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早期現代英國法律思想的角度解讀《裘力斯·凱撒》、《威尼斯商人》、《一報還一報》和《李爾王》等莎士比亞戲劇,深入探究早期現代英國的法律思想與莎士比亞創作之間的關系,并借以反思西方人文和法律語境下的“正義”“德政”“法治”等基本問題在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反映,以及莎士比亞對于以上重大問題的深邃思想,以期為我國莎士比亞研究引介新的理論視角,使學界深入理解早期現代英國法律文化的獨特特征,反思西方人文和法律語境下的基本問題。
馮偉 ·法律史 ·18.2萬字
《法律史評論》是四川大學主辦的法律史學研究集刊。本期專欄和專論部分刊載鈴木秀光教授、翟家駿博士、海丹副教授三位學者關于清代法律史的研究,以及蔣鐵初教授的法文化研究和董志鵬博士的民國法研究;評論部分刊載劉舟祺博士宋代司法的研究論文、張洪陽博士和艾晶副教授清末女性犯罪的統計分析以及李曉婧副教授的法學教育史研究;人物部分刊載柴松霞副教授對沈家本的研究;史料部分刊載楊暉博士對民國榮縣臨時參議會會議記錄的檔案選校。
劉昕杰 里贊 ·法律史 ·15.1萬字
從古羅馬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到今天的法律至上成為共識,2500多年的人類正義史中前進的每一步都十分艱難。正是這15個審判案例讓法律不斷趨于規范與完善,是他們改變了世界:看蘇格拉底審判,我們反思陪審團制度的合理性,思考對與錯是根據個人的理性來判斷,還是根據多數人的意見來判斷;看塞勒姆審判,我們能更加清楚“無罪推定、疑罪從無”原則的價值所在;看德雷福斯審判,我們對“遲到的正義是否是正義”這一問題作出判斷;看潘克赫斯特審判,我們回溯推進程序正義的掙扎與必要;看米蘭達審判,我們理解推動保護嫌疑人權利的必要性,為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增加一道保險……雖然荊棘遍布,十分艱辛,但人類對公平正義探索與前進卻從未停止。翻開本書,從古希臘到20世紀,看人類追求公平正義的艱難歷程!
(韓)樸炯南 ·法律史 ·17.3萬字
“起源是所有事物重要的部分。”《律師職業的起源》運用豐富的一手文獻,從法律、歷史與社會的多元視角探索律師職業的起源,梳理了從古希臘雅典城邦的演說家到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法庭演說家直至羅馬帝國晚期律師職業正式形成的整個歷史過程。追根溯源地考察律師職業的產生和發展,能夠幫助我們辨析出律師在何時作為一門獨立的職業、以何種形象出現在了法律史里,進而理解律師職業在歷史發展的法律影像中究竟扮演了何等重要的角色。律師職業是法律訴訟程序不斷發展和權利辯護逐漸專業化的產物。律師職業的形成,離不開法律技術、司法訴訟、法學教育等關鍵因素在構建法律秩序時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更離不開國家、社會和民眾的認可與尊重。他們是善良與公正技藝的歷史傳人,也是維護法律辯護權利的一線戰士。
黃美玲 ·法律史 ·13.3萬字
本書從“領事裁判權”和“治外法權”兩個概念出發,對核心概念做了語言學的書證探源和語義學的歷史流變考察,將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問題作為一個因國際雙邊或多邊條約而出現的法律問題進行探討,將其納入法律框架內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和研究,運用歷史考據法和比較研究法,分析其在晚清中國法律變革中所起的作用和影響。
高漢成等 ·法律史 ·15.8萬字
晚清以來,近代中國受歐風美雨的影響,廢除了傳統的中央三法司與地方行政長官兼理司法制度,建立現代的司法制度。經歷約半個世紀的發展,民國在司法體制建設方面亦取得一定成績,通過制度選擇與制度創新,在有的領域甚至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誠如克羅齊所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表面上看,1949年之后中國大陸的司法體制與近代中國相較已改弦易張,新舊體制涇渭分明;但實際上今天司法改革所面臨的問題亦為民國司法的核心問題,例如獨立的行政審判機關、最高司法機關抽象的規范解釋權、司法行政權的特殊安排等等。書稿目錄:第一章民初選舉訴訟中的法官造法;第二章平政院裁判與近代中國文官保障制度的司法實踐;第三章公務員懲戒的司法化及其界限:公務員懲戒委員會體制研究;第四章民國司法院:近代最高司法機關的新范式;第五章近代中國審級制度的變遷:理念與現實;第六章代小結:從三法司到司法院——中國司法傳統的斷裂與延續。
聶鑫 ·法律史 ·10.9萬字
《大清律例》系我國古代法典之最后形態及典型代表,深蘊我國傳統法制之經驗,凝結數千年綿延不竭之文化,具有極大的學術價值及現實意義。本卷集結海內外研究《大清律例》的數十位一流學者,對《大清律例》項下的數個重要論題進行探究,分《戶婚》《斷獄》《條例》《刑罰》《文獻》篇。《戶婚》篇,內容涵蓋商業習慣、契約規則與婚姻制度;《斷獄》篇,探討刑訊、定罪、量刑以及涉外司法等程序性問題;《條例》篇,包括“從蘇祿國貢使案看清代中期化外人司法模式”和“清代‘二罪俱發以重論’律例發微”二篇文章。《刑罰》篇,既有對律典重刑化變遷的闡釋,又有對具體刑罰種類如流刑、赦免與死刑的考論;《文獻》篇,透過現存的清代檔案,能夠具體勾勒出纂修《大清律例》的實際進程與諸多細節。
蘇亦工 謝晶 ·法律史 ·18.4萬字
本書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廣角式的人類法律文明大舞臺——20多個國家的思想家、法官、官員以及普通公民,正通過160多則經典故事、事例和判決,扮演著悲喜劇中的角色,從正反兩方面認真講述這樣的道理:自由和平等是法治的兩大目標,所以立法者須尊重人性,司法者要秉持良心,守法者應依循理性。輕松的語言,恰當的例證和精選的圖片,會讓您看著、樂著、嘆著并想著。
史彤彪 ·法律史 ·1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