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幸福感為愿景,探討重工業情境下的工作體驗設計策略,將組織管理學的工作體驗研究、積極心理學的幸福感研究與體驗設計方法相交叉,提出重工業情境下的工作體驗設計目標構建與轉譯策略。并且結合35例國際體驗設計項目,聚焦幸福感愿景在工業情境中的映射,探索如何以工作幸福感為驅動,挖掘包括專業工具、社交平臺、服務觸點在內的新的設計機會點。本書適合于普通高校產品設計專業及其他藝術設計專業師生學習參考,也適合于相關從業者閱讀參考。
陸一晨 ·一般工業 ·11.2萬字
本書講解了尼康Z6Ⅱ/Z7Ⅱ微單相機強大的菜單、曝光功能及在各類題材中的實拍技巧等。按本書講解的順序,讀者可以先學習相機結構、菜單,接著學習曝光功能、器材使用等方面的知識,最后學習視頻拍攝技法及各類題材拍攝技巧,即可迅速上手尼康Z6Ⅱ/Z7Ⅱ微單相機。隨著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使用微單相機錄視頻、做直播,因此本書專門通過4章內容來講解拍攝短視頻需要的器材、鏡頭運用方式、使用尼康Z6Ⅱ/Z7Ⅱ微單相機拍攝視頻的基本操作與菜單設置,讀者學習這些內容后即可拍攝出符合各平臺要求的視頻。本書不僅適合使用尼康Z6Ⅱ/Z7Ⅱ微單相機的攝影愛好者自學,也可以作為開設了攝影、攝像相關專業的大中專院校的教材使用。
雷波編著 ·一般工業 ·8.4萬字
本書以設計多元化發展趨勢為背景,從創意、版式、結構、工藝等角度對包裝設計進行解構,并結合前沿設計理念、經典案例,從定義、功能、分類等概念入手,詳細介紹包裝設計的流程方法、設計原則、創意原則、容器結構、印刷工藝等內容,涵蓋了包裝設計各要素,提出技術、材料、審美等多重因素融合共同構建現代包裝設計的觀點。本書除了對包裝視覺信息設計進行了詳細介紹外,還對包裝的創意構思、容器結構、印刷工藝、制作材料等相關內容進行了案例剖析,突破了以往刻板的概念性闡述的形式,形成對包裝設計立體的、多元的全新認識。本書可供大專院校藝術設計、視覺傳達等相關設計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相關設計機構、設計師學習參考。
馬賑轅主編 ·一般工業 ·5.4萬字
本書共分為4章,詳細介紹了跨界包裝的起源和發展、原則和規范、方法與實踐以及跨界包裝應用等內容,結合大量的前沿案例進行深度研究,強調藝術與科技、理論與實踐、技術與美學相結合的設計觀,培養學習者發現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和與時俱進的踐行意識。本書在包裝設計的講解角度與實踐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對國內外包裝設計領域最新發展案例進行整合和解讀,可以為包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平面設計師、廣告設計師提供參考,為我國包裝設計專業的教育和發展產生積極的現實意義。
張穎慧編著 ·一般工業 ·1.9萬字
本書從歷史、基礎知識、架構、部署、標準、安全、應用等維度,較為全面地介紹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的內涵、發展與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已經被更多的科研人員和普通民眾熟知,被更多的企業接受,該體系在全方面提升企業和產業效能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終將成為企業的核心基礎設施及數字工業時代的關鍵引擎之一,同時意味著這一體系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本書可以作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入門讀物和相關開發人員的參考書。
謝家貴 李志平 朱潤凱 柴森春編著 ·一般工業 ·9萬字
空間信息論是研究信息獲取一般規律的理論體系。本書系統地論述空間信息論的基本理論,內容包括:香農信息論基礎;空間信息論的基本框架;單目標探測的距離信息和散射信息;多目標探測的距離信息和散射信息;傳感器陣列的方向信息和散射信息;相控陣雷達的距離——方向信息和散射信息;目標檢測的信息理論;雷達通信一體化的信息論建模及優化。本書的核心內容是探測信息的概念和雷達定理,還論述了空間信息論和雷達信號處理及通信理論的關系,對實際雷達系統設計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書概念清晰,結構嚴謹,內容屬于國際前沿基礎研究領域,可作為高等學校信息工程、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專業本科生、研究生課程教材,也可供雷達、通信、聲學、光學和計算機等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及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徐大專 張小飛 ·一般工業 ·12.7萬字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速凍水產、肉類食品的消費快速發展,對冷鏈物流的要求進一步日益提高,冷凍企業的速凍機數量也隨之大幅增加。而氨制冷系統的工作溫度越來越低,并且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系統普遍帶有熱氨融霜系統。但氨制冷系統的設計要求、材料選擇、操作要求卻并沒有相應提高,且系統主要失效模式由原來的泄漏、閥門破裂轉變為低溫脆性斷裂;同時,液錘導致低溫脆斷事故頻發。本書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督促涉氨制冷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整改加強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而編寫。內容包括:涉氨制冷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氨的基礎知識、氨的儲運充裝及其安全、氨制冷裝置及基本原理、氨制冷工藝流程及其參數、氨制冷系統的安裝改造驗收、氨制冷系統的運行和維護保養、氨制冷系統事故教訓及應急預案要點、氨制冷系統的檢驗重點、單凍機安全控制要點共10章。
許林滔 盛丕根主編 葉未名 金仲平主審 ·一般工業 ·10.2萬字
本書是用戶研究領域的標準性著作,它能幫助讀者構建完整的用戶研究方法體系,并用該體系其打造卓越的產品和服務。本書是作者在中興、騰訊、OPPO、唯品會等企業10余年產品設計和用戶研究的經驗總結,系統總結和闡述用戶研究的流程、方法、工具,用戶研究在產品研發全流程中的應用,以及用戶研究經驗的總結和沉淀。全書共10章,主要分為三篇。第1篇(第1~5章)主要介紹用戶研究的基礎知識,以及用戶研究的流程、方法與工具。幫助讀者建立對用戶研究建立基本認知,掌握數據收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用戶研究工具的使用。第二篇(第6~8章)主要從業務實踐的角度講解用戶研究的流程、方法和工具在產品研發全流程中的具體應用,手把手指導讀者如何通過好的用戶研究來打造卓越的產品和服務。第三篇(第9~10章)首先總結了如何將用戶研究的結果沉淀下來并賦能業務,然后分享了作者自從事用戶研究以來遇到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希望能幫助讀者在某些問題上少走彎路。不管是用戶研究領域的學生,還是有經驗的職場從業者;不管是產品經理、產品策劃、運營經理、設計師,還是類似于人力資源等各種需要與用戶打交道的崗位,本書都能幫助你更懂你的用戶,從而打造出用戶需要的產品。
劉華孝 ·一般工業 ·16.8萬字
在數字孿生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促進下,為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設計提供更多的思路,以碳中和為目標的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優化設計是以數據、信息、知識匯聚為核心,以實現碳中和需求為導向,匯聚、組織、融合、協同多類數據資源、信息技術,為制造企業產品生產提供的一種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優化設計方法,是推動產業科技進步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基礎條件。本書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在分析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設計現狀、要素構成、設計核心,以及現狀與面臨的挑戰的基礎上,沿著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的設計、生產、運輸、使用、回收這條生命周期主線,從框架到模型,到關鍵核心問題和體系架構的解決思路、方法、算法和實現技術逐步深入。首先,從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設計的內涵、現狀與挑戰,以及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設計服務碳中和的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優化的迫切需求,分析了服務碳中和的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設計的難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服務碳中和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設計的組織框架和模型,重點研究了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設計因子提取與量化的關鍵技術體系。然后,給出了工業生產過程性產品優化設計步驟、方法及關鍵實現技術,基于協同理論重點研究了機械加工過程性產品系統構建;最后,以服務碳中和的車削、銑削、鉆削過程性產品設計需求為背景,給出了過程性產品設計分析、過程性產品設計建模、過程性產品設計信息技術融合,以及服務開發實現過程。
肖永茂 ·一般工業 ·18.5萬字
本書圍繞綠色設計為行業和企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闡述了綠色設計的概念,梳理了其發展歷程及現狀;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產品設計體系,詳細介紹了電子電器產品的綠色設計研究。本書提供了一套實用的綠色產品設計流程,從目標設定、方法識別到產品評價,通過這一系列的步驟可以幫助工程師開發設計出符合綠色設計原則的產品。本書內容全面、新穎,在力求保持綠色設計技術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更注重介紹一些實用、先進、相對成熟的工程實踐案例。全書分為背景、綠色設計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產品綠色設計及在電子電器行業中的應用、電子電器產品綠色設計流程、電子電器產品綠色設計案例和電子電器產品綠色設計系統平臺共六章內容。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工程、工業工程、環境工程、管理工程等專業,以及制造相關專業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產品設計人員、工程技術開發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劉果果 李婕等編著 ·一般工業 ·7.7萬字
雙凸極電機具有結構簡單、調速范圍寬、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優點,是一種極具市場競爭力的驅動電機。但因其特有的雙凸極結構以及脈沖式繞組供電方式導致電機運行時會產生較大的轉矩脈動,這也是擴大此類電機應用領域的主要障礙。本書分別從雙凸極的新結構設計、理論分析、多參數本體算法優化以及控制策略等方面入手,系統地提出抑制電機轉矩脈動的方案,獲取一些有價值的創新和結論。希望本書在雙凸極電機新型拓撲、基礎理論以及抑制轉矩脈動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為電機領域相關技術人員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加深對雙凸極電機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希望能進一步挖掘雙凸極電機的優勢與應用潛力,為新能源汽車、船舶推進等電機驅動系統發展提供新的選擇與參考。
劉愛民 婁家川 張紅奎 ·一般工業 ·14.4萬字
CATIA本書以服務零基礎讀者為宗旨,用實例引導讀者學習,深入淺出地介紹了CATIAP3V5-6R2020的相關知識和應用方法。全書共12章。第1章介紹CATIAV5-6R2020的基礎知識;第2章介紹創建草圖截面;第3章和第4章分別介紹創建實體特征和編輯實體特征;第5章和第6章分別介紹創建線框與曲面以及編輯線框與曲面特征;第7章和第8章分別介紹創建自由曲面特征和編輯與分析自由樣式特征;第9章介紹裝配應用;第10章介紹創建工程圖;第11章和第12章介紹凳子及電話的設計實例。本書不僅適合CATIAP3V5-6R2020的初、中級用戶學習,而且可以作為各類院校相關專業學生和輔助設計培訓班學員的教材或輔導用書。
施永昌 沈策編著 ·一般工業 ·10.9萬字
《鋼桶包裝用戶手冊》從鋼桶用戶的選購和使用實際出發,深入淺出,大量運用圖表等簡單的方法向用戶說明了鋼桶的基本知識、選購指南、使用和維護方法。本書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了鋼桶的特點、分類和用途,以及鋼桶的結構和參數,使用戶對鋼桶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第二部分闡述了鋼桶的科學選購方法,幫助用戶正確、合理地選購鋼桶,并提出符合實際的質量要求,進而對鋼桶產品的跟蹤和驗收進行了較為詳細地說明。重點指出質量驗收辦法和依據,并說明了合同爭議及解決方法;第三部分主要說明了鋼桶的運輸、儲存、使用和維護方法,指導用戶正確地使用鋼桶,并結合實例分析指出了鋼桶產品質量事故的認可和處理方法。
楊文亮 辛巧娟 ·一般工業 ·4.4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LTE系統的處理機制,讓讀者能透視LTE系統的運作。本書是LTE進階學習的起步之作,第2版特地補充了《LTE深造指南》相關內容,方便LTE深造者進階學習。
孫宇彤編著 ·一般工業 ·10萬字
資深芯片驗證專家劉斌(路桑)圍繞目前芯片功能驗證的主流方法—動態仿真面臨的日常問題展開分析和討論。根據驗證工程師在仿真工作中容易遇到的技術疑難點,本書內容在邏輯上分為SystemVerilog疑難點、UVM疑難點和Testbench疑難點三部分。作者精心收集了上百個問題,給出翔實的參考用例,指導讀者解決實際問題。在這本實踐性很強的書中,作者期望能夠將作者與諸多工程師基于常見問題的交流進行總結,以易讀易用的組織結構呈現給讀者,目的是幫助芯片驗證工程師更有效地處理技術疑難點,加快芯片驗證的調試過程。本書面向在崗的芯片驗證工程師,可作為日常桌邊工作手冊翻閱,也可用于工作之余查漏補缺以提高自身技術能力。
劉斌 ·一般工業 ·5.7萬字
知識圖譜是大數據治理與應用研究前沿,也是驅動語義檢索、智能問答、智能推薦、知識關聯發現等知識服務的基石。本書系統梳理了知識圖譜構建涉及的關鍵技術及典型知識服務案例,提出面向科技文獻資源和專題知識的科研知識圖譜構建方案及以此為基礎支撐的科研綜述知識應用實踐,是知識圖譜在情報學或圖書館學領域交叉集成應用的研究成果。本書適合圖書情報、管理科學與工程等相關領域的知識組織與智能知識服務研究人員閱讀,也可為通用學術知識圖譜工程化實施專業人員提供參考。
李嬌等 ·一般工業 ·8.2萬字
本書主要圍繞物理光學的內容,介紹使用MATLAB科學計算軟件進行光的傳播、干涉、衍射和傅里葉光學等內容的仿真。本書共分為7章。第1章和第2章介紹MATLAB軟件的基礎知識;第3章介紹光的電磁理論基礎與仿真;第4章介紹MATLAB在光的干涉理論中的應用,包含多個干涉模型的仿真演示;第5章介紹MATLAB在光的衍射理論中的應用,包含多個衍射模型的仿真演示;第6章介紹MATLAB在光的偏振理論中的應用;第7章介紹MATLAB在傅里葉光學中的應用。
屈玉福等 ·一般工業 ·5.1萬字
光波導放大器和激光器是作者在硅基光電子學中最重要方向之一硅基光源數十年教學科研成果的總結。本書包括緒論、摻鉺材料體系的光發射理論與建模、摻鉺材料制備與發光特性優化、硅基集成摻鉺光波導放大器、硅基集成摻鉺光波導激光器、硅基摻鉺材料—半導體異質集成光源、高增益單晶鉺硅酸鹽化合物納米線光源,共7章內容。
王興軍等 ·一般工業 ·10.4萬字
本書為了解決科技資源服務實體產業過程中資源的按需搜索、分析、匹配、評價和優化問題,在分析分布式科技資源的特點、體系架構及產業需求的基礎上,沿著科技資源服務模式、科技資源分布式匯聚與融合、匹配推理、評價與優化到科技資源服務構件開發這條主線,從模式到模型,到關鍵核心問題和體系架構的解決思路、方法、算法和實現技術逐步深入。從需求到模式,到體系架構,到解決關鍵核心問題的思路、方法和實現技術,幫助用戶掌握企業智能化轉型的方法和工具,同時也為企業科技資源調配決策服務提供思路和方法。圖書編寫過程中結合了大量原理、物理框架和實現技術圖和算法程序來充分講解科技資源服務實現過程。
廖偉智等 ·一般工業 ·12.4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產品設計過程中材料工藝的重要性及相關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展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創新設計。本書廣泛吸收了國內外先進技術成果,重點反映當前材料工藝的發展動態,特別注重造型材料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正確應用,突出材料與工藝方法的重要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正確利用相關材料和工藝實現產品創新設計的能力。本教材由東北林業大學多位教師共同編寫,可作為高等院校工業設計、藝術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郭秀榮 杜丹豐主編 ·一般工業 ·0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