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闡明了森林碳匯扶貧的基本內涵和本質特征,剖析了森林碳匯項目開發對區域和個體減貧的影響機理,厘清了森林碳匯扶貧利益相關者及其基本利益訴求,詮釋了森林碳匯扶貧系統的構成要素,揭示了森林碳匯項目開發與扶貧相結合的動力機制,搭建了森林碳匯扶貧理論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區森林碳匯扶貧現狀與挑戰,提出了以關注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受益和發展機會創造為核心理念的森林碳匯扶貧發展思路、政策框架及其政策建議。
曾維忠 楊帆 ·林業 ·21.6萬字
本書共分十二章,按有機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順序編寫,分別介紹了有機農業的發展歷史、現狀與展望;有機農業生產的前期準備,包括有機農業對產地環境、有機農業生產投入物質的要求;有機農業的生產過程中土壤培肥和植物保護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幾種代表性的糧食、蔬菜、水果和畜禽的有機生產技術;有機食品的收獲后管理、食品安全,以及對加工、運輸過程的特殊要求;國際有機農業的標準體系、有機食品的認證以及有機產品的貿易與市場;最后對有機農業課程的實習提出了一些方案與建議,并介紹了國內外知名有機農場的案例。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生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農業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從事有機農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喬玉輝 曹志平 ·農業基礎 ·22.2萬字
本書對第二版的改動較大,尤其是注入的新內容較多,如對信息的處理方法,可有效避免在紛雜的信息中迷失;在第二章、第三章中對常規技術的刪繁就簡,使得本書的有效容量得到了提升;第四章的沼菌結合技術,很多都是我們的發明專利,很符合當前部分農村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富硒菇生產技術,極大地提升了目前食用菌產品的內涵,改寫了食用菌市場的常規,是我國或者一個地區食用菌產業轉換思路、提檔升級的有效途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六章的營銷模式,基本顛覆了傳統模式,將近年來的如VIP模式、電商模式整合進來,使讀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取舍,具有非凡的意義。本書適合所有食用菌從業者閱讀,尤其適合正在運轉的食用菌企業以及合作社等人員,同時,也適合做大學教學參考書和學生實踐參照書。
曹德賓 張海蘭 劉鋼鋒 ·林業 ·24.2萬字
本書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與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組織編寫,是《中國生物產業發展報告》系列圖書的第15本。全書包括7篇,共41章,對生物產業發展戰略與政策、生物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生物技術發展前沿與熱點、生物專利、生物產業投融資、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情況、重點行業協(學)會發展報告等進行了闡述和說明,從多角度對中國生物產業狀況進行了清楚的透視和實在的分析,對中國生物產業發展戰略進行了認真深入的思考與討論。本書可供生物產業的開發、生產、銷售、管理人員以及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閱讀參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 ·農業基礎 ·25萬字
本書吸收、借鑒了老一輩家畜寄生蟲病學專家對家畜寄生蟲病防治的傳統經驗和做法,也融入了近年來一線獸醫寄生蟲病防治工作者積累的寶貴經驗。全書共九章,包括家畜寄生蟲病概述、診斷與防治,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以及豬、牛、羊、兔、馬、犬、貓常見寄生蟲病的病原、生活史、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及防治等內容。本書可作為農業院校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獸醫公共衛生等專業學生以及從事畜牧、獸醫和醫學寄生蟲學工作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各種養殖場從事養殖、診療服務人員的工具書。
李連任 ·動物醫學 ·2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