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賢們在生活中總結提煉出許多短小精悍、能夠啟發人心智的名言佳句。它們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總結人生的寶貴經驗,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是我們每一個人為人處世、治家勸學、待人接物、修身養性的經典書目。經過幾千年的積淀,這些名言佳句遍及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立志、求學等領域,猶如人生路上的燈塔、路標,照耀著、指弓著人們探求的方向。本書所選的內容句式整齊,易懂而不失古韻,幫助讀者在含英咀華之際,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地汲取先人的智慧。
呂鶯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8.6萬字
《禮記》是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漢族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后被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書中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篇有較豐富的漢族哲學思想。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漢)戴圣 ·國學普及讀物 ·14.5萬字
《鬼谷子》一書是其后學者根據其言論整理而成的,這部兩千多年前的謀略學巨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之禁果,曠世之奇書”。其思想內容十分豐富,涵蓋了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情報學等多種學科,是一部可以被廣泛解讀的著作。它一直為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于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其思想深深影響今人,享譽海內外。
(戰國)鬼谷子 ·國學普及讀物 ·12.4萬字
本書通過對這兩部儒家經典的全新解讀,發掘其深刻內涵,結合現代生活實際,展現為人做事的真理,為讀者提供一個全方位、多層次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
《書立方》編委會編 ·國學普及讀物 ·9.5萬字
《了凡四訓》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寫給兒子的家訓,他以畢生學識、經歷與感悟為根基,講授“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人生道理。本書以漫畫的形式再現袁了凡一生的傳奇經歷,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4篇。將原文轉譯為青少年喜愛的漫畫語言,幽默接地氣,畫風輕松可愛,字里行間蘊含著深刻的大智慧,有趣、有料又好玩,讓孩子愛不釋手。
(明)袁了凡著 楊棣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1.5萬字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范,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北痴b《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千字文,是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的。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肚ё治摹氛Z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并譯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馮國超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4.7萬字
《小窗幽記》儒道通俗讀物,一名《醉古堂劍掃》,十二卷,格言警句類小品文。全書始于醒,終于倩,雖混跡塵中,卻高視物外;在對澆漓世風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明)陳眉公 ·國學普及讀物 ·20.2萬字
一部《素書》定乾坤。據史料記載,沒有威儀、武功的張良能夠成為“王者師”,正是憑黃石公所傳的《素書》屢施奇計,幫助劉邦定下漢朝的江山。《素書》為語錄體,僅6章,132句,1336字,辭短意深,字字珠璣。它以道、德、仁、義、禮為洞察人性、立身、治國的根本,直至今天,仍不乏啟迪作用。這次收入三全本系列,約請專家審慎校訂原文,以題解、原文、注釋、譯文、解讀的形式,進行全面闡釋,讓這一千古奇書的閱讀之旅輕松有趣。
張景 張松輝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14.8萬字
《格言聯璧》是清代金纓編纂的一部格言集,分學問、存養、處事、接物、齊家、從政等十一類,內容廣博,語言精練,涵蓋了社會人生方方面面和古代中國各個時期的思想精髓。該書約成書于清代中晚期,一經問世即受到諸多名家推崇,因書中許多格言警句側重生活實際,如“處事類”“接物類”等章在為人處世方面,對當下的讀者仍有一定的指導價值和勸誡價值。
(清)金纓 ·國學普及讀物 ·9.7萬字
《東槎紀略》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姚瑩的力作,成書于道光九年(1829年)。該書詳細記載了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臺灣地區的政務、軍務及重要設施,特別是葛瑪蘭廳(今臺灣宜蘭縣)的歷史與設官建制,內容詳實且見解獨到。書中不僅展現了臺灣的自然風貌、經濟狀況,還深刻剖析了當地的社會治理、民情風俗及漢番關系,為后人研究臺灣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姚瑩以其深厚的學識與敏銳的洞察力,使《東槎紀略》成為了解清代臺灣社會不可或缺的文獻之一。
(清)姚瑩撰 ·國學普及讀物 ·6.5萬字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成書于萬歷年間。作為一部富有漢民族生活倫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體現了漢族傳統道德生活化的傾向。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洪應明 ·國學普及讀物 ·10.4萬字
本書所選的國學知識難易適中、活潑有趣,猶如身臨其境《開心辭典》,讓人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開闊視野,提高文化修養。糕點為什么叫“點心”?“五福臨門”究竟是哪“五?!保俊包S花閨女”的“黃花”到底是什么花?婚禮上為什么一定要放鞭炮?
武敬敏 ·國學普及讀物 ·14.6萬字
書中按照國學經典《四庫全書》的分類,將內容分為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四個部分,涵蓋經學、史學、諸子學說、古典文學、歷代科學與藝術、典章制度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不單是收羅了大量國學瑰寶知識,讓大家了解到國學研究和學習的必要性,同時,還有北大學者的各種研究成果和觀點佐證。在書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很多國學的重要內容,比如,道家、儒家、釋家到底講了什么,主要思想和核心內容是什么,精髓何在。這些對諸子百家學問的探討,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國學的博大精深。
文章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32.6萬字
《大學中庸全集:經世致用的修養絕學》實為經世致用的修養絕學。《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就是說,“經”是孔子的話,曾子記錄下來;“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
(春秋)曾子等 ·國學普及讀物 ·15.9萬字
《孟子》“四書”之一。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見于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稘h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現存七篇十四卷??傋謹等f五千余字,286章。相傳另有《孟子外書》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書》系明姚士粦偽作)。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古代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
趙清文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21.4萬字
《近思錄》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成熟的理論形態,代表著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水平。書中涉及科學的治學次序方法,治學當行與不當為之事等,對當今的教育者、讀經者均有指導意義、借鑒價值。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南宋)朱熹 呂祖謙 ·國學普及讀物 ·18.8萬字
《老子》,又稱《道德經》,是中國道家的主要經典?!独献印饭?000余言,原分上下兩篇,通常稱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合稱《道德經》。全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發前人所未發,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奠基之作。
(春秋)李耳 ·國學普及讀物 ·5.3萬字
《論語》是以語錄體記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本源。本書則是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對《論語》進行的解讀。作者圍繞著“正心修身”,以提高修養,探討社會現象為脈絡,逐章逐句解讀,希望以理論聯系實際,開啟、激發讀者的思考,從而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共抵至境。本書的編撰體例包括原文、注析、人物簡介、譯文、歷代論引和札記等七個部分,旨在方便讀者閱讀,達到聯系現實、學以致用、提高修養的目的。
劉強 ·國學普及讀物 ·25.9萬字
高亨先生在校勘訓詁上創發新義,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對《詩經》各篇加以說明注釋,有許多地方別具識見。此“簡體版”,在保持繁體版的各項箋注釋讀內容、專名線標點等基礎上,寄望于以較易進入閱讀的簡體橫排形式,使更多的讀者接觸到傳統文化的正統解讀,領略其中的優質精髓所在。
高亨注 ·國學普及讀物 ·22.4萬字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主要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書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墩撜Z》內客廣泛,形式生動,涵蓋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政治生活兩個方面。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論語》一直是國人開蒙的必讀之書,其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與道德標準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春秋)孔子著 裔一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1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