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3篇共17章,其中第1篇為Android開發的基礎上手指南,主要包括開發環境的大劍與重要知識點的學習,并且逐步深入的講解了Android開發中常用到的控件與技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將Android的開發要點逐步剖析。第2篇主要為案例實戰的部分內容,通過詳細剖析三個項目實戰來完成應用設計思路與完成方法上的學習。第3篇為部分經典開發技巧的熟悉與掌握,主要收集了精華實例并且進行簡要的講解。
楚無咎編著 ·電子通信 ·32.9萬字
本書介紹通信工程設計的設計程序、設計方法及關鍵技術,以通信網絡中交換系統、移動通信系統及光傳輸系統為切入點,概括了通信工程設計的理論、程序和方法,提供了通信工程設計方法在交換系統、移動通信系統、光傳輸系統和小區綜合接入的不同設計階段的具體應用案例。本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通信工程設計程序、固定電話網與移動通信網、電信支撐網、GSM移動通信系統設計、CDMA移動通信系統設計、光纜線路系統設計、通信工程設計簡明案例等。本書提供配套電子課件。
施揚 沈平林 趙繼勇編著 ·電子通信 ·22.1萬字
隨著人們對集成電路供應鏈的日益重視以及對軟、硬件協同開發的日益深入,有關集成電路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書首先簡要介紹集成電路安全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集成電路安全與當前的軟件安全、密碼芯片等的區別,然后重點講解硬件木馬、旁路攻擊、錯誤注入攻擊、硬件安全性的形式化驗證、分塊制造及其在電路防護中的應用、通過邏輯混淆實現硬件IP保護和供應鏈安全、防止IC偽造的檢測技術、集成電路網表級逆向工程、物聯網(IOT)的硬件安全、基于硬件的軟件安全、基于體系架構支持的系統及軟件安全策略等。本書既可作為集成電路安全領域科研人員的技術參考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金意兒 屈鋼編著 ·電子通信 ·22.4萬字
《光纖通信技術第2版》是在作者編著的《光纖通信技術》的基礎上,根據光纖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更新擴容、歸納整理并重新編寫的。《光纖通信技術第2版》共分為11章,第1章概述了光纖通信的發展史、技術進展和光纖通信技術的基礎知識第2~6章介紹了光纖光纜、光無源/有源器件、光發射/接收和放大第7~8章闡述了信道編碼、信道復用和光調制、電復用/光復用和相干光纖通信系統、高速光纖通信關鍵技術及系統第9章闡述了光纖通信系統光信噪比、Q參數預算及技術設計第10章介紹了無源光網絡接入技術第11章簡述了常用的光纖通信測量儀器以及光纖特性、光纖系統和器件指標測試技術。本書的名詞術語索引與書中章節對應,方便查閱,對從事光纖通信器件制造、系統研究教學、規劃設計、管理維護的專業人員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參考書。
原榮編著 ·電子通信 ·25.8萬字
本書采用數碼照片的形式對各種元器件進行詳細的介紹,使讀者可以“零距離”地認識這些元器件;在寫作形式上,力求通俗易懂,以滿足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需求;在內容上,花費大量的篇幅講述最常用、最實用的元器件資料,而對一些應用范圍很小的元器件則只做簡單介紹,使讀者能夠學習到電子元器件知識的“精華”,做到“學以致用”;在應用電路實例中,盡量介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電子產品電路,使讀者在學習電子元器件知識的同時可以掌握各種電器的原理,加深學習的效果。
趙廣林編著 ·電子通信 ·22.5萬字
本書第一章是衛星通信入門知識,概要介紹衛星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和設備組成、多址方式和組網方式。第二章是網絡管理基礎理論,簡要介紹管理功能域、管理模型、管理協議、管理對象及管理信息庫。第三章是衛星通信組網控制的總體架構,包括一般組成、邏輯關系、被管對象模型和組網控制中心功能。第四章是管控信令傳輸協議,包括不對稱的傳輸協議設計、多載波ALOHA協議和容錯的管控操作協議。第五章是組網控制的核心功能,主要討論入退網控制、業務傳輸鏈路按申請建立、衛星信道優化分配、發送功率控制的實現原理。第六章是網絡運行管理,主要介紹網絡運行的監視和分析、掌握用戶需求和網絡能力變化等內容。第七章是組網控制中心的備份與災難恢復,主要包括組網控制中心內部備份方案和異地備份實現。第八章是衛星通信網的安全運行與應用,分析潛在安全威脅,討論組網安全防護需求,介紹安全組網相關技術。第九章是基于離散事件模擬的管控系統測試方法。
胡谷雨等 ·電子通信 ·24.3萬字
本書共14章,是對TD-SCDMA/HSPA無線網絡優化的基本概述,包括射頻優化、鏈路層ARQ優化、TCP層優化、應用層協議分析、HSDPA/HSUPA分層優化、典型接入、切換信令流程分析、室內分布及特殊場景優化等。本書基于分層優化的思想,從物理層、鏈路層、RRC層、TCP層、應用層的角度分析TD-SCDMA數據業務網絡優化,并列舉大量有針對性的案例。
于偉峰編著 ·電子通信 ·2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