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四庫學》系連續性出版物,每年兩輯,已經出版六輯。該書系第七輯,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四庫學研究、《四庫全書》的編撰與整理、四庫提要研究、四庫學之文化傳承研究,具體內容涉及四庫學研究現狀分析、“簡端詩”解讀、紀昀纂修《四庫全書》研究、四庫抄本介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春秋三傳評述、四庫提要宋人易類辨正、《四庫全書》申遺問題、《四庫全書》特質與四庫學學科體系、四庫學與基礎教育的關系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陳曉華主編 ·四庫全書 ·14.6萬字
目錄學相當于是學問的清單,摸清家底,才能心中有數,不至茫無津涯,有洞觀全局之益。歷代紀傳體史書、政書、方志等,將歷代或當代有關的圖書典籍,匯編成目錄,謂之“藝文志”。《漢書》中的《藝文志》正是目錄學中第一要籍。作者在講授《漢書·藝文志》時所寫的這部講義,廣泛參考了十余種批注、研究《漢書·藝文志》的文獻,同時也博采其他相關書籍、論文的意見,反復尋繹,間加己意于其中,對《漢書·藝文志》做了較為細致全面的梳理。
溫浚源 ·古籍整理 ·26.1萬字
漢代學者在大量分析漢字“音、形、義”的基礎上創立了六書理論,由于當時所見古文字資料的局限和六書理論的不完善,自許慎《說文》之后,不斷有人對六書理論提出批評、修正和補充,明代學者趙撝謙潛心六書研究,完成力作《六書本義》。本書在綜合考察趙撝謙《六書本義》的基礎上,對比古今學者關于六書理論的觀點,就六書理論及《六書本義》涉及的俗字、異體字、古今字、同族字等文字學現象進行了分析和歸納,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六書理論,對字典編纂、漢字研究也具有重要價值。
張治東 ·古籍整理 ·27.4萬字
《管子》是一部記錄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改革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言論和事跡的匯編,是一部博采眾家之長的論文集。全書內容龐雜,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和農家的觀點,蘊含著豐富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哲學、社會及自然科學方面的內容,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管子》大約成書于戰國后期。西漢劉向編定該書時共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余10篇僅存目錄。由于篇幅、體例的限制,本書選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篇目,對其進行解譯,旨在使讀者對管子思想有概括性的理解和認識。讀者也可掃描書中二維碼,聆聽配樂朗誦章節。
東籬子解譯 ·集部 ·18.3萬字
《萬歷野獲編(全三冊)》,本書明朝沈德符撰,楊萬里校點。此書三十卷、《補遺》一卷,舉凡典章制度之沿革、政教禮儀之興替,以及朝廷政事、后宮秘聞、文人交游、災異祥瑞、仙釋鬼怪、民間風俗、異族大略等等,無不記之,堪稱有明一朝百科大全,向為治史者所倚重。本書以臺灣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所藏鈔本之影印件點校。
(明)沈德符撰 楊萬里校點 ·集部 ·58.1萬字
《容齋隨筆》全書分為《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作者洪邁一生涉獵書籍很多,凡有所得,便隨筆記下,內容包括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等方面,前后近四十年乃成此書,對于讀者研究我國歷史、文學藝術等方面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宋)洪邁著 穆公校點 ·集部 ·40.9萬字
《聲律啟蒙(套裝上下冊)/快樂國學經典讀本》從《聲律啟蒙》中精選了二十韻,在每韻的三首對子文中選擇一首編寫教學內容。在傳承《聲律啟蒙》中優秀傳統文化觀念的同時,還將其中的歷史典故和優美風物作為美育的重要內容,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和進行對聯和詩歌創作打下基礎。
張小寧 ·國學普及讀物 ·5萬字
《論語(套裝上下冊)/快樂國學經典讀本》以《論語》二十篇為基礎,每篇列為一課,分為上下冊,共計二十課。每課選擇兩到八則材料不等,并標注出《論語》書中章節序號,以便同學們今后的深入閱讀。讀本以涉及“仁義”“禮樂”“君子之道”“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的內容為重點,以適合十歲到十一歲學生學習的內容為選擇標準,力爭做到典型性、現實性和可讀性的融合,幫助同學們在快樂中學習、掌握知識、陶冶性情,從而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質的學生。
張小寧 ·國學普及讀物 ·4.3萬字
本讀本從《詩經》中精選了二十篇作品,分為上下兩冊,共二十課。每課選入一首典型主題的詩歌進行注釋、翻譯和主題解讀,以此帶領學生們了解那個歷史時期的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情感意志。課程選篇主要出自《國風》和《小雅》,涵蓋了家國、鄉思、智慧、理想、農耕、時令、明君、賢臣、君子、美人、民俗和藝術等方面的內容,以具有典范性、現實性和可讀性為選篇標準,以期適合11~12歲的兒童學習。我們力求幫助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進而體會《詩經》中的“風雅”精神和“比興”手法,增強對其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領悟,傳承中華民族的很好詩歌傳統。
張小寧 ·國學普及讀物 ·4.2萬字
本書是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多年典藏精品圖錄,分為三部分:古籍典藏篇對32部善本古籍作了介紹;青銅文物篇介紹了貴州社科院館藏的4類青銅文物;名家畫作篇展示了10幅畫作。書中所選的古籍,不分部類,以精善本為首選,除記錄書名、作者、注釋者、刻印者及卷數等基本信息外,還錄載作者、注者、刻者的傳記,介紹該書主要內容;有幾種詳記版式行款,也記述版本刻行等信息。每書之后,附有4至6幀書頁照片,令讀者有管窺的快感。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編 ·古籍整理 ·2.9萬字
《中信國學大典:文學經典(下冊)(套裝共6冊)》包括了《世說新語》《徐霞客游記》《夢溪筆談》《搜神記》《東坡志林》《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世說新語》行文言簡意賅,意境深遠,保留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名言,也對后世小說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陳岸風 鄭培凱等 ·國學普及讀物 ·81.4萬字
《中信國學大典:文學經典(上冊)(套裝共6冊)》包括《詩經》《楚辭》《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文觀止》六部經典國學著作。《詩經》作為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很早的詩歌總集。收集公元前6世紀之前的古代詩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社會面貌。
陳致 陳煒舜等 ·國學普及讀物 ·77萬字
本書稽考有傳本的唐人詩集、文集、詩文及詩詞文合集共一百零六家。與一般敘録類著作泛泛敘及唐集各種版本不同,本書特別注重對百余家唐集的歷代數千種傳本的具體考察,手檢目驗,勘查其版本特征、編次體例、文字正誤、版本源流以及該集在唐宋以來直到近現代的流傳、演變等情形;并對這些唐集的書名、卷數、成書年代、編輯者、刊刻者、收藏者等等,亦按時代先后作了較為詳盡的考述;對研究唐代文學、史學以及目録學、版本學、古籍整理、版本鑒定、版本收藏而言,是一部資料豐富、實用便捷的參考書。
齊文榜 ·古籍整理 ·45.3萬字
齊文榜 ·古籍整理 ·48.2萬字
齊文榜 ·古籍整理 ·45萬字
齊文榜 ·古籍整理 ·138萬字
《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早期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傳,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程偉元邀請高鶚協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紅樓夢》。亦有版本作《金玉緣》。
(清)曹雪芹 高鶚原著 尹小林點注 ·古籍整理 ·86.5萬字
本書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也稱《商子》,對法家思想感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這樣一本經典之作。例如商鞅變法的指導思想是什么,政策措施是什么,這些答案都反映在《商君書》中。該書解決了在當時條件下實行變法的理論基礎問題,提出了變法的幾大原則,既有宏觀理論闡述,也有具體的法令軍規。其中有些內容甚是經典,例如不能讓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監督等,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商鞅 ·國學普及讀物 ·2.4萬字
《文字學ABC》是胡樸安先生在持志大學、國民大學、上海大學、群治大學歷次講授文字學知識的講義結集,分上、中、下三編。上編從文字的原起講到文字的變遷、廢棄和增加,涉及甲文、古文、篆文、隸書等。中編說明六書的次第及功用,并分別用實例闡明各自的內容。下編是研究文字學的書目,指出各書優缺點,給讀者和學者以參考。該書理論明晰、舉例生動,可謂文字學愛好者、研究者的入門參考書。正如胡樸安先生在序言說的那樣:“我這本《文字學》,并無新奇可喜的議論,但自信可為研究文字者入門的書。”《文字學ABC》曾多次再版,本次出版選用世界書局1929年“ABC叢書”版為底本,將書名改為《文字學入門》,封面亦參考該版。在保留當時語言文字習慣的基礎上,對文字、標點等進行了錯訛訂正和現代規范處理,同時以頁下注的形式對生僻字詞進行注音和解釋,以幫助讀者更好理解。
胡樸安 ·國學普及讀物 ·4.8萬字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書以黃帝和岐伯等人對話的形式寫成。其內容不僅限于醫學,而與中國古代的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密切相關,是一部關于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綜合著作。紀立金,男,1964年7月3日出生,山東臨朐人,醫學博士,1998年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現任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副主任委員,福建中醫藥學會經典分會主任委員。
紀立金 ·經部 ·1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