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高坪年鑒》是南充市高坪區人民政府主管,高坪區地志辦主辦的大型年刊和地方資料工具書,逐年編輯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編輯出版《高坪年鑒(2016)》旨在全面、系統、翔實地記載和反映2015年度高坪區各行各業、各個方面的新情況、新成就,為國內外人士認識高坪、建設高坪服務;為各級領導機關、研究機關、企事業單位制定政策、進行科學研究提供重要依據,同時也為今后編修《高坪區志》提供可靠的資料。
南充市高坪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百科全書 ·42.2萬字
《十三經錦言錄》是《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經典的名句匯編,全書選錄經典原文兩千余條,每部經典都有題解,每條選文都有譯文,必要時還有注釋,末附《主題分類索引》,是此前出版的《諸子錦言錄》的姊妹篇。本書“十三經”按照《十三經注疏》排序,原文以“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簡稱“三全”)叢書中的“十三經”為底本,準確可靠;注釋翻譯根據三全本中的注譯內容修訂而成,精當可信。為方便讀者查找相關主題內容的選文,我們編制了《主題分類索引》,根據選文內容將其分到四十多個主題之下,括注出處,標明頁碼。全書一冊,厚重有內涵,內文版式舒朗,封面典雅大氣,堪稱是一部好看、好懂、好查的十三經名言讀本,可以幫助讀者快速準確地汲取“十三經”的思想精華,學習運用其中治國理政、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等方面的智慧。
鐘基編著 ·漢語 ·30.1萬字
本書分為文獻編與經學思想編兩部分。文獻編部分除一篇撰寫目的在重新檢討《四庫總目》殿本與浙本的關系之外,其余各篇均在探討現存于世的各種提要與《四庫總目》稿本的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試圖藉此建立各種提要的先后順序與《四庫總目》稿本的年代系譜,為未來進一步比較各階段稿本的異同預作張本。經學思想編部分則以探討《四庫總目》定本的經學觀為主要目的,藉以了解此書在“漢宋對峙”的核心觀念下,如何闡釋各種經書討論的主要問題。
夏長樸 ·漢語 ·33.4萬字
《經學通論》是清代經學大師皮錫瑞的代表作。皮氏嫻于漢、宋家法,故舉凡古、今宗派,以至清代諸家,皆能考其流別,辨其得失;由是條析眾說,斷以己意,廓清舊惑,總成新書。是書依《易》《書》《詩》《禮》《春秋》次序,分為五卷,首尾共三十章,各于章首標明論旨,其下徵引論說,體例與閻若璩《尚書疏證》頗為相似;原為經學課本,故言簡意賅,明白曉暢,其于今日初治經者,是一極有價值之入門讀物。皮氏著述宏富,而此書以其精深簡達,卓然特立,與《經學歷史》并為雙璧,久為學林稱道,出版價值甚高,市場潛力尤可期待。本書曾由湖南思賢書局于光緒丁未年刊刻,先后收入《師伏堂叢書》《皮氏八種》。此次整理,以思賢書局初刻本為底本,參校中華書局校正重印本。凡初刻本中的文字錯誤,均據相關資料加以改正,并作說明。原書卷首無目錄,茲與正文對檢,新編目錄,系以數字,用便檢索。
(清)皮錫瑞著 吳仰湘點校 ·漢語 ·30.5萬字
本書匯集了作者探討當代國學價值的若干篇文章,作者認為:國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它沉淀于歷史的長河,而又升華于現代社會,既是延續傳統的紐帶,又是開創未來的階梯,它固然是指依存于經典之內的知識及其體系,更是蘊涵著為人處世,齊家治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重振國學,對于推動整個文化發展,復興中華民族文化,都具有至關重要意義。
紀寶成 ·漢語 ·27.2萬字
本輯主題“經學與建國”,旨在回顧一個問題:晚清民初,面對中國從帝國轉向民族國家的局面,康有為、章太炎等人如何憑借經義,提出他們的建國理念。重溫晚清民初經師大儒的建國理念,并非認為他們提供了現成的答案與靈驗的藥方,而是因為他們開啟了一系列的問題,并且,這些問題在百年后的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意義。
干春松 陳壁生 ·漢語 ·20.4萬字
經學作為中國傳統學術的主體,在中國傳統學術思想的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傳統經學,有一套獨具特色的知識體系,這套知識體系蘊含著古圣先賢對宇宙、社會、人生的特殊體驗,反映了他們的價值追求和生命智慧。本書即是部分當代學者對上述問題深入探討的成果。
楊慶中 ·漢語 ·27.3萬字
1982年出版的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是迄今為止規模較大的一部古典戲曲總目,匯集戲曲4750余種,極具參考價值。由于條件所限,該書也存在一些疏漏之處。本書在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基礎上,對“莊目”進行了全面訂訛、增補。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莊目”已收曲目辨正130種、已收曲家辨正133人;下編為“莊目”未收曲目增補250種、未收曲家增補35人。本書將對“莊目”乃至古代戲曲文獻的研究起到助推作用。
趙興勤 ·漢語 ·27.8萬字
本書系統討論了中國傳統學術所涉及的主要領域,具體分析了經學、史學、子學、文學、佛教、道教、藝術、版本、目錄、校勘、文字、音韻、訓詁、書法、繪畫、音樂、天文、歷法、地理等學問的主要特點、基本內容及研讀方法,意在引導讀者對國學的形成、發展、特點有全面的了解。全書體系嚴謹,脈絡清晰,風格淺近,語言生動,是當帶有通論性質的國學基本讀物,也可作為從事文史哲學術研究的入門教材。這次修訂,內容更加精簡,修正了部分說法,刪去一版中較為次要的內容,部分章節完全重寫。
曹勝高 ·漢語 ·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