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融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從航天教育縱觀、來自太空的教育、小科學家的太空實驗、培養未來的航天工程師、中國學生的太空實驗、與航天員交流等多個角度介紹了國內外學生參與太空探索活動的情況,內容豐富、素材新穎、圖文并茂、可讀性強。希望通過此書進一步激發廣大中小學生對宇宙空間的向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本書適合中小學生、大學生、研究生、教師和對航天感興趣的人閱讀參考。
沈羨云 ·航/航天 ·16.6萬字
本書詳細講解了運載火箭彈道的基本原理及彈道設計方法,逐步引導讀者熟悉制導和姿態控制技術,著重論述了攝動制導、顯式制導、組合制導等理論知識,在介紹了運載火箭動態特性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對運載火箭飛行器縱(側)向動態特性進行了深入分析。本書堅持“需求牽引,緊盯主題,循序漸進,層次分明”的編寫原則,旨在深入分析運載火箭這一復雜運動系統的特殊矛盾,建立描述其運動的微分方程,揭示運載火箭運動的客觀規律,并應用這些規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本書可以作為高校航天、導航與制導、兵器測試與發射專業方向高年級本科及碩士教材,也可作為航天、導航與制導、總體等方向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趙文策 高家智主編 ·航/航天 ·15.9萬字
“大飛機究竟是怎么飛的?”這是每個人都會問起的,也是《沖上云霄:大型噴氣機的飛行》全面解答的問題。作者是擁有超過30年飛行經驗的英國航空機長,具備深厚的飛行理論基礎和豐富的飛行經驗。作者以波音777為藍本,把僵硬枯燥的飛行原理轉變成了易懂有趣的飛行現象,把航空發展的歷史不露聲色地融入到許多內容之中,帶你認識飛機與飛行的方方面面:飛機構造、飛行原理、飛行程序、飛行導航系統、空中交通管制、飛行機組職責,等等。同時,請你坐上機長之位,親歷一段從倫敦到波士頓飛越大西洋的實際飛行。文筆細膩流暢,深入淺出。自首次出版以來,本書已經再版了三次。作者盡可能回答更多的問題,提供更多與飛行員的訓練、知識與技能相關的信息,為讀者提供飛機內在的數據,讓本書讀起來生動有趣,且有教益。本書內容介于科普讀物和專業書籍之間,配有大量插圖和照片,非常適合那些向往航空、熱愛航空,尤其是對大型民用飛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對航空、飛行業內人士,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英)斯坦利·斯圖爾特 約翰·愛德華茲 ·航/航天 ·15.6萬字
本書介紹飛秒激光、光學頻率梳精密測距技術的基本原理與前沿進展。全書共11章。主要內容包括:長度測量的基礎知識與激光絕對測距技術、飛秒激光脈沖與光學頻率梳原理、飛秒激光脈沖飛行時間絕對距離測量、飛秒激光頻率梳合成波長絕對測距技術、雙光梳絕對距離測量、飛秒激光調頻連續波激光雷達、飛秒激光頻率梳光譜成像方法、飛秒激光精密位移測量方法、空氣測量環境中的折射率修正技術、應用于飛秒激光絕對測距的新的距離解算算法、飛秒激光任意長度絕對距離測量的應用。
宋有建編著 ·航/航天 ·15.5萬字
本書從對20世紀70年代末開發的計劃和系統的概述開始,追溯了美國太空核動力系統的開發和使用,包括為開發而設計的任務和計劃。
美國能源部組編 ·航/航天 ·15.2萬字
本書共11章,其中第1章介紹了無人機行業應用和二次開發的基本知識;第2~3章介紹了MobileSDK應用程序開發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和基礎代碼的編寫;第4~5章以飛行控制器為中心,介紹了鍵值管理器和地圖顯示無人機位置等重要內容;第6~8章以云臺相機為中心,介紹了實時圖傳、云臺和相機動作、相機存儲的獲取方法等內容;第9章介紹了行業應用中重要的行業負載;第10章介紹了航點飛行任務和時間線任務等無人機智能飛行任務;第11章介紹了UXSDK的基本使用方法。作者在使用MobileSDK時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些經驗均以“小提示”的形式為讀者提供在使用MobileSDK的建議和注意事項中。
董昱 ·航/航天 ·14.7萬字
本書精心選取了自問世以來300余款經典型號的飛機,涵蓋了通用航空飛機、商業航空飛機、軍用直升機、固定翼作戰飛機、作戰支援飛機等多個類別,著重介紹了每款飛機的研發歷史、使用性能、機型特點。通俗易懂的文字敘述,并且配有能直觀反映飛機特征的精美圖片,能夠讓讀者在第一時間鑒賞和識別這些飛機。本書內容結構嚴謹,講解透徹,且圖片精美豐富,適合廣大軍事愛好者閱讀和收藏,同時也可以作為廣大中小學生、愛國青年的軍事科普讀物。
《深度軍事》編委會編著 ·航/航天 ·14.5萬字
本書針對目前無人機使用者在學習及應用過程中所關心的問題,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以及通俗易懂的語言,全方位講解了無人機的使用入門、操作技巧、安全監管、飛行須知、規范應用等一系列相關知識,主要內容包括:無人機概述、無人機系統組成、飛行原理與飛行性能、氣象條件的影響、空中交通管制、無人機駕駛員起降階段操縱技術、無人機駕駛員巡航階段操縱技術、旋翼無人機等。附錄中提供了無人機飛行手冊和相關文件須知。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適合無人機愛好者、初級玩家、研究無人機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同時可用作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相關專業的教材。
劉賓 籍莉編著 ·航/航天 ·14.1萬字
航空遙感不僅是構造我國天、空、地一體化的綜合對地觀測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后經濟危機時代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空間信息產業這一嶄新的戰略性產業的重要技術。隨著航空遙感獲取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與新型傳感器的投入使用,可獲得的航空遙感數據,特別是高分辨率航空遙感數據大幅度增長,而當前航空遙感數據處理與加工能力提高不大,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行業應用需求。本書針對以上需求,將航空激光雷達、傾斜攝影和框幅式無人機遙感三種新型航空遙感數據處理技術作為重點闡述對象,從分析國內外現狀與趨勢出發,詳細對技術流程、關鍵環節等進行了闡述。本書可用于航空遙感數據獲取、處理與產品生產相關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汪承義 陳靜波 孟瑜 陳建勝等 ·航/航天 ·13.9萬字
飛行器航跡規劃是實現飛行器自動導航的一項關鍵技術,是人工智能及導航與制導領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書結合作者的研究工作,系統、深入地介紹了無人飛行器航跡規劃的概念、理論及方法。主要內容包括航跡規劃建模、飛行器離線航跡規劃、飛行器在線航跡規劃、多飛行器協調航跡規劃、航跡規劃中的地形/景象匹配以及采用GPS導航的規劃方法等多個方面。
丁明躍等編著 ·航/航天 ·13.7萬字
本書分別介紹了光學遙感微納衛星和智能微納衛星的發展現狀,光學遙感衛星設計任務分析,微納衛星系統總體設計方法,衛星系統總裝、測試及試驗方法,微納衛星系統項目實施規劃方法,并針對微納衛星系統中兩個重要的關鍵分系統,介紹了低成本、高集成度的綜合電子設計方法及微納衛星光學載荷設計方法,之后對智能光學遙感微納衛星進行了展望。本書知識系統完整,理論聯系實際,緊跟時代前沿技術,對未來智能遙感衛星系統設計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本書可作為衛星系統設計、光學載荷設計、衛星產品開發人員的專業技術參考書。
劉敏時 劉英 趙峰 ·航/航天 ·13.1萬字
今天,我們經常看航天項目直播或航展,但其中涉及的許多專業知識——如渦噴發動機、飛行控制、運載火箭、固體火箭、比沖、指令艙、逃逸塔——我們到底聽懂了多少?如何講清飛機、火箭的原理?在飛機和火箭的技術史上,又有多少至關重要的技術變遷和前赴后繼的前輩?今天,我們都有機會坐飛機,但民航走過了怎樣的曲折路程,才得以讓我們更舒適、安全地到達?未來的民航機、真實的星際旅行又是什么樣的?本書用一個個生動、幽默、動人的故事,普及了航空航天領域的許多基礎重要的知識。
盧西 ·航/航天 ·13萬字
本書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航空材料及熱工藝技術發展中心主辦,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檢測研究中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失效分析中心和中國商飛機械失效分析中心承辦的《第二屆航空理化檢測技術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精選。主要分物理檢測和化學分析檢測兩部分。供航空材料檢測與分析人員參考。
劉昌奎 楊春晟 ·航/航天 ·12.9萬字
本書分為五篇,共17章。第一篇為導言,由兩章組成,對我國航天器回收著陸技術60年來的發展和成就作了概括性的描述。第二篇為溯源,從第3章到第5章,分別介紹了早期在探空火箭研制中回收著陸技術的起步,以及在戰略武器、戰術武器回收中的應用。第三篇為發展,其中第6章回顧了我國所有系列返回式衛星回收著陸系統的研制過程,介紹了正在開展的重復使用衛星回收著陸系統。第7章回顧了我國“神舟號”飛船回收著陸系統的研制過程,介紹了后續我國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的相關情況。第8章描述了我國在深空探測任務中回收著陸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除了回收著陸系統之外,還涉及伽瑪關機敏感器以及地外天體著陸起飛試驗場的情況。第四篇為衍生,從第9章到第12章,介紹了從我國“東方紅一號”的觀測體開始,基于回收著陸技術的基礎,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大力發展了多項衍生應用,包括無人機、常規武器的回收,以及空間柔性結構、國慶紅宮燈、閱兵紅旗、航天火工裝置技術等。最后一篇為展望,從第13章到第17章,分別描述了精確定點回收著陸技術、大載重回收著陸技術、充氣式再入減速技術等方面的發展,以及在空間柔性結構、航天火工技術等方面的展望。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航/航天 ·12.6萬字
作者致力于通過各個有機聯系起來的章節,以獨特的視角和不尋常的洞察力描繪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將對整個人類社會帶來的沖擊和變化、機遇與挑戰。但同時作者也認為,認識和理解無人機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需要跨界思維,所以思辨性的跨界思維貫穿本書的始末。另外還需要指出的是,所有本書中描述的無人機技術均為“破壞性”的技術,這些技術取代了現有技術并打亂了現有市場秩序,也打破了現有的價值鏈條——這些“破壞性”技術粉碎了人們長久以來的認識。而本書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鄧濤 ·航/航天 ·12.5萬字
模態試驗是解決結構共振問題的重要方法,是結構動力學設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本書分10章分別介紹了模態理論基礎和模態試驗技術。第1章~第5章為理論基礎部分,詳述了振動系統的概念、組成和系統特性,包括單自由度系統、兩自由度系統和多自由度系統的動力學特性及計算模態分析方法,以及振動工程中常見的反共振現象和阻尼飽和現象的原理,并介紹了信號處理的相關內容。第6章~第10章為模態試驗技術部分,介紹了模態試驗涉及的數據類型、模態試驗中需要使用的儀器和設備,并重點闡述了模態試驗的具體流程、試驗中容易出現的錯誤以及正確的模態試驗操作方法,講解了模態試驗的分析方法等內容。本書可供航空、航天、船舶、汽車、機械及家電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
陳陽編著 ·航/航天 ·12.5萬字
在藍天的召喚下,人類走過了從飛行夢想、發明熱氣球、研制飛艇直到制造飛機的苦苦探索歷程。飛機發明百年來對人類社會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經典的機型、傳奇的飛機設計師、不斷挑戰紀錄的飛行家、慘烈的空戰,以及民航客機的噴薄發展,都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記憶。人類的航空史將如何續寫往日輝煌,如今人類航空的歷程還有哪些驚世之舉,我們將一一為您道來。
周日新編著 ·航/航天 ·12.5萬字
本書全面梳理世界航天史從無到有的百余年發展脈絡,講述航天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解析航天技術史上激動人心的重要突破,介紹人類在探索太空過程中的艱苦努力。書中精美豐富的圖片,讓讀者盡享視覺盛宴;精煉淺顯的語言,帶讀者輕松徜徉航天世界。
劉登銳 ·航/航天 ·12.3萬字
擺脫地球引力的羈絆,飛向太空,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多少人為這個夢想而努力,前仆后繼,勇往直前。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注定是一場充滿勇氣和挑戰、冒險與榮耀、永無止境的征途。
張天蓉 ·航/航天 ·12.2萬字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英文縮寫為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成熟,各種民用、娛樂無人機也走進人們的生活??梢哉f,無人機制造是當今中國乃至世界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不過,無人機到底是什么?它與航模有什么區別?無人機的結構是怎樣的?無人機怎么操作?等等,一些具體的現實問題都成為人們的疑問。因此,本書編者經過長期實地調研,深入無人機研發者與愛好者的群體之中,并且結合近些年無人機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熱門無人機在市場上的表現,匯編出了這本揭示無人機奧秘的書。本書先介紹了無人機的發展歷史,隨后分析了無人機的基本構造,然后通過闡述無人機的運行原理以及實例列舉無人機的應用,全方位介紹了無人機,最后對無人機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探討。
周旭 司朝潤 武偉超 ·航/航天 ·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