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花鏡》是中國清代主要介紹花卉植物的專著。全書共七卷。卷一“花歷新裁”,就每月在移植、扦插、壓條、下種、收種、澆灌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具體而細微的羅列。卷二“課花十八法”,內容涉及花卉特性和嫁接、扦插、移植、下種、澆灌、培壅、治蟲、催花等方法,以至盆景、插瓶、花園款設等,是全書著意所在,所陳技術,有不少獨到之處。卷三至卷六分別介紹植物花木類65種、花果類50種、藤蔓類78種、花草類102種,共295種。卷后附錄敘述調養禽鳥、獸畜、鱗介以及昆蟲的方法。
陳淏 ·生物世界 ·18.1萬字
一套解鎖昆蟲與植物的雙重奧秘。陶秉珍兒童自然科普經典全集,科學家為孩子寫就的自然詩篇!全書以嚴謹的科學知識為基石,用優美的文學筆觸和200余幅精美手繪插畫,共構建出一個迷人的昆蟲與植物知識王國。《昆蟲漫話》——中國版“昆蟲記”:以擬人化角色、生動對話展現昆蟲微觀世界,揭秘木葉蝶擬態、螢火蟲發光等生存智慧,并巧妙融入《莊子》等傳統文化典故。上卷:趣味問答解析植物分類、種植與實用價值,配珍貴初版手繪。下卷:散文詩般語言描繪紅葉變色等生命現象,更融入蘇東坡“只恐夜深花睡去”、杜牧“霜葉紅于二月花”等詩詞意境。在小主人公吉兒與父母的一問一答中,將生活中常見的植物以豐富有趣的圖文逐一展現,既有嚴謹的植物學知識,又有詩意的文學表達,集知識性、文學性與藝術性于一體,讓孩子在閱讀中開拓眼界,感受自然的神奇與生命的美好,點燃探索生命奧妙的好奇之火。
陶秉珍 ·生物世界 ·18.5萬字
《藥用植物圖鑒》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介紹了285種藥用植物的分類和鑒別方法,并按照莖葉類、根莖類、花類、果籽類、藻菇類分成五章,詳細介紹了每個章節內所含植物的性味、歸經、別名、分布、習性、功效主治、人群宜忌,并提供了溫馨小貼士。相信會為讀者了解和掌握藥用植物的相關知識提供很大幫助。
尚云青主編 ·生物世界 ·8.8萬字
本書是喬治·伽莫夫的科普代表作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20世紀以來自然科學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由漫談基礎數學知識入手,闡明了時間、空間的相對性,講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及四維世界結構,最后全面討論了人類在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等方面的成就。本書語言幽默生動,論述深入淺出,已成為廣大讀者喜好閱讀的自然科普讀物之一。
(美)喬治·伽莫夫 ·科學世界 ·15萬字
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得主,超會講故事的大物理學家,寫給6—14歲小朋友們的物理學漫畫。中國神話故事+現代物理學科普+新國風漫畫,覆蓋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知識點,助力孩子完成物理啟蒙!
李淼 ·數理化 ·0字
腦機接口作為人類面向未來的創新科技而備受關注。本書深入探討了腦機接口技術的現狀、應用前景及全球競爭態勢;展望了腦機接口的無限可能,包括在智能交互、教育、游戲和軍事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分析了腦機接口產業的熱潮、產業鏈構成及投資情況,并介紹了多家領先企業的腦機接口解決方案。同時,本書還介紹了腦機接口領域的學術爭議,以及各國在腦機接口研發方面的布局。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展示了腦機接口行業現狀和技術細節,有助于讀者了解腦機接口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未來趨勢。本書的適讀對象廣泛,涵蓋科技、醫療、教育、軍事、行政等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員,以及對腦機接口技術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陳根 ·科學世界 ·12.1萬字
瑪格麗特·米不僅是一位享譽全球的植物學畫家,更是一位勇敢的亞馬遜雨林探險者、一位傳奇的女性。1956年至1988年,瑪格麗特·米一直對神秘、瑰麗的亞馬孫森林所魂牽夢繞,15次深入雨林,進行了動人而危險的探險。在《森林之花》中,她真實地記錄這一次次的探險歷程,講述了她作為植物學畫家的工作:如何在原始森林艱難尋覓美麗的“森林之花”,創作了大量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兼具的植物學畫作,同時對沿途遇見的花卉、樹木、鳥類、動物、原住民做了詩意而細致的描述,生動再現熱帶雨林瑰麗的面貌、迷人的魅力與原始的風土人情。作為一個環保主義者,她在目睹急劇消失的熱帶雨林后,多次發表見解、表達自己的憂思,并因此聞名于世。書中還收錄了瑪格麗特·米160幅精美的植物手繪、素描以及相關照片。
(英)瑪格麗特·米 ·生物世界 ·7萬字
性就是“把A放入B”那么簡單?動物交配只是為了繁殖?為什么動物和人類都熱衷于“求偶欺詐”?我們將繁衍職能從性行為中剝離,會促成人以全新的方式進化嗎?決定生物進化的“性驅力”究竟是什么?本書揭示了兩性沖突和極端性策略背后的成因,收錄了科學尚未能夠解釋的問題。作者卡琳·邦達爾以高度可讀的文本,和睿智風趣的敘述方式,為讀者解析了上百個真實案例,道出關于繁衍的種種真相。
(加)卡琳·邦達爾 ·生物世界 ·15.1萬字
這是一本立足現在展望未來的海洋生物學普及讀物。書中講述了海洋的變遷歷程和現狀,并根據人類世海洋已經及正在發生的變化,以及人們掌握的技術和正在采取的行動,深入、全面地探討未來海洋的面貌;書中也深刻地探討了人類社會與海洋之間的關系。作者以優雅細膩、令人回味的行文,從海洋的迷人歷史開始講述,展示了史前海洋生態如何以與今天海洋相似的方式運作;然后,她帶領讀者進入鯨、鯊魚、珊瑚等海洋動物的領域,這里有當今日益嚴峻的地球環境變化的縮影,也有人類為了改善氣候變化、海洋變暖的努力,以及許多令人充滿希望的積極變化跡象。海洋是當之無愧的地球生命搖籃,最早的地球生命就是從水中孕育而出。海洋的未來不僅關系到自然本身將如何延續,而且關系到人類將如何在實踐中和心理上做出適應,特別是適應不可避免的、固有的變化。
(英)海倫·斯凱爾斯 ·生物世界 ·18.7萬字
全書共有6個有趣的專題,100多個知識點。書中既有山川河流、動物植物等自然地理知識,也有文化藝術、發明創造等人文地理知識。每跨介紹一個專題,在閱讀中領略名勝古跡、自然風光和人文之美,一本書走遍全中國。在書中,你可以看到歷史悠久的長城、故宮、兵馬俑,領略敦煌飛天之美,徜徉在西湖之畔,見識雄偉的布達拉宮,在閱讀中了解中華文化的歷史底蘊,飽覽天南地北的風光。在書中,你可以看到中國近年來在航天航空、海底探測和發展速度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并向讀者展示中國取得的世界之最。
陽光三采編著 ·百科知識 ·0字
無論是在屋檐下筑巢的燕子,還是在暗處結網的蜘蛛,在建筑環境中,幾乎每一個角落里都有動物的身影。《動物建筑》探索了30種動物營造空間的獨特方式,及其對人類建筑的啟發和影響,為我們重新審視人與其他生命形態的關系、創造全新的建筑形式打開了思路。建筑作家保羅·多布拉什切齊克不僅巧妙地將建筑學與生態學融為一體,還從文學、電影和當代藝術作品中梳理人類對動物的復雜情感,呈現了游走于理性與想象力之間的多元視角。在氣候變化、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對于人類與自然如何更好地和諧共生,本書給出了別具一格的精彩答案。
(英)保羅·多布拉什切齊克 ·生物世界 ·13.5萬字
《樹葉的故事》以生活在世界各地的50種植物樹葉為主題,從化學原理、外形特征、實用價值、美學特色等方面延伸開去,講述與樹葉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歷史典故。在這本書里,有中國的銀杏、連香樹、水杉,有北美的糖楓、顫楊,還有澳洲的藍桉、歐洲的三球懸鈴木、非洲的旅人蕉、南美的智利南洋杉,每一片樹葉都書寫著它們獨特的文化傳奇。
(英)丹·克勞利 (加)道格拉斯·賈斯蒂斯 ·生物世界 ·10.5萬字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天文學科普著作,為我們系統展示了歷代天文學家如何兢兢業業、利用各種巧妙方法測量天體距離的歷程。從近處的月亮,到極遠處的類星體,從三角視差法,到光譜線的“紅移”,作者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層層推開,娓娓道來,把讀者吸引進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空間的艱巨行程之中。本書語言生動,趣味盎然,不只介紹知識,也啟迪思維,再輔以構思巧妙的插圖闡明文意,為毫無疑問的科普讀物中的佳作。
卞毓麟 ·宇宙知識 ·12.4萬字
這是一部趣味性極強的科學史科普大冒險。科學技術大多數時候是一種向善的力量,它可以用來改善人類的生活、推動文明進步,但也可能會因為掌握科學的人的道德問題或時代原因,被人用來做一些非善的事情。書中呈現了眾多歷史上真實發生的科學故事,比如“海盜科學家”威廉·丹皮爾的案例開始,他周游世界收集動植物標本推動生物學發展,但也礙于時代限制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這種受限于時代發展的道德觀被作者進行了適時批判——不管如何快速地推動科學進步,有違道德都是不可取的。科普作家山姆·基恩的這部科學史,將倫理思考帶入科學,從而啟發我們:在當今科學如此發達的時代,只有正確利用知識才能為社會帶來福祉,同時列出歷史上為了推動科學發展而陷入道德困境的科學家實例,為現代人當作明鑒。
(美)山姆·基恩 ·科學世界 ·14.2萬字
數學的奇妙之處在于,它似乎是一種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的通用語言。它的美在于從簡單開始,僅使用最純粹的抽象邏輯就可以建造一個似乎超越我們自己的世界。本書能給你提供一場從零開始步入數學殿堂的發現之旅。在簡要介紹數學性質和涉及的范圍之后,我們從數學開始的地方——數字的迷人性質談起,來了解零、無窮、素數和不可忽視的古怪數,如“超越數”e、π和虛數單位i。這里有符號、方程和幾何圖形,也有存在正確答案的問題、看似普適的真理以及邏輯上無懈可擊的證明。
(英)《新科學家》雜志編著 ·百科知識 ·8.1萬字
本書講述從靈長類動物到現代文明興起的整個過程中,人類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按時間順序講述了人類進化的故事,我們為什么如此特別,我們是怎么做到的,還有哪些是我們還不知道的?自公元2000年以來,我們對人類進化的理解已經被顛覆,但通過這些已知事實,你可以更加接近終極真相。作為一個物種,我們是誰?作為個體,你需要知曉哪些?
(英)《新科學家》雜志編著 ·百科知識 ·10.7萬字
世上有許多難以解答的問題,但只有一個可以被稱為“難問題”,那就是意識問題。什么是意識?它是真實的還是幻覺?一團1400克的細胞中藏著哪些秘密?大腦有開關嗎?睡覺時還會思考嗎?智慧可控嗎?動物有意識嗎?清醒的大腦和遇到障礙的大腦有什么區別?意識水平是如何衡量的?嬰兒有意識嗎?為何會有悲傷、喜悅等復雜的感受?意識為什么會喪失?機器可以有意識嗎?如何解釋催眠、潛意識與幻覺……本書融合哲學、生物學、神經學,并匯集了當今意識研究領域前沿思想,對感覺、知覺、思維、記憶做系統的解釋,揭秘大腦是如何運作的。
(英)《新科學家》雜志編著 ·百科知識 ·7.9萬字
如果說天文學是從宏觀角度審視整個宇宙,那粒子物理就是從微觀角度探索宇宙是如何在最小尺度上運作的。隨著粒子物理研究的深入,人類似乎距離揭開萬物存在之謎越來越近。同時,越來越多的謎題也開始不斷涌現。粒子物理會讓我們得到某種終極領悟,還是只提出另一種更深層次的謎題?本書帶你深入地殼,放眼宇宙,了解宇宙中所有物質的基礎構成是什么,這些基本實體是如何結合在一起形成更復雜的物質的,又是如何施加我們所感受到的力的,暗物質是如何被發現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加速器如何扭轉時空、中微子粒子會如何成為解答宇宙中最大謎團的鑰匙……從微觀世界直至無垠宇宙,了解萬物運行之理。
(英)《新科學家》雜志編著 ·百科知識 ·8.5萬字
我們已經知道進化如何在過去的38億年里把一個曾經荒蕪的星球變得豐富多彩,讓它擁有了如今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各種植物、動物、真菌和微生物。那么是進化催生了生命,還是生命成全了進化?究竟什么樣的改變可以被稱作進化,而所有的進化是否真的與生存息息相關?自私的基因推動了進化嗎?進化本身也在進化嗎?這本書探討了進化的內在運作機制,并考量了由此引出的棘手問題——生命的出現是某種必然,還是一次意外?它是如何開始的?它有目的或方向嗎?在眾多的爭議中,隨著我們對進化的復雜性有了更多的了解,當下的人類又該如何看待自身在進化鏈條上的所作所為?
(英)《新科學家》雜志編著 ·百科知識 ·11.8萬字
本書為科學綜合普及圖書。書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例子來展示科學的優雅,從畢達哥拉斯定理和阿基米德的證明到開普勒定律。每當聽到一個問題的完美解決方案、一個完美的理論或實驗時,科學家通常會分享自己的欽佩和興奮之情。對他們來說,優雅意味著美麗、簡單、清晰和勻稱。而優雅的解決方案則代表著令人驚嘆且不可改變的正確性。在一個以客觀性為榮的學科中,優雅的概念可能聽起來很奇怪,但前提是科學被視為一種枯燥的計數和測量活動。作者還在書中精確地展示優雅是科學活動中美麗和想象力的一個基本方面的方式和原因。在書的最后,作者希望讀者明白優雅的解決方案可能不總是正確的,但優雅與推理、最佳解釋等重要的科學邏輯密切相關。
(英)伊恩·格林 ·科學世界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