多張。本書為新5輯。匯集了內陸歐亞歐亞考古、歷史、文化、文獻研究的最大成果。本輯收入論文《哈密地區史前考古》、《新羅早期王族世系源流考論》、《札木合十三部考》、《RecordsConcerningtheHephthalitesinByzantineHistoricalWorks》、《﹤元史﹥卷三﹤憲宗紀﹥箋證之二》、《Nomadism,BarbarismandCivilization:EuropeanEighteenthCenturyApproachestoCentralAsianhistory》、《“安居耶尼”考》、《StubbornlyChinese?”ClothingStylesandtheQuestionofTangLoyalisminNinth-CenturyDunhuang》、《摩西和Rus-paNgo-snu:藏文西夏開國神話》、《CloisteroftheUzbekSufisinJerusalem》、《梵漢本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典詞語選釋》,兩篇書評《威廉?哈尼車赤﹤內亞與帝國空間政治:考古、移動性與文化接觸﹥》和《探微考幽,精益求精》。《歐亞學刊》有關研究不僅饒有學術興趣,而且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創造有利周邊環境的需要,因而亦具有重要的現實政治意義。
余太山 李錦繡 ·文學 ·22.5萬字
《徽學》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集刊,主要刊發海內外高水平徽學研究成果。本刊注重徽學研究的原創性成果,講求學術性、理論性、前沿性,開設“文獻與文書”“宗族與社會”“徽商與經濟”“學術與文化”“理論與綜述”“比較及其他”等專欄。本書為第十四輯,文章多數為與徽學研究有關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以及安徽省重點科研項目的階段性成果,可以說選輯了徽學研究方面具有較高水準的文章。
周曉光主編 ·學術 ·24.7萬字
本書為論文集,主要設有漢傳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三個欄目,其中漢傳佛教部分下設教史研究、義學研究、佛教與傳統文化。本期共收錄22篇文章,主要來源于全國從事佛教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碩博研究生以及佛學院的老師、研究生等,皆為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中國佛學》編委會 ·學術 ·25.7萬字
《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是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歷史研究雜志社編輯出版的集刊,主要刊發史學理論和史學史、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等方面的優秀學術成果。本輯為第2輯,收錄了6篇文章。
高翔主編 ·學術 ·24.7萬字
本書為袁行霈先生主編、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主辦之輯刊,每年兩卷,此為第46卷。本期共收錄相關領域論文13篇,涵蓋經學、歷史、文學、哲學等各領域。作者包括顧永新、郜同麟、張辭修、金溪等在各自領域頗有建樹的學者。
袁行霈主編 ·文學 ·33萬字
本集刊以學術研究為主,內容主要為域外漢籍中有關語言、文學、歷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及書評。本輯有日本漢籍研究、朝鮮—韓國漢籍研究、越南漢籍研究、域外古逸漢籍研究、漢籍交流研究五個專題。文章有《陳元赟的“批點式”及其在日本的詩歌評點初探》《經典文本與漢詩傳統:論禁體詩在朝鮮的流衍》《孫衣言、裴文祀筆談與〈雉舟酬唱集〉的文獻學考論》《〈大唐平百濟國碑銘〉版本與流傳考》《從古文書看漢籍在琉球的流傳與再生》等等。
金程宇 ·文學 ·39.5萬字
《遺產》是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從不同的學科視域出發,探討“遺產保護”“遺產指定”“遺產開發”等遺產研究熱點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構建“大交叉”“大融合”的文化遺產研究共識,所刊登研究成果內容涉及遺產理論、遺產政策、記憶遺產、工業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傳統工藝技術與傳統、遺產與現代化、遺產與東西文化交融等多個遺產研究領域,具有顯著的學科交叉性和研究前瞻性。
周永明主編 ·學術 ·25.1萬字
《中國佛學》是中國佛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佛學研究學術刊物,其宗旨是以展現中國佛學院為主,兼顧與佛教學術研究相關的專家學者最新研究成果,促進教內外學術交流。本刊以漢傳佛教教史、義理研究為主,同時也刊登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以及與佛教文化相關的研究綜述、動態等。
中國佛學院學報 《中國佛學》編委會 ·學術 ·20.3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先秦遺址、新石器時代墓葬、戰國楚墓、唐代墓葬和明清時期窯址的考古調查與發掘資料;對石器微痕、鈴的起源、商代中原地區中小型城邑、弓形器與鉆木取火、漢代枝燈、東晉墓出土銅銙帶、四川資中西巖五代毗沙門天王大像窟等方面的專題研究;對安徽蚌埠雙墩一號春秋墓白土功用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斯里蘭卡賈夫納阿萊皮蒂遺址2018年考古新發現;收錄對于賈湖遺址出土綠松石器微孔工藝的分析與實驗一文,以期促進相關研究。
朱巖石主編 ·學術 ·21.8萬字
【主打長篇】《木偶人生》(下)(美)T.J.克倫,莫名的襲擊者擄走了“爸爸”,還將男孩的家園付之一炬,男孩被迫與幾位小伙伴踏上迷茫的尋親之旅。誰曾想,剛踏上旅途,一行人便遭遇惡意,被一個神秘的“車夫”綁架來充作稀有的展覽品。不過,不小心透露了自己是人類的身份之后,“車夫”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倒轉,非但幫助他們躲避搜查,還告知他們,要想救回“爸爸”,需要去“電子夢之城”尋找一個叫作“藍仙女”的神秘存在。《默嬸兒和她的農務助手4200》【特多】R.S.A.加西亞,《逃離日之殤》(美)羅伯特·T.杰舍尼克,《鯨歌》【瑞士】弗洛里安·海勒,《沒有陽光的一年》(美)娜奧米·克雷澤,《算法,讓生活更美好》(美)娜奧米·克雷澤。
《科幻世界》雜志社 ·文學 ·20.6萬字
《聽·音·問·藝——寧夏大學首屆文學藝術獲獎論文集》收錄了出自2005年全國高校第一屆藝術科研論文評選至今,在國家教育部、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廳、文化廳組織的文學藝術獲獎論文59篇,按照文學、音樂、美術學科編輯為《文學篇》《音樂·舞蹈篇》《美術·設計篇》三個部分。
齊岳 何建國主編 ·文學 ·33.3萬字
正2014年是寧夏教育科學研究所成立30周年,在這30年的奮進前行中,轉眼匆匆,我們又走過了10年發展歷程。在這10年發展歷程中,我們與寧夏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相同步,也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發展良機,是歷史上發展最快時期,也是發展最好時期,為全區教育改革與科學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田繼忠 ·文學 ·31.1萬字
在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后,“諾貝爾獎”這個字眼才史無前例地與我們拉近了距離。我們第一次不用眺望,也無需仰望,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一本書讀懂諾貝爾獎》匯聚多年積累,精心打造,書中既有關于諾貝爾獎知識點的介紹,又有對于近十年諾貝爾文學獎、經濟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獲得者們的深度訪談。諾貝爾在遺囑中寫到,能夠獲得這一獎項的人是“為人類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在諾貝爾獎的歷史上,可不必追根溯源,僅截取距離我們最近的十幾年年,便可大致了解全貌。《一本書讀懂諾貝爾獎》是國內首次全面解析諾貝爾獎、第一次把其前世今生清晰展現給讀者的“不得不讀”之書。
南方周末 ·科普 ·20.3萬字
《怪哉》是一群充滿好奇、愛讀書的年輕人創辦的電子雜志,是中國第一套線上志怪讀物。本套裝集合了《怪哉》第一期至十二期,將以最詳盡最靠譜的形式、以科學端正的態度給讀者帶來古今中外發生過的奇怪事件:死人復活、民間傳說、外星飛船、湘西趕尸、巫毒、九頭蛇……等等所有奇怪的事件。我們不做“走近科學”,我們只是將最全面的信息告訴讀者。
往來社 ·文學 ·31.4萬字
《科幻世界(2022年10期)》:《誤入騎途》文/顧適,AI向人類的黑色致敬。《言靈》文/索何夫,暴虐殷商的背后隱秘。《鏡中異客》文/黃文琛,你像個雕像一樣站在窗邊,死盯著窗外的黑夜。《躍遷謎題》文/光乙,一個一百零八鍵位的個人終端,長臂猿不吃不喝不睡,在兩百萬年內編碼出科學計算器程序的概率是多少?《科幻世界(2022年11期)》:《伊娃的記憶游戲》文/楊健,記憶迷宮中,情感是否能夠編碼?《流沙》文/南陸,時間不會沖淡一切,只會走向毀滅。《科幻世界(2022年12期)》:《紀錄片:記憶》文/廖舒波,時光流逝,藝術永存。?《舊日之花》文/陳虹羽,愿你輕盈地走向下一個明日。《決斗在神經網絡》文/周宇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科幻世界》雜志社 ·文學 ·33.8萬字
《科幻世界(2022年7期)》:《殺死那只土撥鼠》文/付強,問:怎么保證飛機聽你的話?答:……劫機。《冬蟲夏草》文/悠,冬蟲已成夏草,飛蛾終是傀儡。《燒荒戰略》文/天平,如果有一天你再見到我,那不會是值得高興的事。《科幻世界(2022年8期)》,《蝴蝶歌》文/燕壘生,我的、奪取、生存、水、生命、數量……《雪中追憶》文/任青,讓田野充滿痛苦,是不可能的。《科幻世界(2022年9期)》,《血肉之錘》文/辛維木,騰飛吧,蒸汽巨龍!《無痛者》文/未末,唯有愛與痛不可辜負。《何以為家》文/齊然,鄉愁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我”雖從來沒見過地球一面,卻無法割舍這不曾經歷的過去;“我”雖從小長大在小犬野星長大,但始終無法真正融入到這里。
《科幻世界》雜志社 ·文學 ·3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