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訴內和訴外兩個角度構造環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護體系,使環境犯罪被害人能夠依法享有并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獲得應有的補償。立足于構建廣義的環境犯罪被害人救濟制度,對相關理論基礎進行必要闡述,借鑒國際經驗,結合相關調研結果,設計適應我國國情的環境犯罪被害人救濟制度,通過挖掘環境犯罪被害人被害預防和救濟措施,彌補保護環境犯罪被害人過程中的不足。書中還探討了環境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的構建,對環境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救濟立法進行了探索。
鄭志 ·法律法規 ·16.2萬字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無法被例行化的糾紛解決機制所消化和解決,最終“溢出”糾紛解決機制之外演變成刑事案件的糾紛。書中對15起以農村女性為犯罪主體的“民轉刑”案件進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通過對這些特殊案件的回溯,將案件之前的糾紛放置到生活世界中,探討糾紛因何而起、為何激化。通過瑣碎的生活細節洞察農村女犯人們的生活邏輯,試圖了解她們是如何看待問題、理解糾紛的,感受她們在糾紛的生成和發展過程中的經歷和抗爭。
張曉紅 ·司法案例 ·15.9萬字
當前,中國與非洲正在通過產能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從而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國際合作,法律先行”,中非產能合作離不開法律保障體系建設。為此,本書主要從國際法視角出發,圍繞法律外交、條約保護、風險防控、領事保護和爭議解決五個領域,構建了一個比較系統的中非產能合作法律保障體系。本書著重分析上述五個領域法律保障機制建設的基本現狀與主要問題,并從中非互利共贏共建命運共同體的長遠利益出發,提出了相應的完善建議。
吳卡 田峰 ·國際法 ·19.5萬字
北京建設國際交往中心不僅需要向世界一流城市硬件設施標準看齊,更需要重視保障國際化都市良好、有序運行的法治環境。同其他國際化大都市相比,近年來北京的法治建設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本書從總報告與分報告兩個部分,對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進一步完善北京涉外法治建設提出了八大方面17條建議,以期為將北京建設成世界文明之都、法治之都,樹立良好形象貢獻微薄之力。
董濤主編 ·理論法學 ·9.8萬字
本書在中央對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建設的大背景下,以微觀主體為切入點,將北京市西城法院作為研究對象,從全面改革、審判功能、黨建和專業化隊伍建設等方面分類對其進行全面介紹與分析,并建立組織力評價指標體系,對其進行了較全面的量化評估。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編著 ·司法制度 ·15.7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2017年中國在國際法治的各個重要領域所表明的理念、堅持的原則和立場,以及采取的具體行動。全書分為綜述和專題兩大部分,內容主要集中于中國2017年在國家間關系法治、國際經濟關系法治、國際民商事關系法治以及國際法海外傳播領域參與的制度創建以及實踐活動。
馮潔菡 肖永平主編 ·國際法 ·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