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草編文化
浙東草編歷史悠久。目前可見的中國早的草編遺物,距今已有8000年之久,是在寧波河姆渡文化井頭山遺址中發掘的編織容器;浙東重鎮寧波草席在唐代開元年間已銷往國外,是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品之一。浙東的草帽編織也有200多年的歷史。浙東草編地位獨特。浙東草編的主要產地之一寧波,其草編產品是中國的風物特產,是著名的工藝品。浙東草編既是浙江特色文化資源,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余姚草編工藝”、“鄞州黃古林草編工藝”、“溫嶺草編”、“桐嶼草席編織技藝”、“嶺根草編工藝”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保護這份遺產,寧波建設了兩座草編主題的博物館——慈溪市草編工藝品博物館、鄞州黃古林草編博物館。臺州則有嶺根草編博物館、高龍帽苑等主題博物館。浙東草編是浙江人民的文化記憶,也是浙東女性的不解情結。草編文化是工匠精神的極好詮釋,其體現出的精益求精的技藝、堅韌不拔的毅力是傳遞給當代青年好的精神文化財富。為了挖掘浙東草編文化內涵,同時以草編文化為載體,弘揚傳播浙江區域文化,有必要對這一“草根”文化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和系統總結。
·10.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