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書按學習情境模式安排教學內容,系統地介紹了給水、排水系統的安裝,采暖系統的安裝,管道附件及設備的安裝,通風與空調系統的安裝,防腐與保溫工程,水暖及通風空調工程施工圖,有線電視和計算機網絡系統,電話通信系統,建筑電氣施工圖,實訓等內容。全書配有職業導航,且每個學習情境都配有教學導航、知識梳理與總結、實訓及習題。本書還首次將工程實訓列為教學內容。
陳思榮主編 ·建筑科學 ·16.6萬字
本書匯集央視《交換空間》節目之《空間榜樣》欄目大空間室內設計裝修經典案例,包含面積150平方米以內的一居、二居小戶型和經濟型三居室。每一個案例從360°全視角解讀空間布局、功能規劃、風格創造、裝飾手法,細膩呈現各功能空間的色彩、材質搭配,照明、燈飾、軟裝、家具配置組合技巧,揭示塑造高品質生活空間的“道”與“法”。本書可供廣大讀者和家裝愛好者欣賞借鑒,打造自己的理想家居,也可供廣大設計師參考使用,獲取創意、技巧,啟發設計靈感。
中央電視臺《交換空間》欄目 ·建筑科學 ·3.1萬字
本書選取豫西南地區保障房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示范工程,從住戶居住舒適度需求與國家標準之間的差距入手,以當地傳統住宅套型為基礎,針對地方行為習慣和資源存量,結合案例研究過程,提出了適宜該地區保障房的、能夠提高室內環境質量與居住舒適度的綠色建筑應用技術,建立了符合地域特征的、經濟合理的設計優化模式;依據研究結論,編制了基于信息技術的豫西南地區保障房綠色建筑評價系統。
趙敬辛 ·建筑科學 ·11.4萬字
本書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體礦化模型構模及可視化并行算法研究”研究工作的一部份,重點研究了礦山復合場一體化構模及可視化仿真技術。首先,綜述了科學計算可視化技術、地礦工程三維仿真技術和井下火災仿真技術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分析了礦山復合場中仿真對象的各種屬性、狀態和時序性特征,提出了基于體素的礦山復合場一體化模型和關鍵性技術。其次,基于礦山復合場一體化模型及其仿真技術,研究了在體素集合關系之上的地表地形、斷層、礦體和井巷工程等模型構建方法,并在這四種對象模型所形成的統一仿真環境下,建立了通風系統及火災的動態仿真模型。最后,設計了一種基于J2EE平臺的三維仿真系統實現技術體系,實現了地表地形、礦床、井巷工程等的三維可視化仿真,并通過某大型井工礦為工程應用實例進行了驗證。
馬斌 ·建筑科學 ·10.1萬字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火力發電廠房中應用的鋼筋混凝土框排架結構在地震動作用下的分析方法和抗震設計問題,主要內容包括:空間框排架結構的動力特性;水平雙向地震動作用下,空間框排架結構的地震反應特點;單向地震動作用與水平雙向地震動作用對空間框排架結構抗震性能的影響;針對空間框排架結構的不規則性,提出結構的扭轉控制措施;建立水平雙向地震作用下,空間框排架結構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結構的空間模型擬動力試驗和偽靜力試驗簡介,對比理論分析和試驗結論。
白曉紅 ·建筑科學 ·10.3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各種石材的加工工具,對加工工具進行了分類。重點介紹了石材加工理論和石材加工特性,板材加工工具、荒料切割工具、框架鋸鋸割工具、金剛石繩鋸、金剛石成形工具、金剛石銑削工具、石材鉆削工具、石材磨拋工具和花崗巖砂鋸等。對每一種工具介紹了加工原理、工具的使用和加工參數的選擇。本書把石材加工工藝與石材工具相結合,同時把石材加工特性與工具結合起來,既有理論論述又有加工實例,為讀者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和參考數據,對石材加工工具合理使用及制造有理論指導意義。
趙民編著 ·建筑科學 ·12.8萬字
針對輸電塔結構特點,本文將典型高壓輸電塔分為塔頭、塔身和塔腿三部分,應用高頻天平測力風洞試驗技術,分別研究了塔頭、塔身結構風荷載特性及作用機理。根據試驗結果建立了結構風荷載的解析模型,計算了輸電塔的風致響應,分析了結構阻尼比、模態數目等參數對響應的影響。采用廣義陣風因子法給出了輸電塔等效靜力風荷載計算方法,對比了不同規范給出的等效靜力風荷載,所得結論對完善我國輸電塔風荷載規范條文有參考價值。
張慶華 ·建筑科學 ·7.2萬字
本書以大量富有創意的互動設計案例為基礎,同時結合一定數量的作者自己的設計實踐,從其中尋求它們之間的規律,并從規律中總結歸納出具體的設計思維與手法,解讀其中的互動設計亮點。通過結合實際項目,以及從其他領域引出互動思維的廣泛存在,結合作者的獨特思考,來明確研究建筑互動思維的方向、方法和意義。
邢釗赫編 ·建筑科學 ·1字
本書以圖的形式,介紹了不同橋型常見的病害。全書共分5章,分別介紹了橋梁外觀檢查的意義,橋梁上部結構的外觀檢查,橋梁下部結構的外觀檢查,橋梁震害調查,城市橋梁外觀檢查圖表示例。本書可供從事橋梁養護工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學習使用,也可供從事橋梁工程相關專業的大中專院校學生或科研工作者參考。
宋波編著 ·建筑科學 ·2萬字
本書以AutoCAD2012軟件為講解對象,介紹了其在機械設計領域的各方面知識。包括二維圖形設計與表達、三維實體基本建模、三維空間高級建模、機械模型的渲染設計、機械圖形的輸出、通用標準件設計、軸測圖繪制方法、機械零件圖繪制方法、機械裝配圖繪制方法、AutoCAD交互式設計等方面知識。
劉建華 黃成編著 ·建筑科學 ·12萬字
此技術指南為配合國辦發[2013]103號文件編寫,目的為規范全國中小學校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日常檢查和特定檢查的內容,及時發現和處理使用安全隱患。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校舍場地、地基和基礎,校舍建筑結構,校舍建筑構件及部件,校舍構筑物,校舍圍墻,校舍建筑電梯設備,校舍建筑消防系統,校舍建筑防雷設施,校舍安全排查記錄要求。此技術指南主要用于指導全國中小學及幼兒園校舍安全排查的技術工作,適用對象為全國中小學校舍管理部門、中小學校舍安全管理人員及執行檢查人,也可供專業房屋安全檢測、鑒定單位參考使用。
清華大學結構工程檢測中心 奧來國信(北京)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編寫 張天申 王震編著 ·建筑科學 ·3.1萬字
本書為高等學校風景園林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環境藝術設計實驗教學課題聯盟學術委員會與中國建筑裝飾協和設計委員會合作課題成果,詳細介紹了“貴州民居實考”課題的活動安排、考察研究座談實錄以及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和四川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系師生們就該項課題調查研究形成的成果、啟示、總結等。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設計學類、建筑學等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中國傳統民居藝術研究者和愛好者參考使用。
王鐵主編 彭軍 潘召楠 伍新鳳 趙宇 曹莉梅副主編 ·建筑科學 ·17.6萬字
自古以來,對黃帝的祭祀從未問斷。據《絡史》卷五引《紀年》及《博物志》載:“黃帝崩,其巨左徹取衣冠兒仗而廟祀之”。說明黃帝一仙逝他的臣子就把他當作祖先而祭祀,一直流傳至今。在堯、舜、禹時代,黃帝受到當時人們的高度崇敬。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觀念,把黃帝視為遠祖,并用祭祖之禮的最高規格對他加以祭祀,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黃帝深深的敬愛和懷念之情。商周時代,由于父系制的高度發展,人們計算祖先祭祀系列時,更加關注直接的血緣關系,但黃帶作為華夏族藥始祖,仍被商、周兩代的子孫們祭祀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 ·建筑科學 ·7.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建筑設計與建筑構造,結構設計與結構構造,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與鋼結構建筑,建筑工程結構、裝修與功能材料,建筑工程專業施工技術要求,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規定,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相關法規,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相關技術標準。本書的體例包括考點分布、考點剖析、真題實訓、真題實訓答案及解析、同步練習、同步練習答案。書中附兩套押題試卷及參考答案和2019年真題。本書以考試大綱為中心,以歷年真題為導向,針對近年來考查頻次較高以及有可能進行考查的考點進行深度解析,以“一題干多選項”的形式,力圖在各考點之間建立起關聯性、系統性的框架,以幫助考生深度理解和掌握各章節考點內容,做到舉一反三,掌握好一個題就相當于掌握了一類題,以此幫助考生事半功倍地準備復習、贏得考試。
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試題分析小組 ·建筑科學 ·11.8萬字
本書總結了碳纖維片材普通粘貼法與預張應力法加固橋梁技術的研究成果與應用現狀,介紹了國內外典型的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體系與產品特點,以及國內外成功的應用案例。提出了預應力碳纖維板抗彎加固技術的加固案例、參考標準、技術要求、施工要求等。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橋梁加固技術研究組 ·建筑科學 ·3.7萬字
本主要依據《鋼結構設計規范》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以鋼結構工程施工計劃與組織的工作過程為載體進行介紹,主要包括課程概述、鋼結構連接、輕鋼門式剛架結構工程施工計劃與組織、空間網格結構工程施工計劃與組織、鋼框架結構工程施工計劃與組織五個學習單元。本書是土建施工類教育培訓銜接溝通創新系列配套專業課程教材之一,適用建筑工程技術和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工作過程導向模式課程教學,也適用分科模式課程的實訓教學。
陳年和 ·建筑科學 ·14.4萬字
機制砂是天然砂的可靠替代產品,已逐步占據建筑用砂的重要地位。采用機制砂或綜合利用粉煤灰配制混凝土已在結構工程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書共分8章,較為客觀全面地總結介紹了國內外在機制砂混凝土和機制砂粉煤灰混凝土技術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具體內容包括機制砂的性能,機制砂凝土和機制砂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方法及其力學性能、收縮徐變性能和耐久性能,鋼筋與機制砂混凝土和機制砂粉煤灰混凝土的粘結性能以及預應力機制砂粉煤灰混凝土橋梁空心板的受力性能。
李鳳蘭 劉春杰 潘麗云 李長永 ·建筑科學 ·12.2萬字
巖石力學特性的時間效應一直是巖石力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與巖石工程長期穩定與安全緊密相關。本書系統介紹了巖石蠕變、彈性后效、應力松弛等試驗,針對巖石流變力學參數優化搜索的辨識方法、非線性流變力學本構模型、長期強度確定方法、工程長期穩定性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全書共分11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經典巖石流變力學模型、巖石流變力學參數辨識方法、巖石流變試驗設備與試驗加載方式、巖石蠕變力學特性試驗、巖石力學彈性后效特性試驗、巖石應力松弛特性試驗、含裂隙巖石蠕變力學特性試驗研究、巖石非線性流變本構模型理論研究、巖石長期強度確定方法研究、巖石工程長期穩定性分析。本書可供從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礦山工程等研究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亦可作為從事巖石力學及其相關專業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師生的參考書。
蔣昱州 王瑞紅 徐衛亞 朱杰兵 ·建筑科學 ·9.8萬字
本書借喻“樹木成材”的理念,通過圖解演示操作方法等表現手段,詳細講述家裝電工常用工具儀表的使用規范、識圖技能、室內線路的加工與敷設、室內供配電設備的選配與安裝、室內照明線路的安裝及室內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調試與檢測,將家裝電工技能的培養過程劃分為4個階段,力求讓讀者一看就懂,真正能夠將所學知識技能應用到工作崗位中。
韓雪濤主編 ·建筑科學 ·7.8萬字
本書系統地總結和闡述了作者在裝配式結構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論述了裝配式結構節點的抗震性能。第1章論述了裝配式結構節點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第2章論述了階梯鋼板式節點的抗震性能,第3章論述了階梯鋼板式節點的受力機理,第4章論述了鉤掛式節點的抗震性能,第5章論述了鉤掛式節點的受力機理,第6章論述了加強環節點的抗震性能,第7章論述了加強環節點的受力機理。本書可供土木工程?力學等相關專業的廣大科技人員以及各設計院與施工企業參考,也可作為上述專業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學習參考書。
張延年 ·建筑科學 ·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