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夜航船》是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張岱撰寫的一部文化常識小百科,全書分20個大部125個小類,收錄四千多條條目。天文地理、經史百家、日用文玩、三教九流等,廣采博收,無所不包。本書集趣味性、故事性、知識性和文學性于一體,每一則均短小精悍,問世300多年來一直以秘本流傳,仿佛暗夜之河里綴滿燈光的小舟,光彩耀目,引人向前。
(明)張岱編撰 黎福安整理 ·中國文化 ·27.1萬字
張居正講評《論語》古本是專為萬歷皇帝量身定制的皇家讀本,本書在古本的基礎上進行了翻譯,包含《論語》原文、今譯、張居正講評原文、譯釋,可謂字字珠璣,飽含深刻的哲理。張居正曾先后擔任明穆宗隆慶皇帝的侍講侍讀,明神宗萬歷皇帝的知經筵官,可謂兩代帝師。他對《論語》的講解集歷代名家大儒思想之大成,同時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即講出了帝王之道、領導之智又講出了修身之理,能夠幫助讀者更加清楚明白地了解《論語》,了解儒家思想。
張居正 ·中國文化 ·49萬字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這套時間制度由最高統治集團確認和發布,數千年來深刻影響著傳統中國社會。在國家層面,節氣周期性地檢驗著禮樂文化傳統,昭示著統治的正統性和合法性,以此維護著高語境社會;在民俗生活中,各地以節氣時間為參照,建構民俗秩序,安排生產生活,形成地方性知識。在此過程中,以節氣(歷法)等為紐帶,在上下層文化之間建立了“以上率下”和相互依存的文化關系,由此產生了特殊的文化內聚力。本書梳理了二十五史及各地地方志,講述了非遺之一——二十四節氣的緣起及其與中國傳統禮樂文化的不俗故事。
霍福 ·中國文化 ·20.1萬字
《搜神記》是中國第一部志怪小說集,書中記述了許多神靈怪異之事,其中不乏古代神話、民間傳說,后世許多奇譚怪談都能在本書中找到源頭。書中故事篇幅短小,想象奇譎,反映了兩漢、魏晉流行的時代風尚,對后世的文學創作影響深遠。是書久佚,此前的注譯本多以明代胡應麟輯錄的二十卷本為底本。而著名學者李劍國所輯校的三十卷本,去偽存真,內容比較準確完備,代表了《搜神記》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書即以李輯三十卷本為底本,進行注釋、翻譯及簡評。注釋力求精準,個別生僻字給予注音;譯文通順流暢,文字優美;簡評扼要,或補充故事背景信息,或以富有時代精神的見解拋磚引玉,給予讀者以啟發。
(東晉)干寶著 陸蓓容譯注 ·中國文化 ·22.3萬字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是儒學,而儒學的基本表現形式一直是經學,也就是研究儒家經典的學問。經學的基本研究對象就是十三經,即《周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本書即以這十三部儒家經典為對象,對它們進行闡釋和導讀,梳理它們在中國歷代的傳承與流變,分析它們對中國歷史、文化各個方面的重要影響。依據篇幅和內容,書稿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介紹的是《周易》《詩經》《尚書》和三禮,下卷介紹《春秋》三傳和《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姜海軍 ·中國文化 ·23.2萬字
姜海軍 ·中國文化 ·22.6萬字
姜海軍 ·中國文化 ·45.8萬字
本套裝包含樊登《給青少年講論語:樂在學習》《給青少年講論語:識人交友》《給青少年講論語:積極生活》《給青少年講論語:性格養成》4部作品。
樊登 ·中國文化 ·28.8萬字
《易經》就是《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本”,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你真能讀明白的》剝離了后來加入的《易》“傳”,展示的是由卦畫、卦名、卦辭、爻辭構成的純粹的《易》“經”。本書貼合“經”文,深入淺出地講明每一卦每一爻的意義與內涵,并結合見諸古代典籍記載的具體故事和生活中的常識常情,揭示《易經》特質。講明了算卦、解卦的基本常識和規則,幫助人們深入理解《易經》所承載的古人的思維體驗和人生智慧。
楊天才評解 ·中國文化 ·25.7萬字
妖怪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兩漢時期得以萌發,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更大的發展,在唐宋元明清,則發展到了巔峰。妖怪文化背后所蘊含的歷史興替、自然風物、社會風俗等思想與內涵,可以作為我們觀察古代傳統文化的窗口。本書作者從《搜神記》《搜神后記》《集異記》《山海經》《玄中記》《聊齋志異》《剪燈余話》《博物志》《水經注》《宣室志》《湘中怨解》《稽神錄》《續玄怪錄》《博異志》《通幽記》等數十種歷代典籍中搜羅、整理出438種妖怪,分為妖、怪、鬼三大類別,以古典為藍本,結合民間故事和傳說,用簡潔優美的白話加以演繹。字里行間,山川草木、花鳥魚蟲皆妖氣十足,躍然紙上。翻開這本書,跟隨作者的筆觸,走進一個瑰麗奇幻、異彩紛呈的妖怪世界。
王淵博編著 ·中國文化 ·36.2萬字
本書是站在陽明心學的立場上,對《論語》做出了深層解讀,對《論語》中的每一條語錄進行注釋、翻譯和問答。本書的精華在問答部分。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幫助讀者在弄懂《論語》語錄的字面意思以后,還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深意。《論語》被稱為中國人的《圣經》,受到國人的推崇。但是,由于文字障礙和思想隔閡,社會一般讀者閱讀《論語》有畏難情緒。本書是為這類讀者服務。本書稿解讀《論語》不掉書袋,用簡潔明白的語言,將古代經典與現實生活進行互詮。讓更多的人喜歡優秀傳統文化,愿意來閱讀經典,能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王陽明心學,賦予我們社會以正能量。
張實龍等 ·中國文化 ·23.1萬字
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人際交往中甄別人的優劣,是現代人生活中的一大難題。《冰鑒》對于現代人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智慧的經典,為你打造一條走近曾國藩的智慧之路,讓你充分領略他獨到的識人用人策略,在激烈的競爭中,游刃有余。《冰鑒》是曾國藩對自己相人識人的總結,是曾氏一生的智慧結晶,共分七篇,即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須眉、聲音、氣色等。該書曾在大陸絕跡幾十年,近年被整理出版,深受讀者青睞。《冰鑒》原文僅2000余字,本書以“原文”“譯文”“解讀”為體例,對每篇加以詳細的注釋、翻譯。在解讀部分引經據典,融匯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經典案例,對原著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解讀,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啟迪性和借鑒性,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這部經典奇書。
(清)曾國藩著 李問渠編 ·中國文化 ·35萬字
從“蟲蟲蟲蟲飛”到“城門城門幾丈高”,兒歌貫穿了幼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搖籃曲、保育、外婆家、生活習慣、童話故事、兒歌游戲、語言訓練……本書是朱介凡先生集畢生研究之力,從私人記憶、文獻資料、田野調查等途徑搜集的近萬首兒歌中,選錄出特別精彩的1499首,加以系統闡述,生動地還原了兒歌的歷史事相與生活圖景,讀來令人心神蕩漾。
朱介凡編著 ·中國文化 ·22萬字
本書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力求在“新、奇、趣”上下功夫。“新”就是鮮為人知的,很少被其他書籍提到的知識;“奇”就是不一般,能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的事物;“趣”既是興趣,也是趣味,是人們想看、愿意看的東西。另外,為了方便閱讀,本書采用了一問一答的方式,把數千字甚至數萬字才能闡述清楚的問題壓縮在數百字之中,以小見大,深入淺出,提綱挈領,讓讀者在短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
文若愚編著 ·中國文化 ·47.1萬字
作為《論語》的普及性讀物,本書沒有繁瑣的考證,作者希望能用明白曉暢的話語講《論語》,使其不僅便于閱讀,更可在日常生活中對讀者起到有益的指導作用。書中每部分由經文、譯解、注釋、解說四部分構成,作者以文雅通俗的語言,對經文作出充分的講解、引申,賦予面孔嚴肅的經典別樣的溫情與生活氣息。
(日)宇野哲人 ·中國文化 ·21.4萬字
本書是作者讀《大學》和《孟子》的心得筆記,是對《大學》和《孟子》逐章逐句的解讀,對原著章句作了比較準確通俗的闡譯。闡譯參照了古今諸多專家學者的注疏和詮釋,作者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政學修養,深研原著義理,認真思考原著經典的現代價值,著重闡釋了《大學》的“三綱八目”和《孟子》的“性善、仁政民本、盡心養性”的思想,突出“誠意、正心、修身為本,仁政、親民、止于至善。”故本書以“止于至善”為書名,表達了作者對這兩部經典之作深刻體會。
劉家望 ·中國文化 ·20.9萬字
本書是在央視講座以及北京大學“中國經典解讀”課程講義精選。《大學》《中庸》是中國儒家的重要經典,儒家諸子經典的代表作,南宋朱熹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并稱為“四書”,宋元以后逐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就內容而言,在儒家經典《四書》當中,《大學》是入門之作,《論語》《孟子》對儒家思想進行了詳盡論述,而說到集儒家學說之大成的結晶之作則非《中庸》莫屬。《大學》相傳是孔子弟子曾參所作,《中庸》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所作。本書以“細讀”為特質,總結出中國文化以原典為基本的特點,梳理出其精神、邏輯與方法。
王岳川 ·中國文化 ·28.8萬字
能言善辯的縱橫家為什么會出現在戰國至秦漢之際?史上曾強悍無比的突厥人今天分布在哪里?曾經盛極一時的“讖緯”是封建迷信嗎?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他都建立過哪些功績?大詩人李白一生經歷過怎樣的坎坷?人淡如菊的李清照是怎樣成為名垂千古的詞人的?曾經出現于金庸筆下的“全真七子”真有其人嗎?……這些國學常識你都知道嗎?本書將帶你展開一場國學盛宴。本書分詞條解釋和經典論著兩部分,囊括了政治、經濟、哲學、倫理、文學、禮俗、人物等與國學有關的內容。無論是詞條解釋還是對經典論著的介紹,都能讓讀者盡享國學魅力。不僅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更能提高人文素養。掌握一點國學常識,你就能擁有一把啟精神家園的鑰匙;身處其間,你可以穿越時空,看華夏千年光陰游走,看它們所歷經的燦爛輝煌。希望這本國學常識能夠常伴你左右,讓你對國學多一分了解、熱愛和關注。本書為讀者搭建了一個國學知識體系的大框架,內容全面、要完備、條理清晰、體例嚴謹,讀者可以憑借此書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形成對于國學的完整概念。對國學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獲。
采桑子主編 ·中國文化 ·36萬字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源遠流長,那些耳熟能詳的文化常識令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多了解點文化常識不僅是讀書學習所需,更是充實自己的必要。本書是一部濃縮了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知識的百科全書,包括哲學、神話、語言文字、音樂舞蹈、曲藝、名勝、飲食、政治軍事、經濟、法律、地理、交通等諸多方面,集可讀性、知識性、實用性于一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書籍。編排清晰,內容全面,適合課外閱讀,也適合利用碎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李問渠主編 ·中國文化 ·37.1萬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文字奧妙無窮。悠遠的歷史為我們創造出了鮮活精彩的語言和文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故事,都牽動著華夏文明的神經。《大眾語文全書》收錄了大量從古至今人侗耳熟能詳的語言,分為對聯、謎語、歇后語、俗語諺語四大部分,在四大部分下又分為若干條目。全書分類清晰,內容全面。這些鮮活的語言大多經過千錘百煉,代代相傳,才流傳至今。《大眾語文全書》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閱讀《大眾語文全書》,既能提高語言能力,也能開闊心胸,激活思維,領悟到傳統文化中的深邃智慧。《大眾語文全書》實為一座語言寶庫,一位良師益友。
李問渠主編 ·中國文化 ·23.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