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濟經》選講
《圣濟經》一書,十卷,四十二章,成書于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乃宋徽宗敕編《圣濟總錄》時親自撰寫,以闡發《內經》之奧旨。《圣濟經》主要論述陰陽五行、天人相應、孕育胎教、察色診脈、臟腑經絡、病機治法、五運六氣、食療養生、藥性方義等。每篇各有小序,其內容大旨融合《素問》之義,而闡釋其要。論述文淺意深,言近旨遠,是學習《內經》的重要參考書。對現今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運用亦多幫助和啟迪。本書流傳較廣且未有散佚,南宋與金元時期,多見于史書、私家藏書載目。明清時期版本流傳完整,清人陸心源刊行《十萬卷樓叢書》時收錄《宋徽宗圣濟經》,始得以流傳至今。當代有關《圣濟經》多以研究的方式見于著作、論文以及點校方面。《圣濟經》流傳期間,諸多醫家吸收發揮了運氣學說、法象藥理以及兒科理論,為宋以后乃至于今天的中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圣濟經》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進一步從整體上把握兩宋之際醫學理論的特點,深入理解宋以后醫學理論衍化的內在理路。本書節選《圣濟經》64條,先注釋詞句再講經意,有的條目附有醫案及學生的感言。
·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