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安特列夫,今譯:安德列耶夫(1871—1919),20世紀初俄國小說家和劇作家。《人的一生》是他的著名劇作。他的小說和劇本,內容十分矛盾,一方面是對俄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憤懣揭露,但看不到出路何在,一方面表現出對革命的一定的同情,卻又把革命者歪曲成強權政治的化身,總的基調是陰沉的。在藝術手法上。安德列耶夫堪稱別具一格。作家的多數作品都不是通過個性化的具體形象解剖現實,而是把人物當作某種勢力的象征,用極度的夸張和強烈的色彩表現作者的主觀感受。
(英)安特列夫 ·古籍善本 ·60字
這本書譯者輯選英國精粹短篇小說七篇,都是從英國著名出版公司的奇異小說集中擇譯而來。這七篇小說的文筆結構非常的流利精巧,而且都是根據真人真事脫胎而來,情節奇而不離,怪而不誕。原作者都是英國當代社會名流大家,但因某種原因故意隱藏了真實的姓名,這一點非常值得讀者聯想玩味。本書譯者伍光建先生文筆酣暢淋漓,情趣盎然,伍先生本來是翻譯長篇小說的大手筆,現在翻譯這些短篇小品,更是游刃有余,一氣呵成。
佚名 ·古籍善本 ·60字
伊巴臬茲,今譯:伊巴涅斯,西班牙近代偉大的作家和政治家,西班牙民主共和運動領導人,在歐洲有“西班牙左拉”之稱。1867年1月29日出生于西班牙的瓦倫西亞。1923年因為反對獨裁專制的里維拉,伊巴涅斯流亡法國,基本沒再回過家鄉。1928年在60歲的最后一天,伊巴涅斯在法國芒頓黯然離世。《四騎士》是他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時代背景的故事,描述歐洲一個家族成員之間的的兩派人馬,在大戰期間斗個你死我活的傳奇故事。通過揭示戰爭造成的創傷,展示了戰爭的恐怖以及人類如何以個體的犧牲獲得救贖。《啟示錄四騎士》鮮明的反戰思想。
(西班牙)伊巴臬茲 今譯伊巴涅斯 ·古籍善本 ·60字
富爾(1873-1937),法國文學家、藝術史家。早年以對法國藝術特別是印象派的研究知名,一戰時期興趣轉向哲學和歷史。其《拿破侖論》出版于1921年,是頗負盛名的代表作。此書是一本蜚聲世界的名著,也是毛澤東主席晚年閱讀的著作之一,全書以夾敘夾議形式寫成,文筆精彩,氣勢恢弘。作者在一戰毀滅性戰事的強烈沖擊下,冀望拿破侖那樣的資產階級天才領袖拯救文明,充滿激情的行文感人至深。
(法)富爾 ·古籍善本 ·60字
屠格涅甫,今譯:屠格涅夫,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父與子》是屠格涅夫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作發表于1862年。貴族子弟基爾沙諾夫大學畢業后,帶著他的朋友、平民出身的醫科大學生巴扎羅夫到父親的田莊作客。巴扎羅夫的民主主義觀點,同基爾沙諾夫一家、特別是同阿爾卡狄的伯父巴威爾的貴族自由主義觀點發生了尖銳的沖突,在這場沖突中巴扎羅夫占了上風。有一次,巴扎羅夫和阿爾卡狄到省城去參加舞會,遇見貴族寡婦奧津佐娃,巴扎羅夫對她產生了愛情,但是遭到拒絕。最后巴扎羅夫回到父母家中,在一次解剖尸體的時候感染病菌而死。小說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義陣營和自由主義陣營之間的尖銳的思想斗爭。巴扎羅夫是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他具有堅強的性格和埋頭工作的習慣。在政治上,他反對農奴制度,批判貴族自由主義,否定貴族的生活準則。
屠格涅夫 ·古籍善本 ·59字
伊萬諾夫(1895—1963),俄羅斯作家,當過印刷工、水手等,到過西伯利亞、烏拉爾等地。國內戰爭時參加了革命工作,做過公安委員會的秘書,后加入赤衛軍,防守鄂木斯克抵抗捷克人的進攻,這一段時期的生活經歷為他日后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1920年底,高爾基幫助他到了列寧格勒,在高爾基的提攜下,寫成了中篇《游擊隊員》,得到高爾基的稱贊。1922年又寫了《鐵甲列車》和《彩色的風》。以上三部書的總書名為《游擊隊員的故事》。1927年《鐵甲列車》被改編成劇本上演,引起廣泛的注意,《鐵甲列車》這部作品反映了農民對蘇維埃政權的向往。作品主要描寫了農民在這場戰爭中的反抗。在這部小說里,作者創造了為自發的反抗情緒所支配的農民領袖的典型,寫得很出色。這篇小說中游擊隊的活動是自發的又是被迫的,基本上反映了農民革命的要求——土地問題。此外,還寫了人民對白匪的憎恨,白軍的慘無人性的殘酷。小說也寫了農民參加革命的片面性和偶然性。這兒寫的仍然是農民的自發的游擊運動。?這樣的題材,伊萬諾夫卻用散文式的筆寫出,這在寫第一次衛國戰爭的小說中還是首創。1932年譯者根據法文本轉譯。
(俄)伊萬諾夫 ·古籍善本 ·59字
周作人的譯文淡樸典雅,最為經典耐讀:,他的注文也詳盡而極富見地,選目更至為精當,凡古希臘文、日文、英文、世界語,選材均是世界一流文學經典,具有極高的審美情趣與外國文學研究價值。空大鼓就是他1920年代翻譯的世界短篇經典集錦。
周作人 ·古籍善本 ·59字
《點滴(下)》周作人輯譯,新潮叢書之一,北京大學出版部共收入二十一篇外國短篇小說。其中俄國作家:托爾斯泰一篇,但兼珂一篇、契訶夫一篇、梭羅古勃一篇,庫普林三篇;安特萊夫一篇,波蘭顯克萊支一篇,還有丹麥、瑞典,南非,匈牙利,新希臘、日本等國作家各一至二篇。
(俄)托爾斯泰等 ·古籍善本 ·59字
《炭畫》作者顯克微支,1846—1916是波蘭著名作家,《炭畫》是他的中篇代表作,一九一四年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這部作品是在魯迅、周作人兄弟的努力下,被翻譯成中文出版,在這一過程中,周氏兄弟的思想和創作也受到了《炭畫》不小的影響。周作人是在東京開始《炭畫》的翻譯,草稿于1908年.顯克微支是當時波蘭唯一的,可以稱為偉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內容的豐富,結構的精密,描寫深刻動人,讀了顯克微支的小說,讀者可以知道他是最能探得人生的痛苦,煩悶,憂郁,悲哀——心的深處的;但他又能從絕巔轉過來,使失望變為希望,悲觀變為樂觀,痛苦變為甜蜜。顯克微支自己曾說過,他做小說原是要給人們以無限安慰的。
(波蘭)亨利克·顯克維支 ·古籍善本 ·58字
巴爾扎克,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人間喜劇》包括九十六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譯者:高名凱(1911-1965),福建平潭縣人。著名理論語言學家、漢語語法學家和文學翻譯家。早年從燕京大學畢業后,入法國巴黎大學專攻語言學,獲博士學位。曾任燕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古物陳列室》算是一本袖珍模擬版法國大革命史。巴爾扎克以堂吉訶德式的筆觸為我們譜寫了一曲貴族必然崩潰的挽歌,貴族階級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下了貴族階級的一點殘余。拿破侖的民法已經消滅了貴族的稱號,正如大炮摧毀了封建社會一樣。只要他們有錢,他們就比貴族更貴族。借公爵夫人之口,巴爾扎克抒發了個人觀點,也反映了后大革命時代的法國政治生態的實貌。小說結構簡單,情節緊湊講述一個古老的世家是如何屈服于一個充滿仇恨的暴發戶的故事。一個老公證人如何忠心護主的故事。一對世家男女的愛情怎樣被金錢扼殺的故事。巴爾扎克最后借自己擅長的法律專業使情節達于高潮。預審推事真是一個位低權重的職務,得推事者得天下。
(法)巴爾扎克 ·古籍善本 ·61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