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系列是為中醫人在中醫四大經典之外精心整理的必讀國學經典,希望能為讀者成為優秀中醫提供直接的傳統文化熏陶和精神滋養。《大學》《中庸》作為儒家經典《禮記》中的著名篇章,對中國哲學及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大學》與《中庸》之經文,系采朱熹《章句》之分章,《大學》分為經一章、傳十章;《中庸》則分為三十三章,第一章為經,其余各章為傳。句讀、分段則參考、綜合各家。除個別難讀字詞注音外,無過多注解。
龍若飛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9297字
《漫畫孟子》是一本以7—15歲的青少年為讀者對象的經典國學漫畫書,以漫畫形式詳解古典名著《孟子》,并根據孟子主旨意趣進行漫畫引申。書稿中的每個篇章都可分為3個部分:原文、釋義、漫畫趣說。為了更適合少年兒童閱讀,內容編排時,我們在每個章節的篇首部分列出《孟子》中的經典名句和譯文,然后用與名言名句內涵相通的歷史典故或故事來對其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這樣更利于少年兒童讀者閱讀、理解和記憶。在書稿的最后一部分,我們集中列出了《孟子》的部分經典原文,方便少年兒童進行誦讀。閱讀本書能幫助青少年了解國學典籍,提高文學素養,并通過書中這些頗具教育意義的故事受到啟發,從而塑造完善的品格,提升自身能力。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8231字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時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老子為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稱“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莊子》又稱《南華真經》,《列子》又稱《沖虛真經》,與《道德真經》合稱三真經,被道教奉為主要經典。主要思想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老子》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龍若飛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8989字
《國學小叢書-學易叢見》李果著商務印書館這是一本學習《易經》的入門級讀物。共分三章,即:讀易滋惑編、雜物撰德類比編、讀易瑣記編等。《國學小叢書》是由王云五策劃并擔任主編。王云五于1922年由胡適推薦進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譯所長,他大刀闊斧地按新知識、新學科改組編譯所,擴大出書范圍,以新知識為內容,以通俗為目標,以商業為前提,加強出書的系統性。他非常注重小叢書的出版。他做的第一套書是《百科小叢書》,以后又陸續出版了《國學小叢書》等數十套,并在這些小叢書的基礎上匯編而成大型叢書:《萬有文庫》。
李果 ·國學普及讀物 ·65字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詩歌305首。《詩經》內容豐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詩經》的詩歌大多立足于社會現實生活,勞動、戰爭、愛情等方方面面都在文字中有所體現。通過誦讀《詩經》,可以了解社會,使人相互親近,可以用來進行政治批評,懂得如何對待長輩、對待君主,還能夠認識、關注大自然的各種生物。《漫畫詩經》是給少年兒童閱讀的漫畫版詩經,內容經過科學編排,更適合少年兒童閱讀,書中每一章節的篇首部分都列出經典的名言名句和譯文,然后用與名言名句內涵想通的歷史典故或故事來對其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這樣更利于少年兒童讀者閱讀、理解和記憶。圖書的最后集中展示了《詩經》的經典篇目,方便讀者誦讀。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6370字
《漫畫尚書》是一本以7—15歲的青少年為讀者對象的經典國學漫畫書,以漫畫形式詳解古典名著《尚書》,并根據尚書主旨意趣進行漫畫引申。書稿中的每個篇章都可分為3個部分:原文、釋義、漫畫趣說。為了更適合少年兒童閱讀,內容編排時,我們在每個章節的篇首部分列出《尚書》中的經典名句和譯文,然后用與名言名句內涵相通的歷史典故或故事來對其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這樣更利于少年兒童讀者閱讀、理解和記憶。在書稿的最后一部分,我們集中列出了《尚書》的部分經典原文,方便少年兒童進行誦讀。閱讀本書能幫助青少年了解國學典籍,提高文學素養,并通過書中這些頗具教育意義的故事受到啟發,從而塑造完善的品格,提升自身能力。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6026字
《國學小叢書-周易論略》陳柱著商務印書館1933年陳柱字柱尊,號守玄,廣西北流縣民樂鎮蘿村人。著名國學家,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小養成勤奮好學、鍥而不舍的精神。?在我國學術史、文學史和教育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堪稱學界奇人,沒畢業就被南洋大學聘為國文教師;寫了那么多書,居然還有閑暇經常出去旅游;本來喜歡子學,民國以后,“子學朋興,六藝之言,漸如土苴,余性好矯俗,乃轉而治經”。真是個學術怪才。雖然他只活了54歲,著作卻達120余種,1000余萬字,很多著作還是文言文,且遍及經史子集。《周易論略》是作者研究《易經》的重要著作。
陳柱 ·國學普及讀物 ·65字
《國學小叢書-墨學十論》陳柱商務1928年版陳柱(1890-1944),宇柱尊,號守玄,廣西北流人。著名史學家、國學家,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種,議論遍及經史子集四部。本書是史學家、國學家陳柱先生最知名的代表著作之一,從體例、內容再到歷代墨學研究狀況的評述等各個方面,都對墨學進行了詳盡的梳理和探討,是墨學的重要研究資料之一。也是從事諸子百家研究的必讀書。全書共分十章:墨子之大略、墨學之大略、墨子之經學、墨經之體例、墨子之教育主旨、墨子之政治學說、墨子之文學、墨子與諸子之異同、諸子墨論述評、歷代墨學述評。
《國學小叢書-經學概論》陳延杰著商務印書館本書共分二十四章,分五經原始、各經概說、歷代經學史略、漢學與宋學,及清代經學變遷等《國學小叢書》是由王云五策劃并擔任主編。王云五于1922年由胡適推薦進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譯所長,他大刀闊斧地按新知識、新學科改組編譯所,擴大出書范圍,以新知識為內容,以通俗為目標,以商業為前提,加強出書的系統性。他非常注重小叢書的出版。他做的第一套書是《百科小叢書》,以后又陸續出版了《國學小叢書》等數十套,并在這些小叢書的基礎上匯編而成大型叢書:《萬有文庫》。
陳延杰 ·國學普及讀物 ·65字
《國學小叢書-中國歷史研究法》梁啟超著商務印書館1928年10月。作者: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中國歷史研究法》是梁氏一部杰作,系以傳統史學所積累的方法為基礎,結合當時西方史學*進展,運用新的學術眼光編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闊的學術視野,對史料鑒別、史事考訂、史跡論次、史書編纂諸層面都有詳細闡述,建構起獨具一格的史學理論體系。從經典歷史研究中探尋因果規律,在歷史長河中演繹民族現在與未來,是近代史學轉型期的一部璀璨名著。
梁啟超 ·國學普及讀物 ·68字
本書是據作者在嶺南大學講授中國經濟思想史的一部分講義編寫而成,商務印書館于1926年初版發行。全書共九章,“導論”“結論”外,分別論述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管子等先秦思想家的經濟思想。該書字數不足六萬,份量似乎很輕,卻是研究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第一部專著。該書的價值,并不止體現在開風氣之先,更體現在其一貫的學以致用的學術取向。作者在其所處的那個特定時代里,面對民生凋敝、國力積久不振的現狀,以其所受過的經濟學的專業訓練的眼光,上溯至先秦經典,希望從中可以發現若干能夠有裨于當時經濟革新的思想觀念,因此,爬梳排比,提要鉤玄,成此小冊。作者在本書自序中說:“何以現在祗編出先秦一個時期呢?實在來講,我國經濟思想除了先秦以外,漢后的思想家實不能越先秦思想家的雷池一步,漢后的經濟思想不過延先秦的余緒罷了。”這種觀點的得出,是因為作者認為:“這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漢后我國經濟界無多大變動,二千余年仍依舊滯落在農業手工業時期,故漢后祇有些經濟政策聊以應付環境而已。”我們以為,作者這種經世致用的學術取向,即使在今天,也有啟發意義。
甘乃光 ·國學普及讀物 ·68字
《國學小叢書-儒教與現代思潮》服部宇之吉著商務印書館。服部宇之吉,日本教育家,哲學家。畢業于東京大學。歷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東方文化學院院長。帝國學士院會員。服部宇之吉曾活躍在近代日本的學術界、教育界甚至政界。是日本宣揚孔子教最傾心、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儒教與現代思潮》注重探討了中國儒教與現代之民主主義、功利主義、主觀主義、個人主義、平和主義之區別。論證深刻、條理清晰,對當今的人們研究儒教文化與現代思潮之關系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日)服部宇之吉 ·國學普及讀物 ·68字
《國學小叢書-中國文學論略》陳彬龢商務印書館。全書共分8章,概論:詩、楚辭、賦、駢文、詞、曲及小說的基本知識及發展流變。《國學小叢書》是由王云五策劃并擔任主編。王云五于1922年由胡適推薦進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譯所長,他大刀闊斧地按新知識、新學科改組編譯所,擴大出書范圍,以新知識為內容,以通俗為目標,以商業為前提,加強出書的系統性。他非常注重小叢書的出版。他做的第一套書是《百科小叢書》,以后又陸續出版了《國學小叢書》等數十套,并在這些小叢書的基礎上匯編而成大型叢書:《萬有文庫》。
陳彬龢 ·國學普及讀物 ·67字
《國學小叢書-明清戲曲史》盧前著商務印書館1924年盧前(1905年3月2日~1951年4月17日),原名正紳,字冀野,自號飲虹、小疏,江蘇南京人。戲曲史研究專家、散曲作家、劇作家、詩人;詞曲大師吳梅的高足。原南京通志館館長。盧前繼承業師吳梅的衣缽,一生致力于戲曲史研究、詩詞曲創作,成為曲學大家,著述豐富。主要劇作:《飲虹五種》、《楚鳳烈》傳奇十六出、《窺簾》或《女惆悵爨》、《孔雀女》。戲曲史論著有:《明清戲曲史》、《中國戲曲概論》、《讀曲小識》、《論曲絕句》、《飲虹曲話》、《冶城話舊》等。《明清戲曲史》盧前是先生研究戲曲史的重要著作,共7章,先介紹明清劇作家的時地及其作品,其后分述傳奇、雜劇、短劇和花部,同時介紹了許多著名詞典作家,列舉大時詞曲作品。
盧前 ·國學普及讀物 ·66字
《國學小叢書-宋儒與佛教》林科棠著商務印書館1928年10月。本書由宋學之勃興,宋儒之宇宙論性論實際論(附佛性論),末儒之學佛,宋儒之排佛論,宋學與佛教之關系,共五章組成。作者認為,禪宗通宋代興隆無比,謂佛教統干禪宗,亦無不可。所謂宋學與佛教之關系,不過末學與禪之關系。一,指心見性。禪不走干教相,不陷于文字,單刀直入,徹求自己之心性,由此以得大悟之鍵鑰,蓋即直接修道之方法。此與老子之守靜復歸契合,又能與儒教之盡心知性調和。此書乃綜合易、中庸、老莊,佛教而成,闡明儒教之道,非常明了,宋儒學說之大體,殆祖述李翱。蓋對于易之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老子之復歸,中庸之誠明,而以佛教之止觀的內容以統一之,且以之分配于性情者,無論周子、程子,悉其共同之思想也。但性情之對立,佛教即以為善惡之對立,而在儒教則不定以為善惡之對立,且分配之于寂然感通,此由兩者立腳點不同,故主張亦異。情之研究,宋儒較進一步,乃其特色;就此點而言,謂宋儒能脫離佛教,亦無不可。
林科棠 ·國學普及讀物 ·66字
《百科小叢書-諸子概論》陳柱商務《百科小叢書》之一名家論著,國學津梁,使讀者置身于博大精微的古人智慧之中,獲致心靈的文化滋養。《諸子概論》論述先秦諸子學說,以司馬談所論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法家、墨家六家為限。整理各家流派之起源、基本觀念,詳述各家代表人物的主要學說內容,并分析其在中國歷史上經世致用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價值。
陳柱 ·國學普及讀物 ·66字
陳柱字柱尊,號守玄,廣西北流縣民樂鎮蘿村人。著名國學家,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小養成勤奮好學、鍥而不舍的精神。?在我國學術史、文學史和教育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堪稱學界奇人,所著經史子集之屬,遠有所稽,近有所考,明源流本末,辨義理辭章,且多能與現代思想相發明,闡發宏深,實開國學之新境界。雖然他只活了54歲,著作卻達120余種,1000余萬字,很多著作還是文言文,且遍及經史子集。孝經要義就是陳柱先生研究孝經的重要著述。
《國學小叢書-宋詩研究》胡云翼著商務印書館。民國年代有兩部關于宋詩的專著,常被現代人們提起,其中就有胡云翼的《宋詩研究》,書分上下兩編共二十章:分別論及了宋詩特征、唐宋詩風格異同、宋詩發展的各個時期以及各流派的創作風格等等。如:第一章唐詩與宋詩第二章宋詩的背境及其特色第三章宋詩的發達及其派別第四章宋詩的西昆時期第五章宋詩的革新運動等等。《國學小叢書》是由王云五策劃并擔任主編。王云五于1922年由胡適推薦進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譯所長,他大刀闊斧地按新知識、新學科改組編譯所,擴大出書范圍,以新知識為內容,以通俗為目標,以商業為前提,加強出書的系統性。他非常注重小叢書的出版。他做的第一套書是《百科小叢書》,以后又陸續出版了《國學小叢書》等數十套,并在這些小叢書的基礎上匯編而成大型叢書:《萬有文庫》。
胡云翼 ·國學普及讀物 ·65字
本書是一代詞曲大師吳梅先生介紹詞學基本知識及詞學發展史的經典作品。本書原來是吳梅先生在大學教書時的一本講義。所謂通論,即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來研究詞。歸納起來,主要是論詞與音樂的關系、詞的作法、詞的發展史,以及對著名詞人及其代表作的評價。第一章“緒論”,談有關詞的幾個重要理論問題。第二至四章,分別為“論平仄四聲”、“論韻”、“論音律”,皆圍繞音樂問題而論詞;第五章談詞之作法;第六至九章,為歷代作家作品論。《國學小叢書》是由王云五策劃并擔任主編。王云五于1922年由胡適推薦進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譯所長,他大刀闊斧地按新知識、新學科改組編譯所,擴大出書范圍,以新知識為內容,以通俗為目標,以商業為前提,加強出書的系統性。他非常注重小叢書的出版。他做的第一套書是《百科小叢書》,以后又陸續出版了《國學小叢書》等數十套,并在這些小叢書的基礎上匯編而成大型叢書:《萬有文庫》。
吳梅 ·國學普及讀物 ·65字
《國學小叢書-尚書論略》陳柱著商務印書館1924年陳柱字柱尊,號守玄,廣西北流縣民樂鎮蘿村人。著名國學家,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小養成勤奮好學、鍥而不舍的精神。?在我國學術史、文學史和教育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堪稱學界奇人,所著經史子集之屬,遠有所稽,近有所考,明源流本末,辨義理辭章,且多能與現代思想相發明,闡發宏深,實開國學之新境界。雖然他只活了54歲,著作卻達120余種,1000余萬字,很多著作還是文言文,且遍及經史子集。陳柱先生所著《尚書論略》一書,博古通今,刪繁就簡,敘述詳明,條理清晰,是現代人研讀《尚書》入門級讀物,也是必讀書。對于當今《尚書》研究,依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