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思維與刑法方法
《類型思維與刑法方法》以“規范—類型”為線索,將類型化的思考貫穿到刑法的整個體系之中。沿著“規范觀的確立—規范的形成—規范的適用”這條理論脈絡,《類型思維與刑法方法》非常自然地將類型思維的考察,與構成要件理論的成長、刑事立法中的規范形成、體系構建、技術選擇及刑事司法中的法律解釋、類推適用等問題連接起來,形成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展開。《類型思維與刑法方法》的主要特色與價值體現在:首先,對類型思維之基本特質的揭示。以往,法學界特別是刑法學界為熱衷的仍是概念式思維。這可從三段論的涵攝邏輯中窺得一斑。本研究較為系統、充分地揭示了類型思維之于概念思維的補充價值。其次,對類型思維在刑事立法論上的功能予以開拓性討論。以往,法學方法論(刑法學方法論)為注重的,乃是法的適用及其解釋。然而,刑法學絕非僅是司法裁判之學,立法方法論的缺席,使其理論構成呈現出“跛足”的狀態。《類型思維與刑法方法》認為,不僅要關注既存規范的意義闡釋,也要關注刑法規范的形成過程。特別是,這一過程蘊含的經驗、技巧與規律,完全可能成為推進方法論思考的重要契機。后,對類型思維在刑法適用上的價值予以了探索。這主要表現為類型思維與刑法解釋、類推及概括條款、不確定概念的適用之間的貫穿性思考。
·23.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