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表面組裝技術(SMT)發展已有40多年的歷史,現已廣泛應用于通信、計算機、家電等行業,并正在向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方向發展。本書詳細地介紹了SMT的相關基礎入門知識。本書共有15章,其內容包括焊接機理、熱傳導基本概念、各種輔助材料的特性與評估方法、各種焊接設備的熱傳導特點和焊接曲線的設定、貼片機驗收標準、焊點質量評價與SMT性能測試技術、SMT生產中的防靜電及質量管理等。
張文典編著 ·電子通信 ·15萬字
本書使用AndroidStudio3.0開發環境,同時適配新版的Android8.0操作系統,由淺入深地學習AndroidApp的開發。全文共分為10章,涵蓋AndroidStudio的開發環境搭建、Android控件的使用、四大組件的使用、Fragment(碎片)、多線程開發、網絡編程與數據存儲等內容。最后通過項目實戰,對所學知識點融會貫通,進一步增強開發能力。本書內容通俗易懂,案例豐富,不僅適用于Android開發的廣大從業人員、App開發的業余愛好者,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與培訓機構的培訓教程。
安輝編著 ·電子通信 ·10.5萬字
本書從高速電路的特點出發,分析高速電路與低速電路的區別,進而概括出高速電路設計中所面臨的三大問題:電磁兼容、信號完整性和電源完整性,接著對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及危害作了詳細的分析,最后將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貫穿到實際的高速電路PCB設計的過程之中。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內容的修改和增加。本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由淺入深,思路清晰,適合于電子信息類專業的本科生或專科生的參考教材和培訓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高速電路工程設計與應用工作的科技人員使用。
田廣錕 范如東等編著 ·電子通信 ·15.8萬字
本書詳盡介紹了智能手機八大硬件電路的結構組成、運行原理、故障診斷維修方法,以及手機解鎖方法、手機刷機技巧、數據恢復方法等知識,同時總結了大量的主流手機故障維修實例。本書共分為四大篇內容,包括:智能手機維修基本技能篇、智能手機八大電路故障診斷篇、智能手機系統軟件故障處理篇、智能手機電路故障處理篇。
張軍等 ·電子通信 ·11萬字
本書以介紹電子產品制作的基礎知識為切入點,詳細介紹了常用電子產品制作的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重點講解了電子產品制作常用工具和儀表的使用、電子產品印制電路板的制作、電子產品制作的焊接技能、電子產品的組裝與調試、電子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控制。采用項目模塊的方式安排各章內容,并在各章節分別安排了實踐環節,以對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在實踐中培養動手能力,由此,引導讀者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會電子產品制作必備的基本知識。
孫余凱 吳鳴山 項綺明等編著 ·電子通信 ·17.2萬字
本書以無線通信系統工程設計與案例分析為主,有線通信工程、計算機通信網絡工程為輔,介紹通信機房、綜合布線、通信天線、天線饋線、地線與接地、防雷與保護、通信線路、通信電源與配電等通信網絡建設中主要環節的設計、施工、驗收及通信監理。通過工程典型實例的學習,培養通信工程的組織實施能力,提高專業素質和實際動手能力,為今后承擔相應工作打好基礎。
杜思深主編 ·電子通信 ·23.2萬字
本書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3G/4G核心網和IMS的技術原理及應用,包括網絡架構、協議、編碼、信令流程和業務等。3G核心網包括電路交換(CS)域技術和分組交換(PS)域技術;4GLTE核心網為演進的分組核心(EPC);IP多媒體子系統(IMS)主要介紹如何在分組域上提供VoIP業務,以及呈現、組管理和多媒體會議等業務。本書還闡述了基于IMS業務融合技術。
龐韶敏 李亞波編著 ·電子通信 ·16.9萬字
本書從介紹基本電路分析到微波理論的過渡入手,引出了傳輸線理論、史密斯圓圖分析與運用以及微波網絡分析理論,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實際微波傳輸線、微波器件以及微波系統和應用的介紹。本書在每個主題之后提供“經驗總結”以及“提示”等內容加深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習方法;在每章的小結后面,提供“主要名詞的中英文對照”,有助于學生掌握相關專業英語詞匯,同時也有助于教師進行雙語教學;每章結尾提供相當數量的習題以及應用實例等,有利于進一步鞏固所學理論以及了解相關理論的應用情況,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李秀萍主編 ·電子通信 ·12.9萬字
本書圍繞AutoCAD2013環境下的電氣設計進行詳細講解。全書共分9章,分別介紹AutoCAD2013入門,電氣工程制圖概述,常用電氣元件繪制,電力工程圖繪制,電路圖繪制,機械電氣圖繪制,控制電氣圖繪制,工廠電氣圖,建筑電氣平面圖等實用案例。
李波主編 ·電子通信 ·15.3萬字
本書從元器件選擇、電路設計、印制電路板設計、接地、屏蔽、濾波、產品內部結構布局、電纜分類敷設等方面,對電磁兼容設計進行了比較系統的介紹;對傳導騷擾、輻射騷擾、諧波電流、靜電放電、電快速瞬變脈沖群、雷擊浪涌、傳導抗擾度、輻射抗擾度等方面的電磁兼容問題進行了介紹,對整改對策進行了重點的分析和講解;并通過實際工作中積累的大量整改實例,介紹并分析具體的整改過程及整改思路,同時為便于產品設計人員的使用及保持知識的連貫性,在本書的開頭對與電磁兼容設計和整改相關的電磁兼容基礎理論和測量方面的知識做了簡要介紹。
朱文立等編著 ·電子通信 ·31.4萬字
本書定位為高等院校信息類專業高年級本科學生和研究生教材,兼具專著的一些特征。本書的特色是:不是單純地講授雷達原理或雷達基本理論,而是根據現代雷達系統的特點,站在雷達系統及其同目標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信號獲取與信息處理兩者的角度,闡述雷達系統及其信息處理中的相關問題。
許小劍 黃培康編著 ·電子通信 ·16萬字
本書是計算機應用職業技術培訓教程之一,根據最新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方法開發而成,體現了以“職業導向,就業優先”的課程理論,根據職業崗位的工作功能和工作過程組織編寫。全書在編排上由簡及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力求通俗易懂、簡單實用。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本操作,操作系統應,數字視頻制作軟件的安裝、調試與調用,數字視頻采集,聲畫剪輯。
計算機應用職業技術培訓教程編委會編著 ·電子通信 ·13萬字
本書是配套華為HCNP-R&S的學習指導用書,全書共包含14章,內容包括路由基礎、RIP、OSPF、IS-IS、路由重分發、路由策略與PBR、BGP、以太網交換、以太網安全、STP、VRRP、組播、MPLS與MPLSVPN、附錄:習題答案。通過學習本書,讀者不僅能夠熟悉HCNP-R&S中的知識要點,更加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全書內容豐富,書中的每一章不僅安排了介紹理論知識的詳細內容,還穿插了豐富的案例,讓讀者能夠快速掌握相關技術或協議在實際網絡中的應用。
朱仕耿 ·電子通信 ·37.7萬字
本書共有10章,分別介紹了Android開發環境配置、Android應用程序、Android常用基本控件、Android常用高級控件、Android游戲應用程序開發、Android消息與廣播、Service后臺服務、Android數據存儲與訪問、Android位置服務與地圖應用、綜合案例設計與開發等內容。
向守超 姚駿屏編著 ·電子通信 ·9.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半導體工藝及器件仿真工具SentaurusTCAD,工藝仿真工具TSUPREM-4及器件仿真工具MEDICI,工藝及器件仿真工具SILVACO-TCAD,工藝及器件仿真工具ISE-TCAD及工藝仿真工具(DIOS)的優化使用、器件仿真工具(DESSIS)的模型分析,給出ESD防護器件設計驗證方法、性能評估和仿真流程及VDMOSFET和IGBT設計仿真驗證方法、流程。本書側重TCAD技術應用,設計流程均經過流片和測試驗證,具有代表性和實用性。為適應教學模式改革,本書配套多媒體電子課件。
韓雁 丁扣寶編著 ·電子通信 ·13.3萬字
PLC具有結構簡單、編程方便、性能優越、靈活通用、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搞干擾能力強等到一系列優點,在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所以,掌握PLC技術是改造傳統生產工藝和設備的重要途徑。西門子S7-200PLC作為小型PLC系統中的佼佼者,在各種工程中等到了廣泛應用。因此,配通過對S7-200的介紹,希望使學生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結構、指令、梯形圖編程的基本方法,以及開發PLC控制生產過程的基本方法,為自動化等到相關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李方園編著 ·電子通信 ·8.7萬字
本書是筆者“深入理解Android”系列的第四本。本書將關注Android系統中至關重要的部分——Java虛擬機ART。隨著Android設備的大規模普及,ART虛擬機已經成為當今使用最為廣泛的JVM之一。所以,對ART虛擬機進行研究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本書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鄧凡平 ·電子通信 ·44.7萬字
本書內容取材全面、新穎,涵蓋了3D顯示核心內容,同時還介紹了3D顯示領域大量最新國內外技術標準進展情況,并對3D廣播電視系統進行介紹,深入淺出,適于各類讀者進行應用實踐。本書實用性強,體系完整,適用面廣,既可以作為高等學校信號處理、計算機、自動化專業的參考教材,也可作為新型顯示、廣播電視、數字媒體及虛擬現實,尤其3D顯示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行業管理人員的參考資料。
范科峰 路程 張素兵編著 ·電子通信 ·8.7萬字
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基礎部分(1—7章),主要內容是:半導體器件、放大電路、負反饋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正弦振蕩電路、功率放大器、直流穩壓電源。第二部分為綜合實訓,主要內容是:收音機套件的清點、收音機元件的檢測、收音機的組裝、收音機的調試。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電類專業通用教材,也可作為崗前培訓和自學用書。
熊聯榮 李俊金主編 ·電子通信 ·14.3萬字
Internet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無處不有Internet的影子存在。人們需要良好的服務質量(QoS)、充分的安全保證,ISP也需要加強對Internet的管理,新一代IP網絡技術的研究與發展需要了解網絡的運行規律以及驗證新的協議、算法、策略機制的性能,人們急需了解最新的網絡性能及其測試方法。本書主要討論網絡的性能指標、網絡性能指標的測試原理、如何針對性能指標評測已有網絡以及設計新網絡。對三網融合以及物聯網研究和設計都有重要參考價值。
裴昌幸 朱暢華 權東曉 韓寶彬編著 ·電子通信 ·2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