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配方施肥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形成的一項農業新技術。這一技術的推廣應用,標志著我國農業生產中科學計量施肥的開始。全書主要從配方施肥技術的發展和作用、配方施肥技術的理論依據、配方施肥基本技術和方法、主要農作物配方施肥技術、復(混)合肥料基本知識這五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介紹。
王運華 胡承孝編著 ·農學 ·7.1萬字
本書共八章,系統介紹了農村土地流轉和種植類有機農莊的相關情況、政策解讀、典型案例、具體技術和發展建議。具體內容包括:我國目前土地流轉的現狀、特點、類型、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土地流轉的流程與收益分配;有機農莊創建與經營的相關政策與優惠條件、注冊認證流程、發達國家有機農業現狀與執行標準,國內有機農莊種植方案的設定、布局、種植規劃;有機農產品品種選擇認證、有機蔬菜種植技術與相關病蟲害防控技術;有機農莊的經營盈利指導等。本書可供有志于創建和經營有機農莊的土地所有者、經營管理者、技術人員等參考和借鑒。
劉起麗 張建新主編 ·農學 ·16.6萬字
本書介紹了馬鈴薯的起源及在我國的傳播,馬鈴薯的營養保健作用,我國馬鈴薯栽培現狀,我國馬鈴薯產業發生的變化、存在的問題、高效發展對策,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種質資源,馬鈴薯高效生產的關鍵技術分析,有害生物控制,產地經驗等相關內容。本書適合廣大農民、農場主、農業院校師生、農村基層技術推廣人員參考使用。
王田利 謝小強 ·農學 ·8.3萬字
本書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本書將蔬菜生產碳足跡—低碳化—生態補償機制相結合系統地研究了蔬菜生產低碳化的發展路徑。在對蔬菜生產低碳化相關概念及理論進行界定和梳理的基礎上,首先運用生命周期法和多目標灰靶決策模型對蔬菜生產系統的碳足跡進行了核算與評價;其次,運用環境方向性距離函數、聯立方程組的SUR模型、MultivariateProbit模型和Cox比例風險模型分別對蔬菜生產低碳化的邊際效應、驅動因素和農戶的技術采用行為及支付意愿進行分析;最后,從補償主體、補償標準和補償方式等方面構建了蔬菜生產低碳化的生態補償機制。
宋博 穆月英 ·農學 ·10.7萬字
本書教大家認識野菜,學會辨別野菜。首先,有相似品種比較,特別是有毒品種,免去采摘野菜的顧慮。再者,目錄圖片化,滿足快速查詢的需求。再次,底氣足,野菜源自《救荒本草》,吃野菜也有依據。其次,大開本,圖片大,有整株圖、細節圖,識別特征明顯。最后,品相比市面任何一本書都好,軟精裝,銅版紙。請記住,摘野菜的原則還是:謹慎加謹慎,不確定的不要入口!
朱強主編 ·農學 ·13.7萬字
本書針對我國獼猴桃周年管理特點,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以便教學、科研和生產人員進行實際操作,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和實用性。本書共分為八章,分別以獼猴桃樹體特點及優良品種、萌芽前管理(2月中旬至3月下旬)、萌芽期至開花前管理(3月下旬至4月下旬)、開花期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中旬)、謝花后至果實膨大期管理(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夏季新梢旺長期管理(6月下旬至8月下旬)、采果前至果實采收管理(8月下旬至11月底)、休眠期管理(11月底至翌年2月中旬)等為主題進行闡述。與以前專著或是科普讀物不同的是,本書以周年管理為主線,采用生產實踐中實際操作的圖片,不是手繪插圖。本書不僅具有現代科學理論且具有實際應用價值,是該領域富有新意的一部著作。本書可作為高校或中等職業學院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科研及技術人員閱讀參考,更適用于從事一線生產的技術人員或果農參考。
齊秀娟 ·農學 ·4.9萬字
作為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戶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社會網絡和推廣服務在農業技術采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書利用實地調查數據,深入探析社會網絡、推廣服務在農戶技術采用不同階段的影響機理與作用,提出激勵農戶技術采用、創新農業推廣服務模式的政策建議,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的完善、推廣模式的創新提供新思路。
喬丹 陸遷 ·農學 ·13.3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77份曬煙種質資源的農藝性狀、特征特性、產量、外觀質量、化學成分、評吸質量等,每份種質資源均配有株型、葉形、花序、花冠圖像。內容豐富、結構清晰、圖文并茂、資料詳實,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實用性。
湖北省煙草公司十堰市公司 湖北省煙草科學研究院 ·農學 ·3萬字
本書以簡潔易懂的語言,配以200余幅高清數碼圖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詳細介紹了與蘋果整形修剪有關的基礎知識,以及蘋果不同生長季節、生長階段,不同品種類型的修剪方法和操作技術。內容包括蘋果修剪的基礎知識、季節修剪、簡化修剪、不同生長階段的修剪、不同品種類型的修剪五部分內容。全書以理論聯系實際和為生產服務為原則,內容翔實系統,語言通俗易懂,技術先進實用,可讀性和可操作性強,對現代蘋果密植、高產、優質、高效、省工栽培具有非常有益的參考作用。本書適合廣大蘋果種植者、果樹技術推廣人員及農林院校師生閱讀。
于新剛 ·農學 ·5.1萬字
這是一本專門講述菇菌無公害栽培的書,書中介紹了茶薪菇、香菇、雙孢蘑菇等10余種菇菌的無公害栽培技術,資料翔實,可操作性強,很適合廣大新老菇農使用,亦可作為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重要參考讀物。
嚴澤湘 ·農學 ·6.2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果樹栽培基礎知識、育苗和建同技術、果樹栽培主要關鍵技術;仁果類、核果類、堅果類、柿棗類土要樹種栽培管理技術和果樹設施栽培的關鍵技術及北方常見果樹設施栽培的配套技術。
王曉婭 ·農學 ·17.9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小麥、谷子、高粱、馬鈴薯、玉米等山西省主要農作物的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生態區劃、遺傳育種及優良品種介紹等內容,文字通俗易懂,內容廣泛實用,指導性和實用性強,適合廣大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及農民使用。
賈秀錦主編 ·農學 ·15.7萬字
本書介紹了獼猴桃種質資源與良種選育、育苗、建園、土肥水與花果管理、整形修剪、樹體保護、采后處理與貯藏保鮮、加工等技術。附錄中有獼猴桃栽培周年管理月歷、常見缺素癥診斷檢索表、常用農藥的配置及使用方法、主要病蟲害用藥品種等內容。
王仁才主編 ·農學 ·13.2萬字
本書在介紹了辣椒的形態特性、辣椒優良品種、主要栽培茬次安排、辣椒育苗技術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辣椒大棚、地膜、越夏、延秋、日光高溫、高山、無土栽培技術,以及辣椒的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辣椒的貯藏、運輸和加工技術等。
姚明華等 ·農學 ·10.7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彭陽紅梅杏的生產概述、彭陽紅梅杏的生物學與生態學特征、彭陽紅梅杏的苗木繁育技術、彭陽紅梅杏的建園栽植技術等。
陳克斌主編 ·農學 ·7.5萬字
本書依據有機蔬菜栽培關鍵技術順序,以大量第一手高清原色圖譜的形式,按照“有機蔬菜的選址→基地規劃及建設→種子選購→精細育苗→定植前準備(整地、施肥、作畦)→直播或移栽→澆水管理→追肥管理→植株調整→病蟲害防治→采收及采后處理→銷售”的流程與思路,圖文并茂地詳細闡述各環節的栽培關鍵技術,并將有機蔬菜質量管理和追溯系統建設等內容納入整個生產過程中,進行系統組裝,以便讀者能按圖進行實踐操作。本書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適于有機蔬菜基地、家庭農場、家庭主婦進行科學的有機蔬菜生產參考,也可供從事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生產等相關人員閱讀。
王迪軒 曹建安 譚衛建主編 ·農學 ·11.3萬字
本書介紹的是菇菌反季節栽培技術,涉及草菇、靈芝、毛木耳、猴頭菇、秀珍菇、茶薪菇、金針菇、滑菇、榆黃蘑、雞腿蘑等諸多菌類,并介紹了我國福建、山東、上海、遼寧、內蒙古等地反季節栽培經驗。本書很適合廣大新老菇農使用,亦可作為職業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讀物。
嚴澤湘 ·農學 ·6.6萬字
《種子質量檢驗技術》共分為兩篇,第一篇為基礎理論知識,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植物種子的基礎知識,包括種子的發育、種子檢驗、種子扦樣、種子室內必檢項目、種子真實性和品種純度鑒定、農作物強制性種子標準和種子法。第二篇為種子質量檢驗項目操作技能,介紹種子質量檢驗項目競賽規則、種子凈度分析和千粒重測定、快速測定小麥種子生活力的方法。同時還制作了理論考試模擬試卷,供學有余力的中職院校學生和職業農民學習時參考。本書的編寫既適合職業農民參加培訓、技能鑒定的需要,同時又滿足了中職學生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的需求。
江興龍 王澤河主編 ·農學 ·5萬字
西北地區環境變遷是自然過程和人類歷史活動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文章從古代時期、近代時期、現代時期三個層面對西北地區環境變遷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做了深入分析和詳細論述。利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多學科的交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對搜集的歷史史料和現代資料進行系統統計,對西北地區現代農業生態環境、農業災害環境和農業資源環境進行細致解剖和分析,發現從歷史過程來看,農業環境變遷中自然和人文因素起著關鍵作用;災荒因素突出誘發了近代環境變遷,而現代環境問題產生則是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及人為不合理開發的綜合表現。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通過選擇適應氣候變化的農業技術、發展減災農業和區域生態治理模式,進一步促進西北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王向輝 韓靈梅 ·農學 ·13.8萬字
本書分為總論、各論兩部分,總論概述了湖北省自然條件、草食畜牧業發展現狀和草種資源情況;各論收錄了湖北省常見牧草及草坪草47種,詳細介紹了各草種的植物學特征特性、栽培技術及其利用方式。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農學 ·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