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朱方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學和歷史學學術(shù)功底,以及土生土長桂林人的閱歷寫就了一部至今為止內(nèi)容較為全面和豐富的桂林飲食文化著作《桂林飲食文化》。該書不落俗套,具有鮮明的特色:一是挖掘了桂林飲食文化深邃的淵源;二是跳出飲食談文化;三是構(gòu)筑了桂林飲食文化的體系;四是強烈的責任意識。在字里行間,作者從頭到尾都在疾呼挽救桂林飲食文化,對桂林建設國際旅游勝地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朱方 ·飲食文化 ·22.9萬字
一餐一飯,體會中華飲食神髓,一朝一夕,烹飪?nèi)粘I钪廖丁S朗匙骷曳鱿迹V迷中國美食,千里迢迢來到四川,潛心研究川菜的起源、發(fā)展與烹飪技法。在《川菜》一書中,扶霞將20多年的經(jīng)驗匯集一冊。諸多關(guān)于地域環(huán)境、歷史文化和人文風貌的觀察分析述諸筆端。全書涵蓋200道經(jīng)典川菜食譜、56種烹飪手法、23種獨特調(diào)味。從鍋碗瓢盆到配料香料;從大眾熟知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當?shù)夭拍艹缘降淖载曅〖咫u、橋頭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腦、蛋烘糕。在諸多滋味中,也嘗到了活色生香的生活。走進扶霞眼中的川菜,讓世界更了解中國,也讓中國人站在世界的坐標里認識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一日三餐。
(英)扶霞·鄧洛普 ·飲食文化 ·25.3萬字
這是一本看著看著饞蟲會叫的書,這是一套讀著讀著心向往之的書。書中,蔡瀾以尋味為目的,開啟全球美食之旅。若是不能親歷,那么自是翻開這套書,看蔡瀾說說也好。
蔡瀾 ·飲食文化 ·48.3萬字
上海老味道,是已經(jīng)消逝或正在消逝的風味美食,它們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的經(jīng)濟狀況,也反映了上海市民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與世俗生態(tài)。從草根食物入手,洞悉時代特征,進而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懷念和向往,是本書的出發(fā)點。分為“水汽氤氳的寒素生活”“八仙桌上的青花大碗”“春花秋實的平民美食”“邑城內(nèi)外的濃油赤醬”四個專輯。與十年前的初版相比,這次第三版刪去了部分略顯老舊的文章,新增了貼近時代的新篇,并對原版中一些風味小吃的名稱和由來做了修正,使本書的主旨更加貼切。
沈嘉祿 ·飲食文化 ·22.3萬字
中餐到底是什么?從麻婆豆腐、東坡肉、一品鍋、醉蟹,到小籠包、刀削面、羅宋湯、慈母菜。從《禮記》《詩經(jīng)》《本草綱目》《隨園食單》,到晏子、屈原、蘇軾、袁枚。在扶霞看來,中餐是技法,也是哲學;是治愈身心的良藥,也是文明與荒蠻的分界。中餐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美食,也是人們最不了解的烹飪傳統(tǒng)。三十年來,扶霞在世界各地品嘗美食,與當?shù)氐氖巢纳獭N師和美食家交流,在典籍和食肆中體味中餐的獨韻。無論是稻米與大豆的重要淵源、舶來原料的美味誘惑還是佛教素食的悠久歷史,你都能在扶霞的觀察中讀到中餐傳統(tǒng)的獨有智慧,回應時代的提問和挑戰(zhàn)。中餐是簡單的,也是復雜的。如果中餐有世界觀,一定是食物在灶火、天地、庖廚和餐桌間往復流轉(zhuǎn)。這一次,扶霞以一如既往的幽默筆觸、前所未有的精彩視角,從三十道菜出發(fā)來談論中餐的起源、食材、技法乃至思想,仿若一場宴請、一段旅程、一次告白。
(英)扶霞·鄧洛普 ·飲食文化 ·24.1萬字
美食隨筆集。延續(xù)美食暢銷和長銷書《上海老味道》的風格。分為江南水色、吳淞風物、浦江帆影、媽媽味道、微醺絮語五個專輯,圍繞上海乃至江南飲食文化和家常味道。其風味,依然是老舊的、樸素的、實在的,留下清晰的手工痕跡,微微有點甜蜜的煙火慢慢彌散,也有近年來在市場上復活的、舌尖上的老古董。由食物引申到做食物、品食物的人,包括上海弄堂里的大叔大媽、淘氣孩子、鄰家小妹、老吃客、開私房菜館的阿姨、滿懷理想的新上海人,有著滿滿的人文關(guān)懷。
沈嘉祿 ·飲食文化 ·24.6萬字
潮汕是地方傳統(tǒng)文化和民俗保留較好的地區(qū)之一,一千多年來的美食積淀在古韻遺產(chǎn)和新流交匯下日益生輝。素有“中國高端菜系”之稱的粵菜代表潮汕菜,究竟“貴”在何處?看似簡單、原生態(tài)的菜肴,其實背后從選料、刀工、烹調(diào)、配料、擺盤方式上都有一系列的講究,所以才能做到鮮而不腥、清而不淡。拿海貨魚類來說,什么季節(jié)吃什么魚、選什么部位最佳、筵席什么時候上、魚頭方向朝哪里都有考究,真正地將食味與嶺南的鄉(xiāng)土文化和人文精神融為一體。本書分為海產(chǎn)卷、肉食卷、粿品卷、主食卷、小食卷、蔬菜卷、水果卷和調(diào)味卷八卷,詳細介紹了每一種物產(chǎn)背后的民俗掌故、歷史發(fā)展、味型設計、烹制手法和保健功效,可謂潮汕美食知識大全。以100多道典型潮菜為切入點,探究美食與民俗、民智、情懷、情趣之間的關(guān)系,以風趣詼諧的語言描繪被時代浪潮所掩埋的潮汕飲食文化脈絡,教讀者品味潮菜的同時,更能夠知其所以然。對于想研究潮菜的廚者、甄別真假潮菜的食客和美食文化廣泛愛好者來說,都是一部不可多得之作。
陳益群 ·飲食文化 ·20.3萬字
從穿行節(jié)令的私房美食,順應天時的四季養(yǎng)生,到親手復刻國宴菜,重現(xiàn)國禮級味道。從入門到進階,重塑家宴、宴客文化和菜肴原生至美。套裝包含:《國宴》《節(jié)氣廚房》《咖啡咖啡處處開》《隨園食單》。
姜晟穎 袁枚等 ·飲食文化 ·46.2萬字
《隨園食單》是清代袁牧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chǎn)物,以文言隨筆的形式,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qū)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shù),詳細記述了我國14世紀至18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南北菜肴、飯點和名茶美酒,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國飲食名著。全書分為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雜牲單、羽族單、水族有鱗單、水族無鱗單、雜素單、小菜單、點心單、飯粥單和菜酒單共十四單,外加一序。舉凡菜點的選料、加工、切配、烹調(diào)及對菜點的色、香、味、形、器、序都做了精辟的論述。本書是原著的注譯本,主要包括原文、注釋、譯文、延伸閱讀、名家雜談等幾個版塊,完美重現(xiàn)中國古代珍饈美味及烹制法則,直觀解讀物性為上、適口為珍的飲食藝術(shù)。
(清)袁枚著 白常繼編著 ·飲食文化 ·21.7萬字
《古今酒事》是作者胡山源花了多年心血,將古今有關(guān)酒事之文獻,集成一書。分三輯,第一輯專著,輯入古代重要酒文化專著如《酒經(jīng)》《酒名記》等十九種;第二輯藝文,輯入古代重要酒文化有關(guān)的“辭賦””詩““詞”“青蓮觴詠”,以及歷代“酒詞”;第三輯故事,分十三類:“方法、文學、功效、行游、店肆、官政、品名、飲令、禍亂、器用、諫戒、禮俗、癖習”。洋洋大觀,是愛好、研究酒文化讀者必讀經(jīng)典匯集。國內(nèi)目前關(guān)于傳統(tǒng)文化中酒文化的圖書尚少。本書由世界書局于1941年初版。1985年,上海書店曾出版復印版本,并于1992年重印。但目前市面上很難找到本冊圖書。并且目前所有已出版版本均為右起豎版,不符合現(xiàn)代閱讀習慣。
胡山源 ·飲食文化 ·27.5萬字
茶是全球廣為普及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而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飲茶風習的發(fā)源地,茶文化的大觀園。茶從中國傳播至世界各地,并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經(jīng)濟貿(mào)易、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縱觀中國茶葉發(fā)展史,唐代是一個無可替代的歷史時期,茶興于唐且盛于唐。本書以唐代飲茶風習、茶產(chǎn)業(yè)、茶制度、茶技藝和茶思想文化等為研究核心問題,對唐代茶史進行綜合性的研究,系統(tǒng)闡述唐代茶史的歷史地位。
宋時磊 ·飲食文化 ·25.6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lǐng)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