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用耳朵學中醫經典卷于2010年出版第一版,由著名的朗誦家白云出岫先生朗讀全文,以小64開的袖珍版本,配以全文音頻文件,讓讀者能邊聽邊看,邊聽邊讀,邊聽邊背。讓磁性的聲音、優美的文筆、深邃的經義結合在一起,從多個角度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原汁原味的中醫經典。本套叢書最多的重印了12次,36000余冊,最少的重印了4次,12000余冊。本次再版將原來的光盤改成以二維碼掃碼收聽音頻的形式。靈蘭中醫署名并進行推廣。
靈蘭書院組織整理 ·中醫 ·11.1萬字
靈蘭書院組織整理 ·中醫 ·4萬字
本書秉承“守正創新”的精神,對以往教學中的六經概念進行重新解構和闡述,形成了更為普適包容的“大六經”體系。本書分為總論和分論兩部分。開篇總論主要論述中醫獨特的疾病觀與診治觀、辨證論治模式、六經分類證治體系及大六經體系的證治分類構建。意在從中醫如何認識疾病、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思維邏輯入手,抓握住始終貫穿其中的核心要素即病理要素(病因、病位、病機、病勢),從而引出病理要素所需要系統搭載的生理體系,即大六經體系。本書概要性地介紹六經經系的生理、病理及其診治特點,形成集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一體貫通的證治知識體系,其中重點突出中醫方證關聯的實用價值,希望實現以中醫經典理論為指導,以方證對應為切入點,結合實際醫案具體展示其應用,使中醫讀者較快貫通中醫的基礎知識與運用技巧,真正發揮辨證指導論治的作用,從而提高應對臨床的辨析能力,走出“死套方藥”的實踐窘境。
張瑩瑩 劉英鋒主編 ·中醫 ·17.1萬字
靈蘭書院組織整理 ·中醫 ·8.2萬字
本書為中醫文化專著。全書分上、下編,上編主要論述中醫文化的生命觀、疾病觀、診療觀、養生觀以及中醫文化的基本理念、核心價值與思維方式;下編主要論述中醫文化的思想基礎,包括易學文化與中醫、儒家文化與中醫、道家文化與中醫、兵家文化與中醫等等。旨在從文化探尋中醫理論之基礎,以中醫開啟傳統文化之寶藏。
賈成祥 ·中醫 ·24.8萬字
靈蘭書院組織整理 ·中醫 ·4.8萬字
自2017年11月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組織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統一考核。為幫助考生順利通過考試,我們組織專家編寫了這套《全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通關系列》。作者經深入解讀最新大綱、剖析歷年真題后,估測出真卷的考點分布,力求為考生還原最真實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環境,使考生在備考前對大量習題進行充分練習,從而全面了解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補缺。本書包含11個學科2500道題,每題附有參考答案和解析,方便考生逐步建立自己的解題思路,高效復習。
全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命題研究組編 ·中醫 ·50.1萬字
本書運用幽默睿智的語言解讀中醫經典之最——《傷寒論》,融合古今名醫研習傷寒的精華,傳遞合而不同,立足臨床的學習之道。秉承傳統研究《傷寒論》的六經辯辨證之法,從表至里,循序漸進,不遺余力地貫穿以精妙的圓運動思想,令中醫思維緊緊地拴在一個圓里,展示出了一氣周游傷寒的精髓。解釋醫理和分析經方交替進行,勢在讓讀者領略《傷寒論》的嚴謹和實用,原本枯澀難明的《傷寒論》終于再次被賦予了全新的血肉和靈魂。
陳喜生 ·中醫 ·13.8萬字
本書是山東名老中醫陳英都先生的婦科專著。陳英都,副主任醫師,中醫婦科專家,新泰名老中醫,優秀知識分子,新泰中醫醫院婦科主任。陳老業醫五十余年,刻苦研習古籍文獻并應用于臨床實踐,獲得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陳老遣方用藥,辨證論治有其獨有的特點,重在辨證,用藥貴在平和,療效卓著,故遠自京、濟、泰,近及桑梓故里,就醫者絡繹不絕。此醫案醫話會給從事中醫婦科臨床工作者,帶來很大的指導意義。陳焱跟隨陳老30余載,將陳老臨床幾十年中,資料較完整,療效較好的部分醫案及《紅樓夢》醫話整理成帙。
陳英都 陳焱 李超主編 ·中醫 ·14.9萬字
光輝燦爛的古代中原文明誕生了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中醫藥學的源頭就在中原。在南宋結束以前,中國醫藥文化的中心一直在中原,可以說在那漫長的古代歲月里,中原醫學的發展就充分代表了中醫學的發展道路。因此,研究中原醫學對探討整個中醫學的發展歷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這是第一部系統研究中原醫學的著作,有著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許敬生 徐江雁主編 ·中醫 ·55.3萬字
本書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于‘道術結合’思路與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醫經驗傳承創新研究”的課題成果。全書圍繞6位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從醫家簡介、學術思想、臨床特色、病案精選四方面展開系統整理與分析。醫家簡介部分聚焦醫家基本信息與主要成就,以客觀、數據化的形式簡要呈現其概況。學術思想部分全方位展現醫家獨特觀點及其形成淵源,深入探討學術創見對肺癌治療的影響,或從中醫理論延伸至肺癌診療視角。臨床特色部分精準呈現醫家診治肺癌的診療特色、常用驗方與藥物。病案精選部分收錄典型案例,通過專家按語形式,對患者脈證、診斷依據、立法處方思路及藥物加減變化進行詳細分析,結合全案與診次細節,展現診次間動態變化與臨證思維。書中還實景再現診療場景,記錄作者所見所思,立體呈現名老中醫臨床診療全貌,實現“道術結合”的傳承目標。
丁霞主編 ·中醫 ·12.1萬字
中國歷經千年而多發疫病,積累了諸多經驗,,得總結。《歷代疫病中醫防治效法》在于整理歷代疫病防治效法,由此梳理出歷代針對不同疫病的有效防治經驗。本書對于疫病防治具有重要的借鑒、參考、應用及推廣價值和現實意義。
朱向東 張常喜 張偉主編 ·中醫 ·7.1萬字
《醫學統宗》是由明代何柬編輯的一套綜合性醫書。全部共五冊,包含:難經本義補遺(二卷)、治病針法、滑氏診家樞要、醫書大略統體、滑氏伯仁卮言、附雜錄、試論。書中不僅記有《內經》《難經》等醫經理論,還記述了滑壽、何柬、劉純等醫家解經及臨證心得。此書約成于明代晚期(1569年以前)。此書最早見于明代殷仲春《醫藏書目》,書中記有“《醫學統宗》八卷”。明末醫家孫一奎《醫旨緒余》也論及此書。這說明此書于明末尚且流行一時、而清以來在我國就極少流傳。
(明)何柬編纂 李成年 楊云松 曾蘭 鄭思敏校注 ·中醫 ·12.3萬字
本書以問答形式書寫,可以設100問,或200問。以青春期、性成熟期、圍絕經期、老年期為綱,以各期常見病、多發病為目,對女性全生命周期進行一個專業科普解讀。如青春期:對女性生理的正確認識;如何預防痛經的發生;減肥對卵巢功能的影響等。如性成熟期:不孕癥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HPV感染的預防、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因、預防、治療等。如圍絕經期:如何平穩過渡圍絕經期、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病因、治療。如老年期:老年性陰道炎的病因病機、預防、治療等。
黃素英 蘇麗娜主編 ·中醫 ·8.3萬字
康平本、康治本是流傳于日本的傷寒論版本,康平是日本平安中期的年號,康治是后期的年號。康平康治本被稱為傷寒論四大古本之一。康平本的排版格式與其他版本顯著不同,有五種書寫格式,從內容和形式上看,被認為是最接近傷寒論原型的版本。康治本原系唐人手抄卷子本,內容很少,國內中醫界認為是節錄本。本書中《康平本傷寒論》以《和氣氏古本》為底本,《康治本傷寒論》以戶上玄斐版刻本《康治本傷寒論》為底本,均以宋本《傷寒論》為校本,改豎排繁體為橫排簡體,重新標點。對于書中出現的明顯錯字、誤字,對照宋本《傷寒論》予以徑改,不出注;與宋本《傷寒論》內容有異之處,保留原文,文下出注;并對個別疑難字詞作注解。本書主要配套《我在東漢末年學中醫的日子——另辟蹊徑讀傷寒》,該書作為傷寒論入門讀物,重點講解了康平本傷寒論,以及康治本傷寒論。我社目前僅有康平傷寒論影印本,定價108,銷量較好。無康平康治本的簡體校注本。學宛出版社2019年出版了康治本康平本傷寒論,開卷查銷量4000多冊,實際銷量應該上萬了。
(漢)張仲景著 鄭豐杰 湯陽 孫婧薇校注 ·中醫 ·6.1萬字
本書為“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之一。本書為名老中醫講述成才故事、深入解析名老中醫道術形成過程,大師在身邊,與名老中醫貼近,展現不同大醫風采。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采自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全景式地呈現名老中醫的群體鮮活形象。本書記錄了22位名中醫的訪談錄,分為名醫簡介、名醫寄語和名醫訪談三部分。名醫簡介是對名老中醫的基本介紹,名醫寄語是精煉總結了名老中醫對青年學子提出的期望和鼓勵,名醫訪談主要包括名醫之路、職業認同、學成中醫、擅治疾病、傳承發展等方面。名老中醫的治學方法、獨到創新的學術觀點、豐富鮮活有效的診療經驗、對中醫傳承發展的精辟見解,對發展中醫藥事業具有指導意義和借鑒意義。
谷曉紅 丁霞主編 ·中醫 ·19.2萬字
“辨證論治”作為中醫的基本特點之一,近代被認為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原則。但是傳統的辨證不能代表疾病全貌,有自身的局限性。作者認為,“辨機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核心理論和關鍵所在。從臨床實踐中出發,本書將病機分為十三類,主要有初始病機、衍生病機、對證病機、共通病機、體質病機、時空病機、環境病機、兼夾病機、藥毒病機、雜合病機、對癥病機、局部病機、微觀病機,這些病機構成了中醫臨證從病機論治的基本思維模式,有助于中醫臨證的精準化和邏輯化。本書將對辨機論治的內涵、類型及臨床應用進行了詳細論述。
王耀獻主編 ·中醫 ·16.4萬字
本書為“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之一。本書分別從醫家介紹、學術觀點、臨床特色、病案精選四方面對12位名老中醫臨床經驗進行整理和分析。醫家簡介部分重點介紹醫家基本信息和主要成就,從傳統的客觀化、數據化的角度綜合簡要地介紹醫家情況。學術觀點部分力求全方位的展現醫家獨特的學術觀點,及其學術觀點形成的淵源及延展。或分條論述了學術創見及其對于兒科疾病治療的影響,或通過中醫理論的總學術觀點開展至兒科學術觀點。臨床特色部分簡潔、精準的展現醫家診治的特點,治療兒科疾病的特點。如診療特色、特色療法(針灸,泡洗等外治)、常用驗方、常用藥物、特殊藥物劑量、藥物配伍等。
谷曉紅主編 ·中醫 ·20.1萬字
本書主要是根據1978年任應秋在中醫首屆研究生班上的講課錄音整理而成,我們收集到的任應秋講《黃帝內經》的錄音資料中有三種情況,即全文講解、分段提要講解和提問答疑。限于錄音資料,本書收錄了《素問》25篇的全文講解、大部分文獻的提要講解和提問答疑,對沒有錄音資料的部分,依據任應秋主編的《黃帝內經章句索引》進行整理。全書按照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黃帝內經素問》的篇章順序進行合編,任應秋講解引用的原文亦以此為準,整理中未對引用原文用字進行修改。具體到每篇,均設有【篇解】,即篇章結構解析,及根據錄音資料設置【講解】和【答疑】,有的篇章錄音資料是部分提要式講解,故與篇章結構解析不一致,望讀者周知,書末還附對6個問題的學習答疑。閱讀此書,希望讀者能在全面了解《內經》知識結構和要點的同時,重溫任應秋先生對《內經》的理解和認識。
王國柱 任廷革整理 ·中醫 ·40.1萬字
癲癇是神經內科腦病領域僅次于腦卒中的第二位常見疾病,在世界疾病負擔中所占比例較高,影響到全世界約5000萬人。與普通人群相比,癲癇患者的過早死亡風險要高出3倍。我國每年約有癲癇患者900萬以上,其中難治性癲癇150萬以上。癲癇發病人群涵蓋所有年齡段,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和家庭生活質量。中醫自黃帝內經以來積累了與癲癇斗爭的豐富經驗,目前臨床多采取中西藥聯用的模式,相當一部分患者采取中醫治療,而較為全面系統、案例式場景化展示、核心化抽提用方思路的醫案參考書較少,臨床醫師亟待此類參考書閱讀學習,以提高癲癇診療水平、體現中醫治療難治病的優勢。該書全面收集了古今著名醫家治療癲癇的真實病案,按照朝代先后順序編撰,涵蓋醫家簡介、醫案、按語,所選醫家知名度高,醫案要素齊備,首診、復診、療效、理法方藥齊全,可信度高,可讀性強,并選編現代知名醫家的醫案,時代性強,該書有助于臨床醫師、醫學生學習掌握癲癇病的中醫診斷治療思路,提高臨床診療水平,降低癲癇病患者的病痛和就醫成本。
劉金民 荊志偉主編 ·中醫 ·1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