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長湖。
湖北省湖泊志纂委員會 ·生態環境 ·1.8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沙湖。
湖北省湖泊志纂委員會 ·生態環境 ·1.3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遺愛湖。
人類的歷史,就是災難與發展共存的歷史。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些令人恐懼、令人刻骨銘心、令人終生不能忘懷的災難,始終沉淀在人類的記憶中,一代代流傳……經過這些災難洗禮的人類,卻無比堅強、無比決絕——他們從災難中奮起,與災難抗爭,任何苦難都不曾令高傲的人類屈服。他們。終于成為自然的強者,成為生命之者。在這兒,我們追溯著歷史的記憶,回顧那慘烈的一幕幕往事;我們試圖展現在災難面前那堅強的人類的靈魂,以此獻給過去、現在,乃至未來,始終與災難相抗爭的生靈。
吳正清編著 ·生態環境 ·20萬字
近年來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尤其是氣候變暖及其機制的爭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方精云院士系統研究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全面評估了全球森林碳源匯及其變化;對中國和世界主要國家的碳排放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測算。方院士將在本講座中與大家分享他對氣候變化研究的最新進展,共同梳理國內外研究動態。
方精云 ·生態環境 ·1.3萬字
公木(張松如)先生是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教育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詞作者。公木先生長期在大學或其他教學崗位上工作,科研成果豐富,“第三自然界”學說是其最重要,最具有創新性、前沿性、拓展性的研究成果。2018年是公木先生去世20周年,也將迎來先生誕生108周年。推出這部《第三自然界概說》解讀本,以期引起學界對這一課題的再度關注,并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為我國文化建設、理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公木著 郭杰等解讀 ·生態環境 ·21萬字
在房龍撰寫的所有著作中,《地球的故事》是擁有最廣泛讀者的一部著作。首版一年間(1932~1933年),在美國始終名列非虛構作品排行榜榜首。它被視為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跡”,不只是“曾經暢銷”“幾度暢銷”,而是一本“永遠暢銷”“永不過時”的書。在這《地球的故事》里,房龍打破了常規地理書的寫作方式,不僅簡要地介紹了基本的地理知識,還視角獨特地從地理的角度講述了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了地理對國家的歷史演變、人群性格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生動地演繹了“人文地理”這一概念。
房龍 ·生態環境 ·25.8萬字
逃生,是和時間的賽跑,是一場心理的較量。掌握逃生知識,是對生命的一種珍惜和負責,刻不容緩!《災難來了會自救(不看會死的緊急避害逃生術)》由趙柱所著,本書涵蓋了自然災害: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突發狀況:搶劫、跟蹤等各種類型的災難及危機事件,用鮮活的例子向你講述避險之策以及逃生的寶貴經驗。教你全面、科學、理性地應對險情及其他人身傷害,危機狀態下第一時間采取自救的行動指南。
趙柱 ·生態環境 ·9.8萬字
本書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性及其綜合性,從人類、歷史與環境,人類、社會與環境,及人類、科學與環境的角度對人類與社會環境問題進行論述。
王天津 田廣 ·生態環境 ·37.4萬字
人類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的發展和對大自然資源的過分的攫取,在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同時,也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發展,在自然災害頻發的今天,人類也逐漸認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我們面臨著怎么的生存環境的問題?自然災害的頻發與人類疾病有著怎么的關系?自然災害的產生與人類活動具體有著怎樣的聯系?我們又該怎么去應對已經出現的環境問題?只有充分的了解了這些,才能提高我們環境保護的意識。
李宏主編 ·生態環境 ·6.7萬字
人類利用大自然所賜予的資源,從起初制造簡單的工具到成為地球的主角,從對大自然的膜拜到對大自然的征服,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近現代以來,隨著人類文明的跨越式進步,人類逐漸不滿足于大自然所賜予的資源,隨之而來的是人類無盡的索取和破壞。核戰爭已不再是威脅世界的第一危機,取而代之的是環境危機。發展新能源,將垃圾變廢為寶,人類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促進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李宏主編 ·生態環境 ·7.2萬字
地球表面的70%被海洋所覆蓋。故而海洋作為地球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大氣圈、巖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為控制地球表面的環境和生命特征的一個基本環節。對于海洋,雖然我們的肉眼可以看到它的廣闊,卻無法看到其深層的東西,而海洋的內部則包羅萬象,充滿著神秘的色彩。《科學與海洋》教我們利用科學來探索海洋,從科學的角度領略海洋的神秘風光。
李宏主編 ·生態環境 ·7.3萬字
地球上的物質之間循環往復,維持著生態系統之間的平衡與穩定。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的參與,破壞了物質循環系統的平衡,導致了地球環境的惡化。溫度的升高,臭氧層的破壞,稀有動物的滅絕,海平面的上升,這些都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地球作為人類目前唯一的生存地,愛護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從生活中的小事出發,共同來保護我們的“母親”——地球。
李宏主編 ·生態環境 ·6.6萬字
翻開這本書,你將在神秘氣象這個舞臺上,看到多姿多彩的彩霞、耀眼燦爛的閃電、漫天飛舞的雪花、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無數的氣象現象扮演的一個個生動而鮮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奇趣橫生的動畫片。
郎悅潔 ·生態環境 ·5.7萬字
綠色是生命的本色。生命需要綠色,地球需要綠色,讓世界處處是綠色,已成了我們所向往的生活。地球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我們的地球母親只有穿著藍白相間的衣服,才會美麗動人。可是,現在我們大家看到的卻是南極上空的空洞,逐漸變黃變黑的江河湖海,一天又一天的灰蒙蒙的天空,堆積如山的垃圾,日漸頻繁的沙塵暴……長此以往,我們的家還像家嗎?我們人類還能生存嗎?所有這些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為了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我們每個人都要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大力宣傳環保,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努力。
宋學軍 崔峰濤主編 ·生態環境 ·13萬字
《中國最美的地質公園》既是一部旅游地學佳作,又是一部獨具特色的科普讀物。作者吳勝明對中國最美的地質公園進行了科學的分類欣賞,以一個資深的地學專家和一位熱愛大自然的普通行者的雙重身份,以科學和人文的視角、至情至性的表達方式,更像一個智慧的導師,帶領讀者一邊走,一邊欣賞,在領略美麗的外在景觀的同時,感受到科學家親近自然、研究自然這一過程的內在美,富有感染力。
吳勝明 ·生態環境 ·11.8萬字
本書從旱災和饑荒、無法抗拒的火山和海嘯、無情的戰爭和種族屠殺、地震災難、劇烈的污染、颶風和洪水災難、可怕的傳染病、海難、空難以及特大火災等方面入手,闡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痛,告訴人們災難背后的故事,希望讀者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能喚起歷史的記憶,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保護自己,也保護人類,并珍惜現在的生活。
李杰卿 ·生態環境 ·25.5萬字
地理這門學科有很強的實用性,閱讀地理書籍可以讓人的知識更加豐富,成為博學多聞的人。本書旁征博引,以省份為單位,分別介紹中國大陸地區各地地質地貌、氣候、物產,以及民俗文化、風景名勝,可謂內容豐富、蔚然大觀,讓讀者的每一次閱讀都成為一次心靈的旅行。本書語言簡練、資料權威,可以讓讀者快速了解國家自然與人文地理知識,兼有工具書之性質,可隨用隨查。如果在閱讀這本書之后,使你感受到了中國地理的魅力,獲得了一些啟迪,那將是對我們最大的安慰與鼓勵。
韓燾 ·生態環境 ·44.1萬字
低碳不僅僅是一種概念,低碳生活也不僅僅是一種時尚,它與生活息息相關,這是一件利在千秋萬代的大事。節水、節電、節氣,摒棄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邊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讓低碳生活變為現實,讓我們為低碳環境、綠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貢獻!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白云藍天、霧靄流嵐、花香鳥語、蝶舞鶯飛……如此美麗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的呵護。不要讓小河的水總是惡臭,不要讓機動車的尾氣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讓草叢里的塑料袋不計其數……讓我們牽起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使地球更美麗,更精彩。
宋學軍 ·生態環境 ·11.6萬字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白色污染”,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遠離垃圾與白色污染》提倡我們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和籃子,減少生活垃圾,讓地球更加美麗!
宋學軍 崔峰濤 ·生態環境 ·1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