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幫助考生有效掌握執業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順利通過醫師資格考試,根據《醫師資格考試大綱(中醫、中西醫結合)》(2020年版)、中醫執業(含助理)醫師(具有規定學歷、師承或確有專長)和中西醫結合執業(含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考試指導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考試圖書編輯都組織專家編寫了中醫、中西醫結合執業(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通關題庫。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考試圖書編輯部編寫 ·醫藥考試 ·30萬字
《中西醫結合急救診療技能實訓教材》將急救實用操作技術、中醫急救常用技術、急癥監護及床旁監測技術、常見急癥的診療流程及釋義、實戰模擬動態急救案例等急救核心課程的實訓內容有機整合,使之更加規范和系統。
周紅等主編 ·醫藥教材 ·30萬字
《管理學基礎》是管理科學的基礎學科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管理學其它專門學科的前提和基礎。它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觀點闡釋管理活動這一社會現象的本質特性,探討和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及特點,以便更好地協調人們的活動,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的一門科學。全書分總論、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共5篇,系統介紹了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時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穿插知識導入、場景模擬、小故事、實訓項目,增加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教材中涉及的相關案例均采用與醫藥行業或衛生管理領域相關的典型案例,幫助學生形象地了解管理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出版后會幫助更多在校醫學生在衛生管理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所幫助。
徐愛軍主編 ·醫藥教材 ·30萬字
該書是《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新進展大系》的一個分冊。該套叢書由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吳偉康教授擔任總主編,組織國內臨床一線經驗豐富的中西醫結合專家編寫。本書重點介紹糖尿病中西醫病因病機、臨床診斷與治療、中西醫結合臨床難點疑點、國際研究動態與國內研究方向。將為中西醫結合臨床及研究工作提供指導
朱章志 ·中醫 ·30萬字
輸血學主要包括輸血技術和臨床輸血兩大部分,這意味著在輸血的全過程中臨床輸血救治和試驗室檢查至關重要。隨著醫學檢測與治療手段的持續跟新,從事臨床內外科的工作人員非常需要臨床輸血的知識更新。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臨床輸血指南是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目的是為了使臨床輸血診治趨于規范化。然而,臨床輸血的內容涵蓋輸血相關理念認知的更新、臨床輸血實際操作、輸血救治的進一步思考和與輸血相關醫學知識的過渡與衍生。因此,對不同類型疾病的輸血救治的觀察和總結至關重要,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臨床醫師和輸血專業醫療工作人員獨立思考、分析判斷的能力。將臨床輸血事業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李卉 劉景漢 ·臨床理論 ·29.9萬字
《OSAHS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是口腔睡眠醫學領域我所知道的第一本專著。口腔睡眠醫學,是一個比我們認知到的更為遼闊的全新學術領域??谇凰哚t學涉及的疾患大大超出口腔頜面范圍,是口腔醫學介入全身疾病的范例。睡眠疾患在第三版國際睡眠疾病分類(ICSD-III)里有90多種,多數對全身臟器和意識狀態有影響。口腔醫學在幫助認識睡眠呼吸障礙類疾患的顱面機制方面,例如頭影測量、咀嚼肌肌電分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林林總總的口腔矯治器可緩解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成為鼾癥及輕中度OSAHS患者的首選療法,并且是針對不能耐受正壓通氣療法的重癥患者的公認的替代療法。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口腔生長發育調控是存在上氣道呼吸障礙的序貫治療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的研究熱點,生物信息的多系統體現,推動了醫學全息診療的發展。本書呈現了睡眠呼吸障礙類疾患顱面解剖機制的認知研究、成人與兒童睡眠呼吸暫停的矯治、流行病學調查,不限于睡眠監測指標的結果評價、依從性及臨床路徑管理,提示在睡眠疾病方向,口腔醫生能做的還有很多,大有可為。
張佐主編 ·醫藥教材 ·29.9萬字
本次修訂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規劃教材29種(含12本專本共用)。本套教材將采用涵蓋紙質教材、數字資源以及網絡課程、平臺功能融為一體的“融合教材”編寫模式,堅持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同時注重內容安排合理,深淺適宜,適應成人學歷教育教學的需求。注重遵循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規律,體現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的特點。在繼承和發揚上一版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時,旨在提高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規劃教材的實用性,使更多的醫療工作人員從中受益。
胡志敏 ·醫藥教材 ·29.9萬字
葉天士為清代著名醫家,其留存醫案大多案語過簡,令人難以據證明理析藥。后世名醫對葉氏醫案進行評按者不乏其人。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好地領略葉氏妙諦,本書以科為綱,以病為目,選取了周學海、徐大椿、張壽頤三位著名醫家選評的葉天士醫案及精彩按語。
李成文 ·工具書 ·29.9萬字
這是一本中醫岐黃學者、國家級名老中醫從事中醫眼科臨床38年的經驗專著,將其對臨床經驗和科研成果的多年積累完美呈現給作者。其社會效果體現于:全文圍繞眼科疑難性內眼病、外眼病,首次將中醫傳統特色與中西醫協同診療經驗融會貫通,既具圖文并茂的療效展示又具中醫理論指導的解析說明。實為一本集中醫傳統性、共識性、客觀性、科學性為一體的當代“醫案”,對讀者極具可讀性、可學性。
金明主編 ·中醫 ·29.9萬字
對現代方劑學中18類方劑進行了全面、系統、科學的分析,總結、探索其中的配伍規律、闡明配伍機理、配伍劑量和方劑治療疾病的物質基礎。為臨床組方用藥提供科學指導,為新藥研制提供科學依據?!爸袊t學文化‘走出去’全媒體平臺”項目
李飛 柴瑞霽 樊巧玲 ·中醫 ·29.9萬字
全書分為學術源流篇、學術思想篇、臨床經驗篇,集中展示流派近40年來圍繞玄府理論與風藥應用進行的一系列研究與成果。重點介紹了富有創新性的玄府論與開通玄府治法,以及“風藥開玄論”“風藥增效論”“治血先治風,風去血自通”及“百病治風為先,頑癥從風論治”等創新見解,尤其是運用風藥、蟲藥開通玄府竅道、暢達氣血津液精神治療腦病、心病、腎病、肝病、眼病及某些疑難雜癥的獨特經驗,展示川南玄府學派薪火相傳的學術研究成果。
楊思進 白雪主編 ·中醫 ·29.9萬字
《本草求原》二十七卷,附《奇病癥治》一卷,清代趙其光編,為清代規模較大的本草學著作。全書載中草藥九百余種,良方、單方數萬,還特別增加了嶺南地區民間常用中草藥幾十種,將草藥與中藥統一編排,按部分類,條理清晰,內容豐富。此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遠安堂刻本為底本。
(清)趙其光 ·中醫 ·29.9萬字
本書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衛生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經濟學分支學科,它的產生和發展與特定的政治、經濟、人口、衛生體制等方面有密切的聯系。衛生經濟學(供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用)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及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十一版)系列中的一種,是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本書對了解和掌握衛生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理論,對開展相關工作和服務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可供中醫藥院校的學生使用。
陳永成 歐陽靜主編 ·醫藥教材 ·29.9萬字
中國營養學會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分會組織編寫,擬運用營養、運動、健康管理等領域的科學知識、技術及措施,研究和解決社區人群營養及健康管理問題,包括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的程序與方法、方案的制定、組織與實施、評估、以及不同疾病、不同人群營養與健康的社區管理,營養及健康管理政策以及相關案例等,主要內容有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社區營養和健康狀況的診斷、社區營養與健康干預方案的制定等。本書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通過社區營養和健康管理內容和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旨在為讀者提供開展社區營養和健康管理的工具書
李增寧主編 ·中醫 ·29.8萬字
本書從抗癌這一核心出發,列舉出近百味中草藥及處方,每味中草藥至少有兩張彩色圖片,一是生藥圖片,一是藥材圖片。每味中草藥分別從正名、異名、基源、生境、形態、功效、應用、處方、宜忌等進行描述。旨在幫助中醫藥從業人員、廣大癌癥患者及其家屬了解中醫藥在抗癌方面的實用知識。
姚勤 陳孟溪 ·藥學 ·29.8萬字
《中藥化學》作為“十四五”規劃核心示范教材,打破了此前圍繞每一種成分類型開展結構、性質、提取分離、檢識和結構測定固定體例的限制,將本課程的全部內容按照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常用的研究方法與實際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以及本學科的相關擴展知識等劃分為上篇、中篇及下篇。
匡海學 馮衛生主編 ·醫藥教材 ·29.8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中醫診療疾病的真實故事集,講述了上百個鮮活案例的診療過程。有常見病、多發病,也有疑難雜癥;有內科各系病證,也有婦科、外科、皮膚科病證;有一病而用多種治法者,也有一法而治多種病證者。因追求記錄詳細、全面、客觀、真實,而成功經驗又往往來自于誤診錯治,故原始診療過程一并呈現,并不回避醇疵錯陳。在基于療效是硬道理的前提下,通過個案診療過程分析,執象求意,據果推因,重在展示臨證思維。對傳統中醫理論有賡續發揚,有拾遺補缺,有質疑存惑,有發揮創新。書中介紹了部分經方時方、禁秘效驗神方、外用方以及自擬經驗方的臨床運用經驗,雖斷管殘沈,或有吉光片羽,裨使讀者“漁”“魚”兼得,幸莫大焉。本書理論聯系實際,傳承創新并重,有作為當代中醫人的一些新思考,適用于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者,西醫學習中醫者及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蔣健 ·中醫 ·29.8萬字
本書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呂樹錚教授等主編,主要介紹冠狀動脈造影的基本技巧、造影的器械選擇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基本技巧、器械選擇、介入治療輔助技術選擇等。全書2篇,共6章,約70萬字。適于從事冠脈介入心內科醫師和急診科醫師閱讀。
呂樹錚 陳韻岱 ·內科學 ·29.8萬字
本書以普通外科手術為線索,總結普通外科各類型診療術后并發癥,并結合國內外文獻和筆者經驗,對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原因、病理生理、診斷、預防及治療作了較系統的介紹。本書可供醫學院校高年級學生、研究生、基層醫療單位、青年外科醫師及臨床教學參考。
盧云 ·內科學 ·29.8萬字
中成藥上市后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至2000年前后初具規模,最近10余年達到了階段性的高峰。但中成藥上市后研究的方法技術體系一直未能真正確立,嚴重地限制了這一領域的發展?;诖?,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成藥上市后再評價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國相關領域專家編寫了本書。本書介紹了中成藥上市后研究方法技術體系的邏輯框架、臨床定位的方法技術,以及安全性、有效性和中成藥藥物經濟學研究的共性技術、合理用藥評價、特殊人群用藥研究、證候類中成藥的上市后評價、中成藥臨床價值評估的方法技術以及證據支撐指南、共識的方式方法等。本書特色如下:遵循法規要求、符合循證原則、反映前沿科技,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方法具體實用。
謝雁鳴 孫曉波 王志飛主編 ·藥學 ·2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