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1920年上海鉛印版《左文襄公家書》為底本,并參考《左宗棠全集》《左宗棠教子書》等著作,選編左宗棠分別寫給兒子、周夫人和侄兒的家書共計八十二則,按照寫作時間的先后順序編排,基本保持了家書原貌。少數篇目只選取精華部分,將無關主旨的冗長部分做了刪減。全書遵循叢書體例,在每段家訓原文后,依次按照今譯、簡注、實踐要點的結構,全面解讀左宗棠修身、為學、齊家、處世的思想內涵和風格特點,重點揭示家訓文本隱含的深層意蘊及其在當代語境下的實踐價值。
(清)左宗棠著 彭昊 張四連選編譯注 ·古籍整理 ·15.8萬字
梁啟勛為中國二十世紀著名詞學家。與夏敬觀、劉毓盤、吳梅、王易、汪東、顧隨、任訥、陳匪石、劉永濟、蔡楨、俞平伯、夏承燾、唐圭璋、龍榆生、詹安泰、趙萬里等并為朱、況一脈。成書于1931年的《詞學》一書,是梁啟勛在詞學研究領域內的開創性著作,《詞學》總論云:“學問遞嬗,遂成進化。韻文亦學問之一種,自不能外此公例?!痹摃赃M化的觀念來考察詞的發展變化及其在中國文學長河中的地位。在《詞學》成書之后,梁啟勛馬上就投入《中國韻文概論》的撰寫中,將其在詞學研究中所得出的規律和結論應用到整個中國韻文史研究中,以文體為綱,以作家作品為緯,著重表現韻文各體之演變及其關系,貫穿著進化和發展的觀點?!对~學銓衡》成書于1956年,內容上是對《詞學》和《中國韻文概論》的濃縮和簡寫,帶有文學普及入門教科書的性質。本次出版,《詞學》以1985年北京中國書店影印京城印書局排印本為底本;《詞學銓衡》以1964年上海書局排印本為底本;《中國韻文概論》以1938年商務印書館排印本為底本,合為《詞學(外二種)》一冊。
梁啟勛著 李志強標點 ·古籍整理 ·16.6萬字
《稼軒詞疏證》一書的緣起,是梁啟勛的長兄梁啟超先生在1928年夏著手撰寫辛棄疾年譜,并擬將稼軒詞系于年譜中,這個工作開始不久,就隨著梁啟超的生病和去世而中斷。梁啟勛“繼伯兄未竟之業”,從1929年10月開始屬稿,于當年12月將《稼軒詞疏證》完稿。因此本書體例上明顯體現出兄弟二人合作的特征:每首詞下,先列??保渲屑扔辛簡⒊娘嫳倚?保灿辛簡椎男??;然后是飲冰室考證;最后是梁啟勛的考證,即“啟勛案”。所以此書“能繼飲冰未竟之業,而補苴訂正之功尤不可沒”。全書考證詳贍,實際上是第一次對稼軒詞進行全面的系年與系地的整理研究;抑且搜羅宏富,將宋四卷本、信州十二卷本及辛敬甫從《永樂大典》輯得之補遺集合詮次,并于《清波別志》輯錄一首,共收稼軒詞六百二十三首。這與六十多年后鄧廣銘先生《稼軒詞編年箋注(增訂本)》的六百二十九首之數相比,也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數字了。本次出版,以1977年臺北廣文書局《國學珍籍匯編》影印梁氏曼殊室刻本為底本,簡體橫排,并加以新式標點,以饗讀者。
(宋)辛棄疾著 梁啟超輯 梁啟勛疏證 李志強標點 ·古籍整理 ·13.2萬字
本套圖書既可作為中小學生學習成語的工具書,又適合不同層次讀者作為故事閱讀,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因此,本套圖書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馬藝天主編 ·古籍整理 ·5萬字
馬藝天主編 ·古籍整理 ·3.6萬字
《〈楚辭〉校證》,貴州大學副教授王偉撰,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作者在前人??薄冻o》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前賢的研究成果,對《楚辭》及王逸注進行全面的??焙褪崂恚瑢ζ渲械漠愇奶岢隽俗约旱目捶?,對《楚辭》的校勘和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有助于《楚辭》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全書以《四部叢刊》影印江南圖書館藏明覆宋本《楚辭補注》為底本,參考眾本,逐句比勘異文,略引前賢成果,并下己見,編為序號。
王偉 ·古籍整理 ·19.5萬字
《溫疫論》,明代吳有性(字又可)撰于崇禎十五(1642)年,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系統研究急性傳染病的醫學著作,是中醫溫病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志性著作。全書二卷,上卷主要論述溫疫之病因、病機、證候、治療、變證、宜忌,以及溫疫與傷寒的區別。下卷重點敘述溫疫的種類、傳變、治療原則,各種兼證、變證的治療和調理。吳又可在《溫疫論》中創立了“戾氣”病因學說,強調溫疫與傷寒完全不同,明確指出“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由此創立了表里九傳辨證論治思維模式,以“驅邪外出”為中心,創制了達原飲等治療溫疫的有效方劑。這些方劑和治療思路對后世溫病學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這次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中,中醫仍然在使用這種思路和這些方劑。三全譯注者《溫疫論》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并吸收先賢時彥的研究成果進行了題解、注釋和白話翻譯。題解部分凝聚著譯注者多年行醫的實踐經驗、體會和讀書心得,或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原文,或指明思考的方向?!稖匾哒摗放c《傷寒論》是中醫發展的兩條不同路徑的代表性著作,后出的《溫疫論》對《傷寒論》多有借鑒和發展,因此,譯注者在題解部分對二者間的聯系和區別進行了言簡意賅的提示?!稖匾哒摗飞婕暗谋姸喾絼┖椭嗅t術語是理解的最大障礙,因此注釋除了注釋疑難文字外,主要注釋中醫術語和方劑,并盡量用通俗的語言進行解釋,而非引經據典、追根溯源地延伸,甚至掉書袋。同時,為免于讀者翻檢之勞,同時便于讀者加深認識,一些相隔一定篇幅的中醫術語和方劑不妨重出,益于讀者在不同場景下深入理解這些術語和方劑。譯注者在譯文方面用力頗深,努力追求信、達、雅,并試圖用簡練的語言揭示出原文后的思維方式和深刻內涵。
唐文吉 唐文奇譯注 ·古籍整理 ·15.2萬字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度纸洝啡〔牡浞叮ㄖ袊鴤鹘y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北痴b《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趙敏俐 尹小林點注 ·古籍整理 ·1254字
該書經選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國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排,涉及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科技、蒙學等,既有《大學》、《心經》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記》、《聊齋志異》等宏章巨制。全書所收均為善本全帙,并經海內外百名專家(龐樸、湯一介、白化文、馮其庸等)整理審閱,隨文配有1500多幅相關插圖,每部分均撰寫了簡明提要。這套電子書將以精裝精排精編為目的,不斷更新書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讓每一位擁有這本書的國學愛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對于讀者的每一次反饋,我們都合理采納,精益求精。
(后秦)鳩摩羅什譯等原著 楊增文等點校 ·古籍整理 ·2.5萬字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韓非的著作總集?!俄n非子》是在韓非逝世后,后人輯集而成的?!俄n非子》作為先秦說理散文代表著作之一,豐富的寓言故事成為說理散文的閃光點,也是先秦諸子寓言故事之大成?!俄n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書中記載著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戰國)韓非原著 尹小林點注 ·古籍整理 ·12.9萬字
各類小本般若經的編譯與流傳中,以《金剛經》與《心經》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般若經的核心思想是“空”。但佛教所說的“空”,非一無所有之“空”,而是以“緣起”說“空”,亦即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條件(“緣”即“條件”)的產物,都會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條件具備了,它就產生了(“緣起”);條件不復存在了,它就消亡了(“緣滅”)。世間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念念不住的過程,因此都是沒有自性的,無自性故“空”。《金剛經》和《心經》作為般若經的濃縮本,“緣起性空”同樣是其核心思想,但二者又進一步從“對外掃相”和“對內破執”兩個角度去講“空”。《金剛經》的“對外掃相”思想集中體現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边@個偈句上,對內破執則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點睛之筆;《心經》則是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來對外破五蘊身,以“心無掛礙”來破心執。兩部經典都從掃外相、破心著的角度去說“空”。
(后秦)鳩摩羅什譯等原著 楊增文 徐俊點校 ·古籍整理 ·7093字
《唐才子傳》十卷,元辛文房撰,是一部主要記述唐代詩人事跡的傳記。全書記載的人物上起隋唐之際的王績,下至宋初的陳摶,包括正傳二百七十八篇,附見一百二十人,共記述了三百九十八位詩人的事跡。每篇傳記大體包括傳主的名字、籍貫、生平仕履、逸聞趣事、詩歌創作、文集存佚及有關評論等內容,隱士、閨閣、僧人、道士等特殊詩人群體傳后有“論曰”開頭的總論,其他各篇中辛文房隨感而發的評論則標“〇”以與正文區別?!短撇抛觽鳌繁A袅瞬簧偬拼娙松绞论E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書中辛文房的大量評論,對于研究元代的詩學觀念也有重要意義。當然,由于事屬草創,史事繁雜,《唐才子傳》中史實訛誤之處也不少,不可盡信。但其書注重搜羅記述唐代詩人的逸聞趣事,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是我們了解唐代詩人事跡、領略唐代才子風采的一部經典之作。三全本《唐才子傳》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部在售的全文注釋翻譯本《唐才子傳》。原文以傅璇琮主編的《唐才子傳校箋》為底本,參校孫映逵《唐才子傳校注》等版本,精心校正,對較長的篇目做了分段處理。分卷撰有題解,介紹本卷記述的詩人,提示本卷中的重要內容。注釋對書中的疑難字詞做了注音釋義,對書中的史實訛誤擇要做了訂正,對書中涉及的詩篇做了譯解。譯文清晰流暢,年號紀年后均括注了公元年份。書末附錄《音序人名索引》以便檢索。我們致力于為讀者提供一部好看好玩、好懂好查的《唐才子傳》普及讀物。
關鵬飛譯注 ·古籍整理 ·44萬字
《散木居奏稿》凡二十五卷,共收折片等三百余件,分為司業集、籌筆集、斂鋒集、紆轡集、雷池集、壺盧集、勉力集、歲寒集、讓賢集、彌節集、微管集、造塔集、西征集、熱歇集、棄肋集等,主要包括保舉將才、人事丁憂、員缺補差、軍功加賞、官兵屯田、練兵、畜牧、工程、糧餉、邊防、防務用款等內容,涉及科布多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民族、民生、地方治安以及宗教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真實地記錄其在任期間,在抵御外侮、關心民生、開發邊疆、推行教育、改善民族關系等方面所做的貢獻,再現了清王朝與地方官吏對科布多的治理情況。
(清)瑞洵 ·古籍整理 ·46.3萬字
《聲律啟蒙》是一本專門訓練兒童吟詩作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全書按韻分編,每韻編有三首對子文,從單字到雙字,從三字對到十一字對,循序漸進,內容包羅天文、地理、人物、景物、器物、典故、史實等。形式整齊、音韻和諧、節奏明快、意韻鏗鏘、瑯瑯上口,便于記憶和誦讀,對啟蒙兒童作對聯、寫作、積累文化常識等有重要的作用。
檀作文譯注 ·古籍整理 ·20.6萬字
《管子》是托名春秋時代齊國著名政治家管仲的一部思想巨著,也有人稱之為“管子學派”之作。春秋時代,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輝煌的霸業。一般認為,《管子》并非一時一人之作,其主體是戰國時期齊國一部分稷下學者總結闡述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歷史經驗的著作。西漢末年,經劉向整理,定為八十六篇,后來十篇亡佚,僅存七十六篇,就是今天流傳的《管子》?!豆茏印返膬热莘浅XS富,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宗教及自然科學等諸多方面?!豆茏印肥且徊繀R聚百家學說的著作,儒家的仁義道德,道家的清靜無為,墨家的兼愛非攻,法家的依法治國,農家的地利謀劃,兵家的戰爭計謀,一切可以為稱霸服務的學術思想都能在其中找到痕跡。《管子》中的特色是其以“輕重”之術(利用市場物價波動的規則)實現富國強兵目標的經濟思想?!豆茏印分械暮芏嗨枷胫鲝堬柡腔郏挥卸匆姡两袢杂蟹e極的借鑒意義。
李山 軒新麗譯注 ·古籍整理 ·61.7萬字
《拾遺記》作者為東晉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今甘肅渭源)人。該書本為19卷,被南梁宗室蕭綺整理為10卷。《拾遺記》集雜史、博物于一體,語言華麗奇詭,具有很高的文學成就和藝術成就?!妒斑z記》前九卷上自春皇庖犧,下至晉時事,以歷史年代為經,記述了帝王后妃、文人名士、宦官娼妓等各個階層歷史人物的異聞逸事。部分卷篇后有蕭綺錄語,對王嘉正文或補正、或辯難、或發揮、或評價?!妒斑z記》第十卷則是較為典型的地理博物類結構,此卷以方位的轉移為依托,歷述昆侖、蓬萊、方丈、瀛洲、員嶠、岱輿、昆吾、洞庭等八座仙山,以及山中的奇景異物、有關神話傳說等。
王興芬譯注 ·古籍整理 ·25萬字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匯輯先秦時期300余首詩歌。透過這些詩歌,我們可以了解中國早期的社會狀況和先民的生活狀態?!对娊涀g注》是國學名家周振甫先生精心打造的力作。其注釋簡潔精當,對生僻字詞有注音;譯文通俗易懂,同時兼顧詩歌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此次推出的是該書精裝本。
周振甫譯注 ·古籍整理 ·20.6萬字
《笠翁對韻》是一部教人對仗和用韻的書,相傳為清代文學家李漁所著,因作者別號笠翁,故名“笠翁對韻”。這本書和清代車萬育所著《聲律啟蒙》齊名,都是學習漢語詩詞格律技巧的極好啟蒙讀物。全書以“平水韻”平聲三十韻為目編寫而成,分為上、下兩卷,各卷有十五韻部?!扼椅虒崱访總€韻部各有二到四則對文,每則對文各有對句十對,由簡到繁,選取的都是每個韻部的常用字,這些字在詩文創作中出現的概率大,經過熟讀和背誦,容易被學習者牢牢記住?!扼椅虒崱返膶渲羞€包含了大量的典故,學習者在學習對仗的同時,也能學習到豐富的傳統歷史文化知識。
郭浩瑜譯注 ·古籍整理 ·28.6萬字
《虎鈐經》共二十卷二百一十篇,共論210個問題。上言人謀,中言地利,下言天時為主旨,兼及風角占候、人馬醫護等內容。該書在體例上,按類闡述,匯集了與軍事有關的天文、歷法、記時及識別方位等知識,有許多為過去兵書所少有。此外,還匯集了不少陣法,并創造了諸如飛鶚、長虹等陣。本書選取《虎鈐經》中價值最高的前八卷共九十五篇,進行題解、注釋和翻譯。
魏鴻譯注 ·古籍整理 ·14.1萬字
《戰國策》為戰國到秦、漢間縱橫家游說之辭和權變故事的匯編。西漢劉向對其進行了整理,分為東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這部書記載了戰國兩百多年間各國在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以及策士們在游說諸侯或相互辯難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對后世產生了長遠影響。為方便讀者閱讀,我們此次以文白對照的形式出版該書,以清代黃丕烈《士禮居叢書》覆宋本作底本,并廣泛參考了先賢時彥的研究成果。
繆文遠 繆偉 羅永蓮 ·古籍整理 ·3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