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疫情反復、經濟下行,不確定因素疊加,商業世界如同突然重新出題的考官,換了一套試卷甩在大家面前,驚慌應考的結果是大多數人不及格。然而,在大部分消費賽道一片哀鴻的情境下,我們仍然能看到一些細分行業和小眾領域出現逆勢增長的破局者。它們如同黑暗幽谷中振翅的蝴蝶,憑借著小而輕盈的身姿,穿越幽谷,逆勢而上,沖破層層霧霾,于晦暗處播灑下了片片暖陽。
《商界》雜志社 ·財經 ·8.2萬字
戰略一直是個非常“高大上”的管理詞匯,但按照傳統戰略制定法則做出的戰略,卻無法適應當今這個快速激變的時代。原因很簡單,傳統的戰略制定法則是基于市場穩定以及影響未來增長的主要因素容易預測這兩個基本前提下的,但現在世界變化實在太快了,沒有哪家企業或者哪位企業家能夠為未來的所有可能性做好規劃。戰略制定的法則需要與時俱進。針對這一現狀,貝恩公司的邁克爾·曼金斯和馬克·戈特弗雷德松撰寫了本期的封面文章《動蕩年代戰略制定新法》,該文主要以戴爾科技為事例,強調高管把戰略制定當作一個連續的過程,建立動態的計劃,讓高管能充分利用現有的應對不確定性的工具,實現更靈活的戰略和更敏捷的戰略制定方法。
《哈佛商業評論》編輯部 ·財經 ·13.9萬字
在本期雜志即將付梓之際,俄烏沖突仍在繼續,沖突的進程再次印證了一個道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面對數字化時代的商業競爭,企業需要問問自己:我們平時做了哪些努力?準備好應對數字化商戰了嗎?《商業評論》是由中國社科院主辦,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的管理刊物,創刊于2002年?!渡虡I評論》同時也是《MIT斯隆管理評論》(MITSloanManagementReview)的中國區獨家版權合作伙伴。創刊以來,《商業評論》秉承“理念引領,實踐落地”的定位,深耕中國優秀企業,開發本土管理案例,并持續引入國際最前沿的管理理念,深受讀者認可與喜愛。
《商業評論》編輯部 ·財經 ·13.9萬字
傳統觀點認為,賣東西就是錢物(服務)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這種交易模式的弊端也非常明顯:首先這多是一錘子買賣,買賣雙方并不絕對保持后續的交易關系,即使有也是非常脆弱的買賣關系。其次,這種交易方式極少能讓賣方獲得差異化優勢。有研究表明,僅有15%的賣家獲得。無疑長期穩定的客戶關系對于不確定時代的企業極為重要。但如何才能建立這種客戶關系呢?INSEAD的克里斯托夫·森教授就給出了他的答案,并撰寫了《與其銷售不如協作》一文。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1.8萬字
金融的本質是人性的博弈與合作,中國如果能在不斷地自我審視與新一輪開放中促進金融合作與發展,必將成為這場博弈的最終贏家。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3.1萬字
與廣義的金融科技(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不同,本期金融智能化強調的是中國的金融業一一這個高度依賴人類的見識、操作、信任的高人力資本行業—是如何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下,在中國上演的這個過程,既有全球的共同路徑,也有中國的獨特道路。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7萬字
收入和財富不平等是客觀事實,無法回避,但也不太容易得出非黑即白的結論。采取什么辦法進行控制和調整,理性而長期地為緩解世界不平等提供政策工具,已經是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回避的世界性難題。
近年來中國快速進入老齡化時代,也成為中國經濟增速下行、進入經濟新常態的關鍵因素。如今,中國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隨之而來的,不僅有經濟前景方面的壓力,也蘊含著一系列商業機會。
《商界》雜志社 ·財經 ·7.3萬字
如果說奧運會是4年一屆的競技大檢閱,在商業競技場上,則是時時都處于競賽之中。在本期,我們將介紹一個在新能源賽道反敗為勝的案例——蔚來公司。在案例點評中,知名商業模式和營銷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周宏騏深入分析了蔚來如何圍繞“用戶企業”的業務定位,對業務系統與交易系統進行創新設計,值得大家研讀?!渡虡I評論》是由中國社科院主辦,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的管理刊物,創刊于2002年。《商業評論》同時也是《MIT斯隆管理評論》的中國區獨家版權合作伙伴。
商業評論 ·財經 ·13.2萬字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前中國面臨的重要挑戰,將貫穿國家未來戰略轉型。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全球經濟趨勢,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金融創新方向。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3萬字
改革開放40年,已經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101.6萬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大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然而,伴隨著野蠻生長時代的過去,最近幾年一些被高速增長掩蓋的巨頭壟斷、產業結構不均衡、貧富差距懸殊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要保持住來之不易的成果,保持可持續的發展,任何國家和社會組織的貧富差距都不能過大,這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社會正義和道德問題。
《商界》雜志社 ·財經 ·8.4萬字
本作品聚焦“數字時代的數據安全”這一熱門話題,數據和信息安全不僅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而且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獨立、重要的保護對象已獲立法認可,信息安全建設的新篇章已然開啟。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6萬字
領導一家公司的要求和復雜性大到難以想象。CEO必須監督各職能和事業部日程,應對眾多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客戶、員工、董事會、媒體、政府和社區。但CEO并非機器人,也需要留出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健身,以及拓展和工作無關的興趣愛好。他們的時間總不夠用。領導者管理時間的方式反映出本質問題,日程表中的每個決定都可能提高或拉低CEO的認可度。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1.9萬字
本作品聚焦“碳中和”這一社會熱點話題。碳中和進程伴隨著機遇和挑戰:挑戰在于,碳中和勢必會形成對許多產業的沖擊,考驗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和防范能力;機遇在于,碳中和目標的達成需要大量投資,雖然過程多元復雜,但是目的還是為了實現綠色發展。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8萬字
《四庫學》系連續性出版物,每年兩輯,已經出版六輯。該書系第七輯,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四庫學研究、《四庫全書》的編撰與整理、四庫提要研究、四庫學之文化傳承研究,具體內容涉及四庫學研究現狀分析、“簡端詩”解讀、紀昀纂修《四庫全書》研究、四庫抄本介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春秋三傳評述、四庫提要宋人易類辨正、《四庫全書》申遺問題、《四庫全書》特質與四庫學學科體系、四庫學與基礎教育的關系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陳曉華主編 ·學術 ·14.6萬字
《日本文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主辦、日本學刊雜志社承辦的學術集刊,以“長周期日本”為研究對象,通過長時段、廣視域、深層次、跨學科研究,深刻透析日本,廣泛涵蓋社會、文化、思想、政治、經濟、外交及歷史、教育、文學等領域。本書為2019年第1輯,也是創刊號,設有“理論探討”、“社會史·文化史”、“政治史·外交史”、“經濟史”和“海外日本研究”五個欄目,收入九篇文章。
楊伯江主編 ·學術 ·18.7萬字
在過去兩年,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數據受到投資者和市場更為廣泛的關注。新冠疫情的肆虐與重大自然災害頻發、國際局勢的動蕩提醒企業,多元包容和氣候變化等社會性問題已經不是企業可以袖手旁觀的“別人的事情”。新冠疫情加大了社會對企業ESG表現的期待,另外一個深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管理議題就是人才與團隊。本期“聚光燈”是一組關于如何在疫情后重建員工團隊的文章。在《讓組織經受住未來考驗》一文中,作者指出疫情過后公司應升級員工團隊,更好地適應由機器處理瑣碎工作和重復任務的新環境。關于如何面向未來確定關鍵崗位,如何重新定義優秀人才等方面,文章提出6點建議。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3.3萬字
2018年麥肯錫一項涵蓋400多個高級使用場景的分析表明,人工智能(AI)在營銷領域最能發揮價值。在公司的所有職能中,營銷是最能受益于人工智能的。AI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力,首席營銷官必須了解當下可用的營銷AI應用類型,以及可能的演化方向,為將來充分發揮AI助力營銷潛力做好規劃。但是即使是最簡單的AI應用,具體運用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需要公司獲取合適的AI技能。AI終將改變營銷,但這個過程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營銷部門和為其提供支持的組織,特別是IT部門,必須長期投入精力,打造AI能力,設法應對一切可能的風險。營銷者需從今天開始制定戰略,利用AI目前的機能,并把握未來的可能性。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2.8萬字
本書是《醫療社會史研究》的第七輯,以“煤礦工人的身體與健康”為主題,探討英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采煤社區職業、環境與礦工健康的歷史,收錄的論文充分運用口述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結合檔案文獻資料,致力于跨學科的采礦、健康和身體史研究的跨國對話。書中收錄的論文源自英國思克萊德大學醫療社會史研究中心、口述史研究中心與上海大學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工作環境與身體:歷史學與比較視閾下的煤礦健康、疾病與傷殘”研討會。
張勇安主編 ·學術 ·18.5萬字
《鼓浪嶼研究》是鼓浪嶼國際研究中心于2015年創辦的學術集刊,專注于鼓浪嶼地方區域文化研究,其中探討鼓浪嶼歷史上與英國、德國、日本關系的論文獲得國際相關學術領域關注;鼓浪嶼華僑研究、女子研究及體育歷史文化遺產挖掘皆為突破性的研究。鼓浪嶼面積雖然只有1.78平方公里,但文化底蘊積淀深厚,名人史跡眾多,與中國近代歷史有七橫八縱的關聯,更是近代中外關系史的一座研究富礦。
何瑞福主編 ·學術 ·1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