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急救醫療服務體系、院前急救及災難救護的概況及急診科及重癥監護室的設置與管理、急危重癥的搶救和監護技術、常見急危重癥的護理等內容,系統闡述了急危重癥護理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本書在內容上注重突出與護理的聯系,突出護理實際應用。同時拓展與專業結合緊密的富媒體資源并通過移動終端呈現出來,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效果。
董桂銀等 ·護理學 ·20.1萬字
近年來,急危重癥救治領域迅速發展,相應的理論與技術也不斷更新,對廣大臨床醫務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特組織在急危重癥救治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醫務人員編寫了此書。本書內容涉及了急危重癥中常用的各種救治技術,以各個系統為基礎,詳細介紹了每個系統常見的急危重癥的診斷與處理治療措施。編寫過程中注重實際需求,突出急危重癥救治的可操作性、實用性以及相關依據的充分性。
劉冰等編著 ·臨床理論 ·41.1萬字
WHO估計全球每年大約有300萬耐藥結核病的新發病例出現。我國是全球27個耐多藥結核病國家之一。目前,國內外尚無全面、系統性介紹耐藥結核病的基礎、臨床和控制方面專著。本書將系統詳盡介紹耐藥結核病的基礎、臨床、控制方面的知識,以提高我國耐藥結核病的整體防治水平。
唐神結 許紹發 李亮主編 ·基礎醫學 ·35萬字
本書挑選了51個具有經典臨床教學和新時代學科交叉創新的優質病例,每一個病例涵蓋了“病情變化過程”“文獻分享與思考”以及“啟示與拓展”三部分內容。通過敘事醫學的方式闡釋病例特征,采用思維導圖凝練診治過程,結合最新文獻與指南,提供多學科交叉診治的循證醫學依據,開展反思總結并提出臨床科學研究的可行性。
方向明等主編 ·臨床理論 ·25.7萬字
本書分為總論和各論兩個部分進行書寫。在總論中,介紹食管癌康復的概念、管理模式、康復評估、康復計劃制定及目的,并結合中醫藥學、心理學、護理學、營養學等多學科知識,介紹具體的康復方法。同時簡要介紹食管癌最新治療進展與預后關系。在各論中,詳細介紹圍手術期和圍放療期和圍化療期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防治、特殊康復問題、治療后功能康復、食管癌康復的臨床實踐以及治療后隨訪等康復問題逐一進行詳細論述。特色(創新、權威、實用、可操作性等)介紹:本書擬邀請國內外食管癌臨床康復專家一起編寫,結合最新康復模式以及中國特有的中醫中藥,建立了一個符合符合我國國情的食管癌臨床康復理念體系。是我國第一部康復指導專著,構思新穎,內容豐富,結構完善,涵蓋了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為腫瘤專科領域同仁、護理工作者提供了一本康復指導的專業工具書。
陳俊強 康明強 ·內科學 ·39.3萬字
中醫體質學作為21世紀中醫基礎理論的新突破,自創立以來對中醫教學、科研、臨床、治未病工作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兒童是國家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的重點人群,兒童體質分類辨識已成為兒童健康管理和“治未病”的熱點內容。因此,亟待與相關學科交叉結合,分化出新的學科分支。兒童營養學是研究兒童營養需要和來源以及營養與健康關系的科學,兒童飲食調養是調理體質偏頗的重要方法。本書將兒童體質學和兒童營養學相結合,具有很強的學術創新性和臨床實用性,并且可促進中醫體質學、兒童中醫保健的學科分化。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兒童體質研究概況、兒童營養學概況、兒童體質生理特點及營養需求、兒童中醫體質營養學評估、兒童中醫體質營養干預、兒童常見健康問題的體質調理和營養干預。
王濟主編 ·中醫 ·21.6萬字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劉渡舟教授學術思想,弘揚劉老博古通今的治學精神,更好地推動經方臨床運用,廣泛宣傳劉老學生、弟子以及再傳弟子等的學習收獲,我們精選了最能反映劉老治傷寒、精臨證的學術著作,經撰次整理,輯而成帙,突出反映劉老之方證相對論、辨證知機論、古今接軌論、氣機論、攻邪論、水火論、濕證論、脾胃論、肝膽論以及抓主證等學術思想及其善用經方、妙用時方、創制新方、精于用藥的臨證經驗,匯集了劉老行醫60余年的學術經驗和心血結晶,貫徹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針。本書從學術思想篇、傷寒傳真篇、臨證經驗篇、經方運用篇、醫事余墨篇五個方面反映了劉渡老一生從事臨床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與體會。對了解劉渡老的學識、認識疾病的方法和規律、臨床治療疾病的思路、遣方用藥的關鍵點,有較大借鑒作用。
王慶國 閆軍堂主編 ·中醫 ·35.9萬字
原發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目前是世界范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惡性腫瘤,為公認的癌中之王。肺癌被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被分為鱗癌、腺癌、大細胞癌等,其中非小細胞癌的發病率占肺癌總數的絕大部分本書以新的指南為指導、以循證醫學為基礎、以臨床問題為出發點、結合前沿研究進展,全面地介紹了肺癌治療的臨床策略。本書立足臨床實踐,內容豐富,簡明扼要,實用性強,可供腫瘤科、胸科、呼吸科等相關科室臨床醫師參考。
葉磊光主編 ·臨床理論 ·25.3萬字
從血管性疾病的系統性、整體性考慮,提出了泛血管疾病的概念。這對泛血管醫學這門新興學科的興起與發展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旨在從系統生物學整體觀,以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病變及受累靶器官的影響為主線來認識、理解、探討他們之間的共性與個性,及其相互關聯與轉歸,從而在疾病不同階段針對不同個體、人群及它們所處內外因素等,找出不同層面系統中如何進行"重構與穩態"這一動態平衡過程的關鍵,同時制訂個體化診治方案,達到血管健康或穩定的亞健康,整體提高民眾的身心健康水平。本書共分總、各論兩篇,第一篇從血管的"本構與重構"、"生態與穩態"、"宏觀與微觀"、"整體與局部"、"普通與特殊"和"共性與個性"的角度分述泛血管生物學、流行病病因學、病理學與血管病的診治原則,以期通過以點帶面、由表及里、求同存異、穩中有變的循證方式來了解血管"結構與功能"、"重構與穩態"及相互聯系,從而更好地闡述泛血管系及其發病真諦,為臨床服務。第二篇圍繞心、腦、周圍血管幾方面臨床常見疾病,簡述目前常規診療要點,適當根據編者臨床經驗和體會引出各病的合并癥發生、防治和處理要點,亦提一些問題來討論。
葛均波 王擁軍 ·預防醫學 ·23.8萬字
唐蜀華教授,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其在臨床上即繼承中醫傳統理論之要旨,又悉心鉆研現代醫學知識,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到之處,在治療上以中醫辨證為綱,且不妨取西醫之長,具有鮮明的學術特色。
唐蜀華 方祝元 陳曉虎主編 ·中醫 ·26.6萬字
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支持下,美國杜克大學、昆山杜克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昆明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機構聯合開展了此項“在中國實現健康相關可持續發展目標:開發循證政策行動建議”的研究。本書匯集了該研究的主要研究結果,旨在從宏觀層面綜合反映全國和三個案例省份(江蘇、湖北、云南)主要SDGs健康相關指標的現況及與SDGs目標的差距、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挑戰,并提出實現SDGs健康目標的綜合性策略,以期為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提供參考。同時,本書還將專門從千年發展目標實現情況、營養、婦幼及生殖健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及結核病等方面分析專題領域現狀和實現專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差距及挑戰,以及基于差距和挑戰提供循證的政策建議。
湯勝藍 葛延風 ·預防醫學 ·34.1萬字
本系列叢書分三冊:成人護理分冊、急危重癥護理分冊、婦產兒科護理分冊。急危重癥護理分冊的主要內容為:急危重癥護理學緒論,包括急診護理學概述和危重癥護理學概述;急危重癥護士的準入要求;急危重癥專科崗位能力(初階崗位專科勝任能力和高階崗位專科勝任能力)培訓對象、崗位要求、理論、技能實踐要點及考核評價標準:包括急診分診,氣道管理,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復蘇驟停及驟停后治療,休克,創傷,危象管理,中毒與環境管理,兒童評估與照護等基本理論知識,機械通氣、環甲膜穿刺、洗胃、床旁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體外膜肺氧合技術等專科技能。形式上結合案例導入,Box重點難點疑點分析,提煉專科理論及技能實踐要點,滿足護士對急診、危重癥相應專科崗位能力培養需求,提升綜合素質水平。此外教材還羅列急危重癥相關流程、安全管理內容,突顯急危重癥科有別于其他專科的優勢與特點。
金靜芬 封秀琴 ·護理學 ·28.9萬字
OECD國家在80年代即開展了DRGs付費制度的探索,目前運行也形成了區域特色。書籍分為兩部分內容,分別是DRGs內涵以及DRGs歐洲13國的介紹,共計約500頁的翻譯內容。第一部分闡述了DRGs在歐洲的起源、分類規則,講述了DRGs與醫療機構保險支付、醫院管理的聯動機制;第二部分闡述了13國的實施框架、組織機構以及運行效果等。特色:1。歐洲醫保體系和政策觀察組織(EuropeanObservatoryonHealthSystemsandPolicies)經典書籍。2。分門別類的闡述主流DRGs管理理念。3。從一個體系進行闡述,講述OECD13個國家DRGs改革的全套綜合書籍。
冷家驊 季加孚 高廣穎 ·醫院管理 ·24.8萬字
殷明從事兒科臨床近50年,中醫基礎扎實,積有豐富的臨床、教學和科研經驗。在實踐中能采眾家之長,發揚中醫特色,擅長開展多種療法,內服、外敷、推拿、針刺、導引等(即“雜合以治”),該書是殷明教授50年來對中醫理論和實踐的感悟,通過對中醫辨證用藥及針刺、推拿、外治等療法的運用,用以治療兒科常見、多發病及一些疑難雜癥,見效快、病程短。
殷明 ·內科學 ·23.4萬字
全書是在《難治性癌痛專家共識(2017年版)》的基礎上,對專家共識內容更詳細的闡述,內容更加翔實,理論依據更加充分,為臨床提供了有價值的實際操作和技術指導。全書共分為“難治性癌痛的定義和診斷標準、難治性癌痛的機制、難治性癌痛的評估、難治性癌痛的治療原則和推薦意見、難治性癌痛的藥物治療原則、難治性癌痛的微創介入治療、臨終難治性癌痛”七章,章節安排合理,緊緊圍繞“難治性癌痛的診斷和治療”這一主線,重點闡述了難治性癌痛的“藥物治療和微創介入治療”,是指導臨床醫生學習和診療難治性癌痛不可或缺的書籍。
王昆 王杰軍 ·藥學 ·22.5萬字
這是一部內容翔實、嚴謹且不失趣味的醫學科普讀物,它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上醫治未病,科普正先行,我們以通俗易懂的敘述方式,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現百姓最關切的常見病、多發癥以及與健康密切相關的生活行為方式。通過閱讀,您可以快速了解疾病的成因及治療方式,掌握最基本的就醫常識,還能夠得到權威專家質樸的健康提示。本書強調百姓應加強自身的健康責任,您可以只通過一點小的改變,就收獲一個更健康、美好的自己,還可以多掌握一點新的健康科普知識,守護全家人的健康。忙于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也有創作科普的使命與情懷。自2014年以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順應新媒體發展趨勢,搭建了醫院的健康科普知識傳播共享平臺,把健康傳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并開展工作,得到了各科室領導和醫務人員的大力支持。我們以大眾需求為導向,致力于為民眾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服務,文章的受關注度和平臺的影響力都在不斷提高,健康文化的氛圍也越來越濃。本書文章均摘選自2014-2018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微信公眾號醫學科普平臺,從主題內容、疾病種類、推送效果等多方面考慮,我們從眾多文稿中甄選出由42個臨床、醫技科室推送的241篇科普文章,在經過科室資深專家審閱后,現整理匯編為這本大眾觸手可及的高質量醫學科普讀物。這本書包含了眾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臨床一線醫務人員多年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希望能借此為您和家人打開一扇通往健康的大門。更希望這本書能成為醫生與患者之間關于健康、醫患關系、生命意義的一次深度交流。
喬杰 金昌曉主編 ·內科學 ·32.2萬字
我國罕見病防治事業任重而道遠,“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改變從認識開始,希望我們今天邁出的這一小步,可以幫助廣大的罕見病病友、醫藥衛生從業人員、社會各界關心罕見病的朋友進一步了解罕見病,行動起來,同心協力,堅持以病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努力提高我國罕見病診斷和治療水平,促進罕見病臨床、科研與孤兒藥的協同創新,為全面實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健康中國戰略目標而奮斗不息。本書以各種罕見病的病名為綱,2018版涵蓋60種罕見病,每一個疾病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原則,治療原則幾個模塊,力求文字精準,內容精練;并注重檢索功能,便于讀者快速縱向和橫向的查找。
張抒揚 ·工具書 ·20.8萬字
本書首先詳細介紹了臨床基本操作等基礎知識;其次介紹了內科常見疾病治療,如神經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內分泌與代謝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內容,本書的作者,均已從事本專業多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功底。希望本書能為醫務工作者處理相關問題提供參考,本書也可作為醫學院校學生和基層醫生學習之用。
黃佳濱主編 ·內科學 ·31.4萬字
本書分別收載了在50種癌癥中經現代藥理研究或有抗癌文獻記載證明可不同程度抗癌的食物、藥用食物和中藥870味(含附藥4味)。全書分為上下兩篇。本書體現了中醫與西醫、防癌與治癌、食療與藥療、辯證用藥與精簡食療或外用驗方的有機結合,融知識性、科學性和專業性為一體,涵蓋了中藥學、腫瘤學和食療學三方面的內容,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用價值。通過本書,讀者可按癌癥名稱,選用其防治較宜的食物和中藥,也可按食物或中藥名稱及其抗癌情況,選用較宜的食物和中藥以防治相關的癌癥。本書的應用范圍也因這一“雙選”而較為廣泛,既可作為一般民眾防癌的科普讀物,又可作為醫患人員治癌的參考文獻。
王占彬編著 ·中醫 ·45.7萬字
本書主要圍繞加速外科康復實施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從團隊以及工作路徑的構建,到血管、創口、管道、水腫等一系列核心問題,將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吞咽及康復工程用于患者圍術期整體健康和功能狀況的提升,為外科手術后患者快速康復打下基礎。全書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共17章。內容包括ERAS的相關知識以及ERAS框架下康復醫學介入的臨床實踐應用,系統論述了基于ERAS的多學科團隊和新工作路徑的構建,以及以手術延時恢復因素為導向的胃腸康復、ICU期間康復、認知障礙管理等14條ERAS康復核心要素的臨床實踐。
朱毅 紀美芳 劉浩主編 ·外科學 ·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